今天小编整理了关于关于青年权益服务活动工作的方案,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青年权益服务活动工作的方案1
为了认真切实维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营造青少年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根据银川市教体局教育27号文件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我校准备开展创建“优秀青少年维权岗”活动。
为了确保这项活动顺利开展,取得良好成效,特制定本创建计划。
一、指导思想和目的意义
开展创建“优秀青少年维权岗”活动以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精神为总体思路,努力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供服务和保障,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二、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优秀青少年维权岗”活动的组织领导和指挥协调,特成立领导小组。
组
长:(职教中心校长)副
组
长:(校团支部书记)
成员:
各班班主任
三、活动目标
1、积极开展青少年法制教育活动,提高青少年法律意识。
2、建立健全法制副校长和法制辅导员制度,将法制教育纳入到学校教育教学计划和课堂教学中。
3、广泛开展青少年的自我保护教育及训练活动,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及青春期卫生教育。
4、严格控制流失生现象,关心帮助弱势青少年和留守儿童的生活、入学等问题,积极实施希望工程助学活动。
5、加强对教师的管理和法律教育,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6、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加强对学校周边环境的整治,关注不良“网吧”、毒品、不健康“口袋本”图书等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社会问题,及时主动配合有关部门予以解决。
四、工作步骤与方法
这次创建“优秀青少年维权岗”活动的要求高,标准严,任务重。
具体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个阶段:从20xx年5月10日至5月31日为宣传发动阶段
维权岗活动能否全面发展,关键在于青少年学生认识程度的高低。
为此,要把宣传作为开展活动的突破口。
1、召开优秀“青少年维权岗”活动动员大会,让每个学生都明确活动的目的,意义及有关规定。
2、通过学校的广播、座谈会、法律知识竞赛等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进一步激发青少年学生参与活动的意识。
3、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等新闻媒介,大力宣传创建优秀“青少年维权岗”活动及在这项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好人好事。
第二阶段:从20xx年6月1日至11月30日为深化提高阶段。
1、设立“维权岗”活动办公室。
办公室里有维权岗活动的规章制度及有关簿册。
2、在学校悬挂警校共建牌,责任区民警的警民联系牌,为民便民的警民联系箱,悬挂宣传标语和法制宣传栏,做好青少年侵权事件的受理处置工作。
3、在学校成立“青少年维权督导队”,由水东派出所民警、水东司法所领导、校领导、少先队大队委员一起认真抓好青少年维权工作。
4、由职教中心上报需要救助及帮教对象名单,建立捐资助学档案及帮教档案,登记入册,归类存档,认真细致做好帮教活动。
5、协调市党委、政府、工商、城管、卫生等部门,对校园周边200米以内的零售摊点、发廊、酒吧和游戏机进行专项整治。
6、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普法教育和警民共建活动。
第三阶段:从20xx年12月1日至12月31日为终结巩固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是搞好检查验收和迎接上级领导的检查验收,促进活动成果的巩固和提高,保证创建活动制度化,正常化和深入开展。
2.建立未成年人信息服务平台。
依托_____政府服务热线建立未成年人保护电话报告平台,建立线上服务与线下服务衔接机制,及时受理、转办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投诉、举报,开展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政策法规咨询、困难求助、帮扶转介等服务,有效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二)建立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机制
建立监测预防、发现报告、评估转介、处置帮扶“四位一体”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机制。
1.监测预防机制。
强化家庭的监护主体地位,明确家庭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中的责任和义务。
通过政府、社会各方力量为困境家庭提供监护指导、监护支持、监护随访等保护服务,协助监护人提升监护能力,帮助其有效履行监护职责,改善未成年人的家庭成长环境。
加强各部门间的资源整合、信息共享和政策对接,帮助困境未成年人及其家庭及时获得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就业援助、法律援助、户籍管理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和服务保障,实现临时救助保护与长效帮扶措施的有效衔接。
2.发现报告机制。
建立多渠道发现机制,对权益受到侵害的未成年人做到及时发现。
学校、医院、村(居)委员会等单位、组织及其从业人员在各自职责范围内了解困境未成年人信息和生存现状,建立民政、公安、教育、司法等相关部门信息筛查和通报制度,增强邻里及社会公众对侵害未成年人权益事件的.报告意识。
同时,要积极发动基础网格长、志愿者队伍、社区群众等对辖区进行定时巡查,及时发现线索,主动向未成年人保护电话报告平台或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报告困境未成年人信息。
3.评估转介机制。
落实困境未成年人评估制度,对重点未成年人及其家庭进行走访和调查评估。
建立家庭监护评估、风险等级评估和需求评估标准,实施分类帮扶。
对流浪乞讨未成年人,转介至救助管理机构;对遭受家庭暴力、人身侵害,或被拐卖、拐骗、胁迫、诱骗、利用乞讨、从事违法行为的未成年人,转介至公安部门;对遭受严重伤害须紧急救治的,联系送医院救治;对监护缺失、失学辍学、特殊困难的未成年人转介至相关街道社区,对失学辍学的,同时通报教育主管部门;对公安、司法、检察院、法院通报的父母双方服刑在押、吸毒、强制戒毒,以及遭受家庭暴力、侵害的未成年人,转介至相关街道社区。
4.处置帮扶机制。
建立困境未成年人分类救助帮扶工作制度。
对贫困家庭帮助落实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就业、就医、就学、法律援助等政策;对监护失当或监护缺失未成年人及其家庭提供心理关爱、教育辅导、监护随访等服务;对事实上无人抚养的未成年人开展委托监护、替代照料等服务;对严重侵害未成年人权益、屡教不改的监护人,依法采取行政和司法干预措施,转移监护权,落实国家监护责任。
(三)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未成年人保护工作
全县要统筹整合各类资源,开展政府向社会专业服务机构购买服务岗位,用于未成年人保护服务项目。
财政部门要加大资金支持,对社会组织申报成功的中央、省级未成年人服务项目,要按上级政策落实好配套资金。
民政部门要充分发挥在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区服务、社会组织、社会工作、公益慈善、志愿服务等方面的职能作用和资源优势,加强内部力量协调和资源整合,充分利用民政自身优势和工作资源,引进、培育、孵化从事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社会组织,切实发挥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的作用,提供专业机构、专业人才和专业技术支持;通过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志愿者和公益慈善等力量资源的融合,实现互补、互动、互助。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
要成立__县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委员会,具体负责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综合协调、个案管理及专业服务等组织协调工作。
加大资金投入,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支持社会力量参与未成年人保护工作。
(二)注重教育宣传。
相关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多种宣传媒介宣传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理念、方法及工作情况,制作关爱困境未成年人公益广告和保护工作的相关内容,提高公众对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知晓度和认同度。
按照上级要求,确定每年_月份为“未成年人保护宣传月”。
(三)强化督促检查。
县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委员会将加强督导检查,及时掌握工作进展情况,总结推广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经验,对工作不力导致出现重大失误或恶劣事件的责任单位和人员,将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追究责任。
关于青年权益服务活动工作的方案3
在日常工作中,《民声1890》栏目充分发挥电视媒体的行业优势,切实履行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的职责。
一方面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广大青少年中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普及青少年法律保护知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大胆抨击、曝光侵害青少年权益的社会现象和典型案例,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现将主要创建材料汇报如下:
一、开展普法宣传,为广大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鼓与呼
我们广电中心的领导班子十分重视创建“青少年维权岗”工作的开展,在定期组织召开的新闻宣传会议上,及时落实省、市各级主管部门下达的有关宣传任务,凡涉及到有关青少年、未成年人的政策都积极组织学习,精心策划有关事件的宣传方案,认真部署下一步的帮忙、维权工作。
在频道每周召开的编务会议上,频道领导也多次组织记者编辑认真学习有关青少年维权方面的宣传材料,增强意识,培养能力。
对于国家制定了《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