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疫情预防工作方案精选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为扎实做好我园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工作,确保全体教职工和小朋友们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省教育厅、市教体局指示要求,特制定以下工作计划。
一、目标任务
普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知识,提高全园师生的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完善疫情信息监测报告网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预防和控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我园的发生和蔓延,最终实现“零病例”、“零感染”目标。
二、组织领导
(一)人员组成
略
成员:各班班主任、生活老师
(二)主要职责
1.建立幼儿园、班级、老师、家长四级防控工作联系网络,及时收集和报送相关信息,随时关注幼儿健康状况。
2.细化领导小组下设机构的责任分工,明确工作机制,制定各班级详细预案,做好长期应对准备;
3.贯彻落实市教育局有关疫情防控期间开园工作要求,做好xxxx年春季开园准备工作,保障开园后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4.制定和完善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制度:幼儿园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开园工作方案;疫情报告制度,幼儿晨午检制度,因病缺勤登记、病因追踪等台账登记制度,复学证明查验制度,幼儿健康管理制度,免疫接种证查验制度,环境卫生检查通报制度,防疫消毒制度,疫情防护健康教育制度。
5.认真做好开园前全园师生疫情情况统计和开园后师生的疫情监控和日常检查,务必统计出来自有确认病例小区(街道、乡镇)的师生;
6.提前储备好疫情防控所需消毒物品、红外体温测量仪或手持式测温仪、医用防护服装、洗涤用品、口罩等物资,做好开园前校园清洁卫生、全面消毒等工作;
7.开展校园隐患排查,实现供水、供电、消防安全的全覆盖、无遗漏、无盲区;
8.把握好疫情防控期间的信息发布、新闻宣传,做好相关舆情宣传引导工作,掌握师生中的舆情动态。
三、具体工作安排
(一)开园前的准备工作
1.加强师生教育引导工作。
通过学校官方微信平台、手机短信、班级家长微信群等多种渠道普及防疫知识,引导幼儿和家长提高自觉防控意识和能力,做好个人防护,减少疫情期间外出,规范佩戴口罩,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参加聚会,不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活动。
返校前要根据上级主管部门要求和疫情防控方案对全体教职员工进行疫情防控知识技能培训和应急处置演练。
2.提前告知具体开园时间。
正式开园前,利用班级微信群、电话等方式就延迟开园具体时间(待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确定后另行通知),通知到每一位幼儿,并告知幼儿家长提前三天做好自查症状、自测体温,出现相关症状、体温高于37.3℃的,要暂缓返校。
3.认真落实“日报告”制度。
建立教职员工和幼儿假期行踪和健康监测机制。
对本园教职员工和幼儿进行全覆盖排查,实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教务处组织班主任每日了解幼儿健康状况、生活轨迹、家庭成员等相关情况;要求幼儿家长必须坚持日报告制度,没有异常的可以不报,如有异常必须及时报告;各班级要严格按要求,不得漏报、迟报、瞒报、错报。
4.做好师生行踪和健康监测。
准确了解和掌握师生假期动向,在确定开园日期前三日内,通知教职工和幼儿家长填报师生本人及家庭成员在最近14天内,是否赴重点疫区参加活动、探访亲友,是否接待和接触过从重点疫区回来的相关人员,是否近距离接触过有发热、咳嗽症状患者等情况,进行排查摸底,建立管理台账。
对有疫情高发地区居住史或旅行史的教职员工、幼儿及家长,自离开疫情高发地区后,居家或在指定场所医学观察14天。
5.准备好应急物资与场所。
教务处根据需要,提前储备好疫情防控所需喷雾器、手持喷壶、消毒液、口罩等物品备用,在卫生保健室附近设置相对独立的观察室,用以暂时留观身体不适的师生,并优化工作流程、做好环境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6.做好校园卫生防疫工作。
在卫生防疫部门指导下,按照消毒操作规范,对教室、图书馆、食堂、运动场、卫生间等公共区域进行集中清洁消毒,确保卫生达标、不留死角。
返校前应按规范配齐配足食堂、公共卫生间等区域的水龙头数量,保证满足需求;在园内各公共卫生间配备充足的洗手液或肥皂,并在醒目位置张贴“正确洗手图示”,宣传指引幼儿学会正确洗手方法。
7.做好开园后后勤保障准备。
做好食堂、饮用水的安全监管,提前对食堂从业人员进行健康体检,开展安全操作培训,体检和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加强校车安全卫生检查,重点对车内座椅、扶手、安全带、吊环等物体表面进行消毒,使用化学药剂消毒后,应晾干并及时通风换气。
8.严密组织安全隐患排查。
(一)加强领导
高度重视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工作,实行园长负责制。
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
明确职责任务,全面落实防控措施。
全力做好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预防和救治工作。
1.加强日常管理
※层级管理
园所:
1.成立相应工作小组,制定“新型冠状病毒防控”、“延迟返校”、“防风险”、“特需儿童管理”等多项工作预案,做好事先筹划、过程清晰。
2.全面启动“零报告”和“双报告”制度,明确职责任务,全面落实防控措施。
保障各项数据准确统计、及时上报。
3.针对疫情防控工作开展,明确责任人,将各层级教职工分成小组,形成组内监管下信息的统计、追查,确保上报信息、教职工台账信息的真实有效。
4.及时传达各项要求,督促教职工关注身体健康、科学防控。
5.依据区教委防控办的防护办法指导教师、家长做好日常防控工作。
6.发生特殊情况立即汇报、
7.做好门卫管理,对于安保人员进行疫情接待培训。
将上级防止疫情文件下发并解读,监督保安认真执行。
形成空港一幼疫情防控阶段的来人登记制度,严格执行出入、园门管理登记、检验流程工作。
不轻易接待来访人员等。
对来园人员进行测量体温、登记,发现疫情及时上报园领导。
指导保安每天用比例适宜的消毒液擦拭自己的住处及门把手等。
8.疫情期间保证幼儿园信息公开透明。
9.做好疫情防控期间防护物资的使用。
保安:
1.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进入园所。
2.本园教职工入园需按程序进行体温测量、登记工作,并在测试前确保自身已做好安全防护。
3.自身外出和进入公共场所时要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4.做好每日相关负责区域的卫生及消毒工作并做好记录。
伙房人员:
1.做好食堂的卫生消毒工作。
2.做好餐具的消毒工作。
3.做好食品的卫生保障工作。
4.严格按带量进行制作,确保伙食营养均衡。
值班人员:
1.做好每日工作的梳理工作。
2.根据上级要求随时完善疫情防控的上报追访资料。
3.关注幼儿、教职工的实际情况。
4.发现问题及时有针对性进行处理及解决。
5.发现疫情及时隔离及做好善后工作。
※严格执行相关精神及要求
医疗救护小组
负责人:XX
职责:第一时间上报幼儿园园长及疾控中心相关部门,做好自身防护的同时按要求指导做好隔离消毒组织院前紧急救护,配合专业救护人员做好转诊工作。
后勤保障小组
负责人:XX
职责:负责现场救援物资的配送、供给,日常应急物资储备。
幼儿园疫情预防工作方案3
一.防控要求
(一)组织保障和制度要求。
1.我园成立了疫情防控工作常态化领导小组:园长XXX任组长,保育主任XXX、后勤主任任副组长,各班班主任为领导小组成员,明确职责分工,责任到岗,任务到人。
做到防控工作无漏点。
落实主体责任,园长为本单位疫情防控第一责任人,成立领导小组,全负责托幼机构疫情防控工作的组织领导责任分解、任务落实和督促检查。
细化各项防控措施,制度明确,责任到人,确保每个细节、每个关键步骤落实到位,组织教职工进行培训、演练操作。
2.制定防控常态化方案。
围绕关键环节和重点措施,制定专i]的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应急处置预案和疫情防控相关工作流程和制度。
如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晨午检制度、因病缺勤追踪登记制度、返园证明查验制度等。
3.建立完善疫情防控联合工作机制。
加强与各部门]的沟通协调,配合有关部]积极开展联防联控。
形成教育与卫生健康部门合力,建立托幼机构与医疗机构、疾控机构”点对点”协作机制。
确保开园前托幼机构疫情防控业务指导巡查和培训全覆盖。
4.继续做好保障物资储备。
建立环境卫生和清洁毒管理制度,传人负责托幼机构全面清洁消毒I作,包括清洁消毒用品管理、组织实施、工作监督等。
做好洗手液、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剂、婴幼儿口罩、套体温计、呕包、紫外线消毒灯等防疫物资的储备,洗手处配备足量的洗手用品。
(二)、场所和人员要求。
1.设立(临时)隔离室,位置相对独立,设立提醒标识,应有单独使用的卫生间,配备专人负责,备人员出现发热等症状时立即进行暂时隔离。
2.对机构环境和空调系统进行彻底清洁,对物体表面(如户外大型玩具、门把手等)进行预防性消毒处理,对各类生活、学习、工作场所(如活动室、睡眠室、盥洗室、教师办公室、乐室洗手等等所有场所开窗通风。
3.家长每日8做好婴幼儿健康监测和行踪报告,瓶实上报托幼机构,确保身体状况良好。
做好婴幼儿看护和防护物资准准,注意增减衣物防止婴幼儿感冒,减少前往人员密集场所;如必须外出,做好婴幼儿防护。
4.教师做好婴幼儿每日健康状况统计,与家长密切联系,向生保健人员进行”日报告”与"零报告”。
托幼机构卫生保健人员每日掌握教职工和婴幼儿健康情况,做好“日报告”、"零报告”的收集与管理,并上报主管部门];对全体教职工开展防控制度、个人防护与消毒等知识和技能宣教。
二、日常工作
(一)人员管控。
1.严格日常管理。
坚持早、中、晚"一日三报告”制度和点名制度,每日掌握教职工和婴幼儿动态、健康情况,加强对教职工和婴幼儿的晨、午检工作,实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饷主管部门报告。
做好缺勤、退、病假记录,发现因病缺勤的教职工和婴幼儿及时进行追访、登记和上报。
2.建立婴幼儿及共同生据住的家庭成员及相关人员健康状况和风险接触信息报告制度,由家长向主班老师报告。
3.登记排查入园。
提前掌握教职工(包括食堂、保洁、保安等后勤服务人员)和婴幼儿健康状况,建立健康状况台账,做好健康观察。
要求所有教职工和婴幼儿做好入园前至少14天的自我健康监测和行踪报告,如实上报园方。
对有发热、咳嗽、动塞流涕、咽痛、腹泻等相关症状的人员,应督促吸时就医,暂缓返园,不要带病到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