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小编整理了防震减灾教育教学教案范文9篇内容,欢迎阅读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活动目标:
1.了解地震的有关常识,掌握正确的自救方法。
2.能沉着、冷静面对危险情景,积极想办法解决问题。
3.激发幼儿观察周围环境的兴趣。
活动准备:
1.课件、泡沫板。
2.急救箱及物品:手电筒、饼干、水、跳绳、书、玩具、收音机、手套、口罩、哨子。
活动过程:
一、地震的危害
1.孩子们,老师搜集到一段录像,让我们看看发生了什么事情。(播放视频)
主持人:录像上发生了什么事情?你看到了什么?(幼儿发言)
小结:是啊!刚才录像中大楼在摇晃,地面发出了剧烈的声响,这就是地震。
2.地震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很大的灾难,到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危害?让我们来看一看。小朋友,可以把你看到的和旁边的小伙伴说说。(教师走下去,听一听,问一问)再请个别幼儿起来说一说。
小结:地震发生后,出现房屋倒塌、大桥断裂、山体滑坡,给我们的生命、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危害。地震实在是太可怕了。
二、地震来了怎么办
1.如果地震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怎么办?
2.地面出现剧烈的震动,我们躲在哪里安全些?请个别幼儿说。教师出示图片,请幼儿判断谁做的对,教师用泡沫板演示形成的三角区,让幼儿明白什么地方安全。
3.如果在这个教室里发生地震,该怎么办?请小朋友找个地方躲起来,看看谁找的地方最安全,保持的姿势最正确。教师一边指导一边给做对的小朋友贴上一个小标志。小结幼儿躲的情况。什么时候往外跑?逃跑时应该注意什么?(有秩序,沿墙角跑,保护头部。)可以用什么来护住我们的头?
小朋友,听!是谁的声音?(放图片)他没有跑出去,被困在了里面,他用什么办法让别人知道被困在里面?什么时候喊?(有人时喊)为什么没人时不要喊? (保持体力)没有劲喊了怎么办? (哨子、敲击、寻找食物、想办法自救)
小结:如果地震发生在我们身边,我们要先躲后跑,如果被困住好几天了,都没有人来救你,不要灰心,相信肯定会有人来救我们。
三、地震的预防
1.中国是一个多震的国家,他们的家里准备了一个地震急救箱,以备急用。里面有许多物品,你可以和小朋友商量应该选什么物品,用它来干什么?然后放到你们组的急救箱里。选好了吗?把你们组的急救箱送到老师这,然后回到座位上。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急救箱都有些什么?(小朋友们发言:水和饼干我们需要它吗?手电筒能派上什么用场?收音机也能帮助到我们吗?小小的哨子有什么用?手套能有什么用处?)
小结:有了急救箱里的这些东西,我们就可以利用它来帮我们渡过难关了。
2.地震很可怕,如果我们能提前知道地震何时发生该有多好?但现在我们还无法预测地震的发生。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会发现在地震发生的前一两天或几个小时内经常会发生一些常的现象,让我们看一看。(请幼儿看课件)
小结:这些现象都是通过仔细观察才能发现的,小朋友发现后可以告诉周围的人
四、地震演习
今天,小朋友知道了这么多关于地震的知识,让我们来进行一次地震演习,看看小朋友会不会保护自己。
首先,我们要保持冷静和沉着,不要恐慌。当地震发生时,我们要迅速找到一个安全的地方躲避,可以选择躲在桌子下面或者墙角。
然后,我们要保护好自己的头部,可以用手套、书或者其他物品来保护头部。
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我们要保持体力,可以吃一些饼干和喝水来维持身体的能量。
当我们被困在某个地方时,我们要喊出来,用哨子、敲击声或者其他方法来吸引救援人员的注意。
最后,我们要相信自己会被救出来,不要放弃希望。
通过这次地震演习,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自救的方法,提高我们在地震中的安全意识。
防震减灾教育教学教案范文2
设计思路:
地震——群灾之首!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等都是突如其来的“洪水猛兽”,在你毫无预警的情况下无情地降临,致使重大伤亡事故的发生。由此可见,地震小知识、避震小诀窍、如何保护自己等基本的防护措施从现在开始就要学习一些,掌握一些,防患于未然。让孩子们提高防震意识,在灾难到来的时候,能更好地保护自己,更好地掌握逃生技巧。在大灾大难面前不惊惶!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一些地震的基本知识。
2、教育幼儿发生地震时不慌张,到安全的地方躲避,知道必要的逃生技巧。
3、培养幼儿互相关心的情感,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准备《地震现场》影像资料、《小蟾童》防震减灾科普动画片、《地震生存手册》漫画版图片6张。
2、准备一些小道具:枕头、书包、脸盆、毛巾等。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引起幼儿的注意。
老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地震吗?我们来了解一下,地震是什么?”
二、播放一段“5月12日汶川大地震”的录像,采用触目惊心的地震情景引入课题。
三、围绕录像与幼儿展开讨论:
1、刚才你们看到了什么?(告诉幼儿这个就是地震。)
2、老师小结:地震时,地面剧烈震动,房屋倒塌,地面裂开大缝。公路扭弯了,汽车被砸扁了,房屋倒了后,家里的东西都被压坏了,有时我们的生命也受到威胁。
四、播放课件《地震生存手册》(漫画版),教育幼儿在发生地震时,不慌张,及时躲藏。
老师:“小朋友,地震虽然很厉害,但是小朋友不能慌张,在地震发生时,地面开始摇动后,有很短的时间可以用来躲避,如果在这短时间内躲到安全的地方,就不会被砸伤。”
引导幼儿逐一观察课件,并向幼儿说明地震来了,该如何应变才是安全的。
1. 摇晃时立即关火,失火时立即灭火。
2. 不要慌张地向户外跑。
3. 将门打开,确保出口。
4. 户外的场合,要保护好头部,避开危险之处。
5. 在百货公司、剧场时依工作人员的指示行动。
6. 汽车靠路边停车,管制区域禁止行驶。
7. 务必注意山崩、断崖落石或海啸。
8. 避难时要徒步,携带物品应在最少限度。
9. 不要听信谣言,不要轻举妄动。
五、让幼儿观看地震专题动画《小蟾童》,通过动画的形式让幼儿了解地震,巩固防震、避震的方法。
六、地震演练。
七、活动延伸:
学习儿歌《震前动物有预兆》,利用简单、清楚的动物形象让幼儿知道一些震前的预兆。
活动反思:
孩子们是第一次感受地震的感觉,也是第一次进行地震演习活动,感觉非常新奇、有趣,每一个幼儿都表现得很热烈。他们对发生地震时应该如何应变,毫无经验可言,大部分幼儿都不知道该如何应变和逃生,但经过这一次活动之后,幼儿都掌握了发生地震该如何逃生的安全知识和技能。个别幼儿的应变能力有待提高,机智性不高,能力未能达到预期的水平。此外,个别幼儿钻的技能较低,今后需加强锻炼。
防震减灾教育教学教案范文3
活动目标:
1、通过演习,训练教师和幼儿在地震的情况下根据幼儿园的环境有序地通过安全疏散通道。
2、教育幼儿遇到地震时能听从老师和成人的指挥,做出基本的自救行为。
3、培养幼儿防震减灾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4、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5、体验模仿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录像和图片
2、了解地震中自救的基本常识。
活动过程:
一、感受地震给人类带来的灾难
1、讲述地震来临时的情况。
观看录像
提问:小朋友看了什么?(幼儿回答自己的见识和感受)
再次观看录像
告诉幼儿遇到地震时不要慌张,要听从老师的指挥,有序地撤离以避免危险。
那地震来了我们要怎么办?(幼儿讨论)
2、观看录像(PPT)
展示人们安全撤离的图片(录像)
二、教导幼儿安全有效的撤离
1、学习正确的撤离动作
提问:我们在撤离的过程中如何保护自己?幼儿们讨论并找出最有效的保护方法(如双手抱头、上身向前弯曲,快速撤离)。
2、展示班级撤离图(从后门到操场空旷的地方)
观察并找出班级在紧急情况下撤离的路径和位置。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撤离时要沿着图中标注的路径走?让幼儿了解图中标注的撤离路径是离户外安全地带最近的通道。
3、启发幼儿讲述撤离方法和注意事项,如按顺序行动,不要拥挤,听从老师的指挥等。
4、组织幼儿进行“实战演习”。进行室内避震和紧急撤离的演练。如果在撤离过程中出现拥挤或用时过长等情况,教师会带领幼儿找出原因,并再次进行演习,以使幼儿掌握正确、快捷的撤离方法。
三、让幼儿了解防震减灾的基本常识(图片)
1、大地震的危险振动期大约只有一分钟。当发生强烈地震时,人们可以暂时躲在较坚实的家具旁边,如床、桌子(注意不是下面),或躲在跨度小、刚度强的小房间,如厨房、卫生间等。主震后应迅速撤离到户外,撤离时要注意保护头部,可以用枕头等软物将头部护住。同时要注意关闭煤气和切断电源。住在高层建筑里的人不能使用电梯,也不能跑到阳台上,尤其不能跳楼。
2、正在上课的学生和幼儿园的小朋友应躲在课桌和小床旁边(注意不是下面)。要听从老师的安排,不要乱跑。在影剧院或其他公共娱乐场所的人们应根据具体情况躲避到舞台下、乐池、桌子、柜台两侧,保护好头部,切不可一同拥向出口。
3、车上的乘客要抓住座椅或车上的牢固部件,不要急于下车。正在运行的车辆应减速停车,并尽量停在开阔处。
4、如果正在过桥,要紧紧抓住桥栏杆,主震后立即向靠近的岸边转移。
5、在街道上行走的人员不要在狭窄的巷道停留,不要躲进电线、变压器、烟囱及高大建筑物附近。
6、人们还应远离石化、化学、煤气等易燃有毒的工厂或设施。如果遇到引起火灾或有毒气体污染的情况,应迅速向上风的方向撤离。
防震减灾教育教学教案范文4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了解地震给人类带来的危害。
2、学习并掌握在地震中自救与逃生的基本方法。
3、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地震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学会在地震中自救与逃生的基本方法。
难点:如何在地震中安全逃生。
活动准备
活动准备方面,我们需要准备一些有关地震的录像,例如玉树地震、汶川地震等。同时,我们还需要收集一些地震的图片和地震中安全逃生的相关视频,以便在活动过程中使用。
活动过程
开始环节:我们首先组织幼儿观看一段与地震相关的录像,例如玉树地震、汶川地震或日本地震。观看完毕后,我们可以与幼儿进行讨论,询问他们在录像中看到了哪些场景,以及对这些场景有何感想。
基本环节:接下来,我们将向幼儿介绍地震的特点和危害。教师可以出示地震的图片,同时向幼儿讲述地震的危害,包括地面剧烈震动、房屋倒塌、建筑物被毁等,以加深幼儿对地震危害的了解。
随后,我们将重点讲解在地震中如何进行自救与逃生。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进行讨论,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同时,我们还可以播放一些与地震中安全逃生相关的视频,以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逃生方法。
教师总结:在地震中逃生的方法包括:
①当地震发生时,(在睡房)小朋友立即抱头趴到床底下,可用被子、枕头包着头,但不能堵住鼻子,避免呼吸不畅;(在教室)小朋友可抱住头躲到桌子下面,或抱住头贴墙站好(教师示范);(在家中)小朋友可躲到沙发或床底下,茶几或厨房柜子里;(在户外)尽量远离建筑物,跑到空旷的地方蹲好,如果没有空旷的场地可以躲到街道的柱子下或无窗的墙下。
②地震停止后,小朋友应立即跑到外面空旷的地方(远离建筑物、大树等),并抱头蹲下,不要到处乱跑,避免余震造成再次伤害。
③教育小朋友,在灾难中,逃生最重要,不要想着带走自己喜欢的东西,不要把时间浪费在穿戴方面等等。
结束环节:在活动的结束环节,我们可以进行一次地震逃生和疏散演练,以帮助幼儿熟悉在地震中逃生的方法和疏散路线。在进行演练之前,教师应向幼儿介绍演练的方法和要求,并提醒他们在演练游戏中保持冷静,不要推挤,要互相关心,帮助同伴。为了确保幼儿的安全,在演练过程中,我们需要请班上的老师配合,避免幼儿发生意外事故。
延伸环节:
为了进一步加深幼儿对地震的了解,我们可以让他们收集有关地震知识的资料,并开设一个“地震知识展览”角。幼儿可以展示他们收集到的资料,与其他同学分享,并向其他班级的同学讲解地震知识。
防震减灾教育教学教案范文5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必要的防震减灾知识,在突遇危急情况时能够进行一些有效的举措,从而保护自己减少伤害。
教学过程:
一、师讲解大地震的情形,将受灾情况与学生作交流,使学生了解到地震带给人类的危害。
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可以带来严重的破坏和伤害。地震的震源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导致地面晃动,建筑物倒塌,人们被困等。因此,了解地震的危害是非常重要的。
二、质疑:假如我们遇到了地震,你会怎样做?怎样才能有效的保护好自己?
师生交流。
三、师讲解:如何有效的防震减灾。
(一)面临地震,如何做好防震减灾?
1、地震发生时,至关重要的是要有清醒的头脑,镇静自若的态度。假若地震时你正在室内,如离门窗较远,暂时躲避在坚实的家具下或墙角处,是较安全的。另外,也可以转移到承重墙较多、开间较小的厨房、卫生间等处暂避。躲过主震后,应迅速撤到宽敞的户外。撤离时注意保护头部,最好用枕头、被子等柔软物品护住头部。
2、假若地震时你正在室外空旷的地方,这是最庆幸的事情。如果在建筑物密集的地方,最好将手或皮包等柔软物品护住头部,尽可能做好自我防御的准备。并迅速离开变压器、电线杆和围墙、狭窄巷道等。
(二)发生险情时,如何救助?
1、地震中被埋在废墟下的人员,应用手巾、衣服等捂住口鼻,避免被烟尘呛闷窒息,还应尽可能清除压在身上的各种物品,最好朝着有光线的地方移动。无力脱险时,尽量减少气力的消耗,坚持时间越长,得救的可能越大。此外,外面的人废墟下的声音不容易听见,因此要等到听到外面有人时再呼救或敲击墙壁等。
2、营救他人时应先确定伤员的头部位置,使头部先暴露,迅速清除口鼻内的尘土,再使胸腹部暴露,不要强拉硬拽。如有窒息,应及时施以人工呼吸。
(三)地震时如何进行个人防护?
当你感到地面或建筑物晃动时,切记最大的危害是来自掉下来的碎片,此刻,要动作机灵的躲避。
1、在房屋里,则赶快到安全的地方,如躲到书桌、工作台、床底下。单元楼内,可选择开间小的卫生间、墙角,依靠上下水管道和煤气管道的支撑,减小伤亡。对于户外开阔,住平房的职工,震时可头顶被、枕头或安全帽逃出户外,来不及时,最好在室内避震,要注意远离窗户,趴下时,头靠墙,使鼻子上方双眼之间凹部枕在横着的双臂上面,闭上眼和嘴,用鼻子呼吸,一般来说,不要跑出建筑物,最好就近找个安全处躲避,待地震后,如果需要疏散,再沉着离开。
2、地震时,门框会因变形而打不开,所以在防震期间,最好不要关门。夜间地震时,要争分夺秒向安全地方转移,不要因寻找物品和穿衣而耽误时间,如有可能,要立即拉断电源,关闭煤气,熄灭明火。照明最好用手电筒,不要用火柴、蜡烛等明火。
3、地震时,如已被砸伤或埋在倒塌物下面,应先观察周围环境,寻找通道,千方百计想办法出去。若无通道,则要保存体力,不要大喊大叫,要静听外面的动静,如听到有人走过的声音,可敲击铁管或墙壁使声音传出去,以便救援。同时要在狭小的空间里,寻找食物维持生命。
(四)学校避震
正在上课时,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
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不要回到教室去。震后应当有组织地撤离。千万不要跳楼!不要站在窗外!不要到阳台上去!
(五)家庭避震
地震预警时间短暂,室内避震更具有现实性,而室内房屋倒塌后形成的三角空间,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可称其为避震空间。这主要是指大块倒塌体与支撑物构成的空间。室内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是:炕沿下、坚固家具附近。内墙墙根、墙角。厨房、厕所、储藏室等开间小的地方。
(六)公共场所避震
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不要慌乱,不要拥向出口,要避免拥挤,要避开人流,避免被挤到墙壁或栅栏处。
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就地蹲下或趴在排椅下。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用书包等保护头部。等地震过去后,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有组织地撤离。
在商场、书店、展览、地铁等处:选择结实的柜台、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东西护头。避开玻璃门窗、玻璃橱窗或柜台。避开高大不稳或摆放重物、易碎品的货架。避开广告牌、吊灯等高耸或悬挂物。
在行驶的电(汽)车内:抓牢扶手,以免摔倒或碰伤。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地震过去后再下车。
(七)户外避震
就地选择开阔地避震:蹲下或趴下,以免摔倒。不要乱跑,避开人多的地方。不要随便返回室内。
避开高大建筑物或构筑物:楼房,特别是有玻璃幕墙的建筑。过街桥、立交桥。高烟囱、水塔下。
下面小编整理了防震减灾教育教学教案范文9篇内容,欢迎阅读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防震减灾教育教学教案范文1
活动目标:
1.了解地震的有关常识,掌握正确的自救方法。
2.能沉着、冷静面对危险情景,积极想办法解决问题。
3.激发幼儿观察周围环境的兴趣。
活动准备:
1.课件、泡沫板。
2.急救箱及物品:手电筒、饼干、水、跳绳、书、玩具、收音机、手套、口罩、哨子。
活动过程:
一、地震的危害
1.孩子们,老师搜集到一段录像,让我们看看发生了什么事情。(播放视频)
主持人:录像上发生了什么事情?你看到了什么?(幼儿发言)
小结:是啊!刚才录像中大楼在摇晃,地面发出了剧烈的声响,这就是地震。
2.地震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很大的灾难,到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危害?让我们来看一看。小朋友,可以把你看到的和旁边的小伙伴说说。(教师走下去,听一听,问一问)再请个别幼儿起来说一说。
小结:地震发生后,出现房屋倒塌、大桥断裂、山体滑坡,给我们的生命、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危害。地震实在是太可怕了。
二、地震来了怎么办
1.如果地震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怎么办?
2.地面出现剧烈的震动,我们躲在哪里安全些?请个别幼儿说。教师出示图片,请幼儿判断谁做的对,教师用泡沫板演示形成的三角区,让幼儿明白什么地方安全。
3.如果在这个教室里发生地震,该怎么办?请小朋友找个地方躲起来,看看谁找的地方最安全,保持的姿势最正确。教师一边指导一边给做对的小朋友贴上一个小标志。小结幼儿躲的情况。什么时候往外跑?逃跑时应该注意什么?(有秩序,沿墙角跑,保护头部。)可以用什么来护住我们的头?
小朋友,听!是谁的声音?(放图片)他没有跑出去,被困在了里面,他用什么办法让别人知道被困在里面?什么时候喊?(有人时喊)为什么没人时不要喊? (保持体力)没有劲喊了怎么办? (哨子、敲击、寻找食物、想办法自救)
小结:如果地震发生在我们身边,我们要先躲后跑,如果被困住好几天了,都没有人来救你,不要灰心,相信肯定会有人来救我们。
三、地震的预防
1.中国是一个多震的国家,他们的家里准备了一个地震急救箱,以备急用。里面有许多物品,你可以和小朋友商量应该选什么物品,用它来干什么?然后放到你们组的急救箱里。选好了吗?把你们组的急救箱送到老师这,然后回到座位上。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急救箱都有些什么?(小朋友们发言:水和饼干我们需要它吗?手电筒能派上什么用场?收音机也能帮助到我们吗?小小的哨子有什么用?手套能有什么用处?)
小结:有了急救箱里的这些东西,我们就可以利用它来帮我们渡过难关了。
2.地震很可怕,如果我们能提前知道地震何时发生该有多好?但现在我们还无法预测地震的发生。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会发现在地震发生的前一两天或几个小时内经常会发生一些常的现象,让我们看一看。(请幼儿看课件)
小结:这些现象都是通过仔细观察才能发现的,小朋友发现后可以告诉周围的人
四、地震演习
今天,小朋友知道了这么多关于地震的知识,让我们来进行一次地震演习,看看小朋友会不会保护自己。
首先,我们要保持冷静和沉着,不要恐慌。当地震发生时,我们要迅速找到一个安全的地方躲避,可以选择躲在桌子下面或者墙角。
然后,我们要保护好自己的头部,可以用手套、书或者其他物品来保护头部。
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我们要保持体力,可以吃一些饼干和喝水来维持身体的能量。
当我们被困在某个地方时,我们要喊出来,用哨子、敲击声或者其他方法来吸引救援人员的注意。
最后,我们要相信自己会被救出来,不要放弃希望。
通过这次地震演习,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自救的方法,提高我们在地震中的安全意识。
防震减灾教育教学教案范文2
设计思路:
地震——群灾之首!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等都是突如其来的“洪水猛兽”,在你毫无预警的情况下无情地降临,致使重大伤亡事故的发生。由此可见,地震小知识、避震小诀窍、如何保护自己等基本的防护措施从现在开始就要学习一些,掌握一些,防患于未然。让孩子们提高防震意识,在灾难到来的时候,能更好地保护自己,更好地掌握逃生技巧。在大灾大难面前不惊惶!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一些地震的基本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