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有关于防震减灾备课教案精品9篇模版范文,欢迎各位阅读和下载,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防震减灾备课教案精品1

班会目标:

1、使学生初步了解地震的成因分布、危害及防御措施。加深学生对地震及其他灾害之间关联性的理解。

2、提高学生的防火安全防范意识,增强学生的自护自救能力,以避免火灾事故的发生。让学生明白防火责任在每个人,要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

班会准备:

1、收集有关地震的相关资料。

2、收集一些防火安全知识。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大家能说说你们对地震的了解吗?

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地震的产生原因以及如何防护。

二、介绍几种可以简单辨识的地震前兆

1.地下水异常:井水是个宝,前兆来得早。

如果井水变浑,天旱时井水冒泡。水位变化大,冒出气泡。有的变颜色,有的变味道。

2.动物异常:震前动物有预兆,密切注意最重要。骡马牛羊不进圈,鸭子不下水狗狂叫。老鼠搬家往外逃,鸽子惊飞不回巢。冰天雪地蛇出洞,鱼儿惊慌水面跳。

3.地光和地声:地光和地声是地震前或地震时从地下或地面发出的光亮和声音,是重要的预警信号。临震前,一瞬间,地声隆隆地光闪。

三、介绍几种在震中紧急避险的方法

(1)紧急避险的重要性:经验表明,破坏性地震发生时,从人们发现地光、地声,感觉到震动,到房屋破坏、倒塌,形成灾害,只有十几秒到三十几秒的时间。这段极短的时间叫做预警时间。只要人们掌握一定的知识,事先做好准备,并在地震发生时保持头脑清醒,就有可能抓住这段宝贵的时间,成功地躲避灾害。

有一项调查显示,在唐山地震的幸存者中,有258人采取了避险措施。这258人中有188人成功躲过灾害,占72.9%。这表明只要遵循正确的避险方法,成功躲避灾害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2)逃生原则:当破坏性地震突然发生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是应急避险的好方法。当然,如果身处平房或楼房的一层,可以直接跑到室外安全地点。在1556年的陕西华县8级大地震的记载中,总结道:“卒然闻变,不可疾出,伏而待定,纵有覆巢,可冀完卵。”这句话的意思是,当地震突然发生时,不要急着往外逃,而是要躲避一段时间,等待地震过去,这样有可能存活下来。这一原则简明扼要地概括了紧急避震的重要原则。

除了“伏而待定”这一原则外,地震发生时还应注意不要顾此失彼。在短暂的时间内,首先要保护好自己;只有自己脱险了,才有可能去救亲人或其他重要的东西。

(3)因地制宜,就近避震:“伏而待定”,在哪里更安全呢?经验表明:

a.如果你在室内,应尽量躲到坚固的家具下面,如写字台、结实的床、农村土炕的炕沿下,也可以躲到墙角或管道多、整体性好的小跨度卫生间和厨房等地方。注意不要躲到外墙窗下、电梯间,更不要跳楼,这些都非常危险。

b.学校防震知识:桌椅摆放要与窗户、外墙保持一定距离,以免外墙倒塌伤人,留出一定通道,便于紧急撤离。年龄小、体弱、有残疾的同学要安排在方便避震或能迅速撤离的位置。加固课桌、讲台,方便躲避地震。检查和加固教室的悬挂物。在门窗玻璃上贴上防震胶带,防止玻璃破碎伤人。

在上课时,要在教师的指挥下迅速躲到课桌下,抱头闭眼。在操场或室外时,可以原地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不要返回教室。地震后应有组织地撤离。必要时应在室外上课。

教师应经常在课堂上宣导防震常识,并教导学生避难事项,进行防震演习。

1.教室的照明灯具、实验室的橱柜和图书馆的书架应加以固定。

2.地震时要躲在桌子下面,背对窗户,并用书包保护头部。

3.地震时切忌慌乱冲出教室,并避免慌张地上下楼梯。

4.地震时如在室外,要远离建筑物。

5.地震时如在行驶中的校车上,应留在座位上不动,直到车辆停稳。

如果你在教室里,要在教师的指挥下迅速躲到课桌下,抱头闭眼。地震停下后,迅速有秩序地撤离,撤离时千万不要拥挤。

c.如果你在影剧院、体育场或饭店,要迅速躺在座位下面,用湿毛巾或湿衣服捂住口鼻;也可以躲在舞台或乐池下面;在门口的观众可以迅速跑出门外或体育场内。

d.如果你在室外,要尽量远离狭窄的街道、高大的建筑物、高烟囱、变压器、玻璃幕墙建筑、高架桥和存放有危险品和易燃品的地方。地震停下后,为了防止余震伤人,不要轻易返回未倒塌的建筑物内。

e.如果你在行驶中的汽车、电车或火车内,应抓牢扶手,以免摔倒或碰伤,同时要注意行李掉下来伤人。坐在座位上,面朝行李的人可以用胳膊靠在前排椅子上保护头部。背对行李的人可以用双手护住后脑,同时抬膝保护腹部,紧缩身体。地震过后,迅速下车,转移到开阔地带。

(4)正确应对地震时的特殊危险:当遇到燃气泄漏时,可以用湿毛巾或湿衣服捂住口鼻,不要使用明火,不要开关电器,注意防止金属物体之间的碰撞;当遇到火灾时,要趴在地上,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逆风爬行到安全地带;当遇到有毒气体泄漏时,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沿着逆风方向跑到上风地带。

四、班主任小结

地震是可怕的,因为它是无法预测的,威力巨大。但是,如果我们对抗“天灾”的思想有所准备,地震的威力也会降低很多。冬季即将来临,风大雨少,气候干燥,火灾多发。因此,防火显得尤为重要。同学们,平时多看一些关于自我保护方面的书籍,为我们的安全保驾护航!

防震减灾备课教案精品2

活动目的:

1、增加学生对防灾减灾知识的了解。

2、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珍惜生命。

活动内容:常见灾害及预防自救、自护常识。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回忆一下每天早上上学的时候,家里人都给我们说了些什么安全的话语?为什么他们每天都反复强调同样的内容呢?一个人的生命是伟大的,他们可以创造出无数的发明,改变人类的生活。然而,我们的生命也是脆弱的,危险时刻围绕着我们。因此,我们要树立安全意识,学习一些安全知识,掌握自我保护的技能,珍惜生命。

2、板书班会主题:“防灾减灾安全教育

3、学生一起读并理解班会主题。

二、师生互动活动:

(1)师生一起回顾学校的六条禁令。(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做相应的补充与强调)

(2)分组讨论:

1、在家里和学校里,我们小朋友可以在哪些地方玩耍?在哪些地方不可以玩耍?(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强调:严禁在河边、池塘、渠道等处洗冷水澡或玩耍。)

2、夏季到了,我们该如何防风、防洪、防雷电、防山路滑坡、防蛇、防蚊虫?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引导学生注意:

1、刮大风时不要待在房檐下、大树下、危房边。

2、打雷闪电时不要站在大树下,电线下。

3、洪水中的自救。当暴雨来临时,如果我们家处在地势低洼地区,可以采取“小包围”措施,如用红砖砌围墙、在大门口放置沙袋、准备小型抽水泵等。如果我们家住在底层,则应将家中的电器插座、开关等移到离地1米以上的安全地方。一旦室外积水涌入屋内,应及时切断电源,防止触电伤人。当受到洪水威胁时,如果时间充裕,我们应按照预定的路线,有组织地转移到山坡、高地等安全地带;如果来不及转移,已被洪水包围,我们要尽可能利用船只、木排、门板、木床等适合漂浮的物品进行水上转移。如果洪水来得太快,已经无法转移,我们要立即爬上屋顶、楼房高层、大树、高墙避难。但千万不要尝试游泳逃生,更不能攀爬带电的电线杆、铁塔,也不要爬到泥坯房的屋顶。同时,要尽可能通过各种渠道向外界求助。如果被洪水卷入,一定要抓住能固定或能漂浮的东西,寻找逃生机会。

3、在校园内有哪些危险的游戏是不能玩的?(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强调:不要打架,不要在校园内奔跑,不要玩危险的玩具等。)

4、你知道哪些交通安全知识?(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强调:要遵守交通规则,不要在马路上追赶、玩耍,要走人行道。)

(3)集体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掌握安全知识,学会保护自己。

三、学生做好相应的笔记。

四、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我希望大家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能掌握一些安全知识和制度,懂得保护自己。

防震减灾备课教案精品3

一、设计意图

在设计这个活动时,我们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幼儿对地震的认识和应对能力,以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虽然幼儿通过电视和大人的讲述对地震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年龄小的幼儿在面临危险时常常不知所措,大多会哭闹。因此,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组织了这个活动,希望能够让幼儿学会如何防震减灾和保护自己。

二、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一些简单的地震知识。

2、通过演习,训练教师和幼儿在地震发生时,根据幼儿园的环境有序地进行安全疏散。

3、培养幼儿的防震减灾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三、活动准备

1、幼儿、家长和教师一起收集有关汶川地震的资料或图片。

2、准备教学课件,包括关于地震避险的视频。

四、活动过程

(一)出示一组地震后的图片,激发幼儿的兴趣。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图片,问他们发生了什么事情,如何知道发生了地震,地震时还有哪些现象。

2、让幼儿自由发表对地震的看法,并辅导他们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3、总结:是的,大地震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孩子们想知道地震是如何发生的吗?

(二)播放有关地震的课件,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

1、观看课件后,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地震是如何发生的。

2、幼儿交流讨论,教师辅导幼儿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3、总结:原来地震是由地壳的运动产生的自然现象。如果有一天我们这里发生了大地震,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4、让幼儿自由发表意见。

5、教师和幼儿一起总结避险方法:不要慌张,不要逃跑,不要跳跃。小地震时不需要逃跑,大地震时逃不了。要听从老师或者大人的指挥,尽量找到一个安全的地方躲避,保护好头部。等地面震动减小后再听从指挥进行疏散和撤离。如果在一楼或者平房,可以逃到开阔的地方。

6、问幼儿如何找到安全的地方,哪些地方是相对安全的。

7、播放视频:在幼儿园、家里、户外、公共场所,如何找到相对安全的地方躲避?请幼儿找出答案。

8、幼儿总结不同地方如何找到相对安全的地方。在幼儿园,可以蹲在桌子下面,双手抱头,然后听从指挥进行疏散。在家里,可以用枕头或者被子盖住头部,躲在卫生间、墙角、厨房、桌子下面、床下等地方。在公共场所,要跟着大人找到最近的桌子下面或者墙角等地方。在户外,可以蹲在地上,抱头就行。

(三)教幼儿如何安全有效地撤离

1、教导幼儿正确的撤离动作,并问他们在撤离过程中如何保护自己。幼儿讨论并寻找最有效的保护方法(双手抱头,上身向前弯曲,快速撤离)。

2、出示班级撤离图,让幼儿观察并找出班级在紧急情况下撤离的路径和位置。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在撤离时要走图中标注的路径?让幼儿了解图中标注的撤离路径是离户外安全地带最近的一条通道。

3、引导幼儿观察撤离路径的条件(楼梯数量、弯道等),让他们讨论如何走才能最快到达安全地带。鼓励幼儿讲述撤离方法和注意事项,例如可以分成两队,沿着楼梯两侧快速撤离;按照顺序排队,避免拥挤;听从老师的指挥等(男生靠楼梯扶手下楼,女生靠墙下楼,因为男生的反应和运动能力相比较强,分开可以提高逃离的速度,也可以给女生更多的行动空间)。

4、组织幼儿进行“实战演习”。在室内模拟避震和紧急撤离。如果在撤离过程中幼儿出现拥挤或者用时过长等情况,教师带领幼儿找出原因,并进行再次演习,使幼儿掌握正确而快捷的撤离方法。

五、活动结束

防震减灾备课教案精品4

教学名称:

地震来了

教育目标:

1、掌握一定的地震知识,知道地震来了的时候保护自己,学会自救。

2、演习:地震来了。

教学准备:

1、资料准备。

①汶川地震的视频和图片。

②故事:地震来了。

2、教师准备:电视机、电脑、地震图片幻灯片。

3、幼儿准备:收集汶川地震的相关图片。

4、……

教学名称:地震来了

教育目标:

1、掌握一定的地震知识,知道地震来了的时候保护自己,学会自救。

2、演习:地震来了

教学准备:

1、资料准备

①汶川地震的视频和图片

②故事:地震来了

2、教师准备:电视机、电脑、地震图片幻灯片

3、幼儿准备:收集汶川地震的相关图片

4、环境布置:教师将幼儿收集的图片布置成一个地震知识图片展。

教学过程:

1、教师带领幼儿参观地震知识图片展。提问:

①我们刚才看到的是关于什么的图片?

②你们看见的图片是怎样的?

③看到这些图片你们心里是怎样的感觉?

2、教师请幼儿观看汶川地震的视频。提问:

①我们看到是什么?视频上发生的什么样的事情?(地震)

②当地震来的时候人们是怎么样做的?

视频引出故事:地震来了~

3、教师讲故事《地震来了》

听故事的时候幼儿带着以下目的听:

①故事里有哪几个小动物?

②发生了什么事情?

③故事里的小动物是怎么样处理事件的?谁做的好,谁做的不对?应该怎么样做?

4、讨论以上问题,教师做总结。

5、给幼儿讲解相关的地震知识,教师播放幻灯片让幼儿知道地震给人民生活,财产、生命带来的危害。

从幻灯片中知道地震来了的时候人们是怎样自救,救援的,让幼儿知道,当灾难来临的时候,有我们的人们解放军和社会各界以及世界各地的人们来帮助我们,我们不会孤单,不会害怕,要勇敢,坚强!

6、教师和幼儿做游戏:地震来了~

幼儿利用刚才学到的地震知识进行演习,结束。

教学反思:设计这节课的主要意图就是要给孩子们讲解有关的地震知识,加强幼儿的安全教育意思,知道灾难来临时不要惊慌,要学会正确的自救,要有战胜困难的自信,树立不怕苦,坚强、勇敢的信心。

防震减灾备课教案精品5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地震带来的后果,知道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

2、让幼儿知道地震中的自救基本常识。

3、在情景演练中,幼儿将自救知识转化为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准备:

1、地震的资料图片。

2、书包、桌子、盆子、毛巾、水、等物品。

3、动画课件、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认识、了解地震。

1、让幼儿观看地震的动画,让幼儿直观的观看地震时的情景。

教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段动画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请幼儿观看相关地震的动画)

教师:你们刚刚看到了什么?(地震)地震给我们带来了哪些灾害?

2、请幼儿看看有关地震引发的灾害图片(房屋倒塌、破坏财物、山体滑坡、人员伤亡)

二、引导幼儿知道一些有关地震的自救知识。

1、教师:原来地震会给我们带来这么大的伤害,那如果地震突然来到我们身边,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好我们自己呢?

2、教师和幼儿一起讨论,讨论后请幼儿观看室内自救动画。

小结:地震来时如果我们在家里,我们要及时找安全的地方躲避好如:桌子底下、床底下、家里的卫生间,待地震停后要及时跑到外面空旷的地方去。跑的时候要用身边的物品或手保护好头。

三、组织幼儿地震演习。

1、教师:现在我们知道了这么多在地震中自救的方法,那么如果现在发生地震你会怎么做?现在,我们就来进行一次地震演习,当听到警报响时,你们就赶快想办法躲到安全的地方。

2、给幼儿展示已准备好的自救场景。

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有关于防震减灾备课教案精品9篇模版范文,欢迎各位阅读和下载,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防震减灾备课教案精品1

班会目标:

1、使学生初步了解地震的成因分布、危害及防御措施。加深学生对地震及其他灾害之间关联性的理解。

2、提高学生的防火安全防范意识,增强学生的自护自救能力,以避免火灾事故的发生。让学生明白防火责任在每个人,要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

班会准备:

1、收集有关地震的相关资料。

2、收集一些防火安全知识。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大家能说说你们对地震的了解吗?

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地震的产生原因以及如何防护。

二、介绍几种可以简单辨识的地震前兆

1.地下水异常:井水是个宝,前兆来得早。

如果井水变浑,天旱时井水冒泡。水位变化大,冒出气泡。有的变颜色,有的变味道。

2.动物异常:震前动物有预兆,密切注意最重要。骡马牛羊不进圈,鸭子不下水狗狂叫。老鼠搬家往外逃,鸽子惊飞不回巢。冰天雪地蛇出洞,鱼儿惊慌水面跳。

3.地光和地声:地光和地声是地震前或地震时从地下或地面发出的光亮和声音,是重要的预警信号。临震前,一瞬间,地声隆隆地光闪。

三、介绍几种在震中紧急避险的方法

(1)紧急避险的重要性:经验表明,破坏性地震发生时,从人们发现地光、地声,感觉到震动,到房屋破坏、倒塌,形成灾害,只有十几秒到三十几秒的时间。这段极短的时间叫做预警时间。只要人们掌握一定的知识,事先做好准备,并在地震发生时保持头脑清醒,就有可能抓住这段宝贵的时间,成功地躲避灾害。

有一项调查显示,在唐山地震的幸存者中,有258人采取了避险措施。这258人中有188人成功躲过灾害,占72.9%。这表明只要遵循正确的避险方法,成功躲避灾害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2)逃生原则:当破坏性地震突然发生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是应急避险的好方法。当然,如果身处平房或楼房的一层,可以直接跑到室外安全地点。在1556年的陕西华县8级大地震的记载中,总结道:“卒然闻变,不可疾出,伏而待定,纵有覆巢,可冀完卵。”这句话的意思是,当地震突然发生时,不要急着往外逃,而是要躲避一段时间,等待地震过去,这样有可能存活下来。这一原则简明扼要地概括了紧急避震的重要原则。

除了“伏而待定”这一原则外,地震发生时还应注意不要顾此失彼。在短暂的时间内,首先要保护好自己;只有自己脱险了,才有可能去救亲人或其他重要的东西。

(3)因地制宜,就近避震:“伏而待定”,在哪里更安全呢?经验表明:

a.如果你在室内,应尽量躲到坚固的家具下面,如写字台、结实的床、农村土炕的炕沿下,也可以躲到墙角或管道多、整体性好的小跨度卫生间和厨房等地方。注意不要躲到外墙窗下、电梯间,更不要跳楼,这些都非常危险。

b.学校防震知识:桌椅摆放要与窗户、外墙保持一定距离,以免外墙倒塌伤人,留出一定通道,便于紧急撤离。年龄小、体弱、有残疾的同学要安排在方便避震或能迅速撤离的位置。加固课桌、讲台,方便躲避地震。检查和加固教室的悬挂物。在门窗玻璃上贴上防震胶带,防止玻璃破碎伤人。

在上课时,要在教师的指挥下迅速躲到课桌下,抱头闭眼。在操场或室外时,可以原地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不要返回教室。地震后应有组织地撤离。必要时应在室外上课。

教师应经常在课堂上宣导防震常识,并教导学生避难事项,进行防震演习。

1.教室的照明灯具、实验室的橱柜和图书馆的书架应加以固定。

2.地震时要躲在桌子下面,背对窗户,并用书包保护头部。

3.地震时切忌慌乱冲出教室,并避免慌张地上下楼梯。

4.地震时如在室外,要远离建筑物。

5.地震时如在行驶中的校车上,应留在座位上不动,直到车辆停稳。

如果你在教室里,要在教师的指挥下迅速躲到课桌下,抱头闭眼。地震停下后,迅速有秩序地撤离,撤离时千万不要拥挤。

c.如果你在影剧院、体育场或饭店,要迅速躺在座位下面,用湿毛巾或湿衣服捂住口鼻;也可以躲在舞台或乐池下面;在门口的观众可以迅速跑出门外或体育场内。

d.如果你在室外,要尽量远离狭窄的街道、高大的建筑物、高烟囱、变压器、玻璃幕墙建筑、高架桥和存放有危险品和易燃品的地方。地震停下后,为了防止余震伤人,不要轻易返回未倒塌的建筑物内。

e.如果你在行驶中的汽车、电车或火车内,应抓牢扶手,以免摔倒或碰伤,同时要注意行李掉下来伤人。坐在座位上,面朝行李的人可以用胳膊靠在前排椅子上保护头部。背对行李的人可以用双手护住后脑,同时抬膝保护腹部,紧缩身体。地震过后,迅速下车,转移到开阔地带。

(4)正确应对地震时的特殊危险:当遇到燃气泄漏时,可以用湿毛巾或湿衣服捂住口鼻,不要使用明火,不要开关电器,注意防止金属物体之间的碰撞;当遇到火灾时,要趴在地上,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逆风爬行到安全地带;当遇到有毒气体泄漏时,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沿着逆风方向跑到上风地带。

四、班主任小结

地震是可怕的,因为它是无法预测的,威力巨大。但是,如果我们对抗“天灾”的思想有所准备,地震的威力也会降低很多。冬季即将来临,风大雨少,气候干燥,火灾多发。因此,防火显得尤为重要。同学们,平时多看一些关于自我保护方面的书籍,为我们的安全保驾护航!

防震减灾备课教案精品2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