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小红帽幼儿小班教案精选10篇范文模版,希望能对需要的人有帮助。
小红帽幼儿小班教案精选1
学唱歌曲《小红帽》是这堂课的目标。我们要用轻快的声音、有感情地背唱这首歌。同时,学习歌曲的唱名,并根据歌词即兴创编动作进行表演。
这堂课的重点和难点在于学唱歌曲的唱名和即兴创编动作进行表演。
以下是教学过程:
1. 师生互相问好。
2. 模仿小动物的声音唱歌。
3. 模仿小动物跳舞,播放歌曲《老爷爷赶鹅》。
4. 讲故事导入。
5. 展示《小红帽》的故事。
6. 学唱歌曲。
a. 老师示范唱。
b. 学习歌曲的故事情节。
c. 学习小红帽的礼物是什么,以及如何得到礼物。
7. 学习节奏。
a. 学生打击节奏。
b. 比赛形式读儿歌。
8. 学唱唱名。
a. 听七个音符的弹奏。
b. 学习七个小红帽的名字。
9. 学唱旋律。
a. 跟着老师的弹奏学唱。
b. 纠正难唱的部分。
10. 学唱歌词。
a. 按节奏读歌词。
b. 老师弹一句,学生唱一句。
c. 纠正难唱的部分。
d. 熟悉歌词。
e. 唱出不同情绪的部分。
11. 齐唱歌曲《小红帽》。
12. 独唱歌曲。
13. 歌表演。
a. 分组表演。
b. 老师指导。
c. 展示成果。
14. 小结本课。
a. 强调学习小红帽的品质,成为善良、机智、勇敢的好孩子。
15. 听音乐走出音乐教室。
这堂课的目标是学唱歌曲《小红帽》,通过唱歌和表演来提高学生的音乐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品质和态度。希望同学们能够享受这段快乐的时光,成为善良、机智、勇敢的好孩子。结束课程后,我们将听着音乐走出音乐教室。
小红帽幼儿小班教案精选2
这节课是选自上海音乐出版社二年级第二学期第二单元第四课,主要内容是学唱歌曲《小红帽》,并通过创设情境,学唱歌曲、表演,创设音响等活动,把孩子带入一个美丽的童话世界。歌曲是一首巴西儿童歌曲,旋律流畅、活跃。孩子们都喜欢童话故事,尤其是现在的孩子,几乎都是听着妈妈讲的童话故事长大的。在童话故事中,他们尽情地展开想象的翅膀,体验快乐,感受故事中的美好情感。因此,我在这堂课设计时,结合教材的特点,根据学生的喜好,由“童话”这个主题入手。由充满神秘色彩的海底世界引入发生在森林里的小红帽的故事;在听觉引领下,调动起各种感官的反映……始终抓住“音乐”与“童话”这两条主线展开。使学生在音乐中品味童话,在童话中学习音乐。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小红帽》
2.创设森林情境
教学目标:
1.通过有感情地演唱叙事歌曲《小红帽》,让学生在童话故事中,尽情地展开想象的翅膀,体验快乐,感受故事中的美好情感。
2.根据故事情节,通过力度变化,在听听、唱唱、演演等活动中,指导学生能用愉快明亮的声音唱好歌曲。
教学重难点:
用愉快、明亮的歌声演唱歌曲,注意一字多音处的词曲的搭配。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在《水族馆》乐曲中,学生律动表演。
2.欣赏一段表现森林的音乐,启发学生创编森林的音响。
二、学唱《小红帽》
1.感受歌曲
教师范唱,学生说说小红帽的故事,了解歌曲内容。
在律动与打击乐器敲击中,感受歌曲节拍、情绪等各音乐要素。
2.学唱歌曲
出示谱例,跟琴拍节奏,找找歌曲六个乐句的异同点。
用各种方式对唱,达到熟练掌握。
先默唱,找到易唱错的地方,再跟唱,解决歌词中的难点,加以解决。
歌曲处理
解读歌词,结合表演唱,唱出歌曲中的情绪变化。
配合歌曲的情绪变化,加入小乐器共同表演。
三、小结
教学反思:
这堂课在设计与教学中,我体会到:要找准教材与学生内在情感的结合点致关重要。在研究教材时,我首先考虑:这首歌最吸引孩子的是什么?而学生最感兴趣的又是什么?只有找到了最佳结合点,那么接下来的教学思路便会比较合理,也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教学中的重、难点也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我在这堂课的设计中无论是新课的引入,歌曲的感受与学唱,还是情境的创设,音响的创编都围绕“童话”这条主线开展,自然而又生动。学生学起来轻松,效果也不错。
用各种打击乐器创编音响、根据乐曲扮演各种角色表演都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活动。但是也是最容易“乱”的环节。除了老师平时要抓好学生游戏、律动时的课堂常规,还可以根据本教材的内容,引导学生创设美好的童话世界,而不是乱哄哄的世界,对于学生不恰当的表现要及时的制止加以引导,师生共同营造一个美丽、神奇、令人向往的童话世界。
小红帽幼儿小班教案精选3
活动目标:
1、根据人物特点,将音乐形象与故事中的人物形象相匹配。
2、在音乐中大胆运用动作、表情等表现人物形象,体验表演的快乐。
3、通过表演,学会不要轻信陌生人的道理。
活动准备:
1、情景创设:森林(花、草、树、蘑菇等)。
2、课件、音乐(代表四个人物的音乐:《森林狂想曲》小红帽;《天使小夜曲》外婆;《波斯市场》一大灰狼;《拉德斯基进行曲》猎人)。
3、人物图片、头饰。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欣赏森林美景并用动作表现。
播放背景音乐《森林狂想曲》,在音乐中带领幼儿进入教室。
1、欣赏森林的美景。
《森林狂想曲》的鸟鸣蛙叫、流水声,立刻让幼儿感受到了森林的氛围。同时,课件上展示了森林的大背景图,教室内摆放着立体的花、草、蘑菇和树。视觉和听觉的刺激使幼儿被吸引住,他们兴奋地分享自己的发现。
2、模仿森林里的树木花草。
教师:谁来学一学漂亮的花朵?大家一起摆出花的造型,看谁表演得最漂亮。
二、故事欣赏——分析人物特点。
在这个美丽的大森林里,发生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
1、欣赏《小红帽》的故事。
教师:故事里有哪些人物?
2、分析故事中的人物特点。
讨论:你们喜欢故事中的哪个人物?不喜欢哪个?为什么?小红帽有没有做得不太合适的地方?
评:分析人物特点是这次活动的重点。只有帮助幼儿理解人物的个性特点,才能让他们在后面的表演中更好地发挥。因此,教师设计了“你喜欢谁,不喜欢谁”这样的问题,帮助幼儿进行讨论并得出答案。同时,通过讨论,幼儿也明白了不要轻信陌生人的道理。
三、听辨音乐——找出和人物特点相符的音乐。
教师:小红帽的故事真好听,老师为四个人物配了四段音乐,请大家听一听,分辨出这段音乐像谁。
1、分段听音乐,区分并模仿小红帽和外婆的音乐形象。
(1)第一段音乐像谁?为什么?
教师:谁来学一学小红帽走路的样子?她边走路边做什么?
(2)第二段音乐像谁?为什么?
教师:音乐听起来很忧伤,就像外婆在病中思念小红帽。
谁来学一学年老的外婆走路的样子。
2、区分并模仿大灰狼和猎人的音乐形象。
教师:再听两段音乐,你们听出像谁了吗?
(1)音乐很神秘,好像大灰狼鬼鬼祟祟地跟在小红帽的后面呢!
教师:谁来学一学大灰狼走路的样子?
(2)音乐听起来很有力,就像勇敢的猎人迈着有力的步伐走来了。
教师:大家一起学一学猎人的样子。
评:听辨音乐和创造与人物相匹配的动作是这次活动的难点。由于选取的四段音乐形象鲜明,幼儿很快就能将音乐与人物联系起来。动作表演建立在具体可感知的形象上,所以我让幼儿想象人物走路的姿态,这样幼儿的表演更加生动。比如小红帽——蹦蹦跳跳地采花;外婆——驼背弯曲,拄着拐杖;大灰狼——轻盈地跟随在小红帽后面;猎人——有力地迈着步伐,扛着枪。这样,幼儿的表演更加生动。
四、音乐表演——体验并表现人物特点。
1、商量分配角色。
2、提出表演要求并进行表演。教师要求小演员们听清楚音乐再出场,注意声情并茂地讲故事;观众们要仔细观察,并对演员的表演进行评价。
3、观众评价。
4、集体表演。
五、欢庆胜利——体验战胜大灰狼的快乐。
教师:在故事的最后,大灰狼被打败了,大家都很高兴,让我们一起唱歌、跳舞,庆祝胜利吧!
播放《小红帽》的歌曲,幼儿边唱边跳出教室。
小红帽幼儿小班教案精选4
活动目标:
1、在打击乐活动中感受与同伴合作演奏的快乐。
2、结合动作图谱学习用身体动作表现乐曲。
3、初步尝试使用不同乐器合作一致地进行演奏。
活动准备:
大家好,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小红帽幼儿小班教案精选10篇范文模版,希望能对需要的人有帮助。
小红帽幼儿小班教案精选1
学唱歌曲《小红帽》是这堂课的目标。我们要用轻快的声音、有感情地背唱这首歌。同时,学习歌曲的唱名,并根据歌词即兴创编动作进行表演。
这堂课的重点和难点在于学唱歌曲的唱名和即兴创编动作进行表演。
以下是教学过程:
1. 师生互相问好。
2. 模仿小动物的声音唱歌。
3. 模仿小动物跳舞,播放歌曲《老爷爷赶鹅》。
4. 讲故事导入。
5. 展示《小红帽》的故事。
6. 学唱歌曲。
a. 老师示范唱。
b. 学习歌曲的故事情节。
c. 学习小红帽的礼物是什么,以及如何得到礼物。
7. 学习节奏。
a. 学生打击节奏。
b. 比赛形式读儿歌。
8. 学唱唱名。
a. 听七个音符的弹奏。
b. 学习七个小红帽的名字。
9. 学唱旋律。
a. 跟着老师的弹奏学唱。
b. 纠正难唱的部分。
10. 学唱歌词。
a. 按节奏读歌词。
b. 老师弹一句,学生唱一句。
c. 纠正难唱的部分。
d. 熟悉歌词。
e. 唱出不同情绪的部分。
11. 齐唱歌曲《小红帽》。
12. 独唱歌曲。
13. 歌表演。
a. 分组表演。
b. 老师指导。
c. 展示成果。
14. 小结本课。
a. 强调学习小红帽的品质,成为善良、机智、勇敢的好孩子。
15. 听音乐走出音乐教室。
这堂课的目标是学唱歌曲《小红帽》,通过唱歌和表演来提高学生的音乐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品质和态度。希望同学们能够享受这段快乐的时光,成为善良、机智、勇敢的好孩子。结束课程后,我们将听着音乐走出音乐教室。
小红帽幼儿小班教案精选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