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层发生火灾疏散演练方案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层发生火灾疏散演练方案1

1火灾事故风险程度分析

1.1火灾风险特点

(1)火灾发展蔓延速度快。建筑越高,火灾蔓延的速度越快。根据烟雾蔓延的理论数据计算,假设100米高的写字楼底层发生火灾,烟雾从底层沿垂直通道蔓延到楼顶只需25-33秒钟;50米的走廊只需1分钟左右便能充满烟雾。而责任区消防中队在接到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报警后,根本不可能在这么短时间内到达现场,由此可见,烟雾的扩散速度远大于消防人员的战斗行动力,这样极易造成写字楼里大量办公人员的伤亡。

(2)容易形成立体火灾。高层建筑内有许多贯通各个楼层的孔洞、管道和竖井,如:楼梯竖井、电梯井、空调通风系统的通道、吊顶内空间和电缆线管道等。由于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产生烟囱效应,造成烟雾和火焰迅速扩散,容易形成立体燃烧。尤其是封闭式的高层建筑发生火灾后,可燃物质燃烧时生成的不完全燃烧产物最容易聚积在楼梯竖井、电梯井、吊顶下部等部位,如果通风排烟不及时,不完全燃烧产物(主要是一氧化碳)与空气混合,一旦达到爆炸浓度极限时(CO的爆炸浓度极限为12.5-74.2%),遇着火源便会在瞬间着火发生爆燃。爆炸产生的冲击波能使建筑物构件损毁,玻璃窗破碎,形成“玻璃雨”从而影响消防人员救人、灭火等战斗行动,甚至威胁消防员自身安全。

(3)容易出现大量人员被困。高层建筑层数多,建筑面积大,有的还有裙房等,内部结构也非常复杂。同一幢建筑常有多种功能,除住宅外,还有商业、金融、饭店、办公、娱乐场所等楼宇。这些场所经常聚集着大量人员,特别是有宾馆、饭店和娱乐场所的高层建筑,聚集的人员更多。

1.2我公司位于高层写字楼高层,如果发生火灾则极易出现上述情况、危及公司员工的安全,发生火灾造成的损失较大。风险程度较高。

2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

2.1应急指挥机构

成员(略)

2.2主要职责

(1)消防应急指挥部:平时指导单位灭火和应急疏散的宣传教育、培训演练;战时指挥协调各职能小组和义务消防队开展工作,迅速果断将火灾扑灭在初始阶段;协调配合到达火场的公安消防队开展各项灭火救援行动;配合协助公安消防机构做好火灾事故调查等善后工作;其它有关工作。

(2)灭火行动组:根据火场情况,熟练应用各类灭火器材和工具,正确实施灭火工作。

(3)通讯联络组:及时实施报警和接警处置程序,迅速报告119接警中心,准确反映情况,并派人接车。同时将火情信息及时告知写字楼物业管理处,获得他们的应急救援支持。并通过公共方式告知告知公司所有员工火灾信息;进行通讯联络并及时反馈信息,传达上级命令,了解火场的信息,上传下达,保证通讯顺畅有序。

(4)疏散引导组:负责组织火灾区域的人员从安全通道和安全门迅速撤离火场。

(5)安全救护组:对受伤人员进行紧急救护,并对火场中出现的各种需求及时解决。

3预防与预警

3.1火灾事故预防、预警措施

(1)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配置消防设施、器材,设置消防安全标志,并定期组织检查、维修,确保完好有效;

(2)对建筑消防设施进行周期性检查,确保完好有效,检测记录应当完整准确,存档备查;

(3)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囗、消防通道畅通,保证防火间距符合消防技术标准;

(4)组织防火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

(5)加强对员工进行有关防火逃生应急救护知识的宣传教育,组织进行有针对性的消防演练,提高员工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4信息报告程序

4.1报警方式和程序

近打破手动报警按钮报火警,同时拨打119向公安消防指挥中心报告火灾的发生,并简要说明火灾情况;告知火灾发生的地点、位置、楼层以及是否有人被困。并立刻通知上级领导,告知火灾现场的详细情况,或直接上报管理层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抢救火灾。

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报警系统为通过电话报警。当确认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后,现场任何人员应立即报警,在向车间领导报告事故的同时,立即上报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办公室及时向应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汇报事故情况,并立即通知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应急指挥部接报后确认符合应急预案启动条件时,总指挥下达指令,启动应急救预案,开展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报警注意事项:正确报告事故内容,主要包括:事故地点、部位、人员伤亡,报警人单位及联系电话和报警人姓名等。

4.2对内汇报求援联系方式

办公室电话︰

值班室电话︰

4.3对外求援联系方式

大厦物业:

消防火警:119医疗急救:120

正确拨打“119”“120”急救电话。报警内容主要包括:事故单位名称、人员伤亡情况,报警人单位及联系电话和报警人姓名等。

5应急响应

5.1火灾的报警和扑救工作

(1)任何人员发现火灾应立即报警并呼喊附近员工参与灭火救援。

设有手动报警设施的,应击碎其保护层的玻璃报警。报警时要讲清着火单位名称、详细地址、着火部位、着火物质、火情大小及报警人姓名和报警电话。报警后要安排通讯联络小组成员到公司门口等候,指引消防车辆。还应迅速通知应急指挥部,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4、灭火救援专家组:由消防支队灭火救援全勤指挥部专家组成员;防火、建审有关技术人员,受灾建筑有关工程技术人员以及建筑、气象等有关部门的技术人员组成。负责提供相关的技术支持,解决灭火救援中的技术性问题,对灭火救援行动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提出意见或建议。

5、政工宣传组:由消防支队灭火救援全勤指挥部值班指挥助理(政秘处政工监察科、防火处宣传科值班人员)及参战大、中队政委、教导员组成。负责深入灭火救援的第一线,开展政治工作,鼓舞士气,收集好人好事,起草新闻报道稿,进行火场摄像及现场的督察工作。

6、医疗救护组:由现场医疗单位人员组成。负责做好现场救治和伤病员转运。

7、工程抢险组:由消防支队灭火救援全勤指挥部建审处联络员、各大队技术人员,受灾建筑相关技术人员和现场供水、供气、供电等单位人员组成。负责建筑内固定消防设施的充分利用;根据现场指挥部的命令,加强对事故区域的供水;截断现场区域内电力、可燃气体和液体输送,限制用火用电等。

8、现场控制警戒组:由属地公安分局人员(或地铁治安大队人员)组成。负责维护现场秩序,协助组织人员进行疏散;根据现场指挥部划定的警戒范围对现场外围进行警戒;保护灭火救援物资和现场重要物资的安全,防止不法份子乘火打劫。高层建筑内部受火势威胁的人员疏散和内部的警戒由消防支队负责。

9、交通管制组:由交警支队人员组成。负责对事故现场的警戒区、控制区进行交通管制,并开辟绿色通道保障灭火救援等车辆顺利进出事故现场;

10、火灾调查组:由消防支队灭火救援全勤指挥部值班指挥助理(防火处值班人员)、辖区大队灭火救援全勤指挥组值班指挥助理(防火科或其他值班人员)和刑警支队有关人员组成。负责对火灾现场进行勘查,固定现场证据,调查火灾原因,确认火灾责任。刑警支队负责执行调查取证、破案、抓捕犯罪嫌疑人的任务。

四、力量调集

市公安局消防支队119指挥中心接到火灾事故报警后,迅速按类型级别分类处置,采取就近原则,调集6—12台消防车到场。同时,通知辖区大队全勤指挥组到场,必要时调集特勤大队、邻近大、中队作为为增援力量,辖区大队全勤指挥组指挥长,应不间断地向消防指挥中心反馈现场情况,消防指挥中心可根据现场情况及现场指挥长的请求,调集支队灭火救援全勤指挥部及通知医疗救护、建筑、供水、供电、燃气等有关部门到场协助。同时,向其他支队领导及市公安局指挥中心报告情况,请求调集相关警种协助灭火救援。

五、灭火战术及处置措施

(一)灭火战术要点

1、坚持“救人第一”的指导思想,正确处理救人和其他灭火救援行动的关系。

2、确定进攻起点层。进攻起点层一般选择在着火层下一层或下二层。进攻起点层既是进攻起点,又是前沿指挥所,还是人员、器材的集结处。

3、内攻为主,内外夹攻,上下合击,堵截火势。首先充分利用固定消防设施实施内攻;其次用消防车载水炮、举高消防车等出水,堵截控制从外部窗户、阳台窜出的火焰及飞火。力量部署顺序是先着火层,其次着火层上层,后是着火层下层。力量部署数量应是着火层大于着火层上层,着火层上层大于着火层下层。水枪阵地要依托防火、防烟分区,且靠近火点或各种竖向管井的开口部位。

(二)灭火救援措施

在现场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灭火救援行动组指挥到场的灭火警力采取的处置措施为:

1、组织火情侦察

第一到场的消防中队要迅速组织火情侦察,及时反馈情况;现场指挥部成立后,火情侦察由消防支队、大队、中队各级侦察小组分别组织,确保在火灾扑救的各阶段,前线第一手信息的及时传递,为调整灭火作战行动提供依据。具体方法有:

(1)外部观察和询问知情人。迅速了解起火的楼层、被困人员情况;有无易燃、易爆及贵重物品;起火建筑职工的初战情况。

(2)辖区消防大、中队到场后迅速占领着火建筑的消防控制中心,利用消防控制中心了解:接受火灾报警、发出火灾信号和安全疏散指令情况;自动灭火系统,防、排烟系统,通风、空调系统的运作情况;非消防用电是否切断及消防电源和消防电梯的运行情况;燃气管道关闭情况;消防控制中心对建筑消防设施联动控制的情况;通过屏幕显示,明确起火部位、火灾范围、火灾发展蔓延趋势、人员受烟和火势威胁程度,并根据救人、灭火的需要,指导消防控制中心人员发出相关指令。

(3)组织内部侦察。消防员佩戴好空气呼吸器和通迅、照明器材深入建筑内部进行侦察,了解:被困人员数量、位置和疏散路线、方式;燃烧的物质、范围、火势蔓延的方向及进攻路线和堵截阵地设置的位置;消防给水系统是否正常运转。

2、组织疏散和抢救人员

(1)利用应急广播系统,稳定被困人员的情绪,组织引导被困人员有秩序的疏散,防止惊慌、拥挤和跳楼;

(2)疏散和抢救人员的基本顺序。首先是着火层,其次是着火层上层,尔后是着火层下层。在力量允许的情况下,最好能同时进行。

(3)疏散和抢救人员的途径。从疏散通道(走廊)、出口,经消防电梯、防烟楼梯、封闭楼梯或室外疏散楼梯,直接下到地面建筑外、进入避难层(间)或起火层的下一层。同时利用云梯消防车、缓降器、其他救生器材(救生网、袋、气垫、绳索)等救人。

3、充分利用消防设施登高进攻

(1)内部进攻。利用楼梯(防烟、封闭)、消防电梯进攻;

(2)外部进攻。利用登高装备进攻(室外楼梯、建筑平台、举高消防车、消防梯等)

(3)内外结合进攻。

4、利用高层建筑固定给水系统进行火场供水。

(1)利用消防水箱供水;

(2)利用建筑物内部消防水泵向竖管供水;

(3)利用水泵结合器向室内管网补充供水;

(4)利用登高装置供水;

(5)消防车直接供水。当室内固定给水设施以及水泵结合器不能满足火场供水的需求时,可通过消防车或消防水泵直接耦合串联,沿楼层垂直铺设水带供水。

5、火场排烟

利用机械排烟系统(均为固定防、排烟系统)排烟,排烟塔、排烟竖井、排烟窗、自然排烟口排烟以及喷雾水、高倍数泡沫、移动排烟装备和破拆排烟等。

六、处置工作保障

(一)警力保障

处置高层建筑火灾应加强辖区大、中队第一出动力量,消防特勤大队和邻近大、中队为增援力量。在值班警力无法满足灭火救援需要时,消防支队召回副班、休班警力,保证投入灭火救援力量的补充和轮换。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层发生火灾疏散演练方案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层发生火灾疏散演练方案1

1火灾事故风险程度分析

1.1火灾风险特点

(1)火灾发展蔓延速度快。建筑越高,火灾蔓延的速度越快。根据烟雾蔓延的理论数据计算,假设100米高的写字楼底层发生火灾,烟雾从底层沿垂直通道蔓延到楼顶只需25-33秒钟;50米的走廊只需1分钟左右便能充满烟雾。而责任区消防中队在接到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报警后,根本不可能在这么短时间内到达现场,由此可见,烟雾的扩散速度远大于消防人员的战斗行动力,这样极易造成写字楼里大量办公人员的伤亡。

(2)容易形成立体火灾。高层建筑内有许多贯通各个楼层的孔洞、管道和竖井,如:楼梯竖井、电梯井、空调通风系统的通道、吊顶内空间和电缆线管道等。由于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产生烟囱效应,造成烟雾和火焰迅速扩散,容易形成立体燃烧。尤其是封闭式的高层建筑发生火灾后,可燃物质燃烧时生成的不完全燃烧产物最容易聚积在楼梯竖井、电梯井、吊顶下部等部位,如果通风排烟不及时,不完全燃烧产物(主要是一氧化碳)与空气混合,一旦达到爆炸浓度极限时(CO的爆炸浓度极限为12.5-74.2%),遇着火源便会在瞬间着火发生爆燃。爆炸产生的冲击波能使建筑物构件损毁,玻璃窗破碎,形成“玻璃雨”从而影响消防人员救人、灭火等战斗行动,甚至威胁消防员自身安全。

(3)容易出现大量人员被困。高层建筑层数多,建筑面积大,有的还有裙房等,内部结构也非常复杂。同一幢建筑常有多种功能,除住宅外,还有商业、金融、饭店、办公、娱乐场所等楼宇。这些场所经常聚集着大量人员,特别是有宾馆、饭店和娱乐场所的高层建筑,聚集的人员更多。

1.2我公司位于高层写字楼高层,如果发生火灾则极易出现上述情况、危及公司员工的安全,发生火灾造成的损失较大。风险程度较高。

2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

2.1应急指挥机构

成员(略)

2.2主要职责

(1)消防应急指挥部:平时指导单位灭火和应急疏散的宣传教育、培训演练;战时指挥协调各职能小组和义务消防队开展工作,迅速果断将火灾扑灭在初始阶段;协调配合到达火场的公安消防队开展各项灭火救援行动;配合协助公安消防机构做好火灾事故调查等善后工作;其它有关工作。

(2)灭火行动组:根据火场情况,熟练应用各类灭火器材和工具,正确实施灭火工作。

(3)通讯联络组:及时实施报警和接警处置程序,迅速报告119接警中心,准确反映情况,并派人接车。同时将火情信息及时告知写字楼物业管理处,获得他们的应急救援支持。并通过公共方式告知告知公司所有员工火灾信息;进行通讯联络并及时反馈信息,传达上级命令,了解火场的信息,上传下达,保证通讯顺畅有序。

(4)疏散引导组:负责组织火灾区域的人员从安全通道和安全门迅速撤离火场。

(5)安全救护组:对受伤人员进行紧急救护,并对火场中出现的各种需求及时解决。

3预防与预警

3.1火灾事故预防、预警措施

(1)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配置消防设施、器材,设置消防安全标志,并定期组织检查、维修,确保完好有效;

(2)对建筑消防设施进行周期性检查,确保完好有效,检测记录应当完整准确,存档备查;

(3)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囗、消防通道畅通,保证防火间距符合消防技术标准;

(4)组织防火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

(5)加强对员工进行有关防火逃生应急救护知识的宣传教育,组织进行有针对性的消防演练,提高员工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4信息报告程序

4.1报警方式和程序

近打破手动报警按钮报火警,同时拨打119向公安消防指挥中心报告火灾的发生,并简要说明火灾情况;告知火灾发生的地点、位置、楼层以及是否有人被困。并立刻通知上级领导,告知火灾现场的详细情况,或直接上报管理层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抢救火灾。

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报警系统为通过电话报警。当确认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后,现场任何人员应立即报警,在向车间领导报告事故的同时,立即上报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办公室及时向应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汇报事故情况,并立即通知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应急指挥部接报后确认符合应急预案启动条件时,总指挥下达指令,启动应急救预案,开展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报警注意事项:正确报告事故内容,主要包括:事故地点、部位、人员伤亡,报警人单位及联系电话和报警人姓名等。

4.2对内汇报求援联系方式

办公室电话︰

值班室电话︰

4.3对外求援联系方式

大厦物业:

消防火警:119医疗急救:120

正确拨打“119”“120”急救电话。报警内容主要包括:事故单位名称、人员伤亡情况,报警人单位及联系电话和报警人姓名等。

5应急响应

5.1火灾的报警和扑救工作

(1)任何人员发现火灾应立即报警并呼喊附近员工参与灭火救援。

设有手动报警设施的,应击碎其保护层的玻璃报警。报警时要讲清着火单位名称、详细地址、着火部位、着火物质、火情大小及报警人姓名和报警电话。报警后要安排通讯联络小组成员到公司门口等候,指引消防车辆。还应迅速通知应急指挥部,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