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各地的疫情比较严重,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有关于疫情防控方面的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社区静默管理应急预案1
为保障全镇居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有效防范和积极应对可能出现的新冠肺炎疫情,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关于印发山西省大规模奥密克戎疫情应对处置实施方案的通知》和《全省新冠肺炎疫情“以快制快”防控工作方案》文件精神,全县启动静默管理后,切实有效让全镇暂时静下来、停下来,并认真开展大规模的核酸检测,以最快的速度,把潜在的感染源排查出,阻断疫情传播途径,把各项管控措施落实落细落到位,特制定全镇静默管理应急预案如下:
一、总体要求
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坚持精准防控和局部应急处置有机结合,按照“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有效救治”的工作要求,高效快速处置聚集性疫情,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以最小的社会成本获得最大的防控成效。
二、工作原则
以全镇行政村(社区)为单元实施静默管理,按照县疫情防控办暂时“静下来”尽快“动起来”的工作目标,坚持“三不三暂停”原则,严格做到居民不聚集、不流动、不出门。“三暂停”除参与防疫的人员之外,所有行政、企事业单位及各村干部全部居家办公或就地转为志愿者,参与疫情防控服务工作;除县疫情防控办批准的相关重点企业、保障民生的公共服务类企业之外,所有经营性场所暂停营业;除县疫情防控办批准同意的超市、药店、医疗机构等外,其它商户暂停营业;公交车、出租车、网约车停运,尽最大可能地减少人员流动,阻断疫情扩散途径。
三、组织机构
组 长:
第一副组长:
镇党委副书记
副 组 长:
成员:各部门负责人、各村支书、自然村负责人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镇疫情防控办,办公室主任由李卫芬主任兼任,成员:贾耀楠、王霞、刘旭旭、李东辉、马晋、王娟、康晓晓、刘淑红。
主要职责:统筹协调全镇疫情防控静默管理工作,落实各项静默管理措施,负责静默期间日常材料起草、文件印发、情况分析、信息报送等各项疫情应急处置工作,及时传达县疫情防控办最新精神,做好舆情风险点监测和研判,做好解疑释惑、防护知识的宣传及涉疫热点问题的回应,并通过多种形式广泛传播,做正能量舆论场。
四、疫情信息报告
在接到发现核酸检测初筛阳性信息时,按照县疫情防控办要求立即启动应急响应,同时对初筛阳性人员落实边管控边调查措施,并将初筛阳性人员及其家属迅速转运至县人民医院发热门诊隔离观察室进行管理。
2、接到县全域静默管理通知后,第一时间转发《柳林县疫情防控办关于实行全域静默管理的紧急通告》;各村在第一时间准确发布消息;网格员通过电话、微信等措施对辖区内居民予以通知;镇直各部门立即对管辖的公共场所及包联单位发出通知,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并提醒流动人员立即返回静默住址,做到不聚集、不流动、不出门。
五、疫情应急处置
(一)立即启动应急指挥体系
严格按照县疫情防控办要求,迅速完成平急转换机制,成立镇疫情防控指挥中心(党委会议室),实行提级指挥,镇、村级疫情现场处置工作专班根据省、市、县疫情现场处置工作专班决策部署,在省、市、县工作专班指导下,发挥我镇原有工作专班优势和作用,建立会商和决策咨询制度,确保把握住疫情应对关键期,快速有效处置疫情。
(二)统筹调度疫情防控资源
责任专班:统一调度指挥工作专班
组 长:
副 组 长:
成员单位:镇卫生院、镇直各机关、各村委
工作职责:疫情发生后,镇疫情防控指挥中心要统筹调度资源做好疫情防控。负责村(社区)、小区管控、人员转运、环境消杀、监督检査、服务保障能力等;必要时申请调度支援。上级联防联控机制可根据现场疫情处置需要,协调资源调度。发现风险人员后,立即上报县疫情防控中心处置,及时启动应急措施,以最快的速度控制疫情。
风险区域(人员)管控
责任专班:风险区域管理及核酸采样专班
组 长:
成 员:
成员单位:镇卫生院、镇派出所、各村、各小区
工作职责
1.精准落实管控措施
根据病例行动轨迹和流调信息,统筹各方力量,实施分类管控措施。提醒风险人群配合落实隔离管控、核酸检测、健康监测等措施。对高风险区实行“足不出户、上门服务”等封控措施,对中风险区实行“人不出区、错峰取物”等管控措施,对低风险区实行“个人防护,避免聚集”等防范措施,低风险区人员离柳需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高风险区实行上门采样(1人1管),中风险区提级为上门采样(1户1管),其他地区按规定开展全员核酸检测。
2.加强疫情流出人员管控
发现跨区域的感染者、密接和密接的密接、涉疫场所暴露人员、中高风险区域人员流出本镇后,第一时间报告县疫情防控中心,同时通知流入地进行管控,形成联防联控、闭环管理。
3、终末消毒
镇卫生院制定消毒方案,指导各村对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的居住地、活动地及其他可能污染的环境、场所、物品进行消毒;对中、高风险等实施封、管控措施的区域内的场所、防疫物资保障场所点、垃圾储存点、快递集散点等区域环境开展预防性消毒,并确保消毒过程有效。
(四)严格实施交通管控
4、合理确定核酸检测先后次序和检测频次。根据检测力量到位情况,按照密接、密接的密接、中高风险区域人员、风险不确定人员等持续迅速开展核酸检测,全面排查感染人员,防止疫情扩散。对高中风险区的人群,在7日内每间隔24小时进行一次核酸检测,确保及时发现感染者,并对其密接及有关风险人员进行排查;对低风险人群开展“三天三检”。
5.设立临时党支部。各采集点建立临时党支部,把党员干部、预备党员、积极分子、党员志愿者纳入临时党支部,党员亮明身份,体现作风,让党旗在防控一线飘扬,作风在一线体现。
(十一)应急工作专班
组 长:
副 组 长:
成 员:镇政府、镇中心校共计34人(名单见附件2)
在静默管理期间,根据工作需要,随时调用应急工作队伍,处置相关事项。
(十二)做好物资保障工作和后勤保障
责任专班:生活物资保供专班
组 长:
成 员:
工作职责:在静默管理期间,落实好全镇生活物资保障保供,全镇共设立保供点12个(名单见附件4),负责引导和支持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超市卖场、生鲜电商、物流配送企业保持正常运营,严厉打击价格违法行为,确保重要商品市场供应和价格平稳运行,做到不哄抬物价,不断档,不脱销。在静默管理期间,做好上级领导、专家来镇的餐饮、会务等后勤保障工作。
(十三)充分发挥监督利剑作用
责任专班:监督检查专班
组 长:
成员:
工作职责:在静默管理期间,根据镇疫情防控指挥中心的安排部署,督促各村、各部门落实镇疫情防控工作的政策、会议及文件要求,对应急值守制度不落实、违反工作纪律、工作懈怠、防控措施执行不到位等造成严重后果的工作人员予以问责;对重点机构、重点场所、重点人员的防控措施落实情况开展督导检查。
六、工作要求
(一)提高政治站位,严格组织落实
各村(社区)、镇直各单位要提高政治站位,把静默管理工作作为当前的头等大事来抓。要立足于防、立足于早,迅速安排部署,推动应急预案各项工作落地见效,做到有备无患。
(二)完善工作方案,压实工作责任
各村(社区)、镇直各单位要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在各工作专班的统一指挥调度下,进一步完善静默管理预案,压实静默管理责任,强化静默管理力量,细化静默管理措施,形成专班领导负总责,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局面。
社区静默管理应急预案2
11月1日,长治市上党区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发布了关于有序实行临时区域性静默管理的通告。通告称,根据当前疫情防控工作需要,为快速阻断疫情传播扩散,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经区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决定从2022年11月1日上午10时起,在全区范围内实行为期5天的临时静默管理。现将相关事项通告如下:
一、严格村(社区)管理
1.小区(村)实行封闭管理,只保留1个出入口,家庭采购生活必需品在静默期间每日每户可安排1人,在做好个人防护和持24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的前提下,错峰就地就近购买生活物资。参与保供保障和疫情防控工作的人员做好个人防护,凭工作证进出小区。未封闭的老旧小区严格实行楼栋长负责制,落实相应管理措施。
2.对静默管理区域内人员按照“应检尽检、不漏一人”要求开展核酸检测,请广大人民群众积极配合,按照所在乡镇(街道)、村(社区)的安排,严格落实戴口罩、1米线等防护措施,不扎堆、不聚集,在工作人员指引下有序完成采样工作。
3.各村(社区)以及医疗机构、供电、供气、消防等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服务部门机构要在班在岗,全力做好相关服务保障工作。
4.对独居老人、孕产妇、残疾人、慢性病患者等特殊人群,因重大疾病等特殊情况确需流动的,由村(社区)现场工作人员酌情处理。二、实行交通管控
1.高铁站、汽车站、高速路口限制人员流动,实行交通管控。
2.全区出租、公交等各类客运车辆暂停运营。除保障生产生活资料、应急处置、医疗救治、防疫等车辆和途经上党区国省干线的车辆,在落实相应管理措施的前提下予以通行外,其他车辆(包括电动车、自行车)原则上不流动,禁止出区。
3.遇有私家车运送病人等特殊情况,可向村(社区)申请通行证。三、减少人员聚集
1.全区除参与疫情防控、生产生活保供等的机关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外,其他各类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一律居家办公。
2.全区各中小学开展线上教学,校外教育培训机构全部暂停各类线下培训活动。
3.除居民小区周边销售食品、药品的小型店铺及保供超市外,其余中等及以上规模的商场、集贸市场、各类商业店铺、餐饮单位暂停营业。
4.各类酒店、宾馆原有居住人员就地静默管理,做好生活保障工作。
5.公众娱乐休闲场所(KTV、网吧等)、人员聚集经营性场所(各类培训、中介机构等)、公共文化活动场所(文化馆、图书馆、影剧院、书店等)暂停营业,福利院、养老机构等特殊场所实行封闭管理。
6.建筑工地实行闭环管理,达不到闭环管理条件的暂停施工。
7.暂停举办群体性活动,不举办大型会议、各类线下培训,全面控制人员聚集,严格落实“喜事缓办、丧事简办、宴会不办”要求。
四、严格责任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