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废校园字面上的解释应该是没有废气废物的校园,在校园中达成废弃物的“可见、可减、可用、可消”,最终实现整个校园废物产生量减少、资源充分利用、安全处置的目标,下面小编整理了无废学校创建方案,欢迎阅读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无废学校创建方案篇1

根据XX市教育局XX市20XX年“无废学校”创建活动方案,为推进“无废学校”建设,营造“无废城市”共建共享氛围,彰显“无废文化”魅力,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无废学校”创建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将“无废文化”融入日常教育教学,持续推进校园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固体废物对环境影响,不断增强师生的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培养生态道德和“无废文化”理念与行为习惯,推动形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学习方式,为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无废社会”和美丽XX做出贡献。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

(一)组织机构

学校成立“无废学校”创建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二)职责

组长职责:负责“无废学校”创建活动全面工作。

做好政策解读和引导,做好创建所需物资、经费保障工作。

副组长职责:菅丽娜为常务副组长,主要负责“无废学校”创建活动总协调和敦促相关事宜。

高利芳副组长对所分管的部门在创建活动中的具体事务进行跟踪、督促,确保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任务。

组员职责:

1、“无废学校”创建活动宣传,会议纪要,文件落实等相关工作。

2、按上级要求,把相关知识融入教学活动,合理安排师资和教学时间,主要针对教师的宣传教育等相关工作。

3、就“无废学校”创建活动结合我校德育工作,利用升旗仪式、主题班会、黑板报、展板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深入持续的宣传教育,让学生对“无废学校”有清楚的认识,废弃物分类、及时清理成为一种习惯。

4、根据需要建设或改造废弃物站点,购买符合要求的垃圾箱(桶、篓),对经费的运筹及按财务要求报账把关等;负责整个校园的环境卫生,对教学区、生活区的废弃物分类外运,包括餐厨垃圾外运,枯枝败叶的清扫、处置等。

按要求收集各部门相关资料。

三、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全体动员,人人参与。

2、与垃圾分类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全校师生必须严格按照“四分类”要求投放生活垃圾,严禁将有毒、有害、易腐蚀垃圾投放到其他类垃圾收集容器中。

3、督促为我校收集转运垃圾的运输车辆和相关人员,满足废弃物清运要求、做到密闭性好、标志明显,避免垃圾分类投放后重新混合收运。

4、对废弃物的清理、处置,务必符合国家强制要求,做到清运及时、措施得当。

四、保障措施

(一)明确责任分工,加强协调配合

学校积极开展“无废学校”“无废城市细胞”创建宣传和推广工作,组织开展和监督全校各组对包括生活垃圾在内的废弃物管理工作。

各部门组织教师学习相关文件领会其精神,把相关知识融入到教学活动中,合理安排师资和教学时间。

德育处开展主题班会、利用黑板报、广播、国旗下讲话、钉钉群等多种形式,强化学生对生活垃圾分类处置的意识,同时加大对班主任老师的职责,指导学生进行正确分类,逐步把垃圾分类和“无废学校”工作成为一种习惯。

(二)抓好宣传教育,营造良好氛围

要在“XX市文明校园”良好根基之上继续“生根发芽”,从培养师生的文明意识和良好的卫生习惯入手。

从节约能源资源、留住绿水青山、建设生态文明的高度,教育引导在校师生增强生态道德意识,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

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从源头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养成主动分类、自觉投放的行为习惯,形成“无废学校”创建人人有责、人人尽力、人人作为的良好氛围。

(三)强化资金保障,确保工作成效

学校积极筹措资金,加大创建工作设施设备建设的投入力度,保障“无废学校”创建工作有效开展。

(四)强化专业合作,确保工作落实

学校与专业化、社会化服务公司合作,签订回收、运输、处置合同,对我校含生活垃圾在内的废弃物进行科学处置,做到及时、有效,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五、实施步骤

1、宣传发动阶段(20XX年3—4月)

按照教体局要求,对照《XX市“无废校园”建设指标体系》制定本单位创建方案,建立健全创建领导机构和工作制度,明确年度目标和任务。

2、组织实施阶段(20XX年5—8月)

按照《XX市“无废校园”建设指标体系》(见附件1)的要求,细化评价内容,创新创建形式,不断提高学校师生“无废城市”知晓率,并将创建方案以及相应支撑材料向东城区教体局提出评估申请。

3、考核评价阶段(20XX年9—11月)

迎接市、区教育局检查验收。

无废学校创建方案篇2

为推进我县“无废学校”建设,为我县创建“无废城市”作出应有贡献,根据**要求,结合我县教育系统实际,制定本工作推进方案。

一、总体要求

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将“无废文化”融入日常教育教学,持续推进校园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固体废物对环境影响,不断增强师生的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培养生态道德和“无废文化"理念与行为习惯,推动形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学习方式,为我县打造为理念先进、亮点突出、管理高效、全民参与的“无废城市”建设典范贡献教育力量。

二、实施范围

根据各方面条件考虑,2021年拟定17所学校创建“无废学校”(具体名单见附件3)。

三、工作举措

(一)成立组织机构。

成立县教育局分管领导为组长的“无废学校”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具体名单见附件1),负责统筹指导、督导“无废学校”建设推进工作。

各学校主要负责同志作为“无废学校”建设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本单位落实“无废学校”建设工作任务,制定实施方案,明确领导分工,确定专人负责。

请在6月15日之前把表格(见附件2),上报到县“无废学校”创建微信平台,加强督促检查,确保“无废学校”建设取得实效。

(二)认真做好宣传教育工作

1.营造宣传氛围。

充分发挥学校校园网、广播站、宣传栏、电子显示屏等宣传阵地的作用,向学生大力宣传“无废文化”理念。

班级板报、宣传栏定期宣传“无废城市”建设等环保知识,悬挂宣传条幅,积极营造宣传氛围,推动“无废学校”建设和“无废文化”理念入脑入心,使之成为“知行合一”的校园新风尚和师生自觉行动。

2.组织特色活动。

各校要利用班会、团队会、国旗下的讲话、社团课等多种形式开展“无废文化”宣教活动,如无废知识讲座、光盘行动、“关爱地球,拒绝一次性用品”环保实践活动、“无废学校”创意设计大赛、“无纸化办公,我们在行动”主题活动、环保知识竞赛、环保短视频评选、勤俭主题书法展、参观教育基地等形式,把“无废文化”理念渗透到师生喜爱的游戏、实践、互动活动中去,落实到师生的日常行为当中去。

3.强化课堂教育。

各校应合理安排开设相关课程,将“无废文化”融入到语文、政治、地理、化学等学科教学中,使学生懂得“无废城市”建设对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学会关心社会,关心他人,关心人类的生存环境。

(三)开展“绿色校园”创建活动推动“无废学校”建设。

县教育局将联合县生态环境局开展2021年县、市、省级绿色校园创建活动,我县各校要按照相关要求,结合学校实际,不断深化“绿色校园”内涵,形成植绿、爱绿、护绿、兴绿、讲文明的良好校园文化,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绿色生态文明校园,争做绿色生态文明的实践者。

各校要按照“扩绿、增花、添彩”的要求,扎实推进“增花添彩”绿化提升行动,丰富校园绿化层次和色彩,推动校园绿化向多彩化、艺术化、精细化发展。

(四)结合“垃圾分类”进校园活动推进“无废学校”建设。

各学校要在近年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工作取得成绩的基础上,充分使用好各学校地方教材,落实好垃圾分类教育工作。

试点推行垃圾分类“家校联系卡”制度,以学校教育为起点,发挥主人翁的意识作用,形成学校、家庭和社区共同参与的联动机制。

整合学校教师和学生志愿服务力量,打造垃圾分类志愿服务品牌。

四、相关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

健全工作机制,开展“无废城市”建设试点是深入落实具体行动,是从城市整体层面深化固体废物综合管理改革和推动“无废社会”建设的有力抓手,是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举措。

“无废学校”作为“无废城市”建设的重要细胞工程,肩负着基础性关键性的教育工作,各单位要充分认识“无废学校”建设的重要性,提高站位、主动作为、突出重点、精心策划,各校制定创建“无废学校”实施方案

请各有关学校于6月15日前报送“无废学校”建设工作联络员信息表,8月20日前报送“无废学校”建设实施台账(以上均为电子版)。

评价指标参照温州市“无废学校”评价指标(见附件4)。

(二)加强宣传教育。

务求宣传教育活动既要纵览全局,又要贴近师生,取得实效;既要注重政策解读,又要注重结合日常的教育教学,做到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要充分发挥团组织和学生自治组织在师生环保教育中的作用,善于搭建平台,创新载体,注重将“无废文化”宣传教育与日常行为规范结合起来,提升工作实效。

(三)定期自我检查。

在推进“无废学校”建设过程中,要制定的实施方案,定期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予以纠正,不断提高建设水平。

各单位“无废学校”领导小组为自我检查与提升的主体,持续改善提升,每月18日前各学校将本单位“无废学校”建设工作推进落实情况,以电子版形式报县教育局学生科,2021年8月30日前完成创建工作,考核时间另行通知。

无废学校创建方案篇3

01指导思想

以生态文明思想和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精神为指导,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推动校园固体废弃物资源化与无害化处理,推进我园“无废学校”建设,着力提高全体教职工及幼儿的资源环境意识,提升全体教职工及幼儿的文明素养,为建设美丽杭州作出贡献。

02工作目标

发动幼儿园全体教职工及幼儿自觉参与“生活垃圾分类”,开展“垃圾分类进家庭”的主题活动,以幼儿园带动家庭,推动全社会加快垃圾分类工作,为“无废城市”的创建作出应有的贡献。

03组织领导

成立锦绣幼儿园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和创建“无废学校”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抓好宣传教育,强化专业合作,确保“无废学校”的创建工作有序开展。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04实施举措

一、成立组织机构

成立以园长莫颖萍为组长的“无废学校”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指导、督导“无废学校”建设工作。

各负责人明确责任分工,确定专人负责。

二、做好宣传工作

1.营造宣传氛围。

充分发挥幼儿园电子屏、公众号以及办公平台的作用,向园内教职工、幼儿及家长宣传“无废文化”理念,提倡使用电子文件、双面纸张,减少纸张浪费。

宣传栏定期宣传“生活垃圾分类”等环保知识,积极营造宣传氛围。

各班利用国旗下讲话、主题活动等形式,宣传环保知识,

2.强化课堂教育。

将相关知识融入教学活动,使幼儿初步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开展各项活动推动“无废学校”建设

通过“垃圾分分类”“光盘行动”“变废为宝”等主题活动,将环保理念渗透到幼儿喜爱的游戏、活动中,落实到师生的日常行为中。

定期检查

在推进“无废学校”建设的过程中,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不断提升建设水平。

无废学校创建方案篇4

为积极营造“无废城市”共建共享氛围,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根据《关于开展“无废细胞”创建活动的通知》文件要求,结合《“无废细胞”创建活动实施方案》,积极创造条件,认真按照要求开展“无废学校”创建,xx幼托中心围绕“五善蓓蕾 放歌未来”的办园宗旨,结合五善课程,积极开展系列“无废学校”相关的宣教活动,倡导实现无废弃物无垃圾,形成人人参与无废校园建设的氛围。

一、成立领导小组和管理组织机构

成立“无废学校”创建领导小组和管理组织机构,明确职责,责任落实到人;加强督促检查,确保“无废校园”建设取得实效。

组 长:园长

副组长:副园长

组 员:班主任

1.园长为第一责任人,成立组织机构,制定管理制度,全面负责无废学校管理。

2.总务主任具体负责落实,制定方案,维护学校内外环境,引导全体师生积极践行“无废生活”,倡导减少垃圾、减少浪费,自觉培养垃圾分类良好习惯,壮大无废校园建设队伍,做好无废学校创建工作。

3.保教主任分块负责,积极开展无废城市教育、志愿者服务、相关主题实践活动和特色亮点活动,加大宣传力度,发挥创建工作的带动引领作用。

4.安监副主任分块负责,积极落实联系制度,与相关部门联系和沟通;定期进行文明、卫生、垃圾分类等自我测评;积极做好无废校园创建培训等。

5.各段分块负责,以身作则,带领幼儿和家长讲文明、懂环保,积极践行“无废生活”,倡导减少垃圾、减少浪费,自觉培养垃圾分类良好习惯,做好相应资料整理。

二、认真做好“无废学校”宣传教育工作

1.营造宣传氛围。

充分发挥幼儿园园网、广播站、宣传栏等宣传阵地的作用,大力宣传“无废文化”理念,定期宣传“无废城市”建设等环保知识,悬挂宣传条幅,积极营造宣传氛围,推动“无废校园”建设和“无废文化”理念入脑入心,使之成为“知行合一”的校园新风尚和师生自觉行动。

2.组织特色活动。

利用国旗下的讲话、社团活动等多种形式开展“无废文化”宣教活动,如光盘行动、“关爱地球,拒绝一次性用品”环保实践活动、垃圾分类小报大赛、“无纸化办公,我们在行动”主题活动、环保时装秀、“变废为宝”展示活动,“无废文化”理念渗透到师生喜爱的游戏、实践、互动活动中去,落实到师生的日常行为当中去。

3.强化课堂教育。

合理安排开设相关课程,将“无废文化”融入到主题教学中,使幼儿和家长懂得“无废城市”建设对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学会关心社会,关心他人,关心人类的生存环境。

积极利用各种废旧材料做好教育环境创设,让环保意识处处体现。

三、结合重点工作推进“无废校园”建设

1.开展“文明美丽校园”创建活动推动“无废校园”建设。

文明单位和文明美丽校园创建是本年度的重点工作,幼托中心全体教职工按照相关要求,结合幼儿园实际,不断深化“文明校园”内涵,形成行五善、讲文明的良好校园文化,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校园,争做生态文明的实践者。

2.结合“垃圾分类”进校园活动推进“无废校园”建设。

落实好垃圾分类教育工作,发挥“小手拉大手”作用,开展垃圾分类评比工作,形成学校、家庭和社区共同参与的联动机制。

整合学校教师和学生志愿服务力量,打造文明在行动垃圾分类志愿服务品牌,维护校园环境卫生和安全成为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3.组织“变废为宝”亲子活动推进“无废校园”建设。

每学期组织亲子体育器械活动,孩子日常生活中养生良好的收集习惯,把平时的牛奶罐头、麻绳、塑料瓶、报纸,和爸爸妈妈一起制作成梅花桩、保龄球、麻花绳、高尔夫球,成为孩子们喜欢的健身器材和玩具,陪伴孩子们成长。

跟有魅力的是每年的巧手月,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总能把一件件废旧物大变身,成为一样样珍贵、独特的作品,孩子们在设计中发展创造力,在制作中发展动手能力,在展示中获取成功感。

每次活动都深受家长的肯定,需要家长也纷纷投入到活动中,给孩子们出主意,为孩子们收材料,帮孩子们完成作品。

这样的活动已经成为幼托中心的一道亮丽风景,指引着全体剡幼人懂得节约,善于废物再生,树立环保意识。

四、家社园助力推动“无废学校”建设

1.“无废生活”党员发挥带头作用。

积极开展垃圾分类活动,党员们纷纷为垃圾分类工作建言献策、群策群力;积极参加“党员垃圾分类先锋岗”,签订党员责任书,争当垃圾分类志愿者,及时劝导制止垃圾乱丢乱扔、混装混运等行为,切实发挥党员“八小时以外”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实际行动带动身边人参与到生活垃圾分类中来,形成“党员带头、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

2.“无废城市”幼儿园充分发挥宣传教育和思想引领作用。

成立由教师、幼儿、家长组成的垃圾分类宣传志愿队,鼓励幼儿走出课堂、走向街头,推动垃圾分类技术创新,负责校内、外垃圾分类的常识宣传,以身作则,志愿者入社区宣传垃圾分类知识,鼓励大家了解、参与垃圾分类,使有限的资源能得到重复利用,以此达到绿色发展的目的。

3.“无废学校”家社园无纸化交流强助力。

在疫情防控期间,幼儿园更加推进无纸化办公,有效组织线上教学,线上反馈,线上家访,线上互动,积极做好思想工作,发动更多的家长采用智能化的方式参与幼儿园活动,手把手指导老龄化的家长、祖辈,学习使用智能手机,做好健康申报、日常跟踪、数据填报等工作,便于家、社、园联动,推动“无废学校”智能化,有效化。

垃圾分类、无废生活,都是一项需要师生参与的全民工程,幼儿园将“无废学校”创建工作作为重点工作,引导师生积极践行“无废生活”,倡导减少垃圾、减少浪费,自觉培养垃圾分类良好习惯,壮大无废校园建设队伍。

无废学校创建方案篇5

为推进我县“无废学校”建设,为我县创建“无废城市”作出应有贡献,根据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实施方案要求,结合我县教育系统实际,制定本工作推进方案。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人为本,将“无废文化”融入日常教育教学,持续推进校园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固体废物对环境影响,不断增强师生的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培养生态道德和“无废文化”理念与行为习惯,推动形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学习方式,为我县打造为理念先进、亮点突出、管理高效、全民参与的“无废城市”建设典范贡献教育力量。

二、实施范围

根据各方面条件考虑,2021年拟定17所学校创建“无废学校”(具体名单见附件3)。

三、工作举措

(一)成立组织机构。

成立县教育局分管领导为组长的“无废学校”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具体名单见附件1),负责统筹指导、督导“无废学校”建设推进工作。

各学校主要负责同志作为“无废学校”建设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本单位落实“无废学校”建设工作任务,制定实施方案,明确领导分工,确定专人负责。

请在6月15日之前把表格(见附件2),上报到苍南县“无废学校”创建微信平台,加强督促检查,确保“无废学校”建设取得实效。

无废校园字面上的解释应该是没有废气废物的校园,在校园中达成废弃物的“可见、可减、可用、可消”,最终实现整个校园废物产生量减少、资源充分利用、安全处置的目标,下面小编整理了无废学校创建方案,欢迎阅读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无废学校创建方案篇1

根据XX市教育局XX市20XX年“无废学校”创建活动方案,为推进“无废学校”建设,营造“无废城市”共建共享氛围,彰显“无废文化”魅力,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无废学校”创建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将“无废文化”融入日常教育教学,持续推进校园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固体废物对环境影响,不断增强师生的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培养生态道德和“无废文化”理念与行为习惯,推动形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学习方式,为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无废社会”和美丽XX做出贡献。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

(一)组织机构

学校成立“无废学校”创建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二)职责

组长职责:负责“无废学校”创建活动全面工作。

做好政策解读和引导,做好创建所需物资、经费保障工作。

副组长职责:菅丽娜为常务副组长,主要负责“无废学校”创建活动总协调和敦促相关事宜。

高利芳副组长对所分管的部门在创建活动中的具体事务进行跟踪、督促,确保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任务。

组员职责:

1、“无废学校”创建活动宣传,会议纪要,文件落实等相关工作。

2、按上级要求,把相关知识融入教学活动,合理安排师资和教学时间,主要针对教师的宣传教育等相关工作。

3、就“无废学校”创建活动结合我校德育工作,利用升旗仪式、主题班会、黑板报、展板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深入持续的宣传教育,让学生对“无废学校”有清楚的认识,废弃物分类、及时清理成为一种习惯。

4、根据需要建设或改造废弃物站点,购买符合要求的垃圾箱(桶、篓),对经费的运筹及按财务要求报账把关等;负责整个校园的环境卫生,对教学区、生活区的废弃物分类外运,包括餐厨垃圾外运,枯枝败叶的清扫、处置等。

按要求收集各部门相关资料。

三、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全体动员,人人参与。

2、与垃圾分类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全校师生必须严格按照“四分类”要求投放生活垃圾,严禁将有毒、有害、易腐蚀垃圾投放到其他类垃圾收集容器中。

3、督促为我校收集转运垃圾的运输车辆和相关人员,满足废弃物清运要求、做到密闭性好、标志明显,避免垃圾分类投放后重新混合收运。

4、对废弃物的清理、处置,务必符合国家强制要求,做到清运及时、措施得当。

四、保障措施

(一)明确责任分工,加强协调配合

学校积极开展“无废学校”“无废城市细胞”创建宣传和推广工作,组织开展和监督全校各组对包括生活垃圾在内的废弃物管理工作。

各部门组织教师学习相关文件领会其精神,把相关知识融入到教学活动中,合理安排师资和教学时间。

德育处开展主题班会、利用黑板报、广播、国旗下讲话、钉钉群等多种形式,强化学生对生活垃圾分类处置的意识,同时加大对班主任老师的职责,指导学生进行正确分类,逐步把垃圾分类和“无废学校”工作成为一种习惯。

(二)抓好宣传教育,营造良好氛围

要在“XX市文明校园”良好根基之上继续“生根发芽”,从培养师生的文明意识和良好的卫生习惯入手。

从节约能源资源、留住绿水青山、建设生态文明的高度,教育引导在校师生增强生态道德意识,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

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从源头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养成主动分类、自觉投放的行为习惯,形成“无废学校”创建人人有责、人人尽力、人人作为的良好氛围。

(三)强化资金保障,确保工作成效

学校积极筹措资金,加大创建工作设施设备建设的投入力度,保障“无废学校”创建工作有效开展。

(四)强化专业合作,确保工作落实

学校与专业化、社会化服务公司合作,签订回收、运输、处置合同,对我校含生活垃圾在内的废弃物进行科学处置,做到及时、有效,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