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村疫情防控工作方案模板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村疫情防控工作方案模板1

为全面贯彻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防控策略,科学精准做好全乡范围内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根据灵武市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工作指挥部办公室关于印发《xx市农村地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的通知,结合我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充分认识当前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自治区和灵武市委、政府工作要求上来,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生命至上,慎终如始抓好疫情防控,针对各村疫情防控薄弱环节和风险漏洞,强化监测预警,盯住关键环节,提升应对能力,落实物资保障,坚决打好疫情防控主动仗,巩固好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确保不出现疫情反弹。

二、主要任务

(一)落实防控重点

1.强化监测预警。

落实“早发现、早报告”要求,乡卫生院、村卫生室及个体诊所要提高对新冠肺炎病例的发现报告意识,严格落实预检分诊制度,对所有接诊病人实行预检分诊,全部进行体温测量,登记有效身份信息,不得拒诊、拒收发热患者。

对体温检测异常并有疫区旅居史或确诊(疑似)病人、无症状感染者等密切接触史的病人,病人要立即报告市卫健局和疾控中心。

按照规范要求,全部转运至市医院发热门诊就诊,乡卫生院接诊的所有发热患者必须进行核酸检测和血常规检查,核酸采样由乡卫生院承担,核酸检测由市医院承担,检测费用按照自治区相关规定执行,由各乡镇卫生院代收后统一结算。

2.防控重点人群。

各村委会要组织人员开展全面摸排,做好入境、返乡人员等重点人群的信息登记和日常健康监测工作,督促落实个人防护措施。

要严格落实网格化管理,建全乡、村、队三级网格管理,做到重点人群信息登记摸排、日常健康监测不漏一户、不漏一人。

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核实并第一时间报告。

3.管好重点场所。

各村委会要督促辖区内的企业和学校等单位落实主体责任,严格做好村内企业、餐厅、学校、幼儿园、宗教场所等人员聚集场所的日常防护和健康监测等工作,并储备必要的防护物资。

积极配合相关部门紧盯辖区内物流存储,集散场所、过节返乡的装载运输工具、货品和人员等,严格落实检测、消毒、处置等防控措施。

4.做好应急准备。

各村委会要根据疫情防控工作安排,储备好防控物资,做好应急演练,提升防控能力,要针对春节期间人员流动和聚集性活动特点,制定生产生活保障方案,确保应对准备工作领导到位、人员到位、责任到位、物资到位。

要以村为单位储备口罩、环境消毒剂、测温仪等基本防护物资,做好应对疫情储备。

(二)落实群防群控

1.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各村(委会)要深入开展农村爱国卫生运动,完善公共卫生设施,发动群众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整治,保持环境和家庭清洁卫生。

倡导村民勤洗手、随身携带口罩并定期更换,保持室内定期开窗通风,在人员密集、通风不良的封闭场所且与他人距离小于一米时应当佩戴口罩开展。

开展病媒生物防制,清除病媒生物孽生地,降低传染病通过媒介传播风险。

2.积极做好健康宣传教育。

各村(委会)要通过有线广播、流动宣传车、微信群、宣传海报和上门宣传等多种形式,持续加强疫情防控宣传,增强村民防护意识和发热后第一时间报告、就诊意识,引导村民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尽量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尤其是密闭式场所,要积极开展舆情监测,及时向村民解疑释惑,回应社会关切。

3.减少人员流动聚集。

各村(委会)要组织人员到村民家中宣传,引导在外务工人员错峰返乡、在条件允许情况下留在务工地过年。

要大力倡导移风易俗,倡导节庆文明新风,不大办婚丧嫁娶,不摆流水席,少摆席、隔座坐,少串门、少走动,避免人群聚集。

提倡网上拜年、短信祝福,过节期间尽量减少走亲访友、家庭聚会、朋友聚餐,家庭私人聚会聚餐等控制在10人以下,劝导有流感等症状的亲友不参加聚会聚餐,主动就医,降低疫情传播风险。

(三)落实快速处置

1.快速启动响应。

村(委会)发现疫情后要立即上报乡疫情防控指挥部,并积极配合做好应对工作,乡疫情防控指挥部要迅速组织核酸检测、医疗救治、环境消杀、社区防控等工作队伍开展疫情防控,做好集中隔离、定点医疗机构救治等应对工作。

2.严格疫点管控。

在疫情发生后,乡疫情防控指挥部要根据上级要求,科学划定风险等级区,将防控区域范围精准划至最小单元(自然村队等)。

防控区域划定后高中风险地区人员原则不出行,低风险地区仍然坚持“非必要不出村”,确需离开的,须持七日内核酸检测证明出行。

规范设置进村检疫点,果断采取限制人员流动管理和聚集性活动封锁等措施,落实出入人员测温、询问、登记、扫码、消毒等措施,加强村居、学校、幼儿园、企事业单位、公共场所、公共交通管理,依法依规按程序报批后,采取交通管制、停工停业停学等措施,并提前作好隔离期间村民的物资供应和医疗卫生保障工作。

各村委会要协助将新发现的核酸检测阳性者,转运到定点收治医院规范治疗。

(五)加强核酸检测。

围绕“外防输入、内防反弹”要求,精准管控中、高风险人群,以核酸检测大排查为核心,用好用足核酸检测的科技手段,加强核酸检测资源统筹,发挥第三方检测机构作用,提高检测能力和筛查速度,精准实施“早发现、早检测,全发现、全检测”,高效抓好密切接触者、境外入境人员、发热门诊患者等重点人群核酸“应检必检”人员检测,做到第一时间采样,第一时间检测,力争当天出结果。

对其他人群实施“愿检尽检”。

(六)加强健康扫码。

健康码颜色由原来的五色调整为三色。

绿色提示正常,橙色提示实行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红色提示实行集中隔离。

持续强化健康码问题反馈核查机制,继续做好数据核验、投诉处理工作。

(七)加强体温检测。

在学校、医院、宾馆、银行、餐厅等人员密集场所,养老机构等特殊场所,继续执行扫健康码和体温检测,对重点人员进行甄别。

村寨扫健康码和体温检测按照《贵阳市、贵安新区小区(村寨)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指引》执行。

其余公共场所不作强制性要求,由行业主管部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明确。

(八)加强大数据找人。

根据公安、外事、通信、高铁站等部门推送的信息数据,加强分析研判,健全信息共享、防控协调机制,提前掌握境外和武汉、中高风险地区来到大石布依族乡人员的具体信息,做到事先精准布防、事中无缝对接、事后跟踪掌握,防止漏防失控。

(九)加强个人健康申报。

境外和武汉、中高风险地区来到大石的人员必须依法主动到乡政府、村委会申报个人旅居史、接触史;家庭及单位应提前向乡政府、村委会报备从境外和武汉、中高风险地区来到大石的家人、亲友、员工信息,并按要求落实管控措施。

个人出现发热、乏力、咽痛、干咳等症状必须立即就医并报备。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瞒报谎报相关信息。

(十)加强村寨排查。

以村为单元,对外来人员进行全面摸排、登记造册,全面掌握外来人员来源地和健康情况等信息,特别要加强对宾馆等重点部位的排查,发现异常情况立即上报卫生健康部门。

(十一)加强社会监督。

广泛宣传疫情防控政策措施。

畅通监督反馈渠道,健全举报处理机制,鼓励群众对失管漏控重点人员及违反疫情防控措施的行为向乡政府、村委会进行举报,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社会监督作用,织密群防群控网络。

三、坚持盯紧重点人员

(一)从境外来到修文县的人员。

须进行个人健康申报,入境后已在省外或我省隔离14天,且在我县核酸检测阴性者,不再进行隔离,但需进行14天自我观察。

(二)14天内有武汉旅居史的人员(过境、经停的除外)。

须进行个人健康申报,持有绿码的,到修文县后须进行核酸检测,结果阴性后予以放行,但还需进行14天自我观察。

(三)14天内有湖北(武汉市除外)或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的人员(过境、经停的除外)。

须进行个人健康申报,持有绿码的,且有7天内合法的核酸阴性检测报告的,可不再进行核酸检测,直接放行。

若没有核酸检测报告的,须进行核酸检测,结果阴性后放行。

(四)除湖北省、中高风险地区以外的其他省份人员。

持有绿码且体温正常者可正常复工复产。

(五)从外省(除武汉市)返校返岗的师生员工。

14天内从外省(除武汉市)回到大石的师生员工,持有绿码的,均须于抵达后24小时内在县医药进行一次核酸检测(其中从中高风险地区返校返岗的,由大石学校按程序组织开展核酸检测),核酸检测阴性的,可正常复工复学。

(六)从武汉市返校返岗的师生员工。

14天内从武汉市回到大石的师生员工,持有绿码的,均须于抵达后24小时内在县医院进行核酸检测,如核酸检测阴性,须从抵达之日算起,居家隔离医学观察14天,隔离期满前2日内,再次进行核酸检测,核酸检测阴性、无发热咳嗽等症状且隔离期满14天,可解除隔离复工复学。

个人无居家医学观察条件的,由学校按单人单间的条件解决居家医学观察场所。

(七)治愈后的确诊病例。

包括从外省(区、市)到达修文县的治愈后的确诊病例和我县治愈后的确诊病例。

达到出院条件的,出院后继续在省将军山医院隔离康复观察2周;外省(区、市)到达修文县的治愈出院病人,没有进行隔离康复满14天的,须到省将军山医院补足14天。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村疫情防控工作方案模板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村疫情防控工作方案模板1

为全面贯彻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防控策略,科学精准做好全乡范围内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根据灵武市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工作指挥部办公室关于印发《xx市农村地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的通知,结合我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充分认识当前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自治区和灵武市委、政府工作要求上来,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生命至上,慎终如始抓好疫情防控,针对各村疫情防控薄弱环节和风险漏洞,强化监测预警,盯住关键环节,提升应对能力,落实物资保障,坚决打好疫情防控主动仗,巩固好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确保不出现疫情反弹。

二、主要任务

(一)落实防控重点

1.强化监测预警。

落实“早发现、早报告”要求,乡卫生院、村卫生室及个体诊所要提高对新冠肺炎病例的发现报告意识,严格落实预检分诊制度,对所有接诊病人实行预检分诊,全部进行体温测量,登记有效身份信息,不得拒诊、拒收发热患者。

对体温检测异常并有疫区旅居史或确诊(疑似)病人、无症状感染者等密切接触史的病人,病人要立即报告市卫健局和疾控中心。

按照规范要求,全部转运至市医院发热门诊就诊,乡卫生院接诊的所有发热患者必须进行核酸检测和血常规检查,核酸采样由乡卫生院承担,核酸检测由市医院承担,检测费用按照自治区相关规定执行,由各乡镇卫生院代收后统一结算。

2.防控重点人群。

各村委会要组织人员开展全面摸排,做好入境、返乡人员等重点人群的信息登记和日常健康监测工作,督促落实个人防护措施。

要严格落实网格化管理,建全乡、村、队三级网格管理,做到重点人群信息登记摸排、日常健康监测不漏一户、不漏一人。

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核实并第一时间报告。

3.管好重点场所。

各村委会要督促辖区内的企业和学校等单位落实主体责任,严格做好村内企业、餐厅、学校、幼儿园、宗教场所等人员聚集场所的日常防护和健康监测等工作,并储备必要的防护物资。

积极配合相关部门紧盯辖区内物流存储,集散场所、过节返乡的装载运输工具、货品和人员等,严格落实检测、消毒、处置等防控措施。

4.做好应急准备。

各村委会要根据疫情防控工作安排,储备好防控物资,做好应急演练,提升防控能力,要针对春节期间人员流动和聚集性活动特点,制定生产生活保障方案,确保应对准备工作领导到位、人员到位、责任到位、物资到位。

要以村为单位储备口罩、环境消毒剂、测温仪等基本防护物资,做好应对疫情储备。

(二)落实群防群控

1.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各村(委会)要深入开展农村爱国卫生运动,完善公共卫生设施,发动群众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整治,保持环境和家庭清洁卫生。

倡导村民勤洗手、随身携带口罩并定期更换,保持室内定期开窗通风,在人员密集、通风不良的封闭场所且与他人距离小于一米时应当佩戴口罩开展。

开展病媒生物防制,清除病媒生物孽生地,降低传染病通过媒介传播风险。

2.积极做好健康宣传教育。

各村(委会)要通过有线广播、流动宣传车、微信群、宣传海报和上门宣传等多种形式,持续加强疫情防控宣传,增强村民防护意识和发热后第一时间报告、就诊意识,引导村民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尽量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尤其是密闭式场所,要积极开展舆情监测,及时向村民解疑释惑,回应社会关切。

3.减少人员流动聚集。

各村(委会)要组织人员到村民家中宣传,引导在外务工人员错峰返乡、在条件允许情况下留在务工地过年。

要大力倡导移风易俗,倡导节庆文明新风,不大办婚丧嫁娶,不摆流水席,少摆席、隔座坐,少串门、少走动,避免人群聚集。

提倡网上拜年、短信祝福,过节期间尽量减少走亲访友、家庭聚会、朋友聚餐,家庭私人聚会聚餐等控制在10人以下,劝导有流感等症状的亲友不参加聚会聚餐,主动就医,降低疫情传播风险。

(三)落实快速处置

1.快速启动响应。

村(委会)发现疫情后要立即上报乡疫情防控指挥部,并积极配合做好应对工作,乡疫情防控指挥部要迅速组织核酸检测、医疗救治、环境消杀、社区防控等工作队伍开展疫情防控,做好集中隔离、定点医疗机构救治等应对工作。

2.严格疫点管控。

在疫情发生后,乡疫情防控指挥部要根据上级要求,科学划定风险等级区,将防控区域范围精准划至最小单元(自然村队等)。

防控区域划定后高中风险地区人员原则不出行,低风险地区仍然坚持“非必要不出村”,确需离开的,须持七日内核酸检测证明出行。

规范设置进村检疫点,果断采取限制人员流动管理和聚集性活动封锁等措施,落实出入人员测温、询问、登记、扫码、消毒等措施,加强村居、学校、幼儿园、企事业单位、公共场所、公共交通管理,依法依规按程序报批后,采取交通管制、停工停业停学等措施,并提前作好隔离期间村民的物资供应和医疗卫生保障工作。

各村委会要协助将新发现的核酸检测阳性者,转运到定点收治医院规范治疗。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