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了解过方案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学校开学前疫情防控工作预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学校开学前疫情防控工作预案1

一、目标任务

普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知识,提高全园师生的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完善疫情信息监测报告网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预防和控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我园的发生和蔓延,最终实现“零病例”、“零感染”目标。

二、组织领导

(一)人员组成

组长:

副组长:

教务主任:

后勤负责人:

成员:各班班主任

(二)主要职责

1、建立幼儿园、班级、老师、家长四级防控工作联系网络,及时收集和报送相关信息,随时关注幼儿健康状况。

2、细化领导小组下设机构的责任分工,明确工作机制,做好长期应对准备;

3、贯彻落实县教育局有关疫情防控期间开园工作要求,做好20xx年春季开园准备工作,保障开园后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4、制定和完善疫情防控“两案十制”(两案:春季开学疫情防控工作方案、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处置预案,十制:传染病报告制度、晨午检制度、因病缺课缺勤追踪登记制度、复课复工证明查验制度、健康管理制度、免疫接种证查验制度、传染病防控健康教育制度、通风消毒制度、环境卫生检查通报制度、废弃口罩集中处理制度)

5、认真做好开园前全园师生疫情情况统计和开园后师生的疫情监控和日常检查,务必统计出来自有确认病例小区(街道、乡镇)的师生;

6、提前储备好疫情防控所需消毒物品、红外体温测量仪或手持式测温仪、洗涤用品、口罩等物资,做好开园前校园清洁卫生、全面消毒等工作;

7、开展校园隐患排查,实现供水、供电、消防安全的全覆盖、无遗漏、无盲区;

8、把握好疫情防控期间的信息发布、新闻宣传,做好相关舆情宣传引导工作,掌握师生中的舆情动态。

三、具体工作安排

(一)开园前的准备工作

1、加强师生教育引导工作。

通过班级家长微信群等多种渠道普及防疫知识,引导幼儿和家长提高自觉防控意识和能力,做好个人防护,减少疫情期间外出,规范佩戴口罩,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参加聚会,不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活动。开学前要根据上级主管部门要求和疫情防控方案对全体教职员工进行疫情防控知识技能培训和应急处置演练。

2、提前告知具体开园时间。

正式开园前,利用班级微信群、电话等方式就延迟开园具体时间(待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确定后另行通知),通知到每一位幼儿,并告知幼儿家长提前三天做好自查症状、自测体温,出现相关症状、体温高于37。3?的,要暂缓返校。

3、认真落实“日报告”制度。

建立教职员工和幼儿假期行踪和健康监测机制。对本园教职员工和幼儿进行全覆盖排查,实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教务处组织班主任每日了解幼儿健康状况、生活轨迹、家庭成员等相关情况;要求幼儿家长必须坚持日报告制度,没有异常的可以不报,如有异常必须及时报告;各班级要严格按要求,不得漏报、迟报、瞒报、错报。

4、做好师生行踪和健康监测。

准确了解和掌握师生假期动向,进行排查摸底,建立管理台账。对有疫情高发地区居住史或旅行史的教职员工、幼儿及家长,自离开疫情高发地区后,居家或在指定场所医学观察14天。

5、准备好应急物资与场所。教务处根据需要,提前储备好疫情防控所需喷雾器、手持喷壶、消毒液、口罩等物品备用,在卫生保健室附近设置相对独立的观察室,用以暂时留观身体不适的师生,并优化工作流程、做好环境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6、做好校园卫生防疫工作。在卫生防疫部门指导下,按照消毒操作规范,对教室、食堂、运动场、卫生间等公共区域进行集中清洁消毒,确保卫生达标、不留死角。开学前应按规范配齐配足食堂、公共卫生间等区域的水龙头数量,保证满足需求;在园内各公共卫生间配备充足的洗手液或肥皂,并在醒目位置张贴“正确洗手图示”,宣传指引幼儿学会正确洗手方法。

7、做好开园后后勤保障准备。做好食堂、饮用水的安全监管,提前对食堂从业人员进行健康体检,开展安全操作培训,体检和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二)入园当日工作计划

1、入园当日家长及幼儿应佩戴口罩,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并注意与他人保持一定距离。引导家长及幼儿有序入园,避免人员聚集。

2、严控入园管理,建立入园体温检测制度,填写健康卡。进入园区内的所有人员,均需接受体温检测,体温正常方可入园;严禁家长随意进入教室。

3、对去过疫情严重地区的幼儿,入园时要严格进行健康监测。出现发热、乏力、干咳及胸闷等症状的幼儿,应由家长陪同主动到就近的医疗机构就诊,并做好个人防护,不允许未解除医学观察幼儿入园。

4、通过多种方式,对家长和幼儿开展公共卫生健康知识和疫情防控宣传教育。

5、统一对教具、器械、玩具、寝具、餐(饮)具及环境进行消毒,保证教室空气流通及室内外环境卫生整洁。

6、幼儿园应做好缺勤、早退、请假记录,如发现可疑症状者,应及时上报,同时配合当地医疗卫生机构做好密切接触者管理和消毒等工作。

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措施为指导,建⽴新型冠状病毒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处理机制,迅速开展施⼯现场防控传染病紧急情况的处置⼯作,及时采取防控措施,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早治疗,坚决防⽌疫情输⼊、蔓延、输出,避免疫情在项⽬出现、扩散和蔓延。最⼤限度地降低损失和影响,有效、切实维护⽣命安全和秩序稳定。

⼆、⽬标任务

1、宣传和普及传染病防控知识,提⾼⼴⼤施⼯⼈员的⾃我保护意识。

2、打好提前仗,早作准备,早预防,及时部署相关⼯作和落实相关措施。

3、完善传染病报告制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4、建⽴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传染病不在本⼯程传染。

5、严格控制新⼊场⼈员,进⾏登记备案,并对外地进⼯地⼈员进⾏健康监测,发现可疑病例,及时送往定点医院,严禁在⼯地留宿,特别注意湖北省来青⼈员的检查。

三、⼯作原则

1、预防为主、常抓不懈。宣传普及传染病防控知识,提⾼全体⼯⼈的防护意识,加强⽇常监测,发现病例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迅速切断传播途径,控制疫情的传播和蔓延。

2、规范管理、统⼀领导。严格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传染病突发事件的预防、疫情报告、控制和救治⼯作实⾏依法管理。成⽴预防传染病⼯作领导⼩组,协调与落实项⽬建筑地对传染病的防控⼯作。

3、快速反应、运转⾼效。建⽴预警和医疗救治快速反应机制,增强应急处理能⼒。按

照“四早”要求,保证发现、报告、隔离、治疗等环节紧密衔接,⼀旦发现疫情,快速反应,及时准确处置。

4、现场封闭管理原则。各类⼯地施⼯作业、⽣活区域应与外界围挡隔离,不能围挡隔离的应设警戒。

5、“外防输⼊,内防扩散”原则。各类⼯地以项⽬部为单位,严格按照防控要求,对所有外来⼈员均实⾏严格准⼊管理,场内⼯作⼈员⽆特殊情况禁⽌对外流动。

四、组织领导

成⽴建筑⼯地传染病防控⼯作⼩组,负责组织、指挥、协调与落实传染病的防控⼯作。

公司分管领导:防控⼯作⼩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及分⼯:

(1)宣传与教育:

(2)消毒与检查:

(3)联络与上报:

(4)急救电话:120

(5)其他成员:项⽬部其他⼈员、安保⼈员及各分包单位相关负责⼈

五、⼯作措施

1、项⽬部对外部进场⼈员实⾏严格准⼊制度,对符合疫情防控要求的⼈员准予进⼊⼯地。

2、对⼯地内⼯作⼈员,建⽴健康监测和严格外出制度。每天两次对全部⼈员进⾏体温测量和登记,发现发热特别是伴有咳嗽、咽喉疼痛等状况等⾝体异常⼈员,⽴即采取隔离、送医等应急处置。

3、做好宣传教育⼯作,派发资料及宣传传染病的防控知识,加强⼯⼈个⼈卫⽣教育。教育⼯⼈饭前便后以及班后⼀定要洗⼿,注意个⼈卫⽣,使⽤肥皂和流动⽔洗⼿。

4、严格落实全员登记制度,对进出⼯地⼈员的姓名、籍贯、来去⽅向、交通⽅式及时间等信息实施真实、动态记录。⼯地⼤门值班⼈员严格登记管理制度,严禁⽆关⼈员进⼊施⼯现场。

5、对配送材料、物资等外来⼈员,车辆进场后,车上⼈员不得出驾驶室,货物、物资由项⽬部安排⼯地内⼈员接收和装卸。

6、做好⼯地内⼈员⽣活保障⼯作,确保⽣活保障物资充裕。由专⼈外出采买,外出⼈员做好⾃⾝防护措施,出⼊时间、路线做好登记备案。

7、做好防范措施,门卫及办公室配备体温计,75%酒精,84消毒液,⼝罩等应急防范物品,保持施⼯现场、宿舍卫⽣及室内空⽓流通,落实环境消毒制度,切实做好施⼯现场卫⽣管理、个⼈卫⽣防护和⽣活垃圾装袋清理,做好处理垃圾污物,消除⿏、蟑、蚊、蝇等病媒⽣物孽⽣环境,及时组织开展全⾯的病媒⽣物防治与消杀,有效降低病媒⽣物密度。

8、安排专⼈实施24⼩时值班和项⽬领导带班,带班领导和值班⼈员要确保在岗在位、通信畅通。

9、实⾏⽇报告和零报告制度。完善传染病报告,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分层管理,及时落实”。要做好与项⽬所在地街道、社区、居委会的配合⼯作,现场防控⽅案执⾏和每⽇疫情防控情况形成⽇报反馈到分公司。若出现疫情第⼀时间向XX市定点医院报告,同时上报分公司和相关政府主管部门。

六、应急措施

当⼯地出现“传染病”疫情预警时,⽴即启动应急处置⽅案后,在第⼀时间采取如下措施:

1、在第⼀时间内向上级主管部门、卫⽣部门报告。

2、对⼀般发热等病⼈的处理:

(1)出现发热咳嗽咽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不得带病上班。发热病⼈退热两天后,且⽆反复,凭医院的健康证明,才能回岗。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