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了有关于2023年地震演练方案及流程精选6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2023年地震演练方案及流程1

为宣传落实落实市区教育局关于《中小学幼儿园防震应急疏散演练通知》的通知精神,提升幼儿园应急疏散演练的组织和管理水平,提高全体师幼的防震减灾意识和地震发生时的应急、自救互救技能,使全体师幼在地震发生时做到临震不乱,处危不慌,行动迅速,有序逃生,特开展本次地震疏散安全演练。

一、演练主题:

吸取地震教训,科学自救互救

二、演练目的:

提升幼儿园应急疏散演练的组织管理水平,强化师幼安全意识和应急避险能力。

三、演练时间和地点:

_月_日,在幼儿园教学楼内。

四、演练人员:

全体教师和幼儿。

五、地震演练组织机构和人员分工:

(一)组织机构:

总指挥、副总指挥、成员。

(二)人员分工

1、组织协调组:

负责制定演练方案。

安排演练前的`宣传教育。

演练过程中的协调指挥。

信息的上传下达和对外联系。

演练的记录、计时、总结、宣传报道等。

2、疏散引导组:

引导组织幼儿安全有序疏散。

帮助伤病幼儿疏散并妥善安置。

疏散完成后协助其它组工作。

3、抢险救护组:

负责第一时间组织实施自救互救,抢救遇险幼儿,视情况抢救重要财产、档案等。

演练中发生意外事故,负责将受伤人员尽快运送到指定操场,采取必要的救助措施,并迅速联系急救中心或拨打120。

预防次生灾害的发生。

六、演练准备工作:

1、组织全体教师学习学校防震安全演练方案。

普及《防震减灾安全知识问答》内容,明确演练的必要性和基本步骤,掌握应急避震的方法,熟悉地震时紧急疏散的集中地点和途径路线。

2、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幼儿学习安全避险知识和撤离、疏散、自救互救的方法、技能,并进行就地避震和安全撤离演练的讲解。

3、演练前师幼身体问询检查:对于演练前发烧、受伤等不宜进行紧张和奔跑的幼儿,安排专人照顾。

4、准备演练器材:话筒、报警器、照相机、救护箱。

七、演练实施:

1、护导人员职责:分别到各自制定地点接应幼儿。

视情况可提示:小朋友们注意脚下,防止滑倒。

保持秩序,不要拥挤。

注意保护头部,小心坠物。

有人摔倒了,大家小心。

不要往回跑,不要捡东西,帮助有困难的人员疏散,排除险情。

待幼儿疏散完毕后,方可撤离。

2、疏散路线安排

班从西楼道撤出。

班从南东侧楼道撤出。

任课教师要提醒幼儿注意安全,有后门的班级要组织幼儿分别从前、后门撤离。

3、演练开始

(1)由总指挥进行最后的检查,并通过广播发出指令:“现在地震来袭,实施紧急避险”,报警器报警——_秒。

(2)听到信号后,在教室里的老师第一时间通知幼儿地震来袭,进行避险。

幼儿就近蹲或躺在课桌旁或承重墙的墙根、墙角。

用手或其他柔软的物品保护好头部,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避开窗户、吊扇,避免被砸。

避险动作_秒。

(3)_秒钟后__负责播放报警声,中间停_秒,幼儿开始向操场疏散。

逃生时当堂任课教师在前,另一名班主任在后。

八、集中和总结阶段:

全体幼儿撤出教学楼后,一律到操场整队集合,听从园长统一指挥。

同时各班马上清点人数,向园长报告幼儿人数和疏散情况。

园长对本次疏散演练进行总结。

九、特别提醒:

1、整个演练过程应保持紧张、严肃,不准喧哗、嬉闹。

2、时间控制在_——_分钟。

3、这次演练的意义是进一步增强师幼的防震减灾意识,提高地震应急反应能力。

这一点教师一定要向幼儿讲清楚,以免发生地震误传等。

2023年地震演练方案及流程2

根据《*****************》的文件精神,为了加强剧场对破坏性地震应急工作的管理,高效有序地做好地震应急工作,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损失,保障国家、观众、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现结合剧场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一、防震救灾工作原则

(一)要贯彻“预防为主,平震结合,常备不懈”的原则。

执行以防为主,抗、防、救相结合的综合减灾方针。

(二)实施预案的组织原则:剧场服从自治区政府和银川市政府的统一领导;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一般工作服从应急工作。

(三)地震应急工作原则: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下实行统一管理,分级负责。

当遭受破坏性地震时,剧场防震减灾领导小组应随机应变、灵活指挥、决策有序,并在自治区政府和银川市政府的防震减灾指挥部领导下,按制定的“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高效有序的配开展破坏性地震应急工作,并要互通情况,相互协作。

(四)地震应急工作的纪律原则:

1、地震发生后各级防震救灾人员都必须以最快速度赶赴并进入岗位;所有重要、关键、要害岗位人员、工作人员必须坚守岗位,属剧场防震减灾指挥部的人员必须按时到岗。

2、在岗人员必须沉着、冷静、谨慎操作,不得以任何理由擅自离岗或脱逃。

3、布置地震应急工作程序:在发生破坏性地震或严重破坏性地震后,由最先赶到副组长以上领导立即发布实施“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的命令,各部门立即按“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开展抢险救灾工作。

随着人员的陆续到岗按正常程序开展工作。

4、应急、救灾期间,领导小组人员和重要、关键要害岗位守岗人员必须坚守岗位,必须离岗者,须经领导小组组长批准。

5、应急、救灾期间,领导小组人员饮食由抢险与保障小组负责。

6、在地震应急期间,团员应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参加防震抢险和救灾工作;

7、在地震应急期间,职工和家属都应自觉参加防震抢险和救灾工作。

8、剧场副科以上中层干部、团员,在抗震救灾期间不得离开岗位。

9、任何组织与个人都必须服从指挥和调遣,以提高防震救灾的整体效果。

确保剧场破坏性地震应急工作的协调一致。

二、应急机构

(一)机构组成:

1、机构名称:剧场防震减灾领导小组

接到地震预报或遭遇突发地震后,剧场防震减灾领导小组立即进入地震应急抢险救灾状态。

剧场防震减灾领导小组下设:防震减灾办公室;抢险、后勤保障工作小组;宣传组织小组;会场区应急小组。

2、剧场防震减灾领导小组组成人员:

组长:

副组长xx

成员:xx

(二)机构职责

1、剧场防震减灾领导小组职责:

(1)根据地震预报或遭遇突发性地震,根据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和管局指令,宣布剧场进入应急期及有关指令。

(2)根据地震预报或遭遇突发性地震后的破坏程度,果断决定剧场是否停业避震、震后复业等指令。

(3)根据剧场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研究部署并组织指挥剧场防震应急、抗震抢险、救灾及震后重建等工作。

(4)向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和管局报告有关防震救灾和震情、灾情等事宜。

(5)随时掌握震倩、灾情及发展趋势,并作出相应决策,指令各工作小组、管理干部等组织实施。

(6)审查、制定剧场震后恢复方案,报政府办公厅和管局批准后实施,组织震情、灾情调查及处理,审定、签发剧场震情、灾情报告。

2、防震减灾办公室职责:

组长:xx贤

副组长:xx

(1)负责处理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及各基层工作组与剧场的联络、协调工作。

(2)负责与政府办公厅和管局等主管部门的联络。

(3)接到地震预报后,加强震情跟踪,震后掌握震情趋势,为剧场抗震救灾的指挥与决策提供依据。

(4)震后及时组织调查、总结、统计灾情向有关部门汇报。

(5)震后及时收集、录制震害、灾害详尽资料。

(6)协助有关部门做好伤亡人员的善后工作。

3、抢险与后勤保障小组:

组长:xx

(1)临震前,根据自治区政府和银川市政府指挥部决策,按照预案做好抢险救灾的一切准备工作。

震后,根据震情、灾情和轻重缓急,尽快投入抢险救灾。

(2)根据剧场受损情况,统一部署剧场的抢修、抢险救灾工作和设备设施的恢复。

(3)制定剧场的修复方案,协助领导小组对受捐建筑物的加固。

制定防余震措施。

(4)根据领导小组决策,做好抢险物资的合理储备,保证震后物资供应。

(5)协助领导小组解决好受灾职工的吃、喝、穿、住等紧急问题。

(6)保持外部生活物资的供应渠道,协助领导小组生活物资的供应。

(7)负责上级部门下发物资的储存、保管、及分发工作。

(8)确保领导小组在震前及震后的通讯畅通,强震后有线通讯破坏严重时,应与上级部门联系,取得无线通讯设备,立即开通无线、移动通讯设备,保证剧场领导小组与基层小组负责人通讯的畅通。

(9)协助领导小组对受伤观众、职工的抢救工作。

2023年地震演练方案及流程3

一、编制依据

依据《******************》,以及其他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定本预案。

二、工作原则

1、实行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建立健全统一协调、分级管理、职责明确、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地震灾害预警机制。

2、学校防震抗震工作,在市政府统一领导下,按照隶属关系管理的原则,在市、区、县(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指导下开展本单位工作。

3、本预案为我市中小学校地震应急组织抢险救灾工作的基本程序和组织原则。

4、本预案适用于有感地震事件、破坏性地震预报和发生破坏性地震后的应急阶段。

抢险救灾工作已进行部署并开展后,经市政府批准,本预案即实施完毕。

三、地震预警级别

地震预警级别是综合震情的紧迫程度和严重程度两个方面作出分级。

1、地震预警级别:

(1)蓝色预警级别(Ⅳ级)未来五年或稍长时间内可能发生地震的时间、地点。

(2)黄色预警(Ⅲ级)未来一年或稍长时间内可能发生地震的时间、地点。

(3)橙色预警(Ⅱ级)对3个月内将发生地震的时间、地点。

(4)红色预警(Ⅰ级)对10日内将要发生地震的时间、地点。

2、依据地震的严重程度,分为4级:

发生在人口较密集地区5.0—6.0级地震(Ⅳ级),可初判为一般地震灾害。

6.0—6.5级地震(Ⅲ级),可初判为较大地震灾害。

6.5—7.0级地震(Ⅱ级),可初判为重大地震灾害。

发生7级以上地震(Ⅰ级)可初判为特别重大地震灾害。

四、地震预报的发布

1、地震预报以省政府发布的为准。

地震重点危险区划分和地震预报由省政府发布,新闻媒体刊登或者播发地震预报消息。

2、省政府对我市发布地震短期预报后,若发现明显临震异常,在紧急情况下,市政府可以发布48小时之内的预报。

3、预警解除由省政府发布。

五、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

我市境内发生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地震灾害后,市抗震救灾指挥部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地震应急与救灾工作。

市抗震救灾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和抗震救灾现场指挥部。

1、市教育行政部门指挥体系:

市教育局设学校防震抗震工作领导小组,

(1)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组长:市教育局主管副局长。

领导小组副组长:各区、县(市)教育局主管局长。

成员单位:市教育局办公室、安全处、基础教育处、职成处、财务审计处、发展规划处、高教处、体卫艺处。

领导小组成员职责: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下,积极开展学校防震抗震应急救灾及宣传教育工作。

传达上级有关工作部署。

负责指导和协调全市学校的防震抗震工作。

汇报防震抗震救灾工作情况。

成员分工职责:

秘书组:办公室。

职责:负责协助其他成员单位工作,汇总综合情况,编写震情通报,与地震局沟通信息。

保障组:财务审计处、发展规划处。

职责:调配、筹集救灾经费,编制防震抗震工作计划

医疗救助组:体卫艺处。

职责:按照有关部门要求做好控制疫情和防止传染病流行,指导学校卫生管理工作。

安全协调组:安全处。

职责:配合有关部门指导、检查学校开展防震抗震情况和治安、救灾物资和学校重要部门保卫等工作。

安全教育组:基础教育处、职成处、高教处。

配合有关部门指导、督促学校开展防震抗震教育工作。

六、应急响应

1、按照地震灾害事件的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一般4级划分,地震灾害事件的应急响应也相应地划分为Ⅰ级响应、Ⅱ级响应、Ⅲ级响应、Ⅳ级响应。

上级发布红色(Ⅰ级)、橙色(Ⅱ级)预警,市教育局、各区县(市)教育局防震抗震领导小组,需服从市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委员会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地震应急工作。

市教育局负责协调全市学校防震抗震工作,并作出如下应急反应:

(1)市教育局主管副局长立即召开区、县(市)教育局主管局长防震抗震工作领导小组会议,通报传达上级有关精神,按照上级有关要求部署全市学校防震抗震工作。

(2)向市里有关部门报告学校的抗震防震准备情况。

(3)学校防震抗震应急领导小组,在市抗震救灾指挥部统一领导下,做好本学校防震抗震工作和支援灾区抢险救灾准备工作。

(4)学校组织全校师生进行应急疏散演练和地震发生后自救、互救演练,并做好随时停课的准备。

(5)部署学校积极开展对师生防震、抗震知识宣传教育,克服恐慌心理,不听信小道消息;

(6)停用没有抗震设施的建筑物。

2、上级发布黄色(Ⅲ级)、蓝色(Ⅳ级)预警,学校按照隶属关系,在市防震抗震领导小组统一部署下,防震抗震工作应急与救灾工作进入准备阶段。

并做出应急反应:

(1)防震抗震领导小组开始工作.

(2)主管副局长传达上级有关地震震情通报。

(3)按照有关部门要求统一布置各学校抗震救灾准备工作。

(4)向上级和有关部门报告防震抗震工作准备情况。

(5)学校编制防震抗震应急疏散、震后自救、互救工作应急预案,做好师生防震抗震宣传工作。

(6)对没有抗震设防的建筑物做到底数清楚,随时做好停用准备工作。

七、震后恢复教学工作程序

(1)主管副局长召开领导小组会议,部署学校救灾工作;

(2)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协助社会各界完成救灾工作。

(3)保持与地震局的联系,了解震情发展情况。

(4)成员单位根据分工核实、统计、汇总并上报受灾情况。

(5)根据学校受灾情况组织学校对口支援,使受灾学校尽快复课。

八、相关责任追究和处理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属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给予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不按照预案规定制定本单位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的;

今天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了有关于2023年地震演练方案及流程精选6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2023年地震演练方案及流程1

为宣传落实落实市区教育局关于《中小学幼儿园防震应急疏散演练通知》的通知精神,提升幼儿园应急疏散演练的组织和管理水平,提高全体师幼的防震减灾意识和地震发生时的应急、自救互救技能,使全体师幼在地震发生时做到临震不乱,处危不慌,行动迅速,有序逃生,特开展本次地震疏散安全演练。

一、演练主题:

吸取地震教训,科学自救互救

二、演练目的:

提升幼儿园应急疏散演练的组织管理水平,强化师幼安全意识和应急避险能力。

三、演练时间和地点:

_月_日,在幼儿园教学楼内。

四、演练人员:

全体教师和幼儿。

五、地震演练组织机构和人员分工:

(一)组织机构:

总指挥、副总指挥、成员。

(二)人员分工

1、组织协调组:

负责制定演练方案。

安排演练前的`宣传教育。

演练过程中的协调指挥。

信息的上传下达和对外联系。

演练的记录、计时、总结、宣传报道等。

2、疏散引导组:

引导组织幼儿安全有序疏散。

帮助伤病幼儿疏散并妥善安置。

疏散完成后协助其它组工作。

3、抢险救护组:

负责第一时间组织实施自救互救,抢救遇险幼儿,视情况抢救重要财产、档案等。

演练中发生意外事故,负责将受伤人员尽快运送到指定操场,采取必要的救助措施,并迅速联系急救中心或拨打120。

预防次生灾害的发生。

六、演练准备工作:

1、组织全体教师学习学校防震安全演练方案。

普及《防震减灾安全知识问答》内容,明确演练的必要性和基本步骤,掌握应急避震的方法,熟悉地震时紧急疏散的集中地点和途径路线。

2、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幼儿学习安全避险知识和撤离、疏散、自救互救的方法、技能,并进行就地避震和安全撤离演练的讲解。

3、演练前师幼身体问询检查:对于演练前发烧、受伤等不宜进行紧张和奔跑的幼儿,安排专人照顾。

4、准备演练器材:话筒、报警器、照相机、救护箱。

七、演练实施:

1、护导人员职责:分别到各自制定地点接应幼儿。

视情况可提示:小朋友们注意脚下,防止滑倒。

保持秩序,不要拥挤。

注意保护头部,小心坠物。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