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

教学目的:

1.认识并掌握7个生字。

2.体会幽默带来的愉悦,感悟漫画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并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幽默感。

教学重点;

1.正确掌握一类字。

教学难点:

正确书写生字及培养学生的幽默感。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相关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脖子的妙用》《动脑筋照相》)

1、同学们,你们还记得《脖子的妙用》和《动脑筋照相》吗?你们喜欢这样的课文吗?它们都是漫画。漫画是用简捷明快的线条勾画出的一幅具有特殊意义的图画,它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乐趣,同时也会给我们带来一些启示。今天我们再来欣赏一组由德国漫画家卜劳恩创作的《鱼儿捎来的信》。(多媒体出示课题)

二、新授:

1、齐读课题,在这个题目中哪些字是我们以前没学过的?

2、师出示卡片:“捎”“信”领读,开火车读,注意“捎”是翘舌音。你还能用这两个字组词吗?

3、鱼儿到底是怎样捎来的信,捎来的什么信?下面看大屏幕(出示题目及6幅漫画)4、仔细观察,看你能看懂哪幅图,把你看懂的说给同桌听。

生1:第一、第二幅图写父亲在那聚精会神地钓鱼,儿子想办法不让钓,从而保护鱼儿,因此,儿子以鱼儿的口气写了一封信。

生2:第三,四幅图写儿子跳到水中,把信挂在了鱼钩上。

生3:第五,六幅图父亲发现鱼竿动了,本以为是鱼儿咬钩了,拎起一看,原来是一封信。

5、通过你对漫画的理解,你认为儿子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6、猜猜儿了在写信,挂信时会想些什么?(不想钓鱼,想保护鱼儿)

7、带着这种理解,我们齐读这封信。(大屏幕出示信)

①开火车读一类字:捎肖信言致至礼屏幕出示)

②注意:“致”的左边最后一笔是堤

“礼”是衣字旁而不是示字旁。

③用生字扩词,选择一两个说话。

8、生字我们认识了,再来读这封信,思考父亲看了这封信会怎么说?

三、新生知识升华:

1、在屏幕出示父与子中几幅简单的漫画共同学欣赏。

2、自己创作:出示课后四幅未完成的图,让同学想象并补画上。

四、总结:

我想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会更加喜欢漫画,如果有条件,老师希望咱们一年一班的同学都看看父与子的漫画。

五、板书设计

鱼儿捎来的信

“我们今天不想来,致礼!鱼儿”

不想钓鱼,想保护鱼儿

让学生用手摸摸,看看,说说自己的感受。

⑶把自己的感受用读表示出来。

2、第二小节:

⑴当学生说出“我知道那两只鸟蛋是两只小鸟”时,让学生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⑵课件播放小鸟出壳的情景:

看了后,你觉得你知道了什么?

⑶此时的鸟妈妈发现鸟蛋不见了,会怎么样?

(读词语:焦急不安)

⑷启发想象:

如果你就是这只鸟妈妈,你会怎么做?

⑸指导朗读:

读出鸟妈妈焦急不安的语气。

⑹这时,你觉得最需要做的事是什么呢?

3、第三小节:

是啊,我们的丁丁和你们的想法完全一致,请看他是怎么做的呢?自由读第三节,找一找丁丁的动作:

⑴交流丁丁的做法。

⑵演一演丁丁,看哪里最象丁丁,哪里比丁丁还做的`好?

4、第四小节:

⑴指名读:

想想自己明白了什么?不明白什么?

(为什么“我“把目光投向高远的蓝天?)

⑵启发想象:

你站在大树下,当你的边传来鸟儿叽叽喳喳的叫声,你抬头仰望蓝天,能看见什么?

⑶课文中的孩子和你们一样,都看见了美好的明天,那这一段我们应该怎么读呢?

四、借助想象,升华感情

1、齐读全文:

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所描述的情景。

2、交流:

你喜欢课中的吗?为什么?

第二课时

一、朗读课文、指导背诵

1、自由有感情地读全文,想想每个小节讲了什么?

你能根据这件事情的顺序来背一背吗?

2、学生自由练习背诵:

同桌互背,指名背,全班背。

二、出示不注音的字词,进行巩固

1、出示不带拼音的字词:

进行认读。

2、出示生字:

让学生采用适合自己的方式记忆生字的字型。

1、同学们,你们过生日的时侯,都收到过什么礼物?当时你们心情怎么样?

2、那爸爸妈妈过生日的时侯,你们有没有给他们送过礼物呢?他们当时高兴吗?

学生汇报交流。

3、有一个叫笑笑的小朋友,她的爸爸远在国外工作,在他生日那天,他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吗?

4、出示两封信,展示信的内容,问:爸爸收到的是什么礼物呢?你们对哪封信的印象比较深呢?

5、这封信里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个中国字》。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师范读课文,注意听准字音。

2、试着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借助拼音读文,找出藏在课文中的生字宝宝。

3、游戏——读文认字擂台赛:

(1)各小组在8分钟内读熟课文,讨论认字方法,方式自选。

(2)组间比赛,各小组可推举代表读文,也可分自然段合作读文,读得最流利、字音最准确的获胜。小组每位成员均能获一颗小星。

(3)小组交流识字方法,说说你或你们组是采取什么好方法记住它的?组间互考(用自制的字卡),凡说出字的读音和组成的同学均可获一枚小星,哪个小组获得的星最多为优胜。

4、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指导学生认识两个新部首:“大字头”捺变点,“王字旁”横变提。引导学生了解“页”字的字理演变过程。

5、评选优胜小组。

三、再读课文,检查识字。

选择喜欢的伙伴一起读课文,互考生字,也可让学生写一写生字。

四、作业

讨论:笑笑的信里为什么只有一个“笑”字?笑笑的信里只有一个“笑”字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7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体味到拥有亲情的快乐。

教学过程:

一、复习字词

1、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出示词语卡片,指名认读。奇怪、几页、兴奋、水珠、甘甜、没有。

2、说一说笑笑的信里为什么只有一个“笑”字?笑笑的信里只有一个“笑”字吗?

二、朗读课文,提升情感

1、课件出示课文的第五自然段。找出这一自然段中的感叹句,教师范读,引导学生读好感叹句。

2、有感情地朗读第五自然段。

3、找出课文中的其它感叹句,用心体会,同桌练读。再出示句子,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朗读。

(1)好!好!写得好!

(2)妻子的信,密密麻麻好几页;女儿的信,就一个大字——“笑”!

(3)第一回见到女儿写的信,他兴奋得不得了,眼睫毛上挂露珠珠了!

4、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5、讨论:笑笑给爸爸寄来了什么?

三、指导书写。

1、左右结构:没,甜,其中“没”左窄右宽,“甜”左右相等。

2、上下结构:页、兴,注意这两个字的最后一笔都是点。

3、学生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3.课件播放第二支走出来的队伍――小鸟队,并相应出示生字鸡、鸭、鸦。

(1)导言:观察生字,你又发现了什么?(课件出示“鸟字旁”。)

(2)引导学生思考“鸟字旁”的字又和什么有关,再举几个例子。

4.课件播放第三支走出来的队伍――蜘蛛队,并出示词语蝴蝶、蜻蜓、蚂蚁。

(1)导言:最后一支队伍比较特殊,看看都有谁。(生齐读。)

(2)引导学生观察这一组字又有什么相同点。(课件出示“虫字旁”。)

(3)“虫子旁”的字多数和虫子有关,学生举例子。(螳螂、蟑螂等。)

设计意图:借助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在自主发现中了解汉字造字规律,初步树立归类识字的意识。

三、情感体验,字词句运用

1.导言:虽然这三支队伍相差悬殊,但是,大家看在第一场“穿针引线”比赛中,在蜘蛛队长的领导下,他们取得了第一场胜利。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八教案设计

(1)同学们,观察他们的表情,你想到了哪个词语?(课件播放比赛场景并出示:高兴。)

(2)引导学生认识并理解:高兴。

(3)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平时生活学习中令自己高兴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5

一、设计理念

本篇教学设计力求体现一种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地探究知识,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使学生的认知得到发展。

二、教材分析

《兰兰过桥》是一篇科普文,文章写了身为桥梁工程师的爷爷为兰兰介绍了潜水桥和塑料桥两种新型桥梁,让孩子们感受到新型桥梁的神奇,使用与携带的方便,从而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勇于创新、乐于发明的兴趣和愿望。文中运用两个打比方的句子“她一看,原来是一座架在水里的桥,很像一幢长长的房子”、“爷爷把雨衣一样大小的塑料桥放回提包里”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桥的样子,通过对比喻句的朗读、感悟,明白了桥的形状奇特和使用方便。“惊奇”、“大大小小”、“各种各样”、“轻巧”、“又平又稳”等词使学生感悟到新型桥给人们带来的奇妙享受,让他们有要大胆想象、大胆创造的欲望,培养学生探究科学、热爱科学的兴趣。

三、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设计力求体现一种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地探究知识,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使学生的认知得到发展。同时,通过一些开放性问题的设计启发学生的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识字教学上采用先读书,再识字的倒置法。

四、教学目标

1.认识“梁、程”等12个生字。会写“兰、各”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简单了解课文介绍的两种桥及它们的特点,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

五、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

六、教学策略

1.以读为主线。由“初读”到“细读”到“精读”,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让学生在朗读、表达中感悟语言、学习语言、积累语言。

2.注重情境的创设。无论是导入环节、识字环节,还是读悟环节,教师都力求将学生带入轻松的氛围中,激发学生的兴趣。

3.体现语文教学的综合性。收集有关桥的图片、文字,进行拓展活动。

七、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生字词卡片。

八、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见过什么样的桥?在哪里见过?快把你见过的桥说给同学、老师听。(学生自由答)

2.课件(出示不同桥的图片)边播放边向学生介绍:从古到今,桥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的巨大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桥也在不断地变化着。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有趣的课文(板书课题),课文里所讲的桥会让同学们大开眼界。

二、初步学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2.兰兰跟爷爷过了几种桥?各是什么桥?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

教学目的:

1.认识并掌握7个生字。

2.体会幽默带来的愉悦,感悟漫画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并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幽默感。

教学重点;

1.正确掌握一类字。

教学难点:

正确书写生字及培养学生的幽默感。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相关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脖子的妙用》《动脑筋照相》)

1、同学们,你们还记得《脖子的妙用》和《动脑筋照相》吗?你们喜欢这样的课文吗?它们都是漫画。漫画是用简捷明快的线条勾画出的一幅具有特殊意义的图画,它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乐趣,同时也会给我们带来一些启示。今天我们再来欣赏一组由德国漫画家卜劳恩创作的《鱼儿捎来的信》。(多媒体出示课题)

二、新授:

1、齐读课题,在这个题目中哪些字是我们以前没学过的?

2、师出示卡片:“捎”“信”领读,开火车读,注意“捎”是翘舌音。你还能用这两个字组词吗?

3、鱼儿到底是怎样捎来的信,捎来的什么信?下面看大屏幕(出示题目及6幅漫画)4、仔细观察,看你能看懂哪幅图,把你看懂的说给同桌听。

生1:第一、第二幅图写父亲在那聚精会神地钓鱼,儿子想办法不让钓,从而保护鱼儿,因此,儿子以鱼儿的口气写了一封信。

生2:第三,四幅图写儿子跳到水中,把信挂在了鱼钩上。

生3:第五,六幅图父亲发现鱼竿动了,本以为是鱼儿咬钩了,拎起一看,原来是一封信。

5、通过你对漫画的理解,你认为儿子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6、猜猜儿了在写信,挂信时会想些什么?(不想钓鱼,想保护鱼儿)

7、带着这种理解,我们齐读这封信。(大屏幕出示信)

①开火车读一类字:捎肖信言致至礼屏幕出示)

②注意:“致”的左边最后一笔是堤

“礼”是衣字旁而不是示字旁。

③用生字扩词,选择一两个说话。

8、生字我们认识了,再来读这封信,思考父亲看了这封信会怎么说?

三、新生知识升华:

1、在屏幕出示父与子中几幅简单的漫画共同学欣赏。

2、自己创作:出示课后四幅未完成的图,让同学想象并补画上。

四、总结:

我想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会更加喜欢漫画,如果有条件,老师希望咱们一年一班的同学都看看父与子的漫画。

五、板书设计

鱼儿捎来的信

“我们今天不想来,致礼!鱼儿”

不想钓鱼,想保护鱼儿

3、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4、“开火车”读词语:

去掉拼音读。

5、读句子:

⑴松鼠聪明活泼,学会了摘松果吃。

⑵忽然,松鼠眨眨眼睛,想起来了:如果光摘松果,不栽松树,总有一天,一棵松树也没有了!

⑶松树有了好主意:每次摘松果,吃一个,就在土里埋下一个。以后,这里就会长出一片松树林的。

每个孩子的识字基础、识字能力是不同的。因此摒弃常用的反复齐读等方法,让他们自由识记、自由交流各自的方法,提供相互学习的机会。

四、学习第一段

1、(出示课件:小松鼠在摘松果吃。)

如果你是小松鼠,在这么美丽的森林里,摘吃松果,心里会怎么想?

2、谁来读这一段,读出小松鼠的高兴劲儿?其他小朋友仔细听,你从哪儿体会到了小松鼠的高兴了?这样评价他的朗读,好吗?

3、评议、朗读:

重点:每个松果都那么香,那么可口。

怎么读才能让人觉得:啊,真香,真可口,真高兴!自己试试吧!

指名朗读,感受。

在生活中,小朋友们也一定遇到过这么开心的事情吧!能像小松鼠一样地说说吗?

交流:

可以用上“那么……那么……”

也可以鼓励学生用不同的词语句式:

如“真”、“特别”、“很”……

4、齐读第一段。

以读促悟,以悟激情,在一遍遍的朗读中体会小松鼠高兴的心情。评议的过程既是学生交流自己对语言的体验,又是在培养他们倾听、赞美、交流的好习惯。同时,语言的感悟到积累、运用,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但又不拘泥于课文中的句式,努力体现“实”而“活”。

五、指导写字

1、观察:

观察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笔画之间的相对位置。

“以”、“后”、“更”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2、范写:

师边范写边讲解要点,强调:

“以”的末笔是点。

“后”的第一、二两笔是平撇和竖撇,竖撇要竖起来。

“更”最后两笔交叉的位置。

3、仿写、比较:

写完一个字,把这个字与范字比较,找到要注意的地方,再写下一个。

4、练习写字,教师巡视。

5、展示评议。

观察、模仿、比较,是写字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这个过程是他们在发现、尝试、再分析、再进步,从中体会到作为一个发现者探索者的乐趣。自觉性和自信心不断增强,有利于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每位学生头戴松鼠头饰,玩“采松果”游戏: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