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有关于幼儿园亲子活动策划案模板10篇模版范文,欢迎各位阅读和下载,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幼儿园亲子活动策划案模板1

活动名称:种子排队

活动背景:

幼儿园数学教学是一门系统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密切联系幼儿和生活,利用幼儿平常接触到的、熟悉的事物来设计数学活动,是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幼儿思维具体形象性这一矛盾的最好方法。操作法是幼儿学习数学的基本方法,我们投放幼儿自己收集、非常熟悉的大小不一的种子材料,创设问题情景,让幼儿带着问题去操作、思考、探索。通过种子排队、球排队、游戏“走钢丝”,三个层层递进的环节,感知物体大小、数量与排列长短的一种互逆关系。本次活动,发展了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了幼儿的学习习惯。

一、活动目标:

1.学习将收集的种子进行分类、排列,并做记录。

2.积极探索,分析讨论,感知物体的大小、数量与排列长短的关系。

二、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份种子(蚕豆、黄豆、赤豆各十颗)

2.纸板人手一张

3.乒乓球、海洋球各一个。

三、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看看桌子上有什么?” (蚕豆、黄豆、赤豆)“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什么?”(种子)

2.第一次探索活动:感知数量相同,大小不一的种子,排列长短不一样。

(1)讲解操作要

“现在请你们做件事,给这些种子分分家(出示图一)

“请你们猜猜第一条线上排什么?为什么?”(红豆,因为有红豆标记)

“第二、第三条线呢?”(黄豆、蚕豆)

“排的时候要从红线开始,一个靠着一个,让它们站在线上。三排全排完了,不要收,数一数,把数字记到后面的格子中。

(2)幼儿操作,用种子在纸板上排队。

(3)请幼儿讲述排列结果。

“红豆有几颗?”(十颗)“黄豆有几颗?”(十颗)“蚕豆呢?”(十颗)“它们都是十颗啊?那它们排的队伍一样长吗?”(不一样)

(4)讨论:为什么都是十颗,队伍不一样长呢?(因为红豆小,所以排得最短。因为蚕豆大,所以排得最长。因为黄豆不大也不小,所以排的队伍不长也不短)。

(5)小结:相同数量的种子,颗粒越小,排列越短,颗粒越大,排列越长。

3.第二次探索活动:感知大小不一的种子,排列长短相同时,数量不同。

(1)请幼儿把纸板翻过来,观察另一面。“看看纸板上有什么?”(种子标记、线)“这三条线怎么样?”(一样长)

(2)设疑、引导幼儿思考“如果在这三条一样长的线上排队,想想它们用的数量会不会一样多?”(A:一样,B、不一样)

(3)交待探索要求,幼儿操作。

“请你们用不同的种子分别在三条一样长的线上排列,看看它们用的数量到底会不会一样多呢?”

(4)讲述操作结果。

(不一样多,红豆用得最多,蚕豆最少)

(5)讨论“为什么排一样长的队伍时,红豆用得最多,蚕豆用得最少呢?”

(6)小结:队伍一样长时,小种子用得多,大种子用得少。

4.结合生活实际进一步感知大小、数量与排列长短的关系。

(1)出示海洋球、乒乓球,提问:

“如果用相同数量的海洋球和乒乓球排队,谁的队伍长,谁的队伍短,为什么?”(乒乓球小,排的队伍短;海洋球大,排的队伍长)。

“让它们排一样长的队伍,海洋球和乒乓球谁用得多?为什么?”(队伍一样长时,大的海洋球用得少;小的乒乓球用得多)。

(2)游戏:走钢丝。

“请小朋友一起来做走钢丝的游戏。自己找一段距离,从起点线处脚跟对脚尖走到终点线,数数你用了几步?老师用了几步?”

“想一想,为什么老师用的步子少,你们用的多呢?”

活动名称:趣味夹子

活动意图: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要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为此,笔者为幼儿创设了一个有准备的环境,将幼儿数学活动与游戏活动进行整合,让幼儿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中主动地进行探索。中班幼儿的数学学习,是从对数量的感知阶段向数词和物体数量间建立联系阶段的过渡,同时,他们有了最初的数群概念,已开始理解数的实际含义。为此,根据中班幼儿思维发展的特点,笔者准备了充足的操作材料,为幼儿在具体操作中深化对数的认知做好物质准备。

活动目标:

1.乐意和同伴讲述自己活动的过程;

2.会将颜色相同的夹子夹在一起;

3.初步学习按卡片上的动物数目匹配相应数量的夹子。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能够手口一致地对6以内的数进行点数;

2.物质材料准备:红、黄、绿色塑料夹子若干,动物卡片若干,铃鼓,摸箱;

活动过程:

1.游戏“夹夹子”,引发幼儿兴趣。

幼儿听铃声开始夹夹子,铃声开始,往衣服上夹夹子,铃声停就停止夹。

2.数夹子。

(1)请幼儿数一数自己衣服上夹了几个夹子。

(2)请2—3名幼儿说说自己身上夹子的数量,大家一起验证。

(3)请幼儿和同伴互相数一数,比一比,谁夹得多。

3.找不同。

(1)引导幼儿学习将相同颜色的夹子夹在一起。

(2)幼儿间互相看看,旁边的小朋友是否夹对了。并数数每种颜色夹子的数量。

4.按动物数量匹配夹子。

(1)出示摸箱,教师说明游戏玩法,卡片上有几个动物就夹几个夹子,请幼儿一一对应夹。

(2)幼儿操作,教师个别指导。

(3)互相交流,验证。

5.以舞蹈“螃蟹舞”结束活动。

中二班

活动名称:小动物住新家(7以内的物体按数量归类)

活动目标:

1.能将7以内的物体按数量归类,并用数字表示物体的数量。

2.运用目测数群再接着数完全部的方法,正确判断7以内的数量。

3.能学习别人的好方法,乐意使用新的方法数数。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经认识了数字1——7。

2.物质准备:

教具:房屋形分类底版,7以内的动物卡片若干。

学具:房屋形分类底版,7以内的动物卡人手一套,数字卡片1——7人手一套。

环境:在黑板上创设动物园的环境,并在每个区域贴上数字。

活动过程:

1.游戏:参观动物园。复习认识数字1——7。

师:今天,老师带你们到动物园去玩,好吗?(出示黑板)看,动物园里有几个房间呀?这是几号房间呢?(引导幼儿复习认读数字。)

2.游戏:和动物做朋友。学习运用目测数群再接着数完全部的方法,正确感知7以内的数量。

(1)教师出示数量是7的动物卡片,引导幼儿学习目测数群再接着数完全部。

师:听说我们来动物园了,小动物也来欢迎我们了。看,是谁呀?有几只?你是怎样数的?

师:这些小动物是怎样排队的?数的时候我们可以怎样数呢?(先看集中在一起的,然后接着数完其他的。)谁来试一试。

(2)请幼儿运用目测数群再接着数完全部的方法,感知数量7。

(3)教师再次出示数量是6或者7的动物卡片,请幼儿运用目测数群再接着数完全部的方法数数。

师:谁也会用这种方法数数的?

(4)幼儿人手一张动物卡片,练习运用目测数群后数完全部的方法进行数数,教师巡回指导。

师:小动物和我们玩起来捉迷藏的游戏,请你们把它们找出来,用刚才我们学到的新方法,数数你找到的小动物有几只。

(5)交流:你找到了什么动物?有几只?你是怎样数的?

3.游戏:给小动物搬新家。能将7以内的物体按数量归类,并用数字表示物体的数量。

(1)给新房加门牌号码,能将数字1——7按顺数或倒数的顺序进行排列。

师:森林里盖好了一幢新房子,今天,这些小动物们要搬到新房子里去。看,新房有几间呢?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7来表示)

师:这幢房子上还没有门牌号码呢,我们来给小动物的新房装上门牌号码怎么样?该怎样装呢?(幼儿想办法。)哦,我们可以用数字按顺序装上门牌号码。谁来帮小动物装门牌号码呢?(请一幼儿操作。)你是怎么装的?为什么要这样装呢?(请幼儿说出数字排列的顺序。)

师:这些数字除了可以这样排,还可以怎样排呢?谁来试一试。(幼儿再次操作。)

(2)游戏:给小动物搬新家。能将7以内的物体按数量归类。

师:现在,我们可以给小动物搬新家了,你的动物朋友应该住在哪一间房子里呢?为什么?教师请一幼儿将自己手里的动物送到相应数字的房间里,并说出:有几只动物,就住几号房间。

师:原来,给小动物搬家的时候,要先数数卡片上有几只小动物,然后送到几号房间里去。幼儿根据自己手里卡片上动物的数量,放到标有相应数字的房间里。

4.游戏:给动物送食物。巩固目测数群再接着数完全部的数数方法,感知7以内的数量。

师:还有很多的小动物没搬进新房子里呢,请小朋友帮它们在新房子上装上门牌号码,然后送他们住进新房子里,再给它们送点糖果当礼物,好吗?(幼儿操作,按数字摆放相应数量的动物卡片和点卡。)

5.活动评价:你是怎么帮小动物搬新家的?展示幼儿操作,请幼儿介绍操作的过程和结果,表扬能运用目测数群再接着数完全部方法进行数数的幼儿。

活动名称:小动物住新家(7以内的物体按数量归类)

活动目标:

1.能将7以内的物体按数量归类,并用数字表示物体的数量。

2.运用目测数群再接着数完全部的方法,正确判断7以内的数量。

3.能学习别人的好方法,乐意使用新的方法数数。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经认识了数字1——7。

2.物质准备:

教具:房屋形分类底版,7以内的动物卡片若干。

学具:房屋形分类底版,7以内的动物卡人手一套,数字卡片1——7人手一套。

环境:在黑板上创设动物园的环境,并在每个区域贴上数字。

活动过程:

1.游戏:参观动物园。复习认识数字1——7。

师:今天,老师带你们到动物园去玩,好吗?(出示黑板)看,动物园里有几个房间呀?这是几号房间呢?(引导幼儿复习认读数字。)

2.游戏:和动物做朋友。学习运用目测数群再接着数完全部的方法,正确感知7以内的数量。

(1)教师出示数量是7的动物卡片,引导幼儿学习目测数群再接着数完全部。

师:听说我们来动物园了,小动物也来欢迎我们了。看,是谁呀?有几只?你是怎样数的?

师:这些小动物是怎样排队的?数的时候我们可以怎样数呢?(先看集中在一起的,然后接着数完其他的。)谁来试一试。

(2)请幼儿运用目测数群再接着数完全部的方法,感知数量7。

(3)教师再次出示数量是6或者7的动物卡片,请幼儿运用目测数群再接着数完全部的方法数数。

师:谁也会用这种方法数数的?

(4)幼儿人手一张动物卡片,练习运用目测数群后数完全部的方法进行数数,教师巡回指导。

师:小动物和我们玩起来捉迷藏的游戏,请你们把它们找出来,用刚才我们学到的新方法,数数你找到的小动物有几只。

(5)交流:你找到了什么动物?有几只?你是怎样数的?

3.游戏:给小动物搬新家。能将7以内的物体按数量归类,并用数字表示物体的数量。

(1)给新房加门牌号码,能将数字1——7按顺数或倒数的顺序进行排列。

师:森林里盖好了一幢新房子,今天,这些小动物们要搬到新房子里去。看,新房有几间呢?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7来表示)

师:这幢房子上还没有门牌号码呢,我们来给小动物的新房装上门牌号码怎么样?该怎样装呢?(幼儿想办法。)哦,我们可以用数字按顺序装上门牌号码。谁来帮小动物装门牌号码呢?(请一幼儿操作。)你是怎么装的?为什么要这样装呢?(请幼儿说出数字排列的顺序。)

师:这些数字除了可以这样排,还可以怎样排呢?谁来试一试。(幼儿再次操作。)

(2)游戏:给小动物搬新家。能将7以内的物体按数量归类。

师:现在,我们可以给小动物搬新家了,你的动物朋友应该住在哪一间房子里呢?为什么?教师请一幼儿将自己手里的动物送到相应数字的房间里,并说出:有几只动物,就住几号房间。

师:原来,给小动物搬家的时候,要先数数卡片上有几只小动物,然后送到几号房间里去。幼儿根据自己手里卡片上动物的数量,放到标有相应数字的房间里。

4.游戏:给动物送食物。巩固目测数群再接着数完全部的数数方法,感知7以内的数量。

师:还有很多的小动物没搬进新房子里呢,请小朋友帮它们在新房子上装上门牌号码,然后送他们住进新房子里,再给它们送点糖果当礼物,好吗?(幼儿操作,按数字摆放相应数量的动物卡片和点卡。)

5.活动评价:你是怎么帮小动物搬新家的?展示幼儿操作,请幼儿介绍操作的过程和结果,表扬能运用目测数群再接着数完全部方法进行数数的幼儿。

幼儿园亲子活动策划案模板2

活动目的:

本次活动的目的是为了锻炼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并且增强亲子之间的合作能力。

活动准备:

为了进行这个活动,我们需要准备以下物品:4个篮球,4对高跷木,以及8个小凳子。

活动过程:

1、首先,幼儿和家长分别站在场地的两侧,彼此间隔大约8米。我们将高跷木放在起始点的小凳子上,而篮球则放在家长身后的小凳子上。每场比赛将分为4组进行。

2、当老师喊出口令"开始"时,幼儿将脚蹬在高跷木上,向家长这边走去。与此同时,家长也要准备好,把自己装进一个大袋子里。当幼儿走到家长身边时,家长先把幼儿抱进大袋子里,然后拿起起始点上的篮球,与幼儿面对面站好,接着一起跳到终点。最后,家长要把篮球放在终点的小凳子上,确保篮球不会滚下来。

3、首先到达终点的组即为获胜组。

4、在活动中有一些规则需要遵守:幼儿必须与家长一同站在大袋子里跳回终点,而不能跑步或者走路;幼儿必须脚踩高跷木走到家长身边。

通过这个活动,孩子们不仅可以锻炼身体的协调能力,还能够与家长一起合作,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同时,这也是一次很好的团队合作的机会,让孩子们学会互相协作和配合。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在这个活动中获得快乐和收获!

幼儿园亲子活动策划案模板3

为了促进学前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并充分宣传《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我们的幼儿园结合本次宣传月的主题“《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让科学育儿知识进入千家万户”,开展了一系列学前教育宣传活动。为了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我们制定了详细的活动方案,并按照方案要求组织了各项活动。以下是我们的具体总结:

首先,我们非常重视宣传活动,成立了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领导小组,由园长担任组长,全力推动宣传工作的开展。我们主要宣传了学前教育发展政策,增强社会共识,宣传学前教育管理制度,促进规范办园。重点宣传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及关于规范办园、科学保教的相关规定。我们组织了各种形式多样的活动,引导教师和家长学好《指南》,用好《指南》,将教育理念转化为实际行为。

我们通过宣传条幅、醒目标语、致家长的信函等多种方式进行宣传。我们的宣传活动丰富多彩,形式灵活多样,内容科学规范,确保了宣传的实效性。

在活动中,我们向家长发放了宣传资料和致家长的信函,让他们对《指南》有所了解,了解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初步认识到学习《指南》对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性。通过家长座谈会和宣传栏等方式,我们营造了宣传月的氛围,并向家长介绍了规范办园、科学保教和幼儿园科学办园理念,让家长对《指南》有更深的理解。我们希望家长们知道教育孩子学习与发展的具体方向,树立科学育儿的教育观念,为更好地教育孩子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我们还举办了“爱工作、爱孩子”主题演讲比赛,增强教师的爱岗敬业精神,提高教师的素质,促进他们的专业发展。此外,我们还开展了以“谢谢你,我的好妈妈”为主题的半日感恩亲子活动,旨在让家长发现孩子的点滴成长,共同为孩子打造一个慢成长、满成长的生活环境,让幼儿在积极健康的环境中发展自信和自尊。

我们还重点推广了防溺水安全教育知识。夏季是溺水事故高发期,为了提高师幼的安全意识,避免溺水事故的发生,我们通过观看安全教育片、讲故事、传授自防自救小常识等方式对幼儿进行了防溺水安全教育。同时,我们向家长发放了夏季安全教育小常识的温馨提示,深化了防溺水安全教育,让孩子们掌握自防自救的知识,家长们也提高了对孩子的监管意识。

为了让孩子们度过一个愉快难忘的节日,我们还举办了庆六一的汇演活动。200多名幼儿登台表演了舞蹈、亲子秀、舞台剧、时装秀等形式多样的节目。通过这次活动,我们不仅向家长展现了孩子们活泼可爱、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同时也让家长和社会公众更加了解了我们幼儿园的工作,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

最后,我们还组织了“幼小衔接——做快乐的小学生”参观小学活动。孩子们参观了大操场、教室等地方,亲眼观察了小学生上课、做练习题的情景。通过亲身体验,孩子们更加渴望成为小学生,家长们也对孩子入学的准备工作有了更具体的认识,为顺利过渡到小学做好了铺垫。

通过以上活动,我们向教师和家长传播了先进的学前教育理念和科学育儿知识,宣传了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以及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措施。我们帮助家长们转变育儿观念,提高科学育儿水平,自觉抵制任何有害的幼儿健康成长行为。

通过这次活动,教师和家长们都获得了很大的收获。教师们初步掌握了在实施《指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各种情况,并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教学活动中。同时,家长们对学前教育的发展状况和未来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我们相信,在家长和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孩子们将会快乐地成长!

幼儿园亲子活动策划案模板4

一、活动时间

本次亲子活动将于XX年XX月XX日举行。

二、活动地点

活动将在学校的大操场举行。

三、活动准备

为了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我们需要做以下准备:

1.通知父母来园参加亲子活动。

2.准备游戏需要的材料。

3.布置活动场地,使其适合进行游戏。

4.准备奖品,以激励孩子们参与活动。

四、具体活动方案

(一)活动流程:

1、早操表演

为了让孩子们开心地开始活动,我们将安排早操表演。

2、老师讲注意事项。

在活动开始之前,老师将向家长们介绍活动的注意事项:

(1)请您在活动中看好您的宝宝,以免其受到伤害。

(2)请在活动过程中遵守活动规则,以确保每个家庭都能公平地参与。

(3)在活动中请勿拥挤,以维护安全和秩序。

(4)在活动中表现棒的小朋友将有机会获得我们准备的小礼品哦!

(二)亲子游戏:

1、《开火车》

游戏规则:(每组7人)本游戏为双向竞赛,中班段的三个班级将进行比赛,速度最快的一组将获胜。每个幼儿和家长将身上套上一个呼拉圈,然后一起跑向终点。到达终点后,将呼拉圈交给终点的另一户家庭,游戏继续进行。幼儿需要抓住家长的衣服,以确保呼拉圈不会从身上掉下来。

2、《过小河》

游戏规则:(每组7人)本游戏为双向竞赛,中班段的三个班级将进行比赛,速度最快的一组将获胜。我们会在操场上划好起点和终点的跑道(小河),并准备好6块小垫子(石头),以供三个班级同时进行比赛。每个幼儿需要踩在家长放置的小垫子上,家长负责铺设小垫子。比赛开始后,家长将手中的小垫子放在孩子的前面,孩子走到前面一块小垫子后,家长将身后的小垫子拿起并放到孩子的前面,以此类推。先过河的一组将获胜。孩子必须踩在小垫子上前进,家长不得触碰孩子。

3、《小袋鼠摘果》

游戏规则:(每组7人)每个家庭的家长需要用布蒙住眼睛,然后抱着自己的孩子(孩子手里拿着一个小球)站在起点排队。比赛开始后,家长在孩子的语言提示下前进,直到到达篮筐边,然后将球投入篮筐。在规定的时间内,将篮筐中的球投得最多的一组将获胜。

4、小脚踩大脚

游戏规则:(每组7人)每个家庭由一名家长和一名幼儿参加。幼儿需要将双脚踩在家长的脚上,然后家长和幼儿手拉手。听到口令后,家长带着幼儿向前跑,幼儿的双脚不能离开家长的脚。速度最快的一队将获胜。

5、拔河

游戏规则:(每组13-14人)每个班级将分成2个大组,三个班级错开比赛。比赛时,双方各拉住绳子的一端,将绑在绳子上的标志拉过中间的界线即获胜。

6、抢地盘

游戏规则:(每组21人)每轮比赛各班级选出7组家长和幼儿,他们将站在操场上的一个大圆圈内,而大圆圈内放置着比人数少的呼啦圈。比赛开始时,老师会敲鼓,家长牵着幼儿的手顺时针移动在大圆圈上,当鼓声停止时,家长和幼儿必须一起站在呼拉圈内,未能抢到呼啦圈的组将被淘汰。四个组的比赛结束后,每组的冠军将再次进行比赛,最后抢到呼啦圈的组将获胜。

幼儿园亲子活动策划案模板5

活动目标

我们的活动目标有两个:

(1)了解中国结的编结工具与制作材料,尝试学编最简单的十字结。

(2)体验编结活动的快乐,发展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

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有关于幼儿园亲子活动策划案模板10篇模版范文,欢迎各位阅读和下载,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幼儿园亲子活动策划案模板1

活动名称:种子排队

活动背景:

幼儿园数学教学是一门系统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密切联系幼儿和生活,利用幼儿平常接触到的、熟悉的事物来设计数学活动,是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幼儿思维具体形象性这一矛盾的最好方法。操作法是幼儿学习数学的基本方法,我们投放幼儿自己收集、非常熟悉的大小不一的种子材料,创设问题情景,让幼儿带着问题去操作、思考、探索。通过种子排队、球排队、游戏“走钢丝”,三个层层递进的环节,感知物体大小、数量与排列长短的一种互逆关系。本次活动,发展了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了幼儿的学习习惯。

一、活动目标:

1.学习将收集的种子进行分类、排列,并做记录。

2.积极探索,分析讨论,感知物体的大小、数量与排列长短的关系。

二、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份种子(蚕豆、黄豆、赤豆各十颗)

2.纸板人手一张

3.乒乓球、海洋球各一个。

三、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看看桌子上有什么?” (蚕豆、黄豆、赤豆)“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什么?”(种子)

2.第一次探索活动:感知数量相同,大小不一的种子,排列长短不一样。

(1)讲解操作要

“现在请你们做件事,给这些种子分分家(出示图一)

“请你们猜猜第一条线上排什么?为什么?”(红豆,因为有红豆标记)

“第二、第三条线呢?”(黄豆、蚕豆)

“排的时候要从红线开始,一个靠着一个,让它们站在线上。三排全排完了,不要收,数一数,把数字记到后面的格子中。

(2)幼儿操作,用种子在纸板上排队。

(3)请幼儿讲述排列结果。

“红豆有几颗?”(十颗)“黄豆有几颗?”(十颗)“蚕豆呢?”(十颗)“它们都是十颗啊?那它们排的队伍一样长吗?”(不一样)

(4)讨论:为什么都是十颗,队伍不一样长呢?(因为红豆小,所以排得最短。因为蚕豆大,所以排得最长。因为黄豆不大也不小,所以排的队伍不长也不短)。

(5)小结:相同数量的种子,颗粒越小,排列越短,颗粒越大,排列越长。

3.第二次探索活动:感知大小不一的种子,排列长短相同时,数量不同。

(1)请幼儿把纸板翻过来,观察另一面。“看看纸板上有什么?”(种子标记、线)“这三条线怎么样?”(一样长)

(2)设疑、引导幼儿思考“如果在这三条一样长的线上排队,想想它们用的数量会不会一样多?”(A:一样,B、不一样)

(3)交待探索要求,幼儿操作。

“请你们用不同的种子分别在三条一样长的线上排列,看看它们用的数量到底会不会一样多呢?”

(4)讲述操作结果。

(不一样多,红豆用得最多,蚕豆最少)

(5)讨论“为什么排一样长的队伍时,红豆用得最多,蚕豆用得最少呢?”

(6)小结:队伍一样长时,小种子用得多,大种子用得少。

4.结合生活实际进一步感知大小、数量与排列长短的关系。

(1)出示海洋球、乒乓球,提问:

“如果用相同数量的海洋球和乒乓球排队,谁的队伍长,谁的队伍短,为什么?”(乒乓球小,排的队伍短;海洋球大,排的队伍长)。

“让它们排一样长的队伍,海洋球和乒乓球谁用得多?为什么?”(队伍一样长时,大的海洋球用得少;小的乒乓球用得多)。

(2)游戏:走钢丝。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