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常态化趋势下,日常生活中时常会进行核酸检测应急采样工作,以下小编收集整理了全员核酸检测应急采样工作方案精选6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全员核酸检测应急采样工作方案精选1

为有效应对处置可能发生的散发和聚集性新冠肺炎疫情,规范有序开展全员核酸采样工作,根据国务院应对新冠病毒感染肺炎联防联控机制《全员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实施指南(第二版)》(联防联控机制综发〔20XX〕97号)、《湖北省可能发生的新冠肺炎本土疫情应对处置工作方案》(鄂防指发〔20XX〕211号)、《十堰市全员应急核酸检测组织工作方案》(十肺炎防指发〔20XX〕19号)等文件规定,为全面做好我乡全员应急核酸采样工作,有效应对可能发生的新冠肺炎疫情,明确职责分工,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的

按照国家、省、市、县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的要求,积极应对可能新出现的新冠肺炎疫情,在48小时内完成全乡全员应急核酸现场采样、标本采样工作。

二、工作原则

(一)总体原则。全面动员,乡级统筹调度,属地管理实施,科学、规范、有序组织,实现辖区全部人群核酸采样应采尽采。

(二)采样原则。组织辖区居民在现住地就近采样,统筹考虑人口分布密度等因素,确保各采样点满足需要、工作饱和。

三、组织领导

全乡全员应急核酸采样工作按照市、县疫情防控指挥部的组织架构组织实施,实行指挥长负责制。在乡疫情防控指挥部成立全员核酸采样指挥中心,对全员核酸采样工作进行统一调度。全乡全员应急核酸采样工作由乡疫情防控指挥部统筹,乡疫情防控指挥部组织实施。

四、应急响应

根据相应响应机制,乡级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全员应急核酸采样通告,启动与结束全员应急核酸采样。乡级疫情防控指挥部指挥长、副指挥长、各工作组组长及属地组织、宣传部门、卫生院、派出所、市场监督管理所、财政所、供电所主要领导在乡级全员核酸采样指挥中心集中调度。

五、采样工作安排

(一)采样方式。第一轮采样可以全部采用10合1混样采样,尽快筛查出感染人员。之后的全员核酸采样,按照高风险地区及高风险人群(密接人员、次密接人员、共同暴露人群、发热门诊患者等)按照1∶1单样采样,中风险地区可以按照1∶1单样或5合1混样采样,低风险地区可以按照10合1混样采样。

(二)宣传发动。制作、发布全员核酸采样通告(详见附件2),发送宣传提示短信(详见附件3),张贴核酸采样公告,广而告之。

(三)组织群众。各村、组向辖区居民采取登门入户、打电话或发送短信、微信等方式,告知居民参加核酸采样的具体时间、地点和注意事项。提前组织群众扫码登记信息。

(四)采样点数量设置。以各村、组为单位,按照48小时内全部完成核酸采样的标准设置采样点数量,在全乡设置20个采样点,21个采样台,可根据实际情况适量增加采样台数量。

(五)采样点场地设置。采样点场地由各地村负责,选择空旷、通风良好的场地作为大规模人群筛查集中采集地点,根据现场环境条件,划分为等候区、采集区、缓冲区和临时隔离区,有效分散待检人员密度。采样工作开始前,负责采样点设置的社区和采样工作队应就核酸采样人员分工、采样开始时间等进行提前沟通,确保采样工作安全、有序、高效,避免人群聚集。

1.等候区。设置人行通道,同时设置一米线保证等候人员的防护安全。根据天气条件配备保温、降温、遮阳、遮雨等设施。老年人、儿童、孕妇和其他行动不便者优先采集。

2.采集区。根据采样点设置同步配备帐篷、取暖设备、适量桌椅,保证医护人员在相对舒适环境下工作。配备采集用消毒用品、拭子、病毒采集管,并为受检人员准备纸巾、呕吐袋和口罩备用。样本如无法及时送至实验室,需准备4℃冰箱或低温保存箱暂存。

3.缓冲区。空间应当相对密闭,可供采集人员更换个人防护装备,放置与采样点规模相匹配的防护用品、采集用消毒用品、拭子和采集管、户外消杀设备。

4.临时隔离区。用于暂时隔离在采集过程中发现的疑似患者或高危人群。

(六)采样点工作人员配置。采样现场工作由当地村组负责组织、协调,每个采样点由1名政府干部负总责,配属若干名工作人员、下沉党员、派出所民(辅)警、志愿者开展工作。

1.等候区。配属2名工作人员负责维护秩序,2名工作人员负责人员测温。每个信息登记台配属2名工作人员,1人负责登记信息,1人负责引导、编组(10人/组)。

2.采集区。每个采样台由1名医护人员负责采样,1名工作人员负责协助。

3.临时隔离区。配属1名医护人员负责值守。

4.安保维稳。配属1名派出所民警负责维持采样点秩序及应对突发事件。上述人员系单班工作人员配置,每个采样点按照2个班组的数量配备,轮班运转。

(七)采样点物资配置

1.采样点设施。遮阳棚、桌子、凳子、隔离地锥及隔离带、夜间照明、移动电源等设施。

2.采样用品。笔记本电脑、身份证读卡器、采样登记表、橡皮筋、记号笔、中性笔、自封袋、咽拭子套装、拭子、压舌板、采样箱、样本运送箱、冰排、生活垃圾袋、医用黄色垃圾袋。

3.核酸采样物资。核酸采样试剂、核酸提取试剂、咽拭子采样套装、拭子等。

4.防护用品。医用防护服、隔离衣、医用N95口罩、医用外科口罩、医用隔离眼罩/面罩、一次性医用口罩、一次性乳胶手套、一次性鞋套、一次性医用帽子、一次性薄膜手套、水银温度计、红外测温仪等。

5.消杀物资。医用酒精、消毒液、垃圾包装袋等。

6.消毒剂与应急药品。75%乙醇、手消凝胶、0.2%含氯消毒液、喷壶、应急药品。

7.其他物资。为受检人员准备纸巾、呕吐袋和口罩备用。

8.后勤物资。饮用水、盒饭等。

(八)采样点车辆配置。河西、六郎关、梁家川三个中心村各配备1辆车(含1名医护人员)。每个采样点配备1辆样本运送车。各地可根据实际适当调整。

(九)流动采样队。1支流动采样队,配置1辆汽车、1名司机、1名医护人员、1名工作人员。

(十)人员防护。采样人员采取三级防护。要求每采集一人必须进行手消毒一次,手消毒时间不少于15秒。手套被污染时,应及时更换外层乳胶手套。采样人员防护装备:工作服、一次性工作帽、双层手套、防护服、KN95/N95及以上级别的防护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防护面屏、防护靴套。村工作人员、志愿者、民警防护装备:医用外科口罩、帽子、隔离衣、乳胶手套、靴套。

六、样本包装和转运

(二)摸清底数

各村对辖区村民进行摸底登记,建立辖区村民花名册,至少包括村民姓名、身份证号、家庭住址(具体到门牌号)和联系电话,掌握辖区村民基本情况,并做好信息安全保护,为全员核酸检测做好充分准备。

(三)建立采样队。全镇共组建3个采样队,每个采样队配置7名工作人员,其中领队联络员1名(镇办负责)、登记人员1名(镇办、村负责)、采样管编号人员1名(镇办、村、社区负责)、采样人员1名(县卫健局负责)、整理送样人员1名(县卫健局负责)、公安民警维稳人员1名(当地公安负责),场地消毒人员一名1名(镇办、村负责)。登记人员必须会熟练使用电脑,采样人员、整理送样人员必须是经过卫健局采样专业知识增训的医疗卫生技术人员。采样点设置情况和采样队组建立情况详见附件。

(四)提升检测能力

我镇人口按照全员检测0.35万人的任务目标测算,2天完成检测。按照10:1的.混采检测标准,县第二人民医院与第三方机构签订购买服务负责我镇辖区内的混检任务。

(五)加强物资储备

负责根据辖区人口数,准备足够数量病毒采样管(包括:单人份、5混1和10混1病毒采样管)、咽拭子(鼻咽、口咽)、采样袋(单个病毒采样管的小采样袋和用于装多个病毒采样管的大采样袋)、隔离衣、防护口罩、帽子、手消、消毒酒精、喷壶、防护用品、生物安全转运箱(具备冷藏功能的A类物品运输UN2814标准的转运箱)、与转运箱匹配的试管架、一次性中单、医废桶、医废专用垃圾袋、PDA手持终端(安卓系统手机)、登记本、笔等物资设备。

(六)启动采检

1.启动应急响应。辖区内发生新冠肺炎本地疫情,感染来源不明,需要进行扩大核酸检测尽快查找潜在传染源,启动全员核酸检测时,各村要迅速成立前线指挥部,靠前指挥。辖区内各村、各站所即刻做好应急准备,确保人员、物资、设施设备及时到位。

2.开启指挥调度。全员核酸检测工作组统一指挥,进行统一调度和资源调配。

3.发布检测公告。向全镇公告采样范围、采检时间、采样对象和频次要求等。通过推送新媒体通知信息、广播、电话、上门联系等多种途径,向群众公布采样点信息、预约方式等。

4.组织有序登记。提前对辖区内群众采样信息进行收集、登记。通过多种方式发布核酸检测小程序及信息采集指引,引导检测对象提前录入个人信息。按照属地原则,各村负责具体组织网格员、村民小组长等,对采样点应检尽检人员进行核查,逐一入户做好通知,并做好必要防护,核实人数、整理清点人员名册,发现漏检及时通知补采或.上门检测,确保不漏一户、不漏一人。

5.合理安排采样。在提前预设采样点的基础上,工作人员迅速到位,采样点应在采检公告发布后4-6小时内完成规范建设和启用。采样点根据气候、天气等情况,设置必要的遮蔽、降温、挡雨等设施设备。做好人员配备,每个采样点可设多个采样台。各村指派专人到镇疫情防控物资储备库按需领取物资,并通知辖区各采样点工作人员迅速到采样点开展工作。各村要做好现场管理,应尽可能采取分区分时段模式组织实施,合理安排采样时间,尽量将居民等待时间不超过30分钟。现场采样全程使用信息化扫码方式进行信息登记录入、读取、审核、数据上传等,发挥信息化简便、高效作用。

6.样本保存转用。核酸检测样本应当低温(2-8C)保存,原则上每2小时收集一次样本进行转运,保证样本采集后4小时内送达实验室。重点地区重点人群应当第一时间转运和检测。如果需要长途运输标本,应当采用干冰等制冷方式进行保存。镇级安排专用车辆和人员及时将各采样点标本送到辖区卫生院集中储存。

7.应急处置。对单采、混采检测样本结果阳性,立即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做好上报、转运、隔离、流调、环境消杀、复筛等后续工作。混采阳性时当地要立即组织应急采样小分队、混管样本所在村和公安机关,原地隔离所涉人员并进行单采复核。当发生标本丢失、外泄或实验室污染等突发情况时,按照就地隔离、就地处置的原则做好应急处置工作,及时向上级报告

8.消毒和医疗废物处置。采样过程中,每完成1人单次采样后,都要实施严格卫生手消毒或更换手套(接触口鼻等污染或疑似污染时立即更换手套),每进行一批混样操作后,应该更换手套,避免交叉污染。采样过程中和采样工作完成后,根据需要实施采样场所的终末消毒和医疗废物转运,坚决杜绝采样场所成为交叉感染的源头。核酸检测各环节均产生医疗废物,应做好医疗废物收集、包装、无害化处理、暂存、交接和转运等工作,确保医疗废物包装无破损、无渗漏。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加强全员核酸检测工作组织领导,镇疫情防控办成立观音寺镇全员核酸检测领导小组,人员组成如下: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党政办,陈海彦同志任办公室主任,具体业务由袁静办理。

(二)备齐物资,全面保障。按照“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的原则,在充分考虑雨雪、低温、高热等特殊天气情况的基础上,根据采样点布局,进行清单式、台账式的采样点布置物资储备或建立有效的调用机制,就近就便保管。采样所需的医用耗材根据辖区人口进行属地储备,县内统一调度,确保随时执行采样任务,并做好现场采样的后勤保障。

(三)夯实工作责任。各村要明确核酸检测目标,具体任务、时限和工作标准,夯实属地责任、人员责任,确保做实工作细节、落实岗位责任、抓实工作任务,时刻保持临战状态,巩固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

全员核酸检测应急采样工作方案精选3

为全面做好我街道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有效应对冬春季可能发生的新冠肺炎疫情,落实好“四早”要求,根据《长治市新冠核酸检测标本采集工作应急预案》,结合我辖区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的

根据国家、省、市关于做好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要求,积极应对可能新出现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出现确诊病例和划定为“中高风险”地区后,按照及时、有效、科学、精准的原则,对疫情可能波及的人群开展核酸检测,实现3-5天内完成本辖区全员核酸检测工作。

二、标本采集对象

发生本土确诊新冠肺炎疫情时,需进行新冠核酸检测的全体居民(包含常住人口、流动人口)。

三、统筹调度计划

当发生疫情需进行全员核酸检测时,在全力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基础上,根据以下要求做好核酸检测实施工作。

(一)临时采集点设置

选择空旷、通风良好的场地作为大规模人群筛查集中采集地点。悬挂醒目标识,尽可能保证人员单向流动,落实“1米线”间隔要求。根据原有场地条件,划分为等候区、采集区、缓冲区和临时隔离区,有效分散待检人员密度。同时应当设置急救设备备用。

1.测温区。设置人行通道,并设置1米线,严控人员密度。

2.登记区。有序进行人员信息登记,等候采样。根据天气条件配备保暖、防寒设施,老年人、孕妇、儿童和其他行动不便者可优先采集。

3.采集区。根据气候条件,配备帐篷、冷/暖风扇、适量桌椅,保证医护人员在相对舒适环境下工作。配备采集消毒用品、拭子、病毒采集管,并应当为受检人员准备纸巾、呕吐袋和口罩备用。标本如无法及时运送至实验室,需准备4℃冰箱或低温保存箱暂存。应当制定防止病原微生物扩散和感染的应急预案。配备足量的采样设备,个人防护用品和健康宣教材料,每天对现场相关物品消杀一次,如为室内临时采样点,应使用分体式空调,配备充足的桌椅,室外悬挂醒目标识,室内环境和物品4小时消杀一次。

4.缓冲区。空间应当相对密闭,可供采集人员更换个人防护装备,放置与采样点规模相匹配的防护用品、采集用消毒用品、拭子和采集管,户外消杀设备。

5.临时隔离区。用于暂时隔离在采集过程中发现的疑似患者或高危人群。

(二)配置情况

疫情常态化趋势下,日常生活中时常会进行核酸检测应急采样工作,以下小编收集整理了全员核酸检测应急采样工作方案精选6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全员核酸检测应急采样工作方案精选1

为有效应对处置可能发生的散发和聚集性新冠肺炎疫情,规范有序开展全员核酸采样工作,根据国务院应对新冠病毒感染肺炎联防联控机制《全员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实施指南(第二版)》(联防联控机制综发〔20XX〕97号)、《湖北省可能发生的新冠肺炎本土疫情应对处置工作方案》(鄂防指发〔20XX〕211号)、《十堰市全员应急核酸检测组织工作方案》(十肺炎防指发〔20XX〕19号)等文件规定,为全面做好我乡全员应急核酸采样工作,有效应对可能发生的新冠肺炎疫情,明确职责分工,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的

按照国家、省、市、县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的要求,积极应对可能新出现的新冠肺炎疫情,在48小时内完成全乡全员应急核酸现场采样、标本采样工作。

二、工作原则

(一)总体原则。全面动员,乡级统筹调度,属地管理实施,科学、规范、有序组织,实现辖区全部人群核酸采样应采尽采。

(二)采样原则。组织辖区居民在现住地就近采样,统筹考虑人口分布密度等因素,确保各采样点满足需要、工作饱和。

三、组织领导

全乡全员应急核酸采样工作按照市、县疫情防控指挥部的组织架构组织实施,实行指挥长负责制。在乡疫情防控指挥部成立全员核酸采样指挥中心,对全员核酸采样工作进行统一调度。全乡全员应急核酸采样工作由乡疫情防控指挥部统筹,乡疫情防控指挥部组织实施。

四、应急响应

根据相应响应机制,乡级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全员应急核酸采样通告,启动与结束全员应急核酸采样。乡级疫情防控指挥部指挥长、副指挥长、各工作组组长及属地组织、宣传部门、卫生院、派出所、市场监督管理所、财政所、供电所主要领导在乡级全员核酸采样指挥中心集中调度。

五、采样工作安排

(一)采样方式。第一轮采样可以全部采用10合1混样采样,尽快筛查出感染人员。之后的全员核酸采样,按照高风险地区及高风险人群(密接人员、次密接人员、共同暴露人群、发热门诊患者等)按照1∶1单样采样,中风险地区可以按照1∶1单样或5合1混样采样,低风险地区可以按照10合1混样采样。

(二)宣传发动。制作、发布全员核酸采样通告(详见附件2),发送宣传提示短信(详见附件3),张贴核酸采样公告,广而告之。

(三)组织群众。各村、组向辖区居民采取登门入户、打电话或发送短信、微信等方式,告知居民参加核酸采样的具体时间、地点和注意事项。提前组织群众扫码登记信息。

(四)采样点数量设置。以各村、组为单位,按照48小时内全部完成核酸采样的标准设置采样点数量,在全乡设置20个采样点,21个采样台,可根据实际情况适量增加采样台数量。

(五)采样点场地设置。采样点场地由各地村负责,选择空旷、通风良好的场地作为大规模人群筛查集中采集地点,根据现场环境条件,划分为等候区、采集区、缓冲区和临时隔离区,有效分散待检人员密度。采样工作开始前,负责采样点设置的社区和采样工作队应就核酸采样人员分工、采样开始时间等进行提前沟通,确保采样工作安全、有序、高效,避免人群聚集。

1.等候区。设置人行通道,同时设置一米线保证等候人员的防护安全。根据天气条件配备保温、降温、遮阳、遮雨等设施。老年人、儿童、孕妇和其他行动不便者优先采集。

2.采集区。根据采样点设置同步配备帐篷、取暖设备、适量桌椅,保证医护人员在相对舒适环境下工作。配备采集用消毒用品、拭子、病毒采集管,并为受检人员准备纸巾、呕吐袋和口罩备用。样本如无法及时送至实验室,需准备4℃冰箱或低温保存箱暂存。

3.缓冲区。空间应当相对密闭,可供采集人员更换个人防护装备,放置与采样点规模相匹配的防护用品、采集用消毒用品、拭子和采集管、户外消杀设备。

4.临时隔离区。用于暂时隔离在采集过程中发现的疑似患者或高危人群。

(六)采样点工作人员配置。采样现场工作由当地村组负责组织、协调,每个采样点由1名政府干部负总责,配属若干名工作人员、下沉党员、派出所民(辅)警、志愿者开展工作。

1.等候区。配属2名工作人员负责维护秩序,2名工作人员负责人员测温。每个信息登记台配属2名工作人员,1人负责登记信息,1人负责引导、编组(10人/组)。

2.采集区。每个采样台由1名医护人员负责采样,1名工作人员负责协助。

3.临时隔离区。配属1名医护人员负责值守。

4.安保维稳。配属1名派出所民警负责维持采样点秩序及应对突发事件。上述人员系单班工作人员配置,每个采样点按照2个班组的数量配备,轮班运转。

(七)采样点物资配置

1.采样点设施。遮阳棚、桌子、凳子、隔离地锥及隔离带、夜间照明、移动电源等设施。

2.采样用品。笔记本电脑、身份证读卡器、采样登记表、橡皮筋、记号笔、中性笔、自封袋、咽拭子套装、拭子、压舌板、采样箱、样本运送箱、冰排、生活垃圾袋、医用黄色垃圾袋。

3.核酸采样物资。核酸采样试剂、核酸提取试剂、咽拭子采样套装、拭子等。

4.防护用品。医用防护服、隔离衣、医用N95口罩、医用外科口罩、医用隔离眼罩/面罩、一次性医用口罩、一次性乳胶手套、一次性鞋套、一次性医用帽子、一次性薄膜手套、水银温度计、红外测温仪等。

5.消杀物资。医用酒精、消毒液、垃圾包装袋等。

6.消毒剂与应急药品。75%乙醇、手消凝胶、0.2%含氯消毒液、喷壶、应急药品。

7.其他物资。为受检人员准备纸巾、呕吐袋和口罩备用。

8.后勤物资。饮用水、盒饭等。

(八)采样点车辆配置。河西、六郎关、梁家川三个中心村各配备1辆车(含1名医护人员)。每个采样点配备1辆样本运送车。各地可根据实际适当调整。

(九)流动采样队。1支流动采样队,配置1辆汽车、1名司机、1名医护人员、1名工作人员。

(十)人员防护。采样人员采取三级防护。要求每采集一人必须进行手消毒一次,手消毒时间不少于15秒。手套被污染时,应及时更换外层乳胶手套。采样人员防护装备:工作服、一次性工作帽、双层手套、防护服、KN95/N95及以上级别的防护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防护面屏、防护靴套。村工作人员、志愿者、民警防护装备:医用外科口罩、帽子、隔离衣、乳胶手套、靴套。

六、样本包装和转运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