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几天就是国庆节了,很多地方都会放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国庆假期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国庆假期疫情防控工作方案1

当前,国内疫情呈多点散发、多地频发态势,扩散蔓延趋势还未得到有效遏制,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尤其国庆假期及前后人员流动不断增加,外防输入风险压力加大,为保障人员安全有序流动和物流畅通,现就有关事项通告如下:

一、提前主动申报。

近期有风险地区旅居史的来瑞返瑞人员,请提前2天通过微信、支付宝登录“温州防疫码”自主申报或拨打属地乡镇(街道)防控办电话、12345政务热线申报,也可向所在单位、村居(社区)或入住酒店申报。酒店、宾馆等场所要主动开展重点地区来瑞返瑞人员排查,对排查到的涉疫地区旅居史人员要向属地镇街报告。对没有提前申报的来瑞返瑞人员隔离期间产生的费用需自行承担。对存在故意隐瞒轨迹、逃避查验等行为,如涉嫌犯罪的,将追究刑事责任。

二、倡导就地过节。

请市民朋友国庆假期前后尽量减少离温及跨省出行,建议选择本地游、周边游,如确需出行,请提前查询目的地疫情风险状态和疫情防控政策,非必要不前往涉疫地区。乘坐飞机、高铁、列车、跨省长途客运汽车旅客需持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三、配合核酸检测。

省外来瑞返瑞人员持48小时阴性核酸证明抵瑞,完成核酸落地检后实行两天两检,每次间隔24小时;省内温州市外来瑞返瑞人员实行落地检,如有12小时内核酸采样证明包括未显示结果的,且来自非高中低风险区的,可不重复采样,后续纳入市内3天一次常态化核酸检测范畴。

请市民朋友与其他在瑞人员配合落实72小时常态化核酸检测,重点人群核酸检测按照相应频次执行。

四、主动扫码验码。

请市民朋友自觉遵守疫情防控的相关规定,进入各类场所请配合主动扫“场所码”、戴口罩、测体温、查验“温州防疫码”。进入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影剧院、体育馆、农贸市场、商场超市等公共场所、各级党政机关及企事业单位(含市政服务中心等办事场所)须核验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进入KTV、网吧、足浴店、按摩店、艾灸馆、麻将馆、棋牌室、歌舞厅、桌游室、酒吧、迪吧、剧本杀、密室逃脱、美容院、洗浴中心〈母婴洗浴〉等密闭场所须核验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强化执法力度,落实“三色管理”机制,在显眼位置予以标识,对严重违反“场所码”扫码相关规定的场所,要按规定采取停业整顿、追究业主责任等处罚措施。

五、严格活动管理。

1、即日起至2022年10月31日期间,按照“非必要不举办、能线上不线下”原则,人员聚集性活动(包括会议、展会、培训、文艺演出、体育赛事等)举办日期能缓则缓、活动规模能压则压、参加人数能减则减。原则上不安排200人以上的大型活动。确需举办的,50人以上线下活动主办方需制定疫情防控方案,提前一周以上报批,50-200人的聚集性活动由属地乡镇(街道)防控办审批后,再报市防控办备案;200人以上的活动报属地乡镇(街道)初审、市防控办审批,再向温州市防控办报备通过后方可举办。严格落实聚集性活动各项防控措施,参加活动人员需扫码登记、查验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2、倡导从简举办婚丧嫁娶,在餐饮酒店、红白喜事等场所内举办含十桌以上的独立空间(宴会厅、包厢等)承办酒店或临时搭建场所的主办方须申请“场所码”,酒店宴会厅等场所要申领“码中码”并严格落实进场扫码,举办红白喜事的重点场所须核验24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

六、加快接种疫苗。

接种新冠疫苗是预防新冠肺炎传播的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也是每一位公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请18岁以上人群完成全程接种满6个月后尽快接种加强针,携手共筑全民免疫屏障。

国庆假期疫情防控工作方案2

当前,国内疫情呈多点散发态势,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加之国庆节假期即将到来,人员流动性增加,发生聚集性疫情和跨地区传播的风险高。为严防疫情输入风险,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根据上级疫情防控工作安排部署,现就做好国庆节假期及前后疫情防控工作有关事项通告如下:

一、安全有序流动。倡导广大群众国庆假期在本地过节休假,尽量减少跨地市出行,确需离市的,不前往风险地区和有病例报告的地区,注意旅途防疫和安全,严格做好个人防护。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如因特殊情况确需外出离市的,严格按规定请假报备。国庆期间倡导所有跨省跨地市出行人员返回后开展核酸三天两检(间隔24小时)。自驾车辆跨省(市)流动的,乘坐飞机、高铁、列车、跨省(市)长途客运汽车、跨省(市)客运船舶等交通工具的,出行时需持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二、及时主动报备。动员劝导在省外的亲朋好友,凡所在县(区)有疫情发生的,近期非必要不来汉,确需来返汉的至少提前48小时通过“XX县疫情防控信息系统”报备,如实填写相关信息,或直接向目的地村(社区)、单位、宾馆酒店报备,也可通过家人等代报,积极配合落实落地查、落地检、落地管等措施。

三、把好入汉关口。“两站两口”(汽车站、火车站、高速路出口)查验点要严格扫码查验两码一证(即:陕西一码通健康码、通信大数据行程卡、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对省外和省内有疫情地市来人落地提供一次免费核酸检测,加强信息推送,第一时间发现、报告、分流、转运重点人员。

四、精准排查管控。各镇村(社区)要发挥“321”基层治理优势,用好疫情防控信息系统,对省外和省内有疫情地市旅居史人员进行全面排查,做好本辖区来返人员的摸排上报和重点人员管控,确保所有风险人员排查管控到位。要引导群众主动参与联防联控,发现未按要求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的,及时向村(社区)报告。

五、分类健康管理。主动参加辖区组织的全员核酸检测。48类重点人群要按规定频次做好“应检尽检”。省外和省内有疫情地市来人要进行三天两检,期间尽量不外出,避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或参加聚集性活动,出行规范佩戴口罩。7日内有高中风险区或参照高中风险区管理地区旅居史的来汉返汉人员,需实行7天集中隔离或居家隔离;7日内疫情发生地已实施大范围社区管控措施的县(市、区、旗)来汉返汉人员,参照中风险区旅居史人员的防控要求采取相应健康管理措施。

六、严管重点场所。各类公共场所要严格落实戴口罩、测体温、扫码亮码等常态化防控措施。入住宾馆、酒店和进入旅游景区等人流密集场所时,要查验健康码和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从外省(区、市)返回的建筑工地人员要查验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广大群众要自觉树立“扫码亮码、绿码通行”意识,积极配合工作人员做好查验工作。

七、严控聚集活动。坚持“非必要不聚集”,倡导白事简办、红事缓办、宴会不办,严格控制和减少非必要的人员聚集活动。原则上不得举办50人以上的线下会议、会展、聚餐等各类人员聚集活动,确需举办的,必须向属地镇(村)报告,严格落实举办方、承办方疫情防控主体责任,参加活动人员需扫码登记、查验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八、做好个人防护。广大群众要保持良好的习惯和个人防护意识,坚持戴口罩、勤洗手、室内常通风、一米线等个人防护措施,不举办、不参与聚集性活动。一旦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嗅觉味觉减退、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腹泻等不适症状时,及时就近到发热门诊就诊,就诊过程中做好个人防护,不得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购买退热、止咳、抗病毒、抗生素、感冒等“五类药品”人员,要严格落实实名登记、信息上报、健康监测等措施。

国庆假期疫情防控工作方案3

当前,国内疫情多点散发、局部聚集,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尤其是国庆假期及前后人员流动增加,疫情传播风险加大。为严防疫情输入和隐匿传播,巩固我县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保障全县人民群众健康安全,度过一个健康祥和的节日,XXX县防控办特别提醒如下:

一、倡导在本地过节。国庆假期前后,尽量减少跨省和跨市出行,坚持非必要不来XXX、非必要不离XXX,坚持不前往7日内有本土疫情发生的县(市、区、旗)旅游、出差、探亲,非必要不前往7日内有本土疫情发生的地市和陆地边境口岸城市,确需出行的要主动配合当地落实疫情防控要求,自驾游的人员每到一地要主动进行核酸检测。公职人员要带头在XXX过节,如因特殊情况确须出行的,要严格履行审批制度。

二、来返XXX提前报备。近期如有来(返)XXX的亲朋好友,请相互告知我县防疫政策,提前主动向所在村居报备。由7日内发生本土疫情的地级市来(返)XXX人员、由陆地边境口岸城市来(返)XXX人员、由境外来(返)XXX人员,需提前48小时向目的地村(居)小区、工作单位、宾馆酒店报备,并通过河北健康码“涉疫风险自报”模块自报。由7日内发生本土疫情的县(市、区、旗)来(返)XXX人员,实行3天健康监测、“三天两检”(高、中风险区旅居史人员从其规定),其中由实施全域静态管理的县(市、区、旗)来(返)XXX人员,参照中风险区旅居史人员管控政策(7天居家隔离)。对瞒报、谎报或不及时报备个人行程和健康状况,拒不配合疫情防控工作,造成不良后果的,将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三、主动配合“落地双检”。所有抵XXX人员需在第一入口(客运站、高速口)进行落地“核酸+抗原”检测。抗原结果无异常的方可离开,核酸检测结果未报告前,严禁参加聚集性活动。乘坐飞机、火车、跨省、跨市长途客运汽车等交通工具进入XXX和离开XXX人员,均要在交通场站查验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此外,在XXX期间要落实男女轮检等常态化核酸筛查,进入公共场所、旅游景区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严格执行扫“场所码”制度,不得以“亮码”代替“扫码”,配合查验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四、减少聚集性活动。节日期间尽量减少前往人员密集、环境密闭的公共场所活动。进入公共场所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自觉接受防疫经理管理,主动扫“场所码”和出示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减少聚会聚餐,尽量不举办、不参加宴请等聚集性活动,按照“喜事简办、白事简办、宴会不办”的原则,非必要不举办;确需举办的,举办方和承办方均需提前履行报备审批程序,尽可能缩小规模,不邀请省外、市外人员和7天内有涉疫风险区旅居史人员参加。达到卫生防疫要求的KTV、酒吧、棋牌室(麻将馆)、美容院等密闭娱乐场所要严格控制客流,接待量不超过50%。各类文艺演出、体育赛事、展览、展销、会议、线下培训、宴会等大型聚集性活动非必要不举办。

五、履行个人防疫责任。广大群众要积极主动参加每轮次的全员核酸检测筛查。同时,要增强流感病毒和新冠肺炎病毒的自我防护意识,积极接种流感疫苗和新冠疫苗进行预防,规范佩戴口罩,养成勤洗手、公筷制、分餐制、开窗通风、咳嗽礼仪、保持安全社交距离等良好卫生习惯。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嗅觉味觉减退、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症状,及时前往就近发热门诊规范就诊,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要自行服用退热、止咳、抗病毒、抗菌等药物,如需到药店购买,请做好实名登记,主动领取抗原检测试剂,对用药人进行抗原检测和健康监测。体温异常或健康码、行程码异常人员,要主动配合落实好相关管控措施。

疫情防控,人人都是防线、我们都是主角!让我们携起手来、上下一心,用实际行动共筑防疫堡垒,共护美丽健康XXX!

国庆假期疫情防控工作方案4

为切实做好国庆假期及前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告如下:

1、加强人员外出管理。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街道/镇(社区)、社会组织、市场主体要加强国庆假期及前后本单位职工和辖区居民出行管理,尽量减少跨地市出行,按照“非必要不外出”原则,引导职工、居民就地过节,确需外出的,按照“谁管辖、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严格履行单位或社区(村)的审批或备案手续,严格限制前往中高风险地区或实施临时性静态管理区域。高风险岗位人员应当尽量避免出行,确需出行的须脱离工作岗位7天以上。坚持从严审批,未经报批同意擅自外出,造成疫情传播后果的,要追究相关责任。

2、减少外来人员流入。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街道/镇(社区)、社会组织、市场主体要采取“打一个电话、发一条信息”的措施,引导拟返回外地人员留在当地过节。确因特殊情况需要返回的,须提前三天向目的地社区(村)、酒店报备,并按风险等级落实集中隔离、居家隔离、临时留观、“3+2”等措施。严格限制中高风险区或实施临时性静态管理区域的人员来嘉。对滞留在疫情高发省份的人员,劝导暂不返嘉。

3、严防旅游输入风险。暂停与疫情严重省份、中高风险区所在县(市、区、旗)和直辖市区县(市、区、旗)的组团旅游及“机票+酒店”业务;暂停与疫情严重地区的跨省自驾游、自由行等旅游活动。各景区及文体游乐场所要严格落实“限量、预约、错峰”要求,严格落实从业人员“一周2检”要求,对进入人员做好72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查验。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