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小心夹手小班安全教案精选7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欢迎大家阅读和参考。
一、活动目标
1.了解日常生活中门、窗、抽屉等容易夹手的地方。
2.知道在开、关门,推、拉抽屉时要小心,防止夹伤手指。
3.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相关图片或视频。
2.幼儿准备自己的小手模型。
三、活动过程
1.故事导入:讲述一个关于小手被夹伤的故事,引起幼儿的关注。
2.观察讨论:出示图片或视频,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容易夹手的地方,如门、窗、抽屉等,并讨论如何避免夹手。
3.实践体验:让幼儿用自己的小手模型进行实践操作,体验小心夹手的重要性。
4.游戏巩固: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幼儿在游戏中巩固小心夹手的意识,如“开门关门”游戏、“抽屉推拉”游戏等。
5.安全小结:教师总结活动内容,提醒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要小心夹手,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四、活动延伸
1.家园共育: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提醒幼儿小心夹手,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
2.环境创设:在教室里贴上小心夹手的标志,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五、活动评价
1.能否认识到生活中容易夹手的地方。
2.是否知道在开、关门,推、拉抽屉时要小心。
3.是否提高了自我保护意识。
一、教学目标
1.初步认知小心夹手的概念,知道玩具、家具等日常物品也可能会夹伤手指。
2.学习简单的自我保护方法,增强安全意识。
3.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通过观察、操作和游戏活动,初步了解小心夹手的概念,懂得哪些东西容易夹手,怎样避免夹手。
2.难点:学习并初步掌握遇到夹手情况时的自我保护方法。
三、教学过程
1.导入:小兔为什么会哭?
2.展开:
(1)引导幼儿观察图画,讲述内容。
(2)通过操作活动让幼儿知道哪些东西容易夹手。
(3)通过故事讲解和图片的引导,让幼儿了解夹手后应如何处理。
(4)通过儿歌、歌曲和图画的形式巩固幼儿的记忆。
3.结束:小结幼儿活动情况。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
1.采用游戏法、情景表演法、观察法等学习方法。以教师示范和幼儿参与为主要手段,使幼儿掌握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方法。
2.使用工具:PPT课件、玩具、毛巾等。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
1.课堂练习:夹手实验,让幼儿亲身感受夹手的感觉,了解夹手的危险性。
2.作业: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进行夹手实验,加深对夹手危险性的认识。
3.评价方式:通过观察幼儿的操作过程和参与程度进行评价,同时结合幼儿的作品进行综合评价。
六、辅助教学资源与工具
1.教学资源:PPT课件、故事绘本、图片等。
2.教学工具:毛巾、玩具等。
七、结论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幼儿初步了解了小心夹手的概念,知道哪些东西容易夹手,怎样避免夹手,增强了安全意识,学习了简单的自我保护方法。同时,在活动中也锻炼了幼儿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参与意识。
一、教学目标:
1.使幼儿掌握手指被夹的危害,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2.培养幼儿养成爱护手指的良好习惯。
3.帮助幼儿提高应对危险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使幼儿了解手指被夹的危害。
2.难点:如何让幼儿学会自我保护,养成爱护手指的习惯。
三、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故事导入,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
2.讲解:教师结合图片和实例,向幼儿讲解手指被夹的危害,包括手指受伤的后果和自我保护的重要性。
3.示范:教师进行正确的手指摆放和保护动作示范,让幼儿模仿并掌握。
4.练习:幼儿分组进行手指摆放和保护的练习,教师进行指导。
5.总结:教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总结,强调自我保护的重要性。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
1.讲解法:教师对幼儿进行讲解,使其了解手指被夹的危害和自我保护的方法。
2.示范法:教师进行正确的手指摆放和保护动作示范,让幼儿模仿并掌握。
3.练习法:幼儿分组进行手指摆放和保护的练习,教师进行指导。
4.游戏法: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幼儿进行实践操作,增强记忆。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
1.课堂练习:幼儿进行手指摆放和保护的练习,教师进行指导。
2.作业:回家后,家长与幼儿一起进行手指保护的练习。
3.评价方式:教师对幼儿的课堂表现和作业进行评价,给予指导和建议。
六、辅助教学资源与工具:
1.故事书、图片等资料。
2.教师示范用的教具(如:手套等)。
3.游戏用的道具(如:小球等)。
4.安全教育视频等多媒体资源。
今天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小心夹手小班安全教案精选7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欢迎大家阅读和参考。
一、活动目标
1.了解日常生活中门、窗、抽屉等容易夹手的地方。
2.知道在开、关门,推、拉抽屉时要小心,防止夹伤手指。
3.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相关图片或视频。
2.幼儿准备自己的小手模型。
三、活动过程
1.故事导入:讲述一个关于小手被夹伤的故事,引起幼儿的关注。
2.观察讨论:出示图片或视频,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容易夹手的地方,如门、窗、抽屉等,并讨论如何避免夹手。
3.实践体验:让幼儿用自己的小手模型进行实践操作,体验小心夹手的重要性。
4.游戏巩固: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幼儿在游戏中巩固小心夹手的意识,如“开门关门”游戏、“抽屉推拉”游戏等。
5.安全小结:教师总结活动内容,提醒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要小心夹手,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四、活动延伸
1.家园共育: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提醒幼儿小心夹手,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
2.环境创设:在教室里贴上小心夹手的标志,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五、活动评价
1.能否认识到生活中容易夹手的地方。
2.是否知道在开、关门,推、拉抽屉时要小心。
3.是否提高了自我保护意识。
一、教学目标
1.初步认知小心夹手的概念,知道玩具、家具等日常物品也可能会夹伤手指。
2.学习简单的自我保护方法,增强安全意识。
3.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通过观察、操作和游戏活动,初步了解小心夹手的概念,懂得哪些东西容易夹手,怎样避免夹手。
2.难点:学习并初步掌握遇到夹手情况时的自我保护方法。
三、教学过程
1.导入:小兔为什么会哭?
2.展开:
(1)引导幼儿观察图画,讲述内容。
(2)通过操作活动让幼儿知道哪些东西容易夹手。
(3)通过故事讲解和图片的引导,让幼儿了解夹手后应如何处理。
(4)通过儿歌、歌曲和图画的形式巩固幼儿的记忆。
3.结束:小结幼儿活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