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医院感染管理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5篇,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欢迎阅读下载。

医院感染管理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1

目前医院医院感染管理现状比较混乱,存在许多问题,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是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的迫切需要。

1存在的问题

1.1组织机构不健全,领导重视不够

部分医院领导对医院感染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预防感染的相关知识,有的医院领导认为院感科可有可无,院感工作“只花钱,不赚钱”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缺少投入。

大部分医院感染委员会未履行委员会职责,未按要求定期召开会议及开展相应的工作。

有的二级及二级以下医院无三级医院感染管理组织,有的医院虽建立了完整管理体系,但运行不好,形同虚设。

1.2管理制度不健全,全员培训不到位

部分医院院感管理制度不健全,职责不明确,督导检查不到位。

大多数医院缺乏全员性医院感染知识培训,特别是二级以下的医院医院感染管理人员很少甚至从未参加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对院感相关的法律法规、院感管理规范、消毒技术规范及院感新知识新信息一无所知。

1.3滥用抗生素普遍存在

当今广谱高效的抗生素日益增多,药源丰富,使用方便,某些医生为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对用药指针掌握不严,采用多种广谱抗生素联合使用,并且频频更换,这样不合理使用抗生素会引起细菌耐药,产生二重感染,给病人带来痛苦,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甚至造成病人死亡。

1.4医院感染监测工作不到位

部分医院领导观念未转变,认为院感科是护士养老的地方,大部分院感专(兼)职人员是由不同医护转行而来,管理及业务知识欠缺。

又由于院感管理人员不足,平时监督检查力度比较小,前瞻性和目标性监测难以做到位,院感病例存在漏报、迟报现象。

绝大部分医院未设细菌室,日常监测工作无法进行。

1.5医务人员自我防护意识淡薄,对手卫生的执行依从性差手部卫生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安全最重要、最简单、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大多数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差,工作中不能做到及时正确的洗手或手消毒,自身防护意识淡薄,对“标准预防”概念模糊不清,未按“标准预防”的措施执行,这样很容易發生院内交叉感染。

1.6医疗器械清洗、消毒不规范

大多数医院均未采取器械集中清洗,很多医院无专门清洗消毒供应室,均在科室作清洗打包再送高压灭菌,根本不用说清洗步骤及流程,内镜的清洗、消毒处理不符合规范要求,无高压气枪、水枪,未使用酶洗,内镜数量不够,达不到消毒灭菌的时间要求。

1.7医疗废物管理混乱

医疗废物未分类收集,未用医疗废物垃圾袋盛装。

医疗垃圾与生活垃圾混装,未建立医疗废物暂存处,无警示标志。

2对策

2.1开发院领导的医院感染意识,完善组织机构

2.1.1及时向院领导传递有关规章、标准、规范、及院感暴发的事件,对医院和社会造成的影响,使他们认识到院感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2.1.2建立由院长担任主任委员的医院感染委员会,制定委员会职责,每年最少开二次会议,出现院感突发事件要立即召开紧急会议,履行委员会职责。

2.1.3成立院感管理科。

院感科专职人员经常不定期下科室对医院感染管理相关法规、规范、标准、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和指导。

2.1.4成立各科院感监控领导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一名医生、一名护士共四人组成,主要负责本科室院感管理制度、职责及消毒隔离工作的落实,每月的微生物监测,平时对手卫生督促,不定期随机抽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控制措施。

2.2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

医院应根据上级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应、切实可行的医院感染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各级各类人员职责、质量控制标准。

院感管理部门根据标准要求经常深入科室抓落实,对未达标的个人及科室,要与奖金挂钩,并出书面整改通知书,责令限期整改。

2.3加强医院感染培训

院感科要定期组织全院进行院感知识培训,每年至少二次,不少于6学时,以国家相关医院感染法律法规为教材,结合全国其他医院因医院感染而引发的医疗事件案例为教训,组织系统学习并考核,还要对保洁员、进修实习生、新上岗人员进行岗前培训。

2.4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医院应加强抗菌药物的管理,及时下发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并组织培训,根据本管理办法制订临床不合理用药处罚暂行规定和医师抗菌药物处方权规定,抗菌药物一律按照分级使用和分线管理的原则使用。

2.5全面开展医院感染监测:制定感染监测制度,定期开展环境卫生学监测和消毒灭菌效果监测,专职人员要对住院病人进行前瞻性监测,防止院感病例漏报,还要积极开展目标性的监测,如呼吸机相关肺炎、外科手术切口感染、多重耐药菌感染等监测,及时发现院感存在的隐患,防止院感事件暴发。

2.6强化标准预防,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医院制定职业暴露报告制度及防护措施,加强标准预防及六步洗手法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医务人员自我保护意识和正确洗手的重要性。

2.7加大消毒灭菌设备、设施的投入,加强手术器械清洗消毒灭菌的管理

6、做好院内感染相关活动的登记工作等。

三、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并贯彻落实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是搞好医院感染的基础和重要保证。

制定和健全一整套科学实用的管理制度来规范医院有关人员的行为,并认真贯彻执行,对于提高防范意识、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病率极为重要。

充分发挥制度的约束作用,使各项工作落实到实处。

四、继续抓好临床各科室消毒隔离、感染监控工作。

医院加强对各临床科室的消毒隔离、感染监控工作。

定期不定期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

发现传染病人,要及时登记报告疫情。

有毒有害和有传染性的污水污物必须经过消毒处理。

除对查重复使用的物品严格按要求消毒外,我院增加了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的使用率,大大降低了院内感染的可能性。

1、每天到科室了解有无院内感染病例,有无漏报、错报等。

各科对发现的院内感染病例,及时进行登记并上报院办,并进行相应处理。

2、医院应认真搞好环境卫生、室内卫生、个人卫生和饮食卫生,加强对病人的卫生宣传教育,为病人创造一个整洁、肃静、舒适、安全的医疗环境。

五、继续管好一次性用品,保证病员的医疗安全及防止社会污染。

在一次性用品购进中,加强管理工作,严格查证、检查质量。

对购进的一次性用品进行检查、登记,把好一次性用品、消毒药械购进关口,严

防不合格产品进入我院。

在本年度中,我院购进的一次性用品无一样不合格产品。

加强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的贮存管理,按要求离地离墙存放。

院内每季度对库房及各科室存放的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检查一次,护理人员在使用前严格查对,以防将过期、失效等的一次性用品给病人使用。

由于严格把关,无一例病人使用不合格的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

对使用过的一次性用品,各科一直坚持毁形、消毒并记录,因此,我院的一次性空针、输液器、尿袋等的毁形率达100%。

六、加强院感知识培训,提高全院职工控制院内感染意识。

结合本院实际,组织开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消毒、安全知识培训等,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培训,增强大家预防、控制医院感染意识。

提高我院预防、控制医院感染水平。

我们相信,只要我们不断总结经验、虚心学习,我们将把院内感染控制工作做得更好。

医院感染管理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3

院感科在院长和分管院长的正确领导下,医务科、护理部的大力协助下,认真落实医院感染各项制度、措施,使医院感染管理更加系统化、规范化、措施化。

现结合实际,将半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院感质量管理

为规范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结合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本年度对相关制度进行修订更新;进一步规范科室感染管理工作,明确了科室感染监控小组的职责。

日常工作中,在全面检查和梳理有关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各方面工作的前提下,认真排查安全隐患,切实抓好院感重点部门、重点部位、重点环节的管理,特别是手术室、消毒供应室、icu等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制定了重点部门、重点环节的院内感染控制措施,并常规进行督导、检查,严防医院感染爆发的发生。

二、教育培训

1.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于20xx年4月14日至4月18日参加了由xx省人民医院感染质量控制中心举办的软、硬试内镜医院感染控制培训班;5月27日至5月31日参加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感染监测高级培训班并取得相应管理岗位培训合格证。

通过培训提高了管理专职人员自身素质,医院感染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

2.与20xx年1月17日对全院职工进行院内感染诊断标准的培训;4月24日对全院职工进行医院感染基础知识、消毒隔离、手卫生知识、医疗废物管理、职业防护等培训;通过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相关知识的掌握,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

3.于20xx年3月17日、4月23日对新进人员进行医院感染基础知识培训。

三、监测

1.为规范全院各项消毒灭菌工作,预防院内感染,院感科加强了院感采样监测,尤其是对手术室、供应室、icu等重点科室,从室内的保洁、消毒、医务人员的操作、物品器械的消毒灭菌等环节入手,每月全面监测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的手及消毒液等,对不合格部门、科室查找原因,择期再进行相关监测。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