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有时会突发一些难以预料的事件,为了降低事故造成的危害,就有可能需要事先制定应急预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收集的关于教育体育系统疫情防控应急预案范本8篇,一起来看看吧。

教育体育系统疫情防控应急预案范本1

为确保学校学生返校后体育场所、设施向全校师生开放过程中的各类突发事件能够及时、迅速、高效、有序地得到处理,保障学校及全体师生生命财产安全和身心健康,维护社会稳定,按照上级主管部门及学校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的要求,并结合学院体育场馆实际,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组织领导

组长:xxx

副组长:xxx、xxx

成员: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二、主要职责:

1、指挥有关人员立即到达规定岗位,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2、安排有关管理人员、工作人员开展相应的防疫登记消毒工作。

3、及时对进入场地人员进行登记、测量体温,并对异常情况报请上级部门迅速依法采取紧急措施。

4、发现疫情特殊情况者,疫情防控应急处理领导小组成员根据“生命第一”的原则,及时对异常情况进行紧急处理,并在第一时间内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5、体育场所疫情应急管理预案小组成员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相关工作,切实履行各自职责。

6、体育场所疫情应急管理预案小组成员都应当服从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为处理突发事件作出的决定和命令。

三、监测与报告

1、正常上课期间,无关人员不得进入体育场所。其他活动时间,根据场馆开放时间安排,错时错峰进入场地。其余无关人员一律不得进入场地。

2、开展疫情防控巡视监测。任何人员都应对进入体育场所的人员进行监测,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向领导汇报。

3、做好重点人员的动态监控。全面掌握全体教职工、学生、及进入体育场所人员的动向、健康状态,做到全覆盖、无遗漏,如有特殊情况及时上报。

四、应急处置

1、教师在授课期间,应做好自身的疫情消毒保护工作,方可进入体育场所。

2、在授课期间,应合理安排学生的活动区域,尽可能避免人员聚集。

3、在授课期间,应合理控制运动量,科学安排练习内容,避免学生因运动量过大引起身体不适。

4、在教学过程中,避免出现身体直接接触,有效预防疫情。

5、在授课期间,若有突发情况或发现学生出现疑似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肺炎疫情,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学生所在二级学院主要领导和体育部主要领导报告,同时对出现疑似疫情学生安排立即离开班级,与人群保持1。5米以上距离,安排学生赴校医室进行进一步观察与处置。

教育体育系统疫情防控应急预案范本2

为做好2022年度全市教育体育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根据全国、全区、全市近期疫情防控会议精神以及《中小学、托幼机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第四版)》《关于做好今冬明春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x疫指发〔20xx〕19号)《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做好全区教育系统2022年寒假及春季开学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宁教体卫〔2022〕11号)等文件要求,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重要指示批示以及全国、全区、全市及自治区教育厅疫情防控会议精神,坚决贯彻“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总策略,高度警惕“人传”“物传”风险,坚持管防并重,做到“四个结合”(外防与内防、人防与物防、急防与常防、点防与面防)“七个管好”(管好校<馆>门、校<馆>内、人员、活动、场所、物资、日常),强化重点场所、重点人群和重点环节依法科学防控,坚决做到思想防线一刻不松、形势研判一刻不松、精准防控一刻不松、责任链条一刻不松,不断提升应急处突能力,持续巩x疫情防控成果,确保学校(园)、体育场馆、校外培训机构安全平稳运行,确保广大师生员工、体育工作者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二、主要任务

(一)压实疫情防控责任

1、高效运行指挥体系。全市各级教育体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园)、校外培训机构、体育场馆要持续强化应对疫情组织机构,在规范运行现有领导小组和职能机构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各工作组、工作专班任务职责和工作标准,不断压实属地、教育体育行政主管部门、学校和体育场馆、校外培训机构、个人“四方”责任,确保形成教育体育主管部门负总责、学校(园)和体育场馆、校外培训机构抓落实、师生员工及体育工作者共同守护的工作格局,确保疫情防控指挥体系常态化高效运转。

2、领导带头落实规定。全教育体育系统各级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带头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熟悉政策规定和操作流程,重心下移,深入一线,靠前指挥,严格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各项举措,织牢常态化疫情防控网。要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各项纪律规定,决不能随便“开口子”“行方便”,对违反防控纪律、不担当作为、失职失责的坚决予以查处。

3、严格执行入固通道管控要求。各级教育体育行政管理部门和学校(园)、体育场馆、校外培训机构要严格落实国内高中风险地区人员查验要求,配合属地相关部门做好返固师生员工、体育工作者的排查摸底和报告工作,督促落实属地疫情防控各项措施,健全应急响应机制,完善动态调整措施。配合做好通报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密切接触者、次密切接触者追踪协查和健康监测工作。

4、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教育体育事业发展。新冠肺炎疫情季节性特点非常明显,要科学看待,客观分析国内聚集性疫情规模范围,充分考虑地理位置和时间轴,坚持常态化精准防控和局部应急处置有机结合,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教育、体育事业发展,着力完善校园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积极发展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促进教育与体育融合发展,确保教育事业、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二)夯实校园疫情防控

1、降低假期师生员工感染风险

(1)严格落实寒暑假安排。全市各级教育体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园)、校外培训机构要认真落实《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做好2022年中小学幼儿园寒暑假工作的通知》(xx教基办〔2022〕26号)精神,妥善做好放假安排。寒假、暑假期间校园一律实行封闭式管理,离校后一律不得安排学生返校或补课。各学校(园)坚持“一校一策”原则,错时错峰错域,安排学生分级分期分批有序放假离校和开学返校。校外培训机构非学科类的教学时间安排,由县(区)教育体育局根据属地疫情形势和防控需要自行决定,并向市教育体育局报备。

(2)加强放假和开学途中风险防控。放假前,各学校(园)要完善“两案九制”,扎实开展好“四个一”活动,即一次以班级为单位的学生疫情防控和安全教育、一次以年级为单位的教职工疫情防控知识和政策形势培训教育、一次以防控人员为主的应急处置流程培训会、致好学生家长的一封信,教育引导师生员工随身携带足量口罩等必要防疫物品,全程佩戴口罩、勤洗手、少聚集、保持安全社交距离、不逛商场集市、避免接触公共物品部位、不购买食用野生动物等,在公共交通工具上尽量减少与其他人员交流,与同乘者尽量保持距离。

(3)减少师生员工流动。坚持非必要不举办、不集中、不离宁的原则,学校(园)要做到“四个严格”,即严格要求教职员工做到“喜事缓办、丧事简办、宴会不办”、“减少流动、减少聚集、减少互相走动”;严格做好本学校(园)教职员工及其家属、亲属的日常行踪排摸工作,建立行踪台账;严格管控师生员工,所有师生员工不得擅自离宁外出,确需外出校(园)长要亲自签字审批,并报教育主管部门和所在社区(街道、村)备案,加强家校沟通,采取“人盯人”的方式,坚决做到启程前提前知提前控、行程中全程知全程控、终程后落地知落地控;严格要求外省户籍学生及家长尽量留在学习和工作地。

(4)加强师生员工健康教育。各学校(园)要倡导广大师生居家期间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合理膳食,保持健康饮食习惯,科学运动,提高免疫力与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引导师生员工及其家人在快乐中度过寒假、暑假的同时,严格落实属地疫情防控要求,做好个人健康管理及健康状况监测,树立自身健康第一责任人意识,切实加强个人防护,养成科学佩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少聚集、“一米线”、公筷制、分餐制等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

为减少人流交叉,设置体育场地的进出口,错峰进出,指定专人进行管理,必要时在入口处进行体温监测。

(四)强化管理,科学应对。

1、所有进入体育场地人员,均应佩戴口罩,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保持一定距离,自觉接受体温检测或自测,如果有可疑症状,或体温高于37。3℃,应避免进入场馆。

2、设立临时留观点,并按照防疫要求做好房间的消毒和布设。

体育活动期间如自测体温高于37。3℃或出现咳嗽、乏力以及腹泻、结膜充血等可疑症状时,体育学院学生报告体育学院联络员,其他学院学生报告辅导员(班主任),同时由场地管理人员引领至留观点等候,启动防控预案,随后消杀员进行场地消毒。

附件:

1、体育学院体育场馆消杀责任人、最大容纳人数统计表

2、场馆疫情防控工作记录单

3、消毒注意事项

4、常见消毒剂及配制使用

5、正确的洗手方法

6、废弃口罩处理如何做

7、学校临时留观点制度

附件3:

消毒注意事项

一、实施消毒前,应先做好清洁卫生。

二、消毒剂具有一定的刺激性,配制和使用时应注意个人防护,佩戴口罩和手套等,并注意防止喷溅到眼睛。部分消毒液具有一定的腐蚀性,应正确选择。为确保消毒效果,表面消毒后至少保持15分钟后才可用清水擦。

三、所使用的消毒剂应在有效期内,现用现配,一次用完,没使用完的剩余液体要及时处理,不得留存再用。

四、配制消毒液应严格遵照消毒剂使用说明书进行配置,原则上使用清洁冷水进行配制。

五、消毒用抹布、拖布、容器等清洁工具要分区域使用。卫生间的清洁工具应与其他区域场所分开。用后的清洁工具应清洁、消毒后晾干备用。

六、工作人员消毒完毕后,应及时洗手,并做好消毒记录。

七、应对场地器材做是否消毒做挂牌标志说明。

附件4:

常见消毒剂及配制使用

一、日常清洁及预防性消毒以清洁为主,预防性消毒为辅,应避免过度消毒,受污染时随时清洁消毒。考虑到疫情的防范,一般消毒方法如下:(1)表面:可使用含氯消毒剂(有效氯含量250-500mg/L)擦拭,作用30分钟,再用清水擦净。(2)地面:可使用含氯消毒剂(有效氯含量250-500mg/L)用拖布湿式拖拭,作用30分钟,再用清水洗净。

二、含氯消毒剂有皮肤黏膜刺激性,配置和使用时建议佩戴口罩和手套,儿童请勿触碰。乙醇消毒液使用应远离火源。

三、有效氯浓度500mg/L的含氯消毒剂配制方法:(1)84消毒液(有效氯含量5%):按消毒液:水为100比例稀释;(2)消毒粉(有效氯含量12-13%,20克/包):1包消毒粉加4。8升水;(3)含氯泡腾片(有效氯含量480mg/片-580mg/片):1片溶于1升水(具体配置应按使用说明操作)。

四、75%乙醇消毒液可直接使用。其他消毒剂(如:威露士、滴露、蓝月亮等品牌日常家居类消毒剂)按产品标签标识以杀灭肠道致病菌的浓度进行配制和使用。

附件5:

正确的洗手方法

正确的洗手方法是个人良好卫生习惯重要内容之一,能有效的防止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应按下列方法洗手:

一、湿

在流动水下,淋湿双手。取适量洗手液(肥皂),均匀涂抹至整个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缝。

二、搓

认真揉搓双手至少15秒,注意清洗双手所有皮肤,包括指背、指尖和指缝:

(一)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二)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

(三)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

(四)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搓擦,交换进行;

(五)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有时会突发一些难以预料的事件,为了降低事故造成的危害,就有可能需要事先制定应急预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收集的关于教育体育系统疫情防控应急预案范本8篇,一起来看看吧。

教育体育系统疫情防控应急预案范本1

为确保学校学生返校后体育场所、设施向全校师生开放过程中的各类突发事件能够及时、迅速、高效、有序地得到处理,保障学校及全体师生生命财产安全和身心健康,维护社会稳定,按照上级主管部门及学校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的要求,并结合学院体育场馆实际,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组织领导

组长:xxx

副组长:xxx、xxx

成员: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二、主要职责:

1、指挥有关人员立即到达规定岗位,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2、安排有关管理人员、工作人员开展相应的防疫登记消毒工作。

3、及时对进入场地人员进行登记、测量体温,并对异常情况报请上级部门迅速依法采取紧急措施。

4、发现疫情特殊情况者,疫情防控应急处理领导小组成员根据“生命第一”的原则,及时对异常情况进行紧急处理,并在第一时间内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5、体育场所疫情应急管理预案小组成员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相关工作,切实履行各自职责。

6、体育场所疫情应急管理预案小组成员都应当服从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为处理突发事件作出的决定和命令。

三、监测与报告

1、正常上课期间,无关人员不得进入体育场所。其他活动时间,根据场馆开放时间安排,错时错峰进入场地。其余无关人员一律不得进入场地。

2、开展疫情防控巡视监测。任何人员都应对进入体育场所的人员进行监测,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向领导汇报。

3、做好重点人员的动态监控。全面掌握全体教职工、学生、及进入体育场所人员的动向、健康状态,做到全覆盖、无遗漏,如有特殊情况及时上报。

四、应急处置

1、教师在授课期间,应做好自身的疫情消毒保护工作,方可进入体育场所。

2、在授课期间,应合理安排学生的活动区域,尽可能避免人员聚集。

3、在授课期间,应合理控制运动量,科学安排练习内容,避免学生因运动量过大引起身体不适。

4、在教学过程中,避免出现身体直接接触,有效预防疫情。

5、在授课期间,若有突发情况或发现学生出现疑似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肺炎疫情,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学生所在二级学院主要领导和体育部主要领导报告,同时对出现疑似疫情学生安排立即离开班级,与人群保持1。5米以上距离,安排学生赴校医室进行进一步观察与处置。

教育体育系统疫情防控应急预案范本2

为做好2022年度全市教育体育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根据全国、全区、全市近期疫情防控会议精神以及《中小学、托幼机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第四版)》《关于做好今冬明春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x疫指发〔20xx〕19号)《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做好全区教育系统2022年寒假及春季开学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宁教体卫〔2022〕11号)等文件要求,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重要指示批示以及全国、全区、全市及自治区教育厅疫情防控会议精神,坚决贯彻“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总策略,高度警惕“人传”“物传”风险,坚持管防并重,做到“四个结合”(外防与内防、人防与物防、急防与常防、点防与面防)“七个管好”(管好校<馆>门、校<馆>内、人员、活动、场所、物资、日常),强化重点场所、重点人群和重点环节依法科学防控,坚决做到思想防线一刻不松、形势研判一刻不松、精准防控一刻不松、责任链条一刻不松,不断提升应急处突能力,持续巩x疫情防控成果,确保学校(园)、体育场馆、校外培训机构安全平稳运行,确保广大师生员工、体育工作者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二、主要任务

(一)压实疫情防控责任

1、高效运行指挥体系。全市各级教育体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园)、校外培训机构、体育场馆要持续强化应对疫情组织机构,在规范运行现有领导小组和职能机构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各工作组、工作专班任务职责和工作标准,不断压实属地、教育体育行政主管部门、学校和体育场馆、校外培训机构、个人“四方”责任,确保形成教育体育主管部门负总责、学校(园)和体育场馆、校外培训机构抓落实、师生员工及体育工作者共同守护的工作格局,确保疫情防控指挥体系常态化高效运转。

2、领导带头落实规定。全教育体育系统各级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带头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熟悉政策规定和操作流程,重心下移,深入一线,靠前指挥,严格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各项举措,织牢常态化疫情防控网。要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各项纪律规定,决不能随便“开口子”“行方便”,对违反防控纪律、不担当作为、失职失责的坚决予以查处。

3、严格执行入固通道管控要求。各级教育体育行政管理部门和学校(园)、体育场馆、校外培训机构要严格落实国内高中风险地区人员查验要求,配合属地相关部门做好返固师生员工、体育工作者的排查摸底和报告工作,督促落实属地疫情防控各项措施,健全应急响应机制,完善动态调整措施。配合做好通报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密切接触者、次密切接触者追踪协查和健康监测工作。

4、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教育体育事业发展。新冠肺炎疫情季节性特点非常明显,要科学看待,客观分析国内聚集性疫情规模范围,充分考虑地理位置和时间轴,坚持常态化精准防控和局部应急处置有机结合,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教育、体育事业发展,着力完善校园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积极发展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促进教育与体育融合发展,确保教育事业、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二)夯实校园疫情防控

1、降低假期师生员工感染风险

(1)严格落实寒暑假安排。全市各级教育体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园)、校外培训机构要认真落实《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做好2022年中小学幼儿园寒暑假工作的通知》(xx教基办〔2022〕26号)精神,妥善做好放假安排。寒假、暑假期间校园一律实行封闭式管理,离校后一律不得安排学生返校或补课。各学校(园)坚持“一校一策”原则,错时错峰错域,安排学生分级分期分批有序放假离校和开学返校。校外培训机构非学科类的教学时间安排,由县(区)教育体育局根据属地疫情形势和防控需要自行决定,并向市教育体育局报备。

(2)加强放假和开学途中风险防控。放假前,各学校(园)要完善“两案九制”,扎实开展好“四个一”活动,即一次以班级为单位的学生疫情防控和安全教育、一次以年级为单位的教职工疫情防控知识和政策形势培训教育、一次以防控人员为主的应急处置流程培训会、致好学生家长的一封信,教育引导师生员工随身携带足量口罩等必要防疫物品,全程佩戴口罩、勤洗手、少聚集、保持安全社交距离、不逛商场集市、避免接触公共物品部位、不购买食用野生动物等,在公共交通工具上尽量减少与其他人员交流,与同乘者尽量保持距离。

(3)减少师生员工流动。坚持非必要不举办、不集中、不离宁的原则,学校(园)要做到“四个严格”,即严格要求教职员工做到“喜事缓办、丧事简办、宴会不办”、“减少流动、减少聚集、减少互相走动”;严格做好本学校(园)教职员工及其家属、亲属的日常行踪排摸工作,建立行踪台账;严格管控师生员工,所有师生员工不得擅自离宁外出,确需外出校(园)长要亲自签字审批,并报教育主管部门和所在社区(街道、村)备案,加强家校沟通,采取“人盯人”的方式,坚决做到启程前提前知提前控、行程中全程知全程控、终程后落地知落地控;严格要求外省户籍学生及家长尽量留在学习和工作地。

(4)加强师生员工健康教育。各学校(园)要倡导广大师生居家期间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合理膳食,保持健康饮食习惯,科学运动,提高免疫力与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引导师生员工及其家人在快乐中度过寒假、暑假的同时,严格落实属地疫情防控要求,做好个人健康管理及健康状况监测,树立自身健康第一责任人意识,切实加强个人防护,养成科学佩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少聚集、“一米线”、公筷制、分餐制等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