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小编整理了有关大学生吸烟的调查报告,欢迎阅读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有关大学生吸烟的调查报告篇1

为了全面了解学生吸烟的状况,掌握其影响因素,研究分析吸烟的原因,提高学生的危害意识,消除恶习,使学生健康成长,于是我们对多个学校学生进行了网络问卷调查。

一、调查目的

根据英国牛津大学流行病学家里查德·皮托的前瞻性调查显示,到2025年中国现有20岁以下的青少年中约有5000万人将死于吸烟所致的疾病。众所周知吸烟不但对人们的生理健康有害,而且时刻影响着人们的心理健康;有的吸烟现象甚至对他人的健康生活造成举足轻重的影响,严重则可能会因粗心而引来火灾,导致一命呜呼、人财俱失。据有关资料表明,由于大学生正处于形成世界观、价值观和就业去向的关键时期,一旦染上吸烟的恶习,再想戒是相当困难的。因此,为了全面了解大学生吸烟的状况,掌握其影响因素,研究分析吸烟的原因,提高学生的危害意识,消除不良习惯,增强吸烟对人体健康影响的认识。我和我的同学做了一次大学生吸烟现象的调查研究。

二、调查对象与方法

因为现在是暑假期间,大部分大学生以放假回家或在外打工,所以我们采用在网上分发问卷的方式对多个高校的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由于吸烟者多为男性,所以调查对象选取的男生较多。

三、调查结果与数据分析

1、因为大学生主要的吸烟人群是男生,所以我们主要调查了男生的吸烟情况。其中男生80%,女生20%。从问卷结果来看,在校大学生男生的吸烟比例较大,有超过50%的男生吸烟。但是对于女生群体我们不能忽视,从社会上吸烟趋势来看,已经出现了女性吸烟的现象和趋势,为了女生的长远的发展,提高女生进入社会的辨别是非和控制自己的能力,加强对女生群体的教育仍然是学校关注的问题。 

2、44%大学对吸烟行为持赞同态度,27%的大学生对吸烟行为持反对态度,而剩下29%群体对吸烟持无所谓的态度。 

3、大学生初次吸烟年龄较小,集中在5-22岁,有的被调查者在小学就已经开始吸烟。 

4、吸烟的群体63%都尝试过戒烟,在尝试过戒烟的同学中有59%的同学戒烟成功,但是针对没有戒烟成功的群体,无论是学校还是社会必须对吸烟高度重视,加强指导和教育,让非吸烟人群消除吸烟的动机。对于已经吸烟的群体,学校应该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帮助学生戒烟。因为大学生戒烟的主动性较低。在被调查的吸烟群体中,我们可以看到这类群体的无论是亲人、朋友还是其他人都劝过戒烟,但是成效是很小的。必须在社会宣传、学校教育、亲人朋友的劝导下依靠规章和规范协调帮助吸烟群体戒烟。 

四、大学生吸烟的原因分析

由于大学生时期是一个较为独特的时期,无论是为了“显示自己成熟”,还是因为“解闷”、“模仿”、“好奇”、“受别人纵容’,其中总有一部分人吸食一支或几支之后便不再吸了,因为这个特殊时期过去以后,他们的心理日渐成熟,心理上的各种矛盾被固定的思维方法、固定的世界观代替。但也总有一部分人吸第一支以后就开始持续吸烟,其原因可能主要有以下四种: 

1.来自朋友、同学、同伴的压力。他们互相影响、互相鼓励吸烟,互相敬烟。而伙伴的激励作用最容易强化个体不正确的吸烟态度与信念。例如,同学在一起聚会娱乐时,朋友敬烟又不好意思拒绝,在这种情况下吸烟逐渐形成习惯,心理上、生理上慢慢地都上瘾了。这就是我们经常见到的“大学生在一起时抽烟更厉害”的原因。 

2.长时间承受较大的生活压力。由于大学生在学习、恋爱、就业、生活等方面的压力较多,而知识,经验不足,情绪不稳定,承受和调节能力较弱,这些因素都会促使他们在吸烟行为上寻求心理慰藉,导致持续吸烟。 

3.坚持认为吸烟有一定的益处。有些大学生由于受社会误导,认为只有抽烟才能显示男子汉的风度和气质,能帮助自己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吸烟能够摆脱紧张情绪,能够提神、解愁、解乏:抽烟是成熟男人的一种社交方式:抽烟是社会交际的必需品:吸烟能增加国家税收,吸烟能降低失业率等等。许多人都是由于这些错误认识而逐渐形成抽烟行为。

4.受偶像或其他学生等尊敬的人的吸烟行为的影响。人类行为的形成是个学习、模仿、逐步定型的过程。大学生正处在学习、成长的时期,老师、家长的吸烟行为在大学生中往往起到误导作用,并使反吸烟教育的说服力下降。许多电影、电视中的英雄人物、领袖人物的吸烟行为都会对大学生吸烟心理产生极大的误导和不良影响。这种误导使吸烟行为逐步定型,即使过了青春期,这种定型的行为仍不会消失,反而会一直延续下去。

五、吸烟的危害

吸烟的害处很多,它不但吞噬吸咽者的健康和生命,还会污染空气,危害他人。 

1、肺部疾病:香烟燃烧时释放38种有毒化学物质,其中有害成份主要有焦油、一氧化碳、尼古丁、二恶英和刺激性烟雾等。焦油对口腔、喉部、气管、肺部均有损害。烟草烟雾中的焦油沉积在肺部绒毛上,破坏了绒毛的功能,使痰增加,使支气管发生慢性病变,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肺癌便会产生。据统计吸咽的人60岁以后患肺部疾病的比例为74%,而不吸烟的人60岁以后患肺部疾病的比例仅为4%,这是一个触目惊心的数字。 

2、心血管疾病:香烟中的一氧化碳使血液中的氧气含量减少,造成相关的高血压等疾病。吸烟使冠状动脉血管收缩,使供备量减少或阻塞,造成心肌梗塞。吸烟可肾上腺素增加,引起心跳加快,心脏负荷加重,影响血液循环而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猝死综合症,呼吸功能下降、中风等共20多种疾病。 

3、吸烟致癌:研究发现,吸烟是产生自由基最快最多的方式,每吸一口烟至少会产生10万个自由基,从而导致癌症和许多慢性病。最近,英国牛津提德克里夫医院对3.5万名吸烟者进行长达50年的研究得出了结论,结果显示,肺癌、胃癌、胰腺癌、膀胱癌、肝癌、口腔癌、鼻窦癌等到11种癌症与吸烟“显著相关”。为什么吸烟的人容易感冒,是因为人体的淋巴细胞活性降低,导致癌症。鉴于吸烟致烟致癌的三大因素,戒烟要越早越好。 

4、吸烟还会导致骨质疏松,更年期提早来临。吸烟可使男性丧失性功能和生育功能。孕妇吸烟可导致胎儿早产及体重不足,流产机率增高。吸烟使牙齿变黄容易口臭。吸烟害人害已,被动吸烟的人受到危害是吸烟人的五倍。为了你和家人的健康,不让自已成为烟的奴隶,应尽早戒烟。 

5、吸烟对智力的危害。吸烟可使人的注意力受到影响。有人认为,吸烟可以提神,消除疲劳、触发灵感,这都是毫无科学道理的。实验证明,吸烟严重影响人的智力,记忆力,从而降低工作和学习的效率。

对于大学生来说,吸烟不仅危害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它还影响大学生的自身形象、经济状况、学习状况等,对身边的同学也会造成一定的危害。

六、个人对大学生吸烟现象的建议

众所周知,吸烟害人害己,吸烟的危害人人都清楚,但是大学生烟民又不在少数。通过这次调查了解了一些大学生吸烟的状况以及他们对于吸烟的看法,吸烟有害健康已为多数大学生所认识,其中大部分也希望能通过各种方式戒掉这一坏习惯。那么,大学生为了抵制香烟的诱惑应当怎样做呢?为此,我提出一下几点建议:

1、应当学好吸烟危害的有关知识,形成一种反对吸烟的习惯,确实作好不占半点烟,不吸半嘴烟的良好习惯。 

2、应当适当交际,交际看好对象,交往选方式,不交损友,只交善友,不因任何不良因素而吸烟,保持上进心理。 

3、提高环保意识,保证有高度的吸烟警惕。鼓励和提倡同伴间劝说戒烟、对吸烟行为进行互相监督, 

4、应当洁身自爱,不随社会吸烟分子以吸烟建立交际关系,不听从这别人的胡言乱语。

有关大学生吸烟的调查报告篇2

调查背景:吸烟有害健康已成为社会的共识,但高度文明的大学校园中,新一代智能型烟民的队伍却在日渐扩大,且年龄越来越趋向于年轻化、低龄化的方向,特别是在大学生中吸烟人数已成为新增烟民的重要组成成份。在大学校园,大学生抽烟在一定范围内是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当今,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对人类健康危害最大的就是烟草,称吸烟是20世纪的瘟疫。为了有效地控制大学生的吸烟行为,使不吸烟者免受被动吸烟的危害,以及阻止不吸烟的大学生加入吸烟者的行列,家庭、学校和社会应采取综合干预,避免各种不利因素对大学生的影响。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力量,是先进文化的主要代表使大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应重视大学生吸烟行为对健康的危害,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及对大学生吸烟行为进行干预。

一、丹东辽东学院吸烟现状分析:

现状一:目前大学生烟民的数量不断增加,在大学阶段中开始吸烟及烟草依赖者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且年龄越来越趋向于年轻化、低龄化的方向,特别是在大学生中吸烟人数已成为新增烟民的重要组成成份。近些年,大众传媒和社会公众对“吸烟有害健康”有了更深的理解,但却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依赖烟草,面对这一群体,学校、家庭和社会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帮助他们摆脱对烟草的依赖,注重自己和周围他人的身体健康,提高生活品质。

现状二:大学生中烟民数量不在少数,并有越来越多的趋势;按照性别,年龄等客观因素,吸烟率的差异也存在明显的差异性;低年级的吸烟率低于高年级学生的吸烟率,而男生吸烟率也远高于女生吸烟率,大学生经常吸烟者比例低于偶尔吸烟者;

现状三:大多数学生认为吸烟弊大于利,但吸烟行为并不受对吸烟行为认知的影响;还有一部分学生认为,吸烟弊大于利,可以缓解紧张情绪,消闲解闷等;

吸烟原因从社会、家庭等因素,到好奇,社交应酬等也都不尽相同;大学生烟民成为烟民中的“新生力量”,且年龄有越来越趋向于年轻化、低龄化的方向;

二、简要总结与建议:

1、建议一:普及烟害常识,强化健康意识。“吸烟有害健康”尽人皆知,但大多仅局限在这几个字。由于吸烟对人体的危害并非立竿见影,而具有一个相对漫长的由量变到质变的潜伏过程,所以不少吸烟者也就不以为然,甚至把吸烟看成是与旁人无关的生活嗜好,是无关紧要的生活小节。因此,学校应通过多种途径将烟草包含的有害物质,吸烟可能导致的疾病等相关知识告诉学生,让学生明白吸烟对健康危害的严重程度,自觉地加入禁烟行列,强化戒烟意识,提高戒烟信念,达到控烟目的;

2、建议二:加强舆论监督,营造无烟氛围。学校可以通过公益宣传,把吸烟危害用一些简明扼要,言简意骇,朗朗上口的语言表述出来,使之深入人心,可以对吸烟者起到一定的警醒作用。健康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不仅可以充实学生的课余生活,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高校应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大力开展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校园文化活动。让学生减少因课余时间过多而寻求无聊消遣的机会

3、建议三:进一步作好戒烟信念及意志力,吸烟与心理因素,吸烟与生活习惯等方面的研究,为进一步控烟提供更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强化家长以身作则的意识,并积极配合学校帮助孩子戒烟或不吸烟,降低全民吸烟率,让每个学生都能认识到健康是每一个人的基本权利,任何不利健康的行为都有权利也有义务加以制止,维护一个良好的健康环境。

简要总结:

吸烟不仅仅是个人行为,不但严重影响个人健康,也危及公共卫生,还影响了他人的生活质量。校园里的吸烟已成为严重的学校和社会问题,分析大学生吸烟行为的影响因素,以提出行之有效的健康教育干预对策。通过本次的论文调查,、分析研究,我们证明了关于都可以论证本次《大学生吸烟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应对措施》论文中关于对“大学生吸烟行为的相关影响因素中,家长、老师和朋友的吸烟行为及态度是影响大学生吸烟行为的重要原因”这一假设。对于大学生吸烟群体,周围环境和人们应该在其面前起到表率作用,帮助他们戒烟。虽然周围人的吸烟行为及态度是影响大学生吸烟行为的重要条件,但并不能以偏概全,其他的影响因素也不能忽视。客观条件得到改善并不能从根本上帮助大学生戒烟,更重要的是大学生自己要在主观上拒烟,只有自己清楚的认识到吸烟的危害,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才能做到“无烟校园”,主观和客观上的统一是对大学生拒烟最好的帮助,将控烟教育始终贯穿在学生四年的学习生活中,引导校园烟民摒弃不良生活方式,营造干净清新的校园环境。

大学生是即将上任的社会建设者,担负着民族复兴的重任,但是吸烟这一行为不仅对无数的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埋下地雷,还会间接让身边的人吸到“二手烟”,害人害己,“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所以,为了能有一个好的“硬件”去面对未来的各种挑战,希望所有大学生规范自身行为,树立积极的价值观、人生观,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不仅仅是对大学生烟民这一群体,也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加入拒烟的行列,希望学校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倡导健康的价值理念,珍惜健康,远离香烟。让我们携手共同创建真正的无烟校园、无烟社会。

有关大学生吸烟的调查报告篇3

一、调查目的:

通过对绥阳中学学生吸烟情况的调查,了解学生吸烟现状以及其消费观和价值观取向,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引导学生的健康发展。

二、调查对象及方法:

(一)调查对象:绥阳镇中学学生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取随机抽样调查方式,对学生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当场发放,填写后当场收回。

三、调查内容:调查问卷见附件

四、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调查问卷发放情况: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147份,收回132份,其中有效问卷132份,无效问卷15份。

(二)数据及问题分析:

1.因为学生主要的吸烟人群是男生,所以我们主要调查了男生的吸烟情况。本校男生的吸烟比例较大,有将近30%的男生吸烟。但是对于女生群体我们不能忽视,应为从问卷中我们发现在调查的33名女生中有2名吸烟,从社会上吸烟趋势来看,已经出现了女性吸烟的现象和趋势,为了女生的长远的发展,提高女生进入社会的辨别是非和控制自己的能力,加强对女生群体的教育仍然是学校关注的问题。

2.在问卷结果中我们发现:学生初次吸烟年龄集中在高中阶段,初中阶段比较少。有的被调查者在小学就已经开始吸烟。我们都知道,小学和中学时代正是人体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吸烟会极大影响了他们身体的正常发育,危害他们的健康包括生理和心理的健康。虽然从小学开始吸烟的人较少,但是不容轻视,这部分人群要收到高度的重视尤其是父母和学校的高度重要,尽快进行指导和教育,避免长远的吸烟行为。

3.关于吸烟的原因,我们通过调查了解到:好奇、朋友建议或唆使及从众是促使学生拾起第一支烟的三个主要原因。

4.从被调查群体的回答中,有80%的同学平均每天的吸烟量是十根以下,只有4%的同学平均每天的吸烟量超过1包。这说明很多学生吸烟,但是并没有到达烟瘾的地步,帮助他们戒烟是有可能的。

5.学生还没有走向工作岗位,还不能获得经济上的独立,需要父母的钱。在被调查的群体中,每个月花在吸烟上的费用大致50~100元之间。

6.在被调查的群体中,吸烟的群体中76%都想过戒烟,但事实上绝大部分都戒烟失败,针对没有戒烟成功的群体,无论是学校还是社会必须对吸烟高度重视,加强指导和教育,让非吸烟人群消除吸烟的动机。

7.我们调查了不吸烟的学生对吸烟的态度,74%学生对吸烟行为持反感态度,0%的学生对吸烟行为持赞同态度,而剩下了26%群体对吸烟持无所谓的态度。我们发现女生对吸烟基本上全部持反对态度,分析表明女生对烟味反感,其次大多数女生都清楚的知道吸烟有

害于健康,而且视吸烟为一种不好的行为。

五、结论及建议

这次进行“学生吸烟问题”调查,是为了了解学生的吸烟现状以找出吸烟的原因,引导及防止学生吸烟。从我校此次抽样调查看,吸烟有害健康已为多数学生所认识,很多学生也知道吸烟有害于健康,但是戒烟对于他们来说很困难。他们也拥护政府在公共场所的禁烟规定,由于执行禁烟规定的管理力度还不够,因而在一些公共场所违禁吸烟的现象不同程度的存在,虽然加强对公共场所的禁烟管理,加大吸烟有害健康宣传的力度,仍是今后有关部门要继续下大力才有可能做好的工作。

关于预防吸烟的问题,总结以下几点:

(一)作为个人,应该主动了解吸烟的危害,接受学校对吸烟危害的宣传和教育,思想上给予高度的警惕,提高自己的自制能力,绝不沾半点烟。环境影响行为。在个人交际过程中要看好交往的对方,选择正确交往的方式,提高自己的分辨是非的能力,在群体中能够坚持原则,保持自己,抵制烟的诱惑,保持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其次应当洁身自爱,不随社会吸烟分子以吸烟建立交际关系。

(二)父母要做好监督。作为吸烟学生的父母,多和子女沟通,了解子女的学生在校生活,关注子女的心理变化,若发现吸烟的动机,应该及时的教育、指导和制止。在给零花钱的时候,应该多多关注子女对零花钱的使用情况,最后父母能尽量不吸烟就不吸烟,最好不要在子女面前吸烟,给子女做好榜样。

(三)作为吸烟学生的学校,应当加强对学生预防吸烟和制止吸烟的教育和管理:制订相应的校规、校纪,建立约束机制。其中对重点对象不仅要强化教育,而且要给予人性化关怀,如主动提供戒烟药物、加强心理疏导等。

六、总结

学生吸烟是已经成为社会上关注的焦点,然而吸烟问题并不是简单可以解决的,它需要各方面的努力,包括吸烟者个人、社会上各种监护人等。社会在进步,经济的飞速发展,真正要防止青少年吸烟,我们全社会应该联合起来共同抵制吸烟,净化社会这个大环境,在全社会形成一种无烟的良好风气。其次还有加强对青少年的保护,加大对青少年早期的思想教育,我们只有把这项工作长期坚持不懈地做下去,我们祖国的未来才会变得更加美好。

有关大学生吸烟的调查报告篇4

前言:

当今世界(中国)吸烟的现象在社会生活中可以说无处不在。众所周知:吸烟不但对人们的生理有害,也影响着我们的心理健康。不难发现随着中国改革开发的力度不断加大,各种信息源源不断的传播到人们的脑海里,有好的,也有不好的想象在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比如吸烟人群的年龄在不断的降低,很多青少年在初中甚至小学就开始吸烟。为了让我们的青少年健康成长,远离烟草轻松学习,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通过调查研究提醒吸烟的青少年尽早戒烟。

一、调查问卷及统计

(一)你为什么要吸烟?

A、好奇(40%)B、扮酷(35%)C、好玩(25%)

(二)你认为吸烟有危害吗?

A、有(50%)B、没有(40%)C、不知道(10%)

(三)你了解吸烟的危害吗?

A、不了解(10%)B、一点(40%)C、了解(50%)

(四)你认为青少年适合吸烟吗?

A、不适合(50%)B、适合(20%)C、不知道(30%)

(五)你父母知道你吸烟吗?

A、知道(30%)B、不知道(70%)

(六)你父母同意你吸烟吗?

A、同意(5%)B、不同意(85%)C、无所谓(10%)

(七)你每天都吸烟吗?

A、有(35%)B、没有(35%)C、不知道(30%)

(八)你想戒烟吗?

A、不想(25%)B、想(55%)C、没有想过(20%)

(九)你是什么时候开始吸烟的?

A、小学(10%)B、初中(90%)

(十)女孩子有吸烟的吗?

A、有(5%)B、没有(70%)C、不知道(25%)

二、结果分析(主要有明显特点的结果分析)

在调查过程中,有40%的青少年是因为好奇而吸烟,这就需要家长、老师以及全社会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帮助他了解吸烟的危害,对以后人生的影响,特别是对身体的危害。有50%的青少年认为(知道)吸烟有害,那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青少年吸烟呢?这就是影响、而且很多是家长吸烟影响孩子的好奇心。有5%的同学的家长知道孩子在吸烟,这就是家长的责任了,没有引导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有35%的孩子不是每天都吸烟,这种情况经分析应该是还没有烟瘾的,通过老师家长及时发现批评教育应该是可以改掉的。另外有55%的学生想戒掉吸烟的习惯的,这种情况通过自身的努力以及外界的压力就可以戒掉的。有90%的青少年是在初中开始吸烟,初中的青少年正是处在叛逆期,好奇心理比较强烈,容易走进误区,模范旁人的习惯或者动作;这个时期是教育的关键时期;需要家长多和孩子沟通交流,产生互相信任心理;

经过以上分析,我认为针对青少年吸烟的社会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控制和解决:

一、是家长多注意观察这个时期青少年的心理变化;发现有异常就加以干预,做心理辅导;

二、是整个社会共同遏制青少年的购烟行为,不把香烟卖给青少年;

三、是青少年自身加以约束,加强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树立。

三、相关知识

(一)烟草的起源及传播过程

烟草起源于中南美洲,有1500年的历史,古代玛雅人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培育了对人类有重大贡献的粮食作物,还培育了烟草。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把烟草带回欧洲,欧洲开始烟草种植。大约在明朝3万年间烟草传入我国,开始在福建、广东传播。

(二)青少年吸烟产生的心理影响

1、好奇心理

有部分是低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什么事都想实践一下,但客服自制力比较差,都认为吸烟好玩、稀奇,开始只是抱着玩玩的心理,试试的心情,结果一试就不可收拾。

2、标新立异的心理

青少年处在生理心理急速发展阶段,意识不断表现,时刻以新、导来吸引别人注意,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

3、追求成年人的风度心理

当今各种娱乐传播对青少年的心理影响极大。很多抽调中的学生都是学着电视剧电影中的人物吸烟,认为吸烟有风度,有男子汉气概,认为吸烟的人很威武洒脱。

4、交际、显示心理

部分青少年为追求心理满足装款爷显富,借此压服周围的同学。

5、屈服心理

有很大一部分同学受周围同学的影响加上本身意识淡薄屈从于外界诱惑。

(三)对青少年吸烟的防范措施

1、抓猎头,只要发现有个别学生吸烟立即采取措施,班主任、学校老师、校领导同时大力度制止,不让他发展影响其他学生。

2、发展学生自己监督,方同学们在同学间互相监督建立举报机制,对举报有效有功的给予表扬奖励

3、加大处罚制度,杀一儆百,只要发现有吸烟的同学必须给予严厉的处罚,不能让一颗老鼠屎带坏一锅汤。让其他同学望而止步。

下面小编整理了有关大学生吸烟的调查报告,欢迎阅读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有关大学生吸烟的调查报告篇1

为了全面了解学生吸烟的状况,掌握其影响因素,研究分析吸烟的原因,提高学生的危害意识,消除恶习,使学生健康成长,于是我们对多个学校学生进行了网络问卷调查。

一、调查目的

根据英国牛津大学流行病学家里查德·皮托的前瞻性调查显示,到2025年中国现有20岁以下的青少年中约有5000万人将死于吸烟所致的疾病。众所周知吸烟不但对人们的生理健康有害,而且时刻影响着人们的心理健康;有的吸烟现象甚至对他人的健康生活造成举足轻重的影响,严重则可能会因粗心而引来火灾,导致一命呜呼、人财俱失。据有关资料表明,由于大学生正处于形成世界观、价值观和就业去向的关键时期,一旦染上吸烟的恶习,再想戒是相当困难的。因此,为了全面了解大学生吸烟的状况,掌握其影响因素,研究分析吸烟的原因,提高学生的危害意识,消除不良习惯,增强吸烟对人体健康影响的认识。我和我的同学做了一次大学生吸烟现象的调查研究。

二、调查对象与方法

因为现在是暑假期间,大部分大学生以放假回家或在外打工,所以我们采用在网上分发问卷的方式对多个高校的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由于吸烟者多为男性,所以调查对象选取的男生较多。

三、调查结果与数据分析

1、因为大学生主要的吸烟人群是男生,所以我们主要调查了男生的吸烟情况。其中男生80%,女生20%。从问卷结果来看,在校大学生男生的吸烟比例较大,有超过50%的男生吸烟。但是对于女生群体我们不能忽视,从社会上吸烟趋势来看,已经出现了女性吸烟的现象和趋势,为了女生的长远的发展,提高女生进入社会的辨别是非和控制自己的能力,加强对女生群体的教育仍然是学校关注的问题。 

2、44%大学对吸烟行为持赞同态度,27%的大学生对吸烟行为持反对态度,而剩下29%群体对吸烟持无所谓的态度。 

3、大学生初次吸烟年龄较小,集中在5-22岁,有的被调查者在小学就已经开始吸烟。 

4、吸烟的群体63%都尝试过戒烟,在尝试过戒烟的同学中有59%的同学戒烟成功,但是针对没有戒烟成功的群体,无论是学校还是社会必须对吸烟高度重视,加强指导和教育,让非吸烟人群消除吸烟的动机。对于已经吸烟的群体,学校应该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帮助学生戒烟。因为大学生戒烟的主动性较低。在被调查的吸烟群体中,我们可以看到这类群体的无论是亲人、朋友还是其他人都劝过戒烟,但是成效是很小的。必须在社会宣传、学校教育、亲人朋友的劝导下依靠规章和规范协调帮助吸烟群体戒烟。 

四、大学生吸烟的原因分析

由于大学生时期是一个较为独特的时期,无论是为了“显示自己成熟”,还是因为“解闷”、“模仿”、“好奇”、“受别人纵容’,其中总有一部分人吸食一支或几支之后便不再吸了,因为这个特殊时期过去以后,他们的心理日渐成熟,心理上的各种矛盾被固定的思维方法、固定的世界观代替。但也总有一部分人吸第一支以后就开始持续吸烟,其原因可能主要有以下四种: 

1.来自朋友、同学、同伴的压力。他们互相影响、互相鼓励吸烟,互相敬烟。而伙伴的激励作用最容易强化个体不正确的吸烟态度与信念。例如,同学在一起聚会娱乐时,朋友敬烟又不好意思拒绝,在这种情况下吸烟逐渐形成习惯,心理上、生理上慢慢地都上瘾了。这就是我们经常见到的“大学生在一起时抽烟更厉害”的原因。 

2.长时间承受较大的生活压力。由于大学生在学习、恋爱、就业、生活等方面的压力较多,而知识,经验不足,情绪不稳定,承受和调节能力较弱,这些因素都会促使他们在吸烟行为上寻求心理慰藉,导致持续吸烟。 

3.坚持认为吸烟有一定的益处。有些大学生由于受社会误导,认为只有抽烟才能显示男子汉的风度和气质,能帮助自己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吸烟能够摆脱紧张情绪,能够提神、解愁、解乏:抽烟是成熟男人的一种社交方式:抽烟是社会交际的必需品:吸烟能增加国家税收,吸烟能降低失业率等等。许多人都是由于这些错误认识而逐渐形成抽烟行为。

4.受偶像或其他学生等尊敬的人的吸烟行为的影响。人类行为的形成是个学习、模仿、逐步定型的过程。大学生正处在学习、成长的时期,老师、家长的吸烟行为在大学生中往往起到误导作用,并使反吸烟教育的说服力下降。许多电影、电视中的英雄人物、领袖人物的吸烟行为都会对大学生吸烟心理产生极大的误导和不良影响。这种误导使吸烟行为逐步定型,即使过了青春期,这种定型的行为仍不会消失,反而会一直延续下去。

五、吸烟的危害

吸烟的害处很多,它不但吞噬吸咽者的健康和生命,还会污染空气,危害他人。 

1、肺部疾病:香烟燃烧时释放38种有毒化学物质,其中有害成份主要有焦油、一氧化碳、尼古丁、二恶英和刺激性烟雾等。焦油对口腔、喉部、气管、肺部均有损害。烟草烟雾中的焦油沉积在肺部绒毛上,破坏了绒毛的功能,使痰增加,使支气管发生慢性病变,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肺癌便会产生。据统计吸咽的人60岁以后患肺部疾病的比例为74%,而不吸烟的人60岁以后患肺部疾病的比例仅为4%,这是一个触目惊心的数字。 

2、心血管疾病:香烟中的一氧化碳使血液中的氧气含量减少,造成相关的高血压等疾病。吸烟使冠状动脉血管收缩,使供备量减少或阻塞,造成心肌梗塞。吸烟可肾上腺素增加,引起心跳加快,心脏负荷加重,影响血液循环而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猝死综合症,呼吸功能下降、中风等共20多种疾病。 

3、吸烟致癌:研究发现,吸烟是产生自由基最快最多的方式,每吸一口烟至少会产生10万个自由基,从而导致癌症和许多慢性病。最近,英国牛津提德克里夫医院对3.5万名吸烟者进行长达50年的研究得出了结论,结果显示,肺癌、胃癌、胰腺癌、膀胱癌、肝癌、口腔癌、鼻窦癌等到11种癌症与吸烟“显著相关”。为什么吸烟的人容易感冒,是因为人体的淋巴细胞活性降低,导致癌症。鉴于吸烟致烟致癌的三大因素,戒烟要越早越好。 

4、吸烟还会导致骨质疏松,更年期提早来临。吸烟可使男性丧失性功能和生育功能。孕妇吸烟可导致胎儿早产及体重不足,流产机率增高。吸烟使牙齿变黄容易口臭。吸烟害人害已,被动吸烟的人受到危害是吸烟人的五倍。为了你和家人的健康,不让自已成为烟的奴隶,应尽早戒烟。 

5、吸烟对智力的危害。吸烟可使人的注意力受到影响。有人认为,吸烟可以提神,消除疲劳、触发灵感,这都是毫无科学道理的。实验证明,吸烟严重影响人的智力,记忆力,从而降低工作和学习的效率。

对于大学生来说,吸烟不仅危害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它还影响大学生的自身形象、经济状况、学习状况等,对身边的同学也会造成一定的危害。

六、个人对大学生吸烟现象的建议

众所周知,吸烟害人害己,吸烟的危害人人都清楚,但是大学生烟民又不在少数。通过这次调查了解了一些大学生吸烟的状况以及他们对于吸烟的看法,吸烟有害健康已为多数大学生所认识,其中大部分也希望能通过各种方式戒掉这一坏习惯。那么,大学生为了抵制香烟的诱惑应当怎样做呢?为此,我提出一下几点建议:

1、应当学好吸烟危害的有关知识,形成一种反对吸烟的习惯,确实作好不占半点烟,不吸半嘴烟的良好习惯。 

2、应当适当交际,交际看好对象,交往选方式,不交损友,只交善友,不因任何不良因素而吸烟,保持上进心理。 

3、提高环保意识,保证有高度的吸烟警惕。鼓励和提倡同伴间劝说戒烟、对吸烟行为进行互相监督, 

4、应当洁身自爱,不随社会吸烟分子以吸烟建立交际关系,不听从这别人的胡言乱语。

有关大学生吸烟的调查报告篇2

调查背景:吸烟有害健康已成为社会的共识,但高度文明的大学校园中,新一代智能型烟民的队伍却在日渐扩大,且年龄越来越趋向于年轻化、低龄化的方向,特别是在大学生中吸烟人数已成为新增烟民的重要组成成份。在大学校园,大学生抽烟在一定范围内是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当今,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对人类健康危害最大的就是烟草,称吸烟是20世纪的瘟疫。为了有效地控制大学生的吸烟行为,使不吸烟者免受被动吸烟的危害,以及阻止不吸烟的大学生加入吸烟者的行列,家庭、学校和社会应采取综合干预,避免各种不利因素对大学生的影响。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力量,是先进文化的主要代表使大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应重视大学生吸烟行为对健康的危害,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及对大学生吸烟行为进行干预。

一、丹东辽东学院吸烟现状分析:

现状一:目前大学生烟民的数量不断增加,在大学阶段中开始吸烟及烟草依赖者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且年龄越来越趋向于年轻化、低龄化的方向,特别是在大学生中吸烟人数已成为新增烟民的重要组成成份。近些年,大众传媒和社会公众对“吸烟有害健康”有了更深的理解,但却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依赖烟草,面对这一群体,学校、家庭和社会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帮助他们摆脱对烟草的依赖,注重自己和周围他人的身体健康,提高生活品质。

现状二:大学生中烟民数量不在少数,并有越来越多的趋势;按照性别,年龄等客观因素,吸烟率的差异也存在明显的差异性;低年级的吸烟率低于高年级学生的吸烟率,而男生吸烟率也远高于女生吸烟率,大学生经常吸烟者比例低于偶尔吸烟者;

现状三:大多数学生认为吸烟弊大于利,但吸烟行为并不受对吸烟行为认知的影响;还有一部分学生认为,吸烟弊大于利,可以缓解紧张情绪,消闲解闷等;

吸烟原因从社会、家庭等因素,到好奇,社交应酬等也都不尽相同;大学生烟民成为烟民中的“新生力量”,且年龄有越来越趋向于年轻化、低龄化的方向;

二、简要总结与建议: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