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而对于乡镇来说,三农的建设往往和经济水平挂钩,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乡镇三农工作总结汇报,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欢迎阅读参考。
乡镇三农工作总结汇报篇1
自8月份以来,在农村工作已有5个多月的时间。
5个月的时间经历了不少的事情,现将工作进行系统总结并进行自我客观评价。
总结与评价作为对自己工作历程的一种回顾,在肯定自身工作优点的同时,着重改进不足,旨在为20__年工作奠定良好开局。
一、工作总结
1、尽快摸透村情。
自8月初开始工作以来,按照区组织部“摸透村情、融为一体、发挥作用”的工作要求,通过多种方式尽快摸透村情。
一是以党员情况摸底调查为契机,深入党员家庭走访调查。
通过与村内党员的深入交谈,了解本村的实际情况,倾听他们对本村党支部建设、村内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与建议。
通过对全村12名不同年龄层次党员的走访调查,不仅增进了与各位党员同志的感情,更掌握了较为详细、可靠和全面的村情。
二是走访慰问村内困难户,着重了解他们在生产生活方面存在的困难。
通过对困难家庭的走访慰问,不仅给他们送去党和政府的关心,更可以通过他们着重了解村内在照顾、照料困难家庭工作方面好的做法与不足,寻求建立该方面工作的长效机制。
三是以为民办实事为契机,在村民中树立自己的良好形象。
为人民群众所了解、所接受,必须要有扎实的工作态度,必须将工作中的琐碎小事做好、做实。
在村内小麦种子发放与新农合办理工作中,本着不怕麻烦、认真做事的态度,充分考虑村民的实际困难,尽可能将工作时间延长,力争不遗漏一户村民。
通过这两件事情的办理,自己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成效受到了广大村民的肯定,为下步工作的开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2、积极参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吴家堡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启动以来,在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领导小组的直接领导下,大学生村官作为学习实践活动的先行者与指导员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
一是协助村党支部书记召开学习实践活动动员大会,提高广大党员对此次学习实践活动的认识。
提早发放通知,统一协调时间,做到无一名党员缺席会议。
会议上如实传达镇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的要求并发放学习材料。
通过对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重大意义的着重讲解,村内党员切实提高了认识,纷纷表示要高度重视此次学习实践活动。
二是协助村党支部召开组织生活会,听取各位党员同志对村党支部建设、村内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组织生活会包括批评与自我批评、建言献策两个主要阶段。
通过组织生活会的召开,解决了部分党员间的个人矛盾,增强了党员队伍的凝聚力,汇总了各位党员的意见和建议,为五年规划的制定汇集了素材。
三是突出实践特色,着重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
受困于村内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村党支部以槐荫区“走千家进万户扶危济困送温暖”行动为契机,积极做好困难家庭的走访慰问工作。
通过村集体与帮扶单位工作的配合,解决了困难家庭的取暖与生活问题,促进了村居的和谐。
3、扎实做好课题研究。
按照区委组织部学习研究实践创新工作机制的要求,高度重视课题研究工作,扎实做好各阶段的工作。
自10月初按照区委组织部的统一要求参与课题研究以来,在上级领导和老师的指导下,在刘庄办事处同事的帮助下,课题研究工作按照区委组织部的要求和课题研究的一般思路有条不紊进行。
一是确定文章题目。
通过网络等途径查找关于土地流转的相关资料,系统学习了新修订的《土地管理法》,初步学习了孟勤国的《中国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研究》、郑景骥教授主编的《中国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方略研究》等著作,并总体上掌握了著作的主要观点;在思考与梳理学习内容的基础上,通过与课题组同事课题题目的比较,将课题题目初步确定为《农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的流转研究》,并报区委组织部审阅,在有关领导和课题指导教师的审阅下,最终确定了课题题目。
研究该题目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二是构思文章结构。
在确定题目的基础上,围绕题目所涉及的主要内容,通过网络集中查阅了有关中国农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流转的文献;借助指导单位(槐荫区土地局、农发局)了解了槐荫区土地流转及集体非农建设用地流转情况的统计数据,结合理论思考和实践观察,确定了文章的大体框架结构。
4、积极配合上级组织的各项活动。
配合上级组织的各项活动是大学生村官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20__年主要完成了如下工作。
一是参与镇党委和政府举办的国庆文艺汇演。
一、20xx年各项工作开展情况
(一)农业农村经济工作方面
全镇实现农业增加值达到30200万元,完成任务的112.27﹪;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4477元,完成目标的103.15﹪,比上年增加1889元,增幅15.01﹪。
完成粮食总产18480吨,占完成全年任务的100.162﹪。
(二)农民增收方面
20xx年以来,我镇不断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认真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加大农业政策、资金、科技支持力度,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调优农业产业结构,不断壮大优势产业,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持续保持农业和农村经济良好发展势头。
1.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为促农增收奠定坚实基础。
今年以来,我镇积极联系市各相关惠农部门,多方等基础设施。
一是完成双槐村1-10社沟渠硬化2937米;二是健全各村社用水组织和用水规章制度,落实村社管水人员及抽、放水人员;三是20xx年我镇一事一议农村公益事业财政奖补项目共8个,涉及6个村,财政奖补资金109.75万元;四是完成万胜村1社900米,花园村5、6社村内道路1600米、卡房村1、4、5社村内道路1700米,连江村1、2、3、4社村内道路硬化2911米,同善村1、2、4、9、10社村内道路硬化229米,为促进农民增收奠定基础。
2.加强鼓励指导,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有效转移,实现农民异地劳务增收。
今年以来,我镇始终把劳务经济作为农民增收的重点来抓,加大农民培训力度。
全年共组织农民工培训2751人,劳动力技能培训415人,新型农民培训218人,实用技术培训2.13万人次,农村劳动力累计转移10257人,成功组织234人参加并通过厨师技能结业考试。
20xx年春季招聘会,提供780余个岗位,达成就业意向187余名。
经过培训,提高了农户劳动技能水平,促进农户就业和增加农户收入。
全镇劳务经济收入突破两亿元大关,达2.23亿元。
3.充分利用强农惠农政策,为农民增收添砖加瓦。
认真落实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畜禽良种补贴、农机全购置补贴等政策,完成农业保险水稻面积9638.45余亩,小麦保险面积16198亩,镇共完成水稻、小麦农业保险25836.45亩。
核实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面积17226亩,完成20xx年小麦直补面积的核实上报工作。
完成300人脱贫工作,实现精确扶贫。
低保做到应保尽保,及时足额发放春荒粮,困难群众大病救助31余万元。
衔接金融机构为种养、农机大户提供贷款服务,简化贷款手续,解决农户资金需求。
确保各项强农惠农资金及时足额兑现到群众手中,让广大农民充分享受发展成果,促进农民其他性收入的增加。
4.发展新型农民主体,带动农民共致富。
支持和鼓励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民主体做大做强,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实现产业辐射作用,促进农民增收。
创新探索带地入社现代农业社会化托管服务模式,大力推进土地流转,带动我镇农业生产走上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的现代农业生产路子,解放了劳动力,降低生产成本。
目前初步形成以企业为龙头、合作社为骨干、高素质农民为基础、社会有生力量共同参与的新型生产经营队伍。
全年登记备案种粮大户24户,流转土地面积达8751.67亩。
5.优化结构,狠抓特色优势产业促增收。
做大做强香葱基地,在新丰镇顺河村香葱协会的带动下,全镇香葱种植已基本实现了种植规模化、经营集约化。
今年全镇香葱种植户2000余户,种植面积610余亩,累计产量480万斤,受益人在600人左右;按平均每亩7000余斤,全镇预计产值960万元,农民人均增收379元。
6.新农村建设促增收。
今年,我镇着重把握产业发展和新村建设两个核心,狠抓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两个配套,新农村建设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双槐村、卡房村、同善村新村全面铺开。
新农村建设对全镇农民增产增收起到了较大的示范带动作用。
(三)统筹城乡发展方面
一是稳妥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
继续采取图解+实测法稳妥推进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争取年底完成11个村的土地确权工作。
鼓励基础条件较好的村发展土地股份合作社。
二是进一步加大农村土地流转力度。
鼓励土地承包经营权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流转,市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对镇、村规模流转主体和经营主体给予奖励和项目支持。
三农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而对于乡镇来说,三农的建设往往和经济水平挂钩,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乡镇三农工作总结汇报,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欢迎阅读参考。
乡镇三农工作总结汇报篇1
自8月份以来,在农村工作已有5个多月的时间。
5个月的时间经历了不少的事情,现将工作进行系统总结并进行自我客观评价。
总结与评价作为对自己工作历程的一种回顾,在肯定自身工作优点的同时,着重改进不足,旨在为20__年工作奠定良好开局。
一、工作总结
1、尽快摸透村情。
自8月初开始工作以来,按照区组织部“摸透村情、融为一体、发挥作用”的工作要求,通过多种方式尽快摸透村情。
一是以党员情况摸底调查为契机,深入党员家庭走访调查。
通过与村内党员的深入交谈,了解本村的实际情况,倾听他们对本村党支部建设、村内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与建议。
通过对全村12名不同年龄层次党员的走访调查,不仅增进了与各位党员同志的感情,更掌握了较为详细、可靠和全面的村情。
二是走访慰问村内困难户,着重了解他们在生产生活方面存在的困难。
通过对困难家庭的走访慰问,不仅给他们送去党和政府的关心,更可以通过他们着重了解村内在照顾、照料困难家庭工作方面好的做法与不足,寻求建立该方面工作的长效机制。
三是以为民办实事为契机,在村民中树立自己的良好形象。
为人民群众所了解、所接受,必须要有扎实的工作态度,必须将工作中的琐碎小事做好、做实。
在村内小麦种子发放与新农合办理工作中,本着不怕麻烦、认真做事的态度,充分考虑村民的实际困难,尽可能将工作时间延长,力争不遗漏一户村民。
通过这两件事情的办理,自己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成效受到了广大村民的肯定,为下步工作的开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2、积极参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吴家堡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启动以来,在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领导小组的直接领导下,大学生村官作为学习实践活动的先行者与指导员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
一是协助村党支部书记召开学习实践活动动员大会,提高广大党员对此次学习实践活动的认识。
提早发放通知,统一协调时间,做到无一名党员缺席会议。
会议上如实传达镇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的要求并发放学习材料。
通过对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重大意义的着重讲解,村内党员切实提高了认识,纷纷表示要高度重视此次学习实践活动。
二是协助村党支部召开组织生活会,听取各位党员同志对村党支部建设、村内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组织生活会包括批评与自我批评、建言献策两个主要阶段。
通过组织生活会的召开,解决了部分党员间的个人矛盾,增强了党员队伍的凝聚力,汇总了各位党员的意见和建议,为五年规划的制定汇集了素材。
三是突出实践特色,着重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
受困于村内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村党支部以槐荫区“走千家进万户扶危济困送温暖”行动为契机,积极做好困难家庭的走访慰问工作。
通过村集体与帮扶单位工作的配合,解决了困难家庭的取暖与生活问题,促进了村居的和谐。
3、扎实做好课题研究。
按照区委组织部学习研究实践创新工作机制的要求,高度重视课题研究工作,扎实做好各阶段的工作。
自10月初按照区委组织部的统一要求参与课题研究以来,在上级领导和老师的指导下,在刘庄办事处同事的帮助下,课题研究工作按照区委组织部的要求和课题研究的一般思路有条不紊进行。
一是确定文章题目。
通过网络等途径查找关于土地流转的相关资料,系统学习了新修订的《土地管理法》,初步学习了孟勤国的《中国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研究》、郑景骥教授主编的《中国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方略研究》等著作,并总体上掌握了著作的主要观点;在思考与梳理学习内容的基础上,通过与课题组同事课题题目的比较,将课题题目初步确定为《农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的流转研究》,并报区委组织部审阅,在有关领导和课题指导教师的审阅下,最终确定了课题题目。
研究该题目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二是构思文章结构。
在确定题目的基础上,围绕题目所涉及的主要内容,通过网络集中查阅了有关中国农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流转的文献;借助指导单位(槐荫区土地局、农发局)了解了槐荫区土地流转及集体非农建设用地流转情况的统计数据,结合理论思考和实践观察,确定了文章的大体框架结构。
4、积极配合上级组织的各项活动。
配合上级组织的各项活动是大学生村官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20__年主要完成了如下工作。
一是参与镇党委和政府举办的国庆文艺汇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