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应急预案是为了在遇到无法预料的突发事故时,可以及时作出应急响应,下面小编整理了乡镇防汛抗旱应急预案方案,欢迎阅读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为进一步强化应急预案保障措施的落实,提高镇区应对安全生产事故和突发性事件的能力,教育群众如何正确、准确、迅速处理突发事件,特组织各生产单位开展防洪防汛应急演练,本次演练方案如下:
一、演练时间:
20xx年7月12日
二、演练目的:
在遇到暴雨天气,汛情紧急的情况下,能够迅速、高效、有序的安全撤离受灾区域,做好防洪防汛和抢险救灾应急工作。
通过这次演练,进一步提高各村、各部门应对汛情的应急反应能力,提高群众防灾抗灾避灾意识,最大限度地减轻水灾造成的损失,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三、防洪防汛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1、预防为主、全面规划、常备不懈、全力抢险。
2、保护群众安全优先,防止和控制事故蔓延优先,保护环境优先。
3、统一指挥,分级分部门负责。
4、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侵占、损毁防汛抗洪工程、设施设备、以及防汛备用的器材、物料等。
四、演练方案:
(一)应急预案演练背景
因连日暴雨,供电设备进水,造成村、部门、企业设备停运、机组停机事故。
(二)演练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三)演练救援分工:
1、预警组:由副书记xx负责,做好汛前报警工作,发现险情立即报告预警。
2、抢险组:由镇派出所所长xx负责,各相关部门成员组成。
负责及时掌握汛情、灾情,及时通报开展防汛抗洪信息(主要指水情、汛情、雨情),做好风险评估等工作。
组织进行抢险救灾和有关抢险救灾的协调工作。
3、保卫组:由中心卫院院长xx登负责,负责组织抢救伤员、保护现场,负责处置救灾现场治安警戒和秩序管理,负责重点地区、重点部位、重要物资设备的治安防控和保护,协助组织危险地区群众安全撤离或转移。
4、通讯保障组:由镇宣传统战委员xx负责,负责应急救援中所有通讯器材的配置,保障防汛信息及时、准确传递;负责通信设施的防汛安全管理,及时采取应急措施,确保防汛抢险救灾过程中的通讯畅通。
5、物资供应组:由人大主席xx任负责,负责应急救援物资的供应和运输工作,满足应急救援的需要。
6、后勤保障组:由委员、副镇长xx负责,负责应急救援人员的饮食、住宿、交通运输工作;负责疏散人员的接待安置工作。
7、安全监察组:由主任科员xx主任负责,负责做好事故现场拍照、记录、勘察、收集信息工作。
8、善后处理组:由组织委员xx负责,掌握相关灾情信息,负责善后处理工作。
(四)应急救援演练准备工作:
1、物资准备:
深水潜水泵1台、排水管50米、移动配电箱1台、铁线1捆、普通潜水泵2台、排水管50米、编织袋100条、铁锹30把,运输车二台。
2、材料员对器材的完好情况进行检查。
所有参加人员做好个人劳动保护,如安全帽、工作服、工作鞋等。
(五)演练地点:公司大门门前
五、防汛演练的阶段划分:
1、进行学习动员。
进行一次汛期安全知识大教育活动,组织员工学习,提高员工的汛期安全意识。
在防汛抢险小组指导下,认真学习和模拟演练我所制订的应急预案,熟悉在突发事件中各自的职责和任务,保障职工和公共财产的安全。
2、成立演练领导组织机构,明确责任,严格组织实施演练活动,确保演练活动顺利完成,达到预期效果。
3、组织演练。
讲解防汛知识及演练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并在总指挥的指导下进行演练。
全体职工都要参加,把演练当成实战,认真对待。
六、演练程序及人员分配
1、15:00时,演练小组组长集合抢险分队做动员讲话,讲解演练注意事项。
2、演练开始,组长接到巡视员报告险情。
3、接到报告后,组长立即电告防汛负责人,宣布启动防汛应急预案并组织抢险队伍准备开展抢险。
4、防汛抢险领导小组到现场了解情况,制定应急措施。
5、防汛小组长模拟将此情况向上级报告事故情况。
6、应急抢险分队人员集合完毕,在组长带领下从库房领取防汛机具后迅速奔赴事故现场。
7、组长带领抢险队员来到事故现场,分批布置任务。
(1)5名抢险队员在演习地点用砂袋堆成挡水墙。
(2)2名抢险队员为潜水泵连接电源。
(3)5名抢险队员运送水泵、水管等到循环水坑内,把水泵放置到循环水坑内。
(4)接水泵电源,将坑内积水抽排除。
(5)持续关注循环水坑内的进水情况,并及时报告
(6)现场拍照机构
要求:指定一人携带相机对现场内人员在接到报警后的行动过程全程照相,并对整个演习过程拍照以及后期编辑资料。
七、演练结束,现场清理完毕,现场指挥员对演习情况进行讲评。
一、积极开展突发事件应对法的宣传和学习
我镇结合本地区应急管理工作实际,对突发事件应对法的重大意义、主要内容和贯彻实施要求等,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报道,并组织有关行政管理人员特别是负责应急管理工作的人员、安全监督执法人员认真学习突发事件应对法,全面了解这部法律的基本内容,重点掌握与自身职能或业务相关的内容。
通过深入的宣传和学习,有关人员熟悉和掌握了突发事件应对活动的原则、程序、措施以及相关的权利义务,有效防范和应对突发事件。
二、做好突发事件预防与应急准备
切实做好突发事件预防和应急准备工作。
(一)进一步健全应急管理机制。
坚持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为主的原则,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根据职能和业务范围,按照有关突发事件分类分级标准,明确应对分工和责任。
建立健全应急管理机构,配备人员,制定和完善基本工作制度。
(二)加强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动态管理工作。
根据县委、县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应急预案,结合镇情实际,针对不同突发事件的性质、特点,制订和完善适用于本地区、本级别的相应预案,先后出台了《故城镇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故城镇森林火灾扑救预案》、《故城镇重特大火灾扑救预案》、《故城镇抗旱应急预案》、《故城镇非煤矿山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故城镇防汛抗旱应急预案》、《故城镇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故城镇地震应急预案》等多个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预案。
最近,时值森林防火期,为提高应急实战能力,根据镇森林防火预案内容,重新调整充实防火应急分队人员名单,组织护林防火应急分队进行了演练。
(三)加强对有群众矛盾地区和有邪教人员地方的监控力度。
加强衔接与协调,做好突发事件预防,防止其在敏感时期集体上访。
同时,加强对外来人员的登记调查,防止别有用心的人员到我镇进行非法传教。
(四)进一步加大安全隐患及危险源的排查力度。
结合我镇实际,开展了元旦、春节、国庆等多次安全生产大检查行动,对重点企业、在建工程、学校等敏感地方进行了专项整治,对危化物品、食品药品、爆炸物品、道路交通等重点行业进行了全面的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对有安全隐患的下发整改通知书,要求限期整改。
同时,做好回头看工作,要求其在规定时间内将整改情况上报镇安监站,安监站也按时作好回查回访工作。
(五)加强应急保障体系建设。
制定应急预案是为了在遇到无法预料的突发事故时,可以及时作出应急响应,下面小编整理了乡镇防汛抗旱应急预案方案,欢迎阅读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为进一步强化应急预案保障措施的落实,提高镇区应对安全生产事故和突发性事件的能力,教育群众如何正确、准确、迅速处理突发事件,特组织各生产单位开展防洪防汛应急演练,本次演练方案如下:
一、演练时间:
20xx年7月12日
二、演练目的:
在遇到暴雨天气,汛情紧急的情况下,能够迅速、高效、有序的安全撤离受灾区域,做好防洪防汛和抢险救灾应急工作。
通过这次演练,进一步提高各村、各部门应对汛情的应急反应能力,提高群众防灾抗灾避灾意识,最大限度地减轻水灾造成的损失,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三、防洪防汛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1、预防为主、全面规划、常备不懈、全力抢险。
2、保护群众安全优先,防止和控制事故蔓延优先,保护环境优先。
3、统一指挥,分级分部门负责。
4、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侵占、损毁防汛抗洪工程、设施设备、以及防汛备用的器材、物料等。
四、演练方案:
(一)应急预案演练背景
因连日暴雨,供电设备进水,造成村、部门、企业设备停运、机组停机事故。
(二)演练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三)演练救援分工:
1、预警组:由副书记xx负责,做好汛前报警工作,发现险情立即报告预警。
2、抢险组:由镇派出所所长xx负责,各相关部门成员组成。
负责及时掌握汛情、灾情,及时通报开展防汛抗洪信息(主要指水情、汛情、雨情),做好风险评估等工作。
组织进行抢险救灾和有关抢险救灾的协调工作。
3、保卫组:由中心卫院院长xx登负责,负责组织抢救伤员、保护现场,负责处置救灾现场治安警戒和秩序管理,负责重点地区、重点部位、重要物资设备的治安防控和保护,协助组织危险地区群众安全撤离或转移。
4、通讯保障组:由镇宣传统战委员xx负责,负责应急救援中所有通讯器材的配置,保障防汛信息及时、准确传递;负责通信设施的防汛安全管理,及时采取应急措施,确保防汛抢险救灾过程中的通讯畅通。
5、物资供应组:由人大主席xx任负责,负责应急救援物资的供应和运输工作,满足应急救援的需要。
6、后勤保障组:由委员、副镇长xx负责,负责应急救援人员的饮食、住宿、交通运输工作;负责疏散人员的接待安置工作。
7、安全监察组:由主任科员xx主任负责,负责做好事故现场拍照、记录、勘察、收集信息工作。
8、善后处理组:由组织委员xx负责,掌握相关灾情信息,负责善后处理工作。
(四)应急救援演练准备工作:
1、物资准备:
深水潜水泵1台、排水管50米、移动配电箱1台、铁线1捆、普通潜水泵2台、排水管50米、编织袋100条、铁锹30把,运输车二台。
2、材料员对器材的完好情况进行检查。
所有参加人员做好个人劳动保护,如安全帽、工作服、工作鞋等。
(五)演练地点:公司大门门前
五、防汛演练的阶段划分:
1、进行学习动员。
进行一次汛期安全知识大教育活动,组织员工学习,提高员工的汛期安全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