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512防震减灾安全教育教案,希望大家喜欢,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

幼儿园512防震减灾安全教育教案篇1

活动目的:

1.通过学谚语和顺口溜,让幼儿初步了解地震前自然界的异常表现。

2.幼儿在教师组织引导下演练突发地震有序逃生及自救技能及躲避伤害本领。

活动准备:

1.有关地震防震图片和VCD。

2.防震科普片和防震科普宣传画

活动过程

1.通过学谚语和顺口溜,让幼儿初步了解地震前自然界的异常表现,培养幼儿观察力和自我保护能意识。

动物反常情形谚语

动物震前有预兆,群测群防很重要。

牛羊骡马不进厩,猪不吃食狗乱咬。

鸭不下水岸上闹,鸡飞上树高声叫。

冰天雪地蛇出洞,大鼠叼着小鼠跑。

兔子竖耳蹦又撞,鱼跃水面惶惶跳。

2.看VCD、科普片及宣传画教师讲解地震时应注意的问题:

1)应准备好食物和必备的物品做应急。

2)个人防护

室内—躲在坚实的家具下

教室—在教师指挥下抱头蹲在个自课桌下,地震停了马上有秩序撤离,不要拥挤。

室外—远离狭窄街道、高大建筑等。

3.以游戏形势进行简单防震演练。

小结

通过谚语、图片、游戏等方式使幼儿基本掌握地震突发事件时逃生和自救技能,让幼儿掌握来不及逃离情况下如何躲避地震伤害的本领,达到教学目的,效果很好。

延伸

把今天学到的知识讲给家人听,或者考一考他们防震知识。

幼儿园512防震减灾安全教育教案篇2

一、设计意图

"安全重于泰山",安全工作是幼儿园工作的头等大事。

幼儿通过看电视、听大人的讲述对地震有一定的了解,但因幼儿年龄小遇到危险不知道怎么办,大多会哭。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特组织此活动,培养幼儿防震减灾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二、活动目标

1、知道简单的地震知识。

2、通过演习,训练教师和幼儿在地震的状况下,根据幼儿园的环境有序地通过安全疏散通道。

3、有防震减灾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三、活动准备

1、幼儿、家长和教师共同收集报刊、杂志中有关汶川地震的资料或图片。

2、课件:家庭、学校、户外、公共场所避险视频,

四、活动过程

教学难点:培养幼儿从容应对地震灾害的冷静心态和逃生要领。

活动准备

教学用具:1.幼儿教师共同收集的地震安全宣传挂图,课件,地震视频小简段,爱心小背篓。

2.逃生小书包(手电筒,矿泉水,面包,打火机,刀子,绳子等)

活动过程

一、课前热身

老师带领小朋友闭着眼睛听音乐,让幼儿感受地震来时天崩地裂的感觉,教师观察小朋友的表情。

听完音乐提问:

1.音乐表现的是什么声音?(地震时的声音)

2.小朋友听了音乐以后有什么感觉?(害怕)

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的见识和感受,使幼儿知道遇到地震时不要慌,要听从老师的指挥,有序的撤离可以避免危害的发生。

那地震来了我们要怎么办?(幼儿讨论问题)

二、幼儿根据讨论的结果按自己的方法进行演练,教师对幼儿的演练过程做观察记录。

三、教师对幼儿的撤离演练做评价,发表自己的看法,讲述观察记录,总结幼儿的演练效果(从幼儿的撤离路线和撤离时的动作进行评价)。

四、教幼儿安全有效的撤离

1.学习正确的撤离动作

提问:我们在撤离的时候如何在运动的过程当中保护自己?

(双手抱头,上身向前弯曲,快速撤离)

2.出示班级撤离图带幼儿观察并找出班级在紧急情况下撤离的路径和位置。

(使幼儿知道图中标记路径为安全的并且为最近路径。)

3.带幼儿观察撤离路径的条件,引导幼儿讨论:怎么走到达安全地带的路径最快,启发幼儿讲述撤离方法和注意事项,(如可以分成两队,按顺序,听老师指挥,不拥挤等。)

4.组织幼儿进行演习,演练室内紧急避震和撤离。

若在演练过程中出现幼儿拥挤,无秩序老师要及时纠正并组织再次演练,使幼儿掌握正确快捷的撤离方法。

五、让幼儿了解一些防震减灾的基本常识。

1、自由讨论,教师拓展。

a.如果在平房里,突然发生地震,要迅速钻到床下、桌下,同时用被褥、枕头、脸盆等物护住头部,等地震间隙再尽快离开住房,转移到安全的地方。

地震时如果房屋倒塌,应呆在床下或桌下千万不要移动,要等到地震停止再逃出室外或等待救援。

b.如果住在楼房中,发生了地震,最安全、最有效的办法是:及时躲到两个承重墙之间最小的房间,如厕所、厨房等。

也可以躲在桌、柜等家具下面以及房间内侧的墙角,并且注意保护好头部,千万不要去阳台和窗下躲避。

c.如果正在上课时发生了地震,不要惊慌失措,更不能在教室内乱跑或争抢外出。

靠近门的同学可以迅速跑到门外,中间及后排的同学可以尽快躲到课桌下,用书包护住头部;靠墙的同学要紧靠墙根,双手护住头部。

d.如果已经离开房间,千万不要地震一停就立即回屋取东西。

因为第一次地震后,接着会发生余震,余震对人的威胁会更大。

e、如果在公共场所发生地震,不能惊慌乱跑。

可以随机应变躲到就近比较安全的地方。

f.如果正在街上,绝对不能跑进建筑物中避险。

也不要在高楼下、广告牌下、狭窄的胡同、桥头等危险地方停留。

g.如果地震后被埋在建筑物中,应先设法清除压在腹部以上的物体;用毛巾、衣服捂住口鼻,防止烟尘窒息;要注意保存体力,设法找到食品和水,创造生存条件,等待救援。

2、观看图片,演示课件,视频。

3、教师补充讲解正确的避险,逃生,自救方法。

(2)时刻关注地震灾情,必要时做好地震防范工作。

2、课件展示震后为灾区献爱心的相关图片

【活动小结】

地震非常可怕,因为它不可预测,威力大,但是如果我们做好了挑战“天灾”的思想准备,地震的威力也就在它没有发生前降低了许多。

同学们,平时看一些自我保护方面的书籍,为我们的安全保驾护航!

幼儿园512防震减灾安全教育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演习,训练老师和幼儿在地震的状况下依据幼儿园的环境有序地通过平安疏散通道。

2、训练幼儿遇到地震时能听从老师和成人的指挥,做出基本的自救行为。

3、培育幼儿防震减灾的平安意识和自我爱护力量。

4、考验小伴侣们的反应力量,熬炼他们的个人力量。

5、体验仿照嬉戏的欢乐。

活动预备:

1、录像和图片

2、了解地震中自救的基本常识。

活动过程:

一、感受地震给人类带来的灾难。

1、讲解并描述地震来临时的状况。

看录像

提问:小伴侣看了什么?(幼儿回答如:幼儿说说自己的见识和感受)

再看一遍录像

知道遇到地震时不要慌,要听从老师的指挥,有序地撤离可以避开危害的发生。

那地震来了我们要怎么办?(幼儿争论)

2、看录像(ppt)

人们平安撤离的图片(录像)

二、教幼儿平安有效的撤离

1、学习正确的撤离动作。

提问:我们撤离的时候如何在运动的过程中爱护自己?幼儿争论查找最有效的爱护方法。

(双手抱头、上身向前弯曲,快速撤离)

2、出示班级撤离图(后门到操场空旷的地方)

观看并找出班级在紧急状况下撤离的路径和位置。

引导幼儿争论:为什么撤离时要走图中标注的路径?使幼儿了解图中标注的撤离路径是离户外平安地带最近的一条通道。

3、启发幼儿讲解并描述撤离方法和留意事项。

如按挨次,不拥挤;听老师的指挥等。

4、组织幼儿“实战演习“。

演练室内避震及紧急撤离。

如幼儿在撤离状况下出现拥挤、用时过长等状况,老师带幼儿查找缘由,再次演习,使幼儿把握正确、快捷的撤离方法。

三、让幼儿了解防震减灾的一些基本常识。

(图片)

(1)大地震的危急振动期大约只有一分钟。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