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旅游高峰期应急预案精选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阅读下载。
旅游高峰期应急预案精选1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XX大精神为指导,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在区市旅游局等部门的指导下,进一步加强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牢固树立“游客是上帝”的思想,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构建“安全、和谐”景区。
二、组织领导
为了明确责任,加强旅游高峰期游客安全处置的组织领导工作,景区管理处成立“XX区管理处旅游高峰期游客安全处置领导小组”,管理处主任担任组长,管理处副主任担任副组长,综合科、博物馆、旅游公司、艺术馆负责人为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协调指挥组,综合科科长任组长,具体负责旅游高峰期旅游客的疏导协调工作。
办公室、财务科组成后勤保障办公室,具体负责急救、安防等方面物品、设备的配备工作。
三、高峰期情况预测
正值“十一”黄金周10月3日上午10时,参观人数达到3000余人,而博物馆满负荷运转也超不过5000人次,大大超出博物馆当初设计接待能力。
博物馆又是游客参观的第一站,这样大批量涌入,势必会导致拥挤、踩踏事故发生,二汽讲解员、保卫人员也无法工作,服务质量受到严重干扰,文物安全也不能得到保证。
西夏艺术馆是游客参观的第二站,虽然疏通快,但最大接待量也不过1000人次。
三号陵园遗址是游客参观的第三站,也是游客最感兴趣的地方,其神道近千米,宽20米,陵园内建筑遗址显眼紧凑,且缓冲带宽阔,可容纳万人以上。
四、处置原则
确保游客安全顺畅参观,防止发生拥挤、踩踏等不确定事件发生,使游客高兴而来,满意而去。
五、处置方法
协调指挥组组长立即召集各部门负责人研究游客分流办法。
1.大门口减缓游客通过闸机的时间,不要让游客扎堆、抢车、拥挤。
2.电瓶车做好游客接送工作。
3.艺术馆、三号陵园、博物馆做好游客的讲解接待工作,并实行交叉参观程序。
4.相关部门保卫人员密切注意接待现场动向,全力做好安全保卫工作。
5.各部门所有人员停止手头工作,全力以赴做好接待工作。
六、工作要求
1.各单位必须保持高度警惕,全面做好高峰期游客的接待工作,一旦发生游客拥堵现象,必须快速反映,调整人员及时疏导。
2.注意工作方法,避免与游客发生不必要的冲突。
3.各部门负责人必须听从指挥组,密切配合,坚守岗位,恪尽职守。
旅游高峰期应急预案精选2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保护和合理利用旅游资源,保障游客合法权益,维护景区旅游秩序和安全,根据《景区最大承载量核定导则》《景区游客高峰时段应对规范》《XX区公安局全区旅游景区客流监测调控工作预案》《XX区旅游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修订)》等法律法规和相关文件规定,结合实际,特制定以下应急预案。
一、编制目的
确保旅游安全,防止在游客高峰期发生拥堵踩踏、游客滞留等安全事件,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安全事件造成的损失,营造平安、祥和的旅游环境和社会秩序。
同时,建立健全应对突发安全事件的救助体系和运行机制,规范和指导应急处理工作,明确职责,落实责任,合理配置应急救援资源,高效组织应急救援工作,切实提高救助水平。
二、工作原则
(一)加强预防,防控结合。
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做好应对突发安全事件的思想准备、组织准备和物资准备等。
对可能引发安全事故的不安定因素,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
(二)密切配合,通力协作。
各有关部门要按照本预案规定,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切实落实各自职责。
(三)快速反应,有效处置。
一旦发生重大事故,迅速反应,及时启动应急预案,果断处置,有效开展应急救援工作,尽最大努力严格控制事故危害范围,消除事故造成的影响,并做好事故的善后处理及整改督查工作。
(四)总结经验,汲取教训。
1.拥堵踩踏
游客集中地点一旦发生拥堵踩踏险情或事故,该区域工作人员应立即上报,待接到指示后,启动应急处置预案。
(1)疏散命令:现场应急总指挥应及时发布启动应急处置预案指令。
(2)疏散方法:按危险系数的大小决定采取总疏散还是部分疏散。
当疏散指令下达时:a、景区或园区所有入口应立即劝导游客进入景区或园区;b、疏散引导工作人员带领游客按预设线路进行疏散,撤离至安全区域;c、医疗救护人员应携带紧急救护设备到指定地点待命,及时处理受伤人员;d、准备好交通工具,必要时参与疏散或救护。
(3)疏散注意事项:疏散中不得停留,防止发生新的堵塞事件。
疏散时,应确保各安全出入口的畅通。
2.游客滞留
(1)景区或园区出入口游客过量聚集时,应及时安排工作人员疏导游客。
并根据天气等实际情况,为游客提供必要降暑或御寒物品,缓解游客情绪。
(2)当停车场车辆饱和时,应及时设置告示标志,并增设临时停车位或劝导将车辆停放至其他停车场。
3.游客失联
接到游客失联信息后,现场应急指挥部应及时安排工作人员进行处置。
(1)收集游客基本信息。
联系家属收集姓名(乳名)、年龄、性别、照片、身份证号、住址、户籍所在地、显著外貌特征、丢失时衣着、随身携带物品特征等与救援有利的相关信息,并详细登记游客行径线路、失联时间,确定游客所在区域。
(2)安抚家属情绪,防止新的意外事件发生。
(3)组织人员搜寻失联游客。
(4)做好搜救记录及时整理归档,为救援提供真实有效的信息。
同时负责向失联家属定期反馈搜救工作进展情况。
六、工作要求
1.各部门责任人必须保持电话24小时畅通。
2.任何突发事件要在保证游客与自身人身安全的前提下。
3.要及时上报。
在无通信的情况,应通过其他方式安排人员上报,寻求救援帮助。
4.上报时应将时间、地点、事件经过、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所需帮助等情况详细准确表达。
信息传递遵循由下至上逐级汇报的原则。
5.在游客疏导,安抚过程中应客观公正,对不清楚的事件不要下结论,严禁对游客野蛮粗暴,以免引起不必要的争执。
6.对待新闻媒体要积极配合,任何相关信息由对外宣传组发布。
严谨私下接受采访,发布不确定或虚假信息。
7.任何部门、承办单位或个人都不得瞒报、迟报、漏报、谎报,因此引起严重后果的,将追究相应单位和当事人的责任。
七、应急电话
治安报警:110
消防:119
医疗救助:120
旅游高峰期应急预案精选3
为认真贯彻落实《旅游法》,保护和合理利用旅游资源,保障游客合法权益,维护景区旅游秩序和安全,根据《景区最大承载量核定导则》,结合景区实际,特制订《XX市景区旅游高峰期客流控制和应急管理方案》,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一、适用范围。
(一)本预案适用于旅游旺季、小长假、黄金周、民族宗教重要节日和重大活动期间客流应急控制。
(二)本预案所指高峰期是指大批游客进入景区,超过日最佳接待量或瞬时最大接待量,有可能影响景区旅游秩序或存在安全隐患。
(三)容量核定:根据国家旅游局《景区最大承载量核定导则》,核定景区瞬时最佳承载量为0.3万人,瞬时最大承载量为0.5万人;最佳日承载量为1.5万人/日,最大日承载量为2万人/日。
流量分级游客流量(万人)。
应急响应四级1.5万人。
三级(黄色)1.6万人。
预警二级(橙色)1.8万人。
预警一级(红色)2万人。
五、高峰客流调控措施。
(一)预测。
游客接待量的预测和实时监测应由智慧景区系统统一采集、统计和分析。
智慧景区项目尚未建设完成之前,采取人工和智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1.客流预测:在本预案适用范围所指节假日前一天,将预测人数、团队数量和前日游客住宿情况上报,由景区办公室汇总上报指挥部办公室。
2.实时监测:在本预案适用范围所指节假日,从8时—18时,每小时1次,办公室上报实时售票数,治保部上报实时车流量,办公室汇总信息报指挥部办公室。
特殊情况可延长上报时间至20时。
3.数据研判与预测发布:预测或实时监测数据达到景区最佳接待量,进入预警准备状态,并将预测数据传送至各值班长。
(二)预警1.四级预警:景区游客量达到最佳承载量,进入准备状态,指挥部办公室全体成员到岗到位,集中办公,各部门、各值班点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调控措施:①运营管理部联系交警部门,启动交通调控,通过周边道路管控、区内停车控制等措施控制进入核心景区游客流量,错峰接待;②车队通过控制景区观光车发车时间间隔调控景区游客流量。
2.三级(黄色)预警:景区游客数量达到三级预警响应时,启动应急预案,进入预警状态,由指挥部办公室报告指挥长,发布相应等级预警启动指令,发布预警信息。
预警内容:通过预警渠道发布“XX市景区游客人数达到最大承载量80%,请广大游客合理安排游览行程”信息。
同时,通过景区短信平台、对讲机,由指挥部办公室向各值班长发布预警信息。
3.二级(橙色)预警:景区游客数量达到二级预警响应时,劝阻游客谨慎进入景区,向社会公告。
预警内容:通过预警渠道发布“XX市景区达到最大承载量90%,请广大游客选择到其他景区游览,欢迎您明天前来游览”信息。
同时,通过景区短信平台,由指挥部办公室向各值班长发布预警信息。
调控措施:①游客中心值班点负责在售票大厅及各停车场设置提示牌,并由工作人员引导向其它景区分流。
②办公室负责发布预警信息,负责组织旅行社调整团队游览线路,避开高峰景点。
④治保部负责在对自驾游客流进行引导,分流到周边景区。
4.一级(红色)预警:景区内游客数量达到最大承载量时,景区停止售票,向游客发布告示,做好解释和疏导等相关工作。
预警内容:通过预警渠道发布“XX市景区达到最大承载量,景区停止安检,请广大游客到其他景区游览,欢迎您明天前来游览”信息。
同时,通过景区短信平台,由指挥部办公室向各值班长发布预警信息。
调控措施:①信息中心负责发布预警信息,手机短信提醒游客错峰旅游。
③治保部负责在设置提示牌,进行客流分流。
④游客中心负责做好游客咨询和解释工作。
(三)应急处置。
1.安检入口拥堵的应急处置。
因受现有条件的限制,当游客积压时,必须立即向指挥部报告,现场值班人员应积极采取措施,增设窗口,加快售、验票速度,缩短游客等待时间,同时可以提开水服务,降低游客急躁情绪。
2.交通拥堵的应急处置。
治保部增派人员维持车辆秩序,避免因烦躁情绪发生事故。
六、组织和实施。
(一)预案启动。
当进馆人数达到景区最大承载量的80%,由指挥部宣布启动预案,及时发布预警。
(二)预案实施。
各部门和各值班点根据指挥部发布的预警等级,认真落实调控措施,并及时向指挥部反馈。
(三)预案终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