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整理了关于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一起来看看吧。
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1
这个寒假我做了一个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报告名是《西部农民生活状况》,在这个调查中,我主要采取了询问的方法,走访了十几户人家。
通过点查发现,农村人口的收入是十分微薄的,他们的主要经济来源是靠打麻和打谷子,虽然麻的价值十分可观,但是你可曾知道农民要为此付出多少的劳动。
调查时,正处于酷暑时期,农村每家每户都在打麻,我的大伯蒋贵民,他们打麻时每天早上2点钟起床剥麻,大约六七点中,他们又将剥好的麻背回家,用农具麻刀,把青麻上面的皮去掉,为此他们都十分疲惫,一年到头也只打了七八百斤麻,每斤青麻市场价格为4元。
一年打的麻也就卖了三四千元。
加上一年打谷子3000斤,每斤7毛钱。
全家一年吃1000斤,剩下的大约能卖1500元。
两者相加也就5000来元。
如果家里的孩子考上了大学,那么他们将有两种选择:1、家中的人就外出打工2、孩子辍学。
很多农民因为在家乡闲不住,认为当农民的收入太少了,便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外出打工。
使孩子从小缺少父母的'关心,形成孤僻的性格。
我的表哥李仁鹏今年考入了我们石河中学,但他没有来读,因为他算了一笔帐,他只算了三年的学期,每学期读8个月,三年24个月,一周50元,算下来,就要4800元,平均每年光生活费就要花去家里近半年的收入,所以他没来条件相对较好的石河中学。
而去了双桥中学。
对他来说是多么可惜啊。
通过调查我发现农民的生存条件并不乐观。
只有像华北地区一样要高科技农业才能改变西部农村落后的面貌。
如今联合收割机已经开进了农村,我相信不久以后,农民的日子将会逐渐的好起来。
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2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
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本村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紧紧围绕这“二十字方针”的目标要求,认真贯彻执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方针,科学编制规划,统筹安排,加快推进各项工作的进行。
在生产发展上,本村始终把壮大“村级经济”作为第一要务,抓住特色农产品的生产,也发展第二第三产业,先后推广种植淮山XX亩,果蔗1800亩,法国豆XX多亩。
在新种植技术的指导下,农作物增产增收,农民尝到了新甜头。
眼下,正是淮山与甘蔗收成的季节。
在走访过程中,我们不时地可以看到有农民在田间挖淮山或甘蔗,收获劳动成果。
一位村民满怀欣喜地告诉我们,近几年,由于政府向农民们推广了新的种植淮山的技术,淮山长势喜人,卖得了好价钱,为他们增加了不少收入。
除了种植甘蔗、淮山这种高效益的经济作物外,本村还大力发展猪养殖业,规模养猪户不断增加,农民收入不断创新高。
另外,还大力发展桂圆加工业等,增加了农民收入。
政府还积极为群众提供就业信息,鼓励部分青年外出打工,转移本村剩余劳动力,这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
在走访中我们可以看到,本村的村容村貌已得到了较大的改善,村民的住房条件已大大提高。
政府也帮助低保的村民们建造房屋,给予他们经济上的补贴。
而政府对村民们建设沼气池的支持与帮助也为本村的清洁工作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一位村民告诉我们,他是养猪专业户,一直苦于过多的猪粪无处排放。
现在在政府帮助下建设造沼气池,给予1000元的补贴。
这样,不仅很好地清洁了环境,还有效地利用了资源,一举两得。
加强村政基础设施建设是本村进行新农村建设的重点之一。
本村在近几年加大了对基础设施的投入,逐渐完善各项公共服务保障设施。
医疗问题是民生之重。
去年,本村投入了八万多元建成村卫生所,政府还积极鼓励村民加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这就大大减轻村民看病难的问题。
3、安全方面得不到保障。
面临拐骗、打架、斗殴、交通等方面的安全隐患。
由于学校与家庭之间安全纽带衔接不上,学校不可能面面俱到,留守儿童年幼无知,监护人又普遍缺乏安全保护意识和防范防护能力,导致留守儿童伤人或被伤害等安全隐患无处不在,安全事件时有发生。
4、留守儿童在成长期需要家庭、社会的关爱和引导。
目前他们尚处于心智未完全成熟的阶段,缺乏对社会生活事物的准确判断,没有父母在身边交流、教育和疏导,让他们面临了更多的疑惑和不安。
如:学校尚未建立留守儿童档案,村委会也没设立外出务工人员花名册,相关部门对留守儿童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也尚未进行政策性的思考等。
(二)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原因
1、社会经济发展,交通改善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工厂增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交通便利促进农村劳动力在城乡之间流动。
2、地区教育差异和教育制度的限制
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以及与这种制度相伴而生的子女免费或低收费入学,必需在原籍所在地中考、高考等制度形成的.壁垒。
农民工无法承担子女入学的高昂费用问题、在简陋的农民工子弟学校入学无法解决升学考试问题、各地教材的选用不同使得这些群体的子女在转学后面临两地教育内容不能衔接的困境等问题,直接推动了留守儿童这一群体的产生。
3、在经济收入与子女教育之间取舍失衡,为了改善家庭生活,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了土地,到城市里务工谋生。
他们希望自己的生活越来越好,也希望给下一代成长提供更充裕的经济支持。
但在外出务工与子女就学、教育之间产生冲突时,他们往往选择前者。
(三)对问题的建议
1、各级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应结合当地实际,从入学教育、学校建设、户籍管理等方面健全政策和制度,逐步解决进城务工农民子女进城就学问题,并从根本上杜绝城市学校对流动儿童的歧视性待遇,确保流动儿童教育“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学校为主”政策的落实,解决一些有条件携带子女到城市读书的农村流动父母的后顾之忧。
2、政府要注重发展地方经济,带动地方工业发展,为农民创造就业机会,不用外出就业。
3、父母双方不能全部外出务工,至少有一方留在家乡抚养子女。
4、政府应该推进教育制度改革,给予农民工子女上学的优惠政策。
5、地区高校应组织学生在寒假和寒假进行爱心活动,进入农村帮助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为他们解决困难。
6、大力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学校寄宿条件,保证农村外出务工者子女“不但有学上,而且能够上好学”。
坚持政府积极主导、部门分工协作的原则,共同担负起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重任。
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4
一、医院基础数据
忠县人民医院系1916年加拿大人以传教为名建成的仁济医院,1956年更名为忠县人民医院。
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创业,逐步发展成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康复为一体的综合性二级甲等医院,是全县医疗技术指导中心、急救中心和教学实习基地,是忠县红十字医院、重庆市肝病治疗中心忠县分中心、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非直管附属医院,重医大附一院、重医大附二院技术指导医院,重庆市交通事故快速抢救绿色救助及全县城镇农村医疗保险定点医院。
医院现开放病床700张,在岗职工808人,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4人、副高级64人、中级171人,硕士研究生8人、本科生185人。
医院现有护理人员为355人,床位数与护士之比为1:0.54。
二、护士工作范畴
1.处理医嘱、转抄服药卡、注射卡、护理单等时,必须认真核对患者的床号、姓名,执行医嘱时应注明时间并签字。
医嘱要班班查对,每天总查对。
每周大查对一次,护士长参加并签名。
每次查对后进行登记,参与查对者签名。
2.执行医嘱及各项处置时要做到三查、八对。
三查: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查对;
八对: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时间、用法、浓度、有效期。
3.一般情况下不执行口头医嘱。
抢救时医师可下达口头医嘱,护士执行时必须复诵一遍,确定无误后执行,并暂保留用过的空安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