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全民反诈工作实施方案,希望大家喜欢,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
全民反诈工作实施方案1
为贯彻落实上级有关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部署,严密防范电信新型违法犯罪,坚决遏制案件高发态势,全面推动新一轮更高质量平安建设,决定组织开展打击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专项工作,结合街道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坚持聚焦“平安临江”建设,强化思想认识,从维护社会大局稳定、提升治理能力水平、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出发,抓紧抓实抓好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实现“电信网络诈骗发案、群众损失明显下降,破案数、查处违法犯罪人员数明显上升”的“两降两升”目标和反诈工作常效常态化管控目标。
二、工作措施
(一)建立反诈工作机制
1.临江街道成立反诈工作领导小组,由主要领导担任组长,明确各成员工作职责。
派出所每月向属地党委、政府做发案形势分析汇报。
2.落实每月工作例会制度。
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专项工作领导小组每月召开工作例会,通报工作进展情况,总结工作短板,交流工作经验,研究部署下一阶段工作。
(二)构建全民反诈体系
1.全领域开展反诈宣传。
线上结合线下开展反诈宣传,线上借助“国家反诈中心APP”、“杭州反诈码”及“钱塘公安”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开展反诈宣讲,实现线上引流;创建企事业单位、村社居民等微信、钉钉交流群,线上实时推送反诈推文及视频,派出所利用短信平台,每名社区民警每月推送1万条防诈短信。
线下通过发放宣传单、张贴反诈宣传资料,实现辖区群众随时随地能看到听到反诈宣传。
2.全覆盖浓厚反诈氛围。
企业、小区、村社、工地、商场等在电梯口、电梯内、楼道、洗手间、食堂、公共区域等醒目位置悬挂横幅、张贴海报、播放视频等方式进行宣传,有LED显示屏的滚动播放反诈骗内容,确保宣传全覆盖。
3.全方位开展反诈宣讲。
各部门、村社、飞地办等结合入户调查走访、交通安全整治等活动开展面对面反诈宣讲,同时利用党员活动、村民会议等机会开展反诈宣讲。
发动企业、小区物业、学校、医院、银行等成立反诈工作小组,结合实际将反诈工作纳入日常工作计划,确保人人宣讲到位。
(三)实施反诈工作考评
各单位反诈工作开展情况,纳入本年度街道平安考核。
全民反诈工作实施方案2
深入学习贯彻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积极构建“全民反诈、全社会反诈”的工作格局,进一步增强广大人民群众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安全意识,预防和减少此类案件的发生。
根据《紫金县全民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活动实施方案》文件精神,结合紫金县司法局实际,决定从即日起在全局范围内组织开展全民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活动。
为确保宣传活动顺利开展并取得预期效果,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关于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国务院和省、市县关于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工作的部署要求,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势在必治的决心,采取强有力举措,全面开展预防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活动,为“平安紫金”保驾护航。
二、组织领导
为切实加强紫金县司法局全民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活动的组织,决定成立紫金县全民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活动工作领导小组,具体组成人员如下:
组长:
副组长:
成员:局机关各股室负责人、各司法所所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县委依法治县办秘书股,由县委依法治县办秘书股统筹、协调、督促预防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活动的开展。
三、主要工作措施
(一)全面签订《防范电信网络诈骗责任书》。
6月10日前,局机关全体干部职工、各司法所全体干部职工(含人民调解员)签订责任书,责任书一式三份,个人、所在单位、县联席办各执一份。
(由办公室负责)
(二)开展党员“防骗我带头”活动。
组建反诈志愿者团队,组织本单位全体党员参加一次反诈宣传培训,开展“防骗我带头”主题党团日活动,组织党员至少参加1次以上挂点村居反诈宣传活动。
12、各村(社区):负责组织实施本辖区的全民反电诈工作,组织落实反电诈各项工作任务。
13、镇区各单位:负责组织实施本单位内部、主管行业的反电诈工作。
四、工作措施
(一)突出“宣”的特色、做好全民防范。
1、开展精准宣传。
聚焦学生家长、从业人员、留守待业等人群。
各村社区、镇区单位要沿用疫情防控“41N5”工作机制,组织干部职工进村组、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上门发放反电诈宣传资料,签订《致全市人民防范电信诈骗犯罪的一封信》回执,逐条解读防诈知识,采集村民联系方式,指导村民安装使用“国家反电诈中心”APP,确保户户走到、人人见面、不漏一户、不掉一人。
(牵头单位:镇“全民反诈”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责任单位:各村社区)
2、开展多元宣传。
各村社区、镇区单位要利用LED显示屏、橱窗、微信群、QQ群、微博、抖音等平台和公众号,每周至少宣传一条反诈骗信息。
定时段、定范围、定内容、进行“海报式”宣传。
(牵头单位:镇政法办、镇宣传办;责任单位:各村社区)
3、开展特色宣传。
各村社区要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如小品、三句半、本地民歌、石首跳山鼓等,将内容繁杂、形式多样的反电诈典型案例,转化为生动具体的、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群众易学易掌握易传播的文艺方式。
(牵头单位:镇宣传办、镇文化站;责任单位:各村社区)
(二)突出“防”的质效,做强源头管理。
4、持续推进“断卡”行动。
严禁贩卖公民个人信息、违规开办卡,从银行卡源头进行反电诈防控。
督促通讯运营商对贩卖公民个人信息、违规办卡、不落实手机卡实名制等情况进行自查清理,堵塞漏洞,规范管理,从手机卡源头进行反电诈防控。
督促各金融单位、金融网点对异常转账、大额转账及时进行提醒、劝阻、制止;配合公安机关第一时间做好异常资金止付、冻结工作。
(三)突出“管”的责任,做实重点管控。
5、强化重点人员管控。
要全面排查居住在本地的涉诈前科人员,加强对涉诈前科、高危、缅北回流、两卡等“四类”重点人员管控力度,全部建档管控并与上述人员签订承诺书。
同时,对涉诈受害人群予以关注,压实网格员对重点人员的协管责任,发现异常信息及时通报主管部门。
6、全力推进“断流”行动。
严厉打击缅北回流人员,坚决做到“三个深挖”“四个一律”,落实“五个到位”,深挖提供偷渡服务的组织者、招募者、运送者,立足本地坚决斩断偷渡链条。
加强对滞留缅北等地人员劝返,组织涉诈人员所属的村(社区)开展逼投劝返工作,落实“一人一策”,全力敦促回国投案。
对高度疑似在缅北地区人员,即刻发动人员所属的村(社区)逐人开展核查、甄别、劝返工作,对有回国投案意向的嫌疑人员,派出所要及时上报市公安局,通过省市县三级联络员机制联系公安部驻云南工作组销号处理。
(牵头单位:镇“全民反诈”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责任单位:派出所、各村社区)
(四)突出“打”的威力,做好打击整治。
7、加强信息监管保护。
对金融类企业的市场准入严格依法把关,强化日常监管和信息保护,对因虚假注册或泄露信息造成重大损失的企业依法查处。
将未按规定期限公示年报、未在规定期限内公示有关企业信息、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通过登记的住所或经营场所无法联系的企业,依法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对出售、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依法进行处罚,涉嫌犯罪的,移送公安机关处理。
对医院、房产、培训等机构在互联网非法注册域名、代理服务器、群呼业务进行实地排查检查并通报。
(五)突出“治”的效果,做实无诈创建。
8、强势推进挂牌整治。
对上级通报警告、挂牌整治的重点村社区跟踪督办,限期整改。
严格落实《平安石首建设(综治工作)动态管理办法》规定。
将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作为平安建设(综治工作)考评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