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2022年秋季学期开学工作通知范文9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2年秋季学期开学工作通知1
尊敬的各位家长: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下学校卫生管理工作的通知》,结合学校疫情防控工作实际,经学校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对2022年秋季学期开学作如下要求:
1.学生开学前14天(8月15日)必须回到XX县县域内直至开学,期间不得离开。
居家做好健康监测和体温检测,如有发热、咳嗽等症状者及时就医。
体温检测表开学前1天学生传班主任(学生分班及班主任安排情况会在近期公布)。
2.假期有国外、省外和边境口岸或高中风险地区旅居史或与之密切接触的学生及家长,必须进行(间隔期14天)至少二次核酸检测(阴性)。
在开学前3天内填写《学生核酸检测登记表》,同时将学生的两次(阴性)报告拍照传班主任。
3.开学前3天内,学生监护人如实填写《学生及家长个人健康承诺书》和下载有效期内的学生《健康码绿码》,电子版传班主任。
4.开学当天(8月29日),学生在监护人陪同下报到,途中注意安全、学生及监护人全程佩戴正规医用口罩,在学校外规范停车。
入校时在门口扫健康码,向值班教师或门卫亮码,测量体温合格,检验纸质《学生及家长个人健康承诺书》和纸质学生《健康码绿码》后入校。
XX学校
2022年8月X日
2022年秋季学期开学工作通知2
秋季学期开学时间临近,日前,市教育局发布《关于切实做好2022年秋季开学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各校进一步增强风险意识和底线思维,持续织密校园疫情防控网,确保开学平稳有序和师生健康安全。
校园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纳入2022年秋季开学工作专项督查。
一、严格规范出行管理。
从8月15日开始,各中小学幼儿园暂停审批跨市域外出的教职工疗休养、培训和学生研学旅行、社会实践等活动,提醒师生员工“非必要不出市”,且不得前往有本土病例的县(市、区)。
8月20日前,旅居市域外的中小学幼儿园师生员工须返回XX,加强日常健康管理,以免影响正常开学。
确需外出或不能按期返温的,须向所在学校(单位)报批,返温后按疫情防控要求落实健康管理措施。
二、全面开展风险排查。
各中小学幼儿园要认真排查师生员工健康状况和近期外出情况,要求主动报告前7天到达或途径城市(见“通信大数据行程卡”),提醒师生员工及共同居住人外出返温后,自查7天内是否有中高风险地区和纳入来温返温人员健康管理区域旅居史,不能简单依据来温返温前最近一次来源地的行程信息判断风险。
一旦发现涉疫情况或“XX防疫码”异常,要主动报告所在社区和学校,积极配合落实健康管理措施。
各地各校要认真分析核查教育系统“疫警通”推送的异常数据,有效排查核实风险人员。
凡有发热、咳嗽等新冠肺炎相关症状者,暂缓返校报到。
三、强化校园管控措施。
各级各类学校实行校园相对封闭管理,加强门卫力量配备和业务培训。
严格执行校外人员入校登记审核制度,落实测温、亮“XX防疫码”、扫“场所码”、戴口罩、查验核酸检测有效证明等措施。
开学前10天,中小学幼儿园原则上不组织除师德师风教育、始业教育、高中学生军训等常规活动以外的或有省外人员参加的其他大型聚集性活动;必须举办的,要按照“谁主办谁负责”原则,制定疫情防控工作预案并向属地疫情防控部门报备。
四、落实常态核酸检测。
秋季开学前,中小学幼儿园在校在岗后勤重点岗位人员按市重点人群要求落实“3天1次”核酸检测,非在校在岗的重点岗位人员、其他教职员工纳入属地社区管理,做到“5天1检”。
开学报到时,前7天没有市域外旅居史的师生员工提供5天内核酸阴性证明,市外来温返温人员提供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
开学后,各级各类学校要按照实际在校在岗人员名单,及时调整重点岗位人员信息并按要求落实核酸检测;其他在校师生按照常态化核酸抽检比例落实检测。
五、周密落实开学方案。
开学前一周,学校领导班子和行政人员要到岗到位,研究完善疫情防控“一校一案”,开展师生员工健康信息排查、防疫物资准备、疫情防控预案推演等工作。
全面开展校园环境和食堂、宿舍等重点场所的保洁消杀工作,清洗饮水机并及时更换滤芯。
严格履行校园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强化食堂从业人员食品安全教育和知识技能培训,杜绝食源性疾病发生。
坚持按照“错时错峰”原则,有序组织教职工、学生分批返校。
严格落实师生员工返校报到环节的健康核查制度,未按时报到的人员要及时追踪查因。
尊敬的家长朋友们、亲爱的同学们:
结束了温暖、温馨的暑假,我们即将迎来崭新的2022—2023学年秋季学期,为做好开学前各项准备工作,为开学打下坚实基础,现就相关要求明确如下:
一、各年级返校时间:
根据上级安排,按照学校疫情防控错峰返校要求:
高一年级学生返校时段为2022年8月14日下午12:30—14:30入校。
高二年级、高三年级学生返校时段为2022年8月14下午18:00前返校。
请各年级同学错峰、有序返校。
二、返校前疫情防控需要完成的准备、携带的资料
1、返校时,学生全程佩戴口罩;高二、高三年级家长或其他监护人同住人不允许入校;高一年级只允许一位家长陪同学生入校放置行李等。
2、学生本人或其共同生活居住人员收假前10天内有XX市外旅居史的,两码查验正常并持48小时有效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方可入校。
两码出现异常(红码、黄码),收到短信提醒、体温异常、身体不适者暂缓返校。
3、学生及同居住人的行程码+健康码,拼图在一张纸上,彩色打印,不遮挡信息(拼图标注:xx年级xx班+姓名)。
4、附件四《XX市XX区第一中学学生返校申请表》、附件五《XX市XX区第一中学学生疫情防控承诺书》,填写好后带来学校(该签字的地方签字,该按手印的地方按手印);
5、《XX市XX区第一中学学生体温检测及活动去向表》,开学前10天的体温监测记录,要填写好。
注:第3条,第4条,第5条打印出来按要求填写,返校时放在疫情防控档案袋里面携带入校(高一年级暂无疫情防控档案袋,打印出来带至学校,先由个人保存,待分新班级后带至新班级)。
三、关于军训相关要求
为让同学们学习了解国防知识,增强国防意识,提高身体素质,增强毅力,陶冶情操,按照上级文件要求,学校将对全体高一新生、全体高二学生自8月16日起开始为期一周的军训,现将军训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纪律要求
1、仪容仪表。
军训前,按照军训要求和学校仪容仪表要求,所有同学仪容仪表必须符合学校规范,对不符合学校规范的,将严格按学校规定处理。
2、全员参加、应训全训。
凡无正当理由而缺训的,一概按缺席记入学生档案及《云南省高中及其它学历教育阶段学校学生军事训练成绩鉴定表》,所有责任自负。
(二)温馨提醒
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身体的实际情况携带一些常规药物。
如:润喉片或是西瓜霜;清凉油、绿药膏;藿香正气液/丸;消炎药、感冒药、退烧药;创可贴等。
四、关于手机管理的有关规定
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教基厅函〔2021〕3号)的文件精神和省教育厅、市教育体育局、区教育体育局关于落实教育部手机管理规定的工作要求,结合《XX市XX区第一中学学生成长导读》相关规定,现将学生使用手机的危害性和我校关于禁止学生在校使用手机的工作告知如下,敬请各位家长积极配合学校做好相关工作。
(一)学生沉迷手机的危害
1、损害身心健康。
现在不少学生由于过度使用手机,情绪变的烦躁不安,抑郁寡欢,甚至很正常的手机没电、信号减弱等情况,也会造成他们的紧张和焦虑,这些都是“手机中毒综合症”的表现。
2、影响教学秩序。
调查发现,学生一旦将手机带入学校,就会想方设法在教室、宿舍内偷偷使用,会严重影响睡眠和听课质量。
有的学生甚至利用手机在网上直接搜索习题答案和作文范文,丧失了学习与思考的主动性,养成了依赖思想。
3、影响学业。
手机的过度使用加速了学生社会化,结交范围迅速扩大,占用有效学习时间,影响学生学业成长。
有些学生利用手机不仅在校内随意结交朋友,还联系社会不良青年,给学生健康成长造成了不良影响,埋下严重安全隐患,增加教育管理难度。
4、助长不良风气。
手机档次高低助长学生间的攀比之风,影响校园风气。
没有手机的学生更是找出若干理由,要求家长为之配备手机,给部分条件较差的家庭增添经济负担。
5、影响健康成长。
各地各校要切实扛牢政治责任,把秋季学期校园疫情防控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坚持常态化防控和应急处置相结合。
落实科学精准防控,杜绝“层层加码”,确保各级各类学校安全、平稳、有序开学。
二、落实联防联控机制。
各地要严格落实辖区党委政府属地责任、行业部门主管责任、学校主体责任、个人和家庭自我管理责任,统筹做好秋季开学疫情防控各项重点工作,确保开学时各项防疫措施保障到位。
要继续强化教育行政部门、学校与卫健、医疗、疾控等部门沟通协作机制,开学前后严格落实“一对一”确定定点医院、专业人员进校指导等工作措施。
各地工信、公安、交通运输、市场监管等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协同配合做好辖区内学校校园内外服务保障工作。
三、做好开学各项准备。
各地各校要根据疫情发展态势,全面评估秋季学期开学条件,“一地一案”“一校一策”制定师生开学返校工作方案和疫情防控应急处置预案。
确定开学时间后,要通过多种渠道提前告知师生返校相关要求,并报属地教育部门和当地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备案。
各学校要充分利用暑假“窗口期”,全方位改善校园卫生条件,对重点区域和场所进行全面消杀清洁,提前检查维护水电气等设施设备,系统排查各环节风险隐患,切实消除死角和盲区。
四、严格开学评估验收。
开学前一周内,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要统筹教育、卫健、疾控、市场监管等部门,对属地各级各类学校包括高等学校、职业院校、成人高校、中小学、幼儿园以及特殊教育学校、民办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和中小学校外培训机构开学条件进行验收。
多个校区的学校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分别进行验收。
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不得开学。
开学时学校所在县市、区有中高风险区的,师生暂缓返校,开展线上教学。
中高风险区解除后,经评估要及时有序转为线下教学,实施常态化防控措施。
五、加强暑期健康监测。
开学前,各学校要加强师生管理,严控师生前往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活动。
各学校教职员工和中小学师生开学前7日要返回学校驻地并做好健康监测。
省外学生在开学前7日内不离开居住地,学校要精准掌握他们及其共同居住人员开学前7日的健康状况和行踪轨迹,防止出现监管盲区。
六、错时错峰安排返校。
各地各校要严格落实“错区域、错层次、错时、错峰”返校原则,科学合理确定学生返校批次和具体时间。
高中低风险地区师生暂缓返校,待所在地风险解除7日后再向学校申请,经学校批准后方可返校;无风险地区师生返校时须提供48小时以出具报告时间为准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返校后24小时内完成一次核酸检测,并做好7日内自我健康监测。
高校和中职学校师生返校后,在落实好上述政策要求的基础上,要实行三天静态管理,静态管理期间,学生足不出校,除就餐、就医等需求外,非必要不出宿舍,进行网格化管理,减少人员流动,避免聚集。
今年10月份以后,部分学校留学生即将返校,留学生返校要更加严格、精准,学校要提前摸清底数并及时报告属地政府,按属地要求落实健康监测、核酸检测等防控措施,绝不能在校内发生疫情传播事件。
中高风险区域范围按照国务院客户端小程序每日公布名单为准,低风险区指中高风险区所在县<市、区、旗>的其他地区。
无风险地区指未发生本土疫情的县<市、区、旗>
各地各校要密切关注全国疫情形势,特别是要关注国内新发疫情,无风险地区师生返校后,若7日内其返校前居住地风险等级调整为低、中、高风险地区的,各学校要立即回溯7天开展人员追踪排查。
对排查出的人员及其同宿舍等密接人员,要立即报告属地,并第一时间安排进行核酸检测。
属地政府要尽快负责“点对点”转运至校外健康驿站按要求进行隔离健康监测,相关费用由属地政府承担。
同时学校按属地要求对其他密接者落实健康监测、核酸检测等防疫防控措施。
七、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
开学后,各学校要科学精准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政策和措施,继续实行校园网格化管理。
确保全覆盖。
要压实班主任、辅导员、公寓管理人员和校医护人员责任,坚持落实好晨午晚检和缺课追踪制度,做好师生健康监测。
师生员工进出校园需核验身份,其他校外无关人员不得入校。
中小学和幼儿园学生上下学坚持做到“两点一线”全程防护。
快递包裹由学校统一揽收,快递人员不得入校分发快递。
各学校要定期开展校门、食堂、卫生间、教室、宿舍等重点区域排查,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妥善处置。
八、做好师生健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