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于小学语文试讲教案万能模板10篇,希望可以对大家有帮助,欢迎各位阅读和下载。
教学目标:
1、认知14个字,会写“八、入、大、天”4个字。认知“王、足、口、讠、亻5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激发同学坚持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认字写字
教学准备:
1、游戏用品准备。
2、字词卡片。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活动
听录音。同学伴着《运动员进行曲》踏步。
师:指黑板上的挂图说:现在俺们到了哪里?
生:(看图后齐说:现在俺们到了操场上。)
师:指课题,说:“请读拼音。”操场上。(先写好课题)
请坐下。
二、看图。
1、师:指挂图,操场上的小朋友们玩得可开心了!谁能说说他们在做些什么体育活动?(生回答一个,师就出示词语卡片让同学先读拼音,再读词语,最后让同学把词语卡片贴到相应的图上。)
再领同学读一遍。(不读拼音)
2、好了,图上的体育活动,你们都说出来了,请读这些词语,下课了,操场上,真热闹同学们有的……有的……还有的……”指着图说话。
同学们真棒,很多同学都已经会读了。
三、小组活动。
1、等下,俺们来进行小组竞赛,看哪一组的小朋友能全部认知这些词语。还要把这些卡片分成两类,一类是用手的'活动,一类是用足的活动。教认“足”字。并认知“口”字旁。(摆在4号的桌子上)
板书:手足
拍皮球踢足球
打球跳高
拔河跑步
2、好现在请小组长打开老师发给你们的小信封,拿出卡片组织你的组员进行学习。
3、开始活动,请一个小组的同学到台上摆。
4、检查分类情况。
俺们一起来看看他们分对了没,这边是用手的活动(齐读),这边是用足的活动。(齐读)
四、识记生字。
过渡语:刚才小朋友们学习真认真!这些生字娃娃呀,都等不及了,都想和大家做朋友。你们想和它们做朋友吗?(想)
1、认知“打、拔、拍”
①刚才同学们都已经分好类了,那看看这三个字(师边指卡片上边说)它们都是用手的活动,所以它们都是“扌”(出示卡片)
谁来说说看你是怎样记住这几个字的。如:“扌”加“丁”打打打。
②认知“球”字和“王”字旁。
2、认知“跳、跑、踢”
(1)请读用脚的活动那边的词语。那看看这两个字是什么旁啊?(师指跳、跑、)你是怎么知道的?(出示“足”)跟读
(2)那你们来做做动作看:师出示卡片,全体同学起立做动作。
(3)那谁能说说为什么这些字都是“足”旁。
(4)“足”字旁与“足”字比较
教同学认知“高”字。去掉拼音读一遍(投影出示)
课中活动:12拍拍手,34点点头,56拍拍肩,78扭扭腰
22伸伸手,34摇摇头,56耸耸肩,78跳一跳910快坐好。
五、句子练习。
过渡语:俺们下面的活动更有趣了,第一:要比一比看谁认知的字最多,第二:要比一比看谁说得最好。
要求:用“有的……有的……还有的……”说话。要用上本节课所学的词语。
六、找朋友的游戏。
下面俺们来学一学本课的儿歌。
七、学儿歌。
1、先齐读生字的拼音。(投影出示儿歌)
2、同学自身试读。
3、师领读、请小老师领读。
4、下面可要插红旗了,看哪一组能得到红旗。
5、小组读。哪组读得好,就给他们插上红旗。
6、练习背诵。
八、进行积极锻炼身体的思想教育。
九、巩固练习。
连线。把图片与相应的词语连起来。
最后下课的铃声,同学起立一边踏步一边读儿歌走出教室。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推进课程改革,切实做好“两个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帮助我校语文教师规范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特制订《小学语文有效教学基本教学模式》及推进方案。
二、基本模式:
根据我校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我们研究整理了以下4种基本的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基本模式,分别为:
1.拼音教学“趣味模式”。
2.识字教学“导练模式”。
3.阅读教学“活动模式”。
4.作文辅导“说写模式”。
对这4种有效教学的基本模式,我们还结合具体课文的教学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案例(附后)。
三、推进方案:
1.培训。培训的内容主要是模式的基本框架和操作方法。特别是“操作方法”,须结合具体的案例进行详细的解读和说明。培训分为两级,先是对镇级学科教研组长进行培训,然后由镇级学科教研组长组织全镇的培训,要求培训到每一位任课教师。
2.活动。通过教研活动的开展来推进有效教学基本模式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如基本模式专题研讨、基本模式课堂教学比赛、基本模式教案设计、基本模式案例评比等。镇际交流活动的公开教学要成为展示有效教学基本模式的平台。
3.展示。校长室将通过整体教学展示活动推进有效教学基本模式的运用。展示活动将邀请市县级骨干教师进行公开教学,请他们介绍自己的教学理念和设计意图,围绕基本模式进行业务讲座,组织听课老师开展有效教学基本模式的教学沙龙。
4.提升。我们要求将有效教学基本模式的推进作为一种课题来进行研究,要做好教学日记,把在实践过程中的收获、困惑和自己的反思及时记录下来,并收集整理,最后通过对这些教学日记的分析和研究,总结成功的经验,发现存在问题,从而不断修改和完善已有的模式。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作者为什么认为怀特森先生是的老师。
3、认识到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的科学态度,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是追求真理所需的可贵品质。教学准备教师查阅、收集关于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的故事、文章。
教学过程
一、回顾前文,导入新课
在前几篇课文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一位位不怕困难、苦战攻关、善于发现、极具科学精神的科学家。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极有个性的科学课老师——怀特森先生。他是作者心目中的老师。(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初步理解“”
默读课文,想一想:
①课文讲了一件怎样的事?
②作者为什么说怀特森先生是他“的老师”?划出课文的中心句。
(怀特森先生让我还有我的同学明白了一个重要的道理:不迷信书本、也不要不迷信权威。)
三、读议结合,深刻理解“”
1、作者用哪些事实说明怀特森先生是我的老师?
2、老师在读这篇课文时,也不禁被怀特森先生独特的教学方法所折服,你喜欢这样的老师吗?
3、怀特森先生的哪些言行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读、划、议)
四、回归整体,加深对科学精神的认识
1、古今中外,善于发现问题并研究问题的人往往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你知道哪些事例?
(二年级学的《画家和小牧童》中敢于给戴嵩指出错误的小牧童;四年级学的《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中敢于挑战权威的伽利略等。)
2、结合本单元前三篇课文,谈一谈你对科学精神又有了哪些认识?
教学目标:
★认识6个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御厨、奚落、懦弱,轻蔑、和睦相处、覆灭”等词语。
★阅读课文,能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寓言蕴含的道理。
★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重点:自读课文能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难点:了解寓言蕴含的道理。
教学准备
有关图片和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平时喜欢观察图片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许多的图片,你们看课件上出示的是什么?见过它们吗?仔细的观察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各有什么特点?
2、大家回答的真棒!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这两个罐子之间发生的故事。
二、整体感悟课文
1、下面我们就带着一种探究的心里听课文的朗读。边听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这个故事好听吗?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老师小结
三、精读课文深入探讨
1、请同学们自由的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思考陶罐和铁罐它们的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又是怎样发生的呢?通过朗读你知道了什么?
a、铁罐为什么会瞧不起陶罐?
b、什么叫做“奚落”?
2、铁罐用了哪些话来数说陶罐的呢?现在就请大家一起朗读课文(2-9)自然段
3、读完了陶罐和铁罐之间的对话,那么从对话中你看出了它们各自的什么特点呢?
铁罐:傲慢、狂妄、目中无人
陶罐:谦虚、忍让、不骄傲、不自卑
4、现在我们就把它们的这些性格特征带入到句子中来:
a、请两位同学模仿陶罐和铁罐读出其傲慢、谦虚的语气
b、铁罐除了傲慢还有什么样的态度?从哪个词可以看出?(轻蔑)
C、思考:陶罐在面对铁罐的轻蔑时内心是怎么想的?
5、陶罐的宽容平和是否感化了铁罐呢?此时铁罐的态度又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呢?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来?(恼怒)
6、陶罐在面对铁罐越来越傲慢无理的数说是内心又是怎么想的呢?
7、分角色朗读
四、探究总结。
1、时间在不停的流逝,许多年后的陶罐到底碎了吗?它们各自的命运又是怎样的呢?现在就请大家朗读(10-17)自然段
陶罐:和以前一样光亮、朴素、美观
铁罐:氧化无影无踪
2、当人们发现陶罐时,人们的态度怎样?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读出高兴、惊讶的语气。
3、面对许多年前傲慢无理的铁罐,今天当人们挖掘出自己时,陶罐又是怎样面对铁罐的呢?
4、从陶罐的这句话中我们又能体会到陶罐的什么品质呢?
(不计较、善良、友好、宽容)
5、文章第15自然段中说:"这是古代的东西很有价值的".为什么陶罐被当作了无价之宝?仅仅是因为它价值连城吗?(四人一组互相讨论)探究其品质
6、此时此刻我想大家的心里一定有很多的话想对它们说,假如陶罐和铁罐就出现在了我们的课堂你想给他们说些什么呢?
7、谈收获
8、不明白的地方
9、课外作业: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一)教学目标
1.阅读"学习提示",概括学习方法。
2.完成全部书面作业。
3.有感情朗读全文。
(二)教学过程
1.复习:从这篇课文中,我们可以看出铁人怎样的思想品质?铁人的这种品质特点,我们是怎样体会出来的?(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品质特点,这是本单元的学习重点。)
2.根据学习方法,学习"提示"。
(1)自读"学习提示",划出重要的句子。
(2)怎样阅读写人的文章?
找出--描写人物言行的词句
体会--人物内在的心理活动
想想--反映人物怎样的特点
3.小结:通过人物外在的语言、神态和动作描写,我们可以体会到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到人物的品质特点。
4.练习:
(1)根据铁人"默默地卷烟抽"这一动作,联系上下文内容,想像他当时会想些什么?
(2)根据"他一把举起了小娃,看着,看着,紧紧地搂在胸前。"这一动作描写,想像,此时此刻,铁人会想些什么?
(3)看到这里,身旁的那位阿姨又会想些什么?
5.有感情朗读全文。
6.完成全部书面作业。
一、教材分析
《假如》是一首儿童诗,借助“马良的神笔”,表达了对小树、小鸟和残疾人发自内心的关爱。它从独特的儿童视角展开,富有深厚的情感积淀,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二、学生分析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一位儿童都是一名诗人。”我们应当看到,儿童与诗歌有着紧密的血缘关系。作为教师,应当积极引导,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的快乐。
三、学习目标分析
1.知识与能力目标:会认“良”等九个字,会认会写“寻”等八个字,培养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
2.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开小火车和游戏等识字方法,提高学生的识字水平;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使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并且在读中有所感悟和生成。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有关爱他人、关爱环境、关爱生活的美好愿望,并向往和追求美好的事物。
四、学习重点分析
1.识字和写字
2.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从而对课文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五、学习难点分析:
读悟结合,理解文意。
第一课时
一、作业导入,创设情境
1、前置性作业:
()的北风
()的谷粒
()的地方
()的朋友
()的身体
()地成长
()地哭泣
()地等待
()地奔跑
()地游戏
2、、课件出示:
师:小朋友们真棒!你们听过《神笔马良》的故事吗?谁能把这个故事给大家讲一讲?
(学生讲述故事,老师可以及时补充或纠正)
3、提问引入:马良用神笔做了些什么吗?(指生讲一讲)
4、师:是啊!马良得到了他梦寐以求的神笔,为穷人做了很多好事。假如文中的小作者也有一枝马良的神笔,他会做些什么呢?今天,我们学习23课《假如》。(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识字教学
1.请学生自由读课文,
出示要求:
(1)画出生字、词语;
(2)想一想,假如有一支马良的神笔,小诗人会做些什么呢?
2.出示难记字的生字卡片,让学生通过熟字加熟字的方法,或熟字加减偏旁的方法来记字。生字卡片:健康、哭泣、缩着、寻食
分别找到含有“健康、哭泣、缩着、寻食”的句子,练习朗读。
(1)让小树在冬天也能快活地成长,不会在寒冷的北风里缩着身子,轻轻叹息。
(2)鸟妈妈再也不用到遥远的地方去寻食,让小鸟呆在家里苦苦等待,饿得哭泣。
(3)我一定给不幸的朋友西西画一条好腿,还他一个健康的身体。
3、师配乐朗读课文。
4、生自由朗读,要求
(1)练习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想一想,假如有一支马良的神笔,小诗人会做些什么呢?
5、请四位同学读一读这首诗,每人一小节,其他同学要认真倾听。想一想,
假如这位小诗人有一支马良的神笔,会做些什么呢?
6、生生评价,完成练习:假如这位小诗人有一支马良的神笔,会画()给(),画()给(),还会画()给()
7、全班交流。
三、读悟结合,体验情感
1、1.学习第一节:
课件呈现:图1:一棵光秃秃的小树在寒风中独立。
(1)创设情境,品词悟读。
师:为什么要给窗前的小树画太阳呢?你们看这就是寒风中,窗前的小树,你们仿佛听到了什么?仿佛看到了什么?你们能表演一下小树吗?(全体起立,来表演一下小树吧)(再次开课件)!“小树小树,现在你感觉怎样?你想说些什么呢?(太冷了)(全体学生亲身体验:学生“缩着身子、轻轻叹息”
师:带着这种感觉读这句话?(小树在寒冷的冬天里,缩着身子、轻轻叹息(用逻辑引读的方式,让学生读出感情)
师:小树小树,现在你最需要的是什么?(阳光、温暖、帮助、关心)师:小女孩看见了小树,给小树画了什么?(红红的太阳)
课件呈现:太阳图整节诗
师:还可以说什么样的太阳?(指名拓展)红红的太阳升起来了,照在小树身上,(学生做伸展的运动)小树小树,现在你感觉怎样?想说什么?现在是怎样的一棵小树?相机板书
师:有了太阳,小树还会缩着身子,轻轻叹息吗?(指导朗读:不会在寒冷的北风里,缩着身子,轻轻叹息)想一想,该怎么读好这个句子?(指名——齐读)
(再出示:让小树在冬天也能快活地成长,不会在寒冷的北风里,缩着身子、轻轻叹息,再读)
(2)朗读整个小节。
师:看到小树那么高兴,小女孩的心情怎样,你们呢,让我们带着这种快乐的心情读这节诗吧!。
2.学习第二节。
师:读得真好,老师仿佛看到了一棵棵快活成长的小树,接着小女孩又用神笔做了什么事?课件出示:小鸟等妈妈图
并配上文字:小鸟呆在家里苦苦等待,饿得哭泣
(1)你看,图上都有谁呢?多可爱的小鸟啊!鸟妈妈为了不让小鸟饿肚子,一大早就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寻找食物了,想象一下,鸟妈妈会去哪些地方找食物呢?(指名2个说),鸟妈妈离家越来越远,越来越远用课文的话说就是(在想象说话中明白“遥远”的意思)(指导朗读“遥远”)
(2)苦苦等待:你看小鸟在家从早上一直等到了天黑,鸟妈妈也还没有回来,小鸟伤心得流下了眼泪,小鸟小鸟,你现在想说什么?(指名)像这样等了很久很久,心里又担心又难受,就叫做“苦苦等待”(生读——指名——齐读)。
师:现在的小鸟是只怎样的小鸟?(指名回答)相机板书:饥饿的小鸟
(3)带着这种感受,读这句话。(学生感情朗读)师:小鸟,小鸟现在你最需要什么?(谷粒、米饭、面碎)课件出示:谷粒
整节诗
(4)小女孩又用马良的神笔给小鸟画──(生:谷粒)
师:有了小女孩画的谷粒,小鸟吃得饱饱的,再也不挨饿,还有鸟妈妈陪着呢!小鸟现在你觉得怎么样?(指名)师相机板书:(快乐的小鸟)
(5)小鸟们,让我们带着这种快乐的心情,男女同学来比赛读这节诗吧!
3.学习第三节。
课件出示:西西坐在家里图
并配上文字图:他只能坐在屋里,望着窗外的小鸟和飞燕.
(1)师:同学们,你们看课外活动,同学们在操场上()、()他们多高兴啊。你们喜欢做游戏和体育活动吗?说说你最喜欢做什么游戏或体育活动。
(2)师:看课件图谈话:我们都有健康的身体,可以在操场上奔跑,可以和小伙伴一起做游戏,可西西怎么了?他只能坐在屋里,觉得西西怎么样?课文里用哪个词来形容西西?(不幸)你为什么觉得他可怜?除了这些,西西还想去做哪些事情?(指名回答)
(3)师:西西想做的事,他一件也不能去做,心情怎么样?
(设计意图:在换位对话中,学生走进文本,感受到没有一双好腿的西西的痛苦,产生了要帮助西西,还西西快乐的强烈愿望。情感熏陶和人文渗透水到渠成,对学生的精神世界产生深远的影响。)
(4)师:原来西西也和你们一样有一双健全的腿,可一场意外的事故,使他永远不能站起来了。西西心里该多痛苦啊!女孩读懂了西西的心。课件出示:有好腿的西西图
出示整节诗
(看图说)练习句子:西西有了一双好腿,他终于可以(),可以(),可以(),想做的事情都能去做了。西西心里多()、()、()。(师相机板书)
(5)品读:在操场上奔跑,在草地上游戏)西西,你这么高兴,你想对小女孩说什么?(谢谢)小女孩,你帮助了西西,看到西西这么快乐,你的心情怎样?看到西西那么开心,我们也一样开心。让我们把真诚的祝福送给西西。(小组赛读)
齐读——指导——再读(在师生评议练习有感情朗读)
4、指导背诵,选出你最喜欢的一节背下来。
四、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出示百度搜集的图片:
1、师:现在,老师也给你带来了一位朋友。她的名字叫“海伦”,她出生不久就双目失明了,还成了一名聋哑人。但她后来却克服了身体的缺陷,成了著名的作家。假如你有一枝神笔,你会怎样帮助她呢?(全班讨论)
2、师:请大家看图,这里是什么地方?(一望无际的沙漠)。假如你也有一枝马良的神笔,应该怎样改善这里的环境呢?(全班讨论)
3、这是山区失学的儿童,假如你有一枝神笔,应该怎样帮助他们?(全班讨论)
4、师:来,能写的小朋友呢,把你的想法像书上的格式写一写。
5、抽学生上台展示。
五、指导书写
1.复习要写的字。记住字音,认识字形,扩词、用词语说句子。2.小组交流。
师:你是怎样记住这个字的?哪个字容易写错?哪个字不容易写好?3.指导书写。重点提示:
哭:两个“口”大小要适中,不要漏写最后一笔“点”。双:左边的“又”写得稍窄些,捺变点。
六、总结
师:如果我们也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们会画很多东西给需要的人。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就会变得更美好。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分角色有表情地朗读课文,表演课文。
3会认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积累课后“我会读”中的词语,逐步养成积累运用词语的兴趣和习惯。
4体会文章的含义,体会美化环境的价值,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教学流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课题。
师:小朋友们,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你知道吗?
生:玫瑰花!
师:闻闻看,告诉大家是什么味儿的?
生:香香的!
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于小学语文试讲教案万能模板10篇,希望可以对大家有帮助,欢迎各位阅读和下载。
教学目标:
1、认知14个字,会写“八、入、大、天”4个字。认知“王、足、口、讠、亻5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激发同学坚持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认字写字
教学准备:
1、游戏用品准备。
2、字词卡片。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活动
听录音。同学伴着《运动员进行曲》踏步。
师:指黑板上的挂图说:现在俺们到了哪里?
生:(看图后齐说:现在俺们到了操场上。)
师:指课题,说:“请读拼音。”操场上。(先写好课题)
请坐下。
二、看图。
1、师:指挂图,操场上的小朋友们玩得可开心了!谁能说说他们在做些什么体育活动?(生回答一个,师就出示词语卡片让同学先读拼音,再读词语,最后让同学把词语卡片贴到相应的图上。)
再领同学读一遍。(不读拼音)
2、好了,图上的体育活动,你们都说出来了,请读这些词语,下课了,操场上,真热闹同学们有的……有的……还有的……”指着图说话。
同学们真棒,很多同学都已经会读了。
三、小组活动。
1、等下,俺们来进行小组竞赛,看哪一组的小朋友能全部认知这些词语。还要把这些卡片分成两类,一类是用手的'活动,一类是用足的活动。教认“足”字。并认知“口”字旁。(摆在4号的桌子上)
板书:手足
拍皮球踢足球
打球跳高
拔河跑步
2、好现在请小组长打开老师发给你们的小信封,拿出卡片组织你的组员进行学习。
3、开始活动,请一个小组的同学到台上摆。
4、检查分类情况。
俺们一起来看看他们分对了没,这边是用手的活动(齐读),这边是用足的活动。(齐读)
四、识记生字。
过渡语:刚才小朋友们学习真认真!这些生字娃娃呀,都等不及了,都想和大家做朋友。你们想和它们做朋友吗?(想)
1、认知“打、拔、拍”
①刚才同学们都已经分好类了,那看看这三个字(师边指卡片上边说)它们都是用手的活动,所以它们都是“扌”(出示卡片)
谁来说说看你是怎样记住这几个字的。如:“扌”加“丁”打打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