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于核酸采样检测方案,希望大家喜欢。

核酸采样检测方案精选1

一、组织管理

为进一步做好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不断巩固疫情防控工作取得的成果。顺利开展核酸检测工作,中心成立了核酸检测工作小组,工作小组负责全面推进核酸检测试运行工作,协调处理试运行过程中的相关问题。核酸检测工作小组由中心主任负责。

二、明确检测机构

我中心负责核酸采集的取样工作,核酸样本检测工作全部由承担核酸检测的医疗卫生机构实验室负责检测。

三、岗位职责

(一)采样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医疗机构核酸采样各项规章制度,服从分配,坚守岗位。

(二)从事新型冠状病毒检测标本采集的技术人员能熟练掌握鼻咽试子、口咽试子的采样要求,采样严格按照生物安全相关规定进行,在常规筛查采样中采用二级防护措施,对有流行病学史或疑似患者采用三级防护措施。

(三)严格按照采样流程、采样规范操作,遵守职业道德。

(四)做好采样前准备,确保各种器材数量充足,质量合格。

(五)采样过程中严格执行消毒隔离规范要求。

(六)做好标本的登记、编号,保证信息准确对应,保证样本流转无差错,质量不改变。

(七)做好采样后的医疗废物分类处理工作。

(八)对采样点进行常规消毒处理。

(九)按照样本转运要求对样本进行包装、消毒、转运。

(十)与第三方检测机构做好相关交接工作,及时查询检测结果。

(十一)注意保护个人身份信息等隐私,严防信息泄漏。

四、标本管理基本要求

(一)标本包装。运输新型冠状病毒样本的容器或包装材料应当达到国际民航组织《XXX安全运输技术细则》规定的A类包装标准,符合防水、防破损、防外泄、耐高温、耐高压的要求,并应当印有卫生部规定的生物危险标签、标识、运输登记表、警告用语和提示用语。

所有标本均放在大小适合的带螺旋盖内有垫圈、耐冷冻的标本采集管里,拧紧。容器外注明标本编号、种类、姓名及采样日期。将密闭后的标本放入大小合适的塑料袋内密封,每袋装一份标本。

(二)标本送检。标本采集后室温放置不超过4小时,应在2-4h内送到实验室。如果需要长途运输标本,应采用干冰等制冷方式进行保存,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包装运输。样本转运箱封闭前,使用75%酒精消毒容器表面。

(三)标本接收。样本在运输之前的包装以及送达后包装的开启,应当在符合生物安全规定的场所中进行。标本接收人在运输前应仔细检查容器和包装是否符合安全要求,所有容器和包装的标签以及标本登记表是否完整无误,容器放置方向是否正确。标本接收人员的个人防护按采样人员防护装备执行。标本采集人员和接收人员对标本进行双签收。

(四)标本运输。标本转运需保证专人专车进行转运,转运人员需二级生物安全防护,转运期间保持平稳、无震荡、勿开箱。如发生意外,到达接收地点,说明情况,共同处理,承担转运任务的车辆办理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准运证书,转运范围、转运路线、转运起点及目的地向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备案。车辆承担转运任务期间,不得用于其他用途。运输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应当有专人护送,护送人员不得少于两人,申请单位应当对护送人员进行相关的生物安全知识培训,并在护送过程中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五)标本安全管理。标本转运箱封闭前,须使用75%酒精喷洒消毒。疑似或确诊患者标本应标示有特殊标识,并进行单独转运。

五、做好组织工作

(一)标本采集对象为辖区居民、中心工作人员、商超物品及人员、居家隔离人员。

(二)核酸采集者着装符合要求,根据工作中的感染危险程度进行着装和防护。包括工作服、一次性工作帽、N95口罩、外科口罩、防护面屏、手套、护目镜、隔离衣、一次性手术衣、鞋套等,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每日用1000mg/L的有效含氯消毒液擦拭桌面、地面等物体表面,同时做好空气消毒,每日用紫外线照射1小时,每周用酒精纱布擦拭紫外线灯管,保持无尘,定期监测紫外线灯强度,并有记录。核酸采集者每采集一个标本后都规范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或75%酒精进行手卫生。标本用专用标本袋进行封装放入标本冷藏箱进行保存。

(三)每周二、周五中心持续开展全员核酸采集工作。强化“人人都是感控实践者”的意识,时刻提醒大家疫情防控意识不可松懈。每周四为辖区内商超进行核酸采集取样工作,重视每一次采集工作。从事取样的相关的医务人员,熟练掌握核酸采集知识与技能,具备防控感染意识和能力。

(四)做好医务人员防护。核酸采集相关工作人员,要为辖区居家隔离人员上门进行核酸采集取样工作,能熟练掌握防护服穿脱流程及方法,具备院感防控、个人防护意识及能力,并确保医务人员个人防护到位。

(五)关注医务人员健康。合理班次安排,避免医务人员过度劳累。针对岗位特点和风险评估结果,开展主动健康监测,包括体温和呼吸系统症状等。

六、规范医疗废物处置。做好医疗废物处置管理,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存放与处置符合标准规范要求,严格医疗废物交接、登记,杜绝泄露扩散。

核酸采样检测方案精选2

为全面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切实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措施,精准、科学开展疫情防控,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特制定本镇全民核酸检测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的

1、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措施;

2、进一步明确疫情的范围,开展主动搜索,加强检测和排查的力度;

3、精准、科学开展防控,保护群众健康。

二、工作原则

1、平稳有序。按照检测采样要求,根据各村(社区)常住人口分布情况,合理设置采样点,做到科学安排,有序开展。

五、人员配置

1、采样点工作人员7人。其中:联络员兼维持秩序1人,扫码员2人,登记2人,测温1人,后勤保障1人。(核酸检测人员2人除外)

2、每个采样点场地外3人。其中:网格员1人、协助网格员组织1人、引导员1人。

每个采样点按10人计算,每6小时值岗一次,实行2班倒,另需配备5个机动人员,共需245人。其中,街道工作人员60人,志愿者15人;其他包保部门70人。市政法委18人、市文旅局10人、市红十字会2人、区教育10人、区文旅7人、区统战2人、区老干部局6人、区医保局10人、区工会5人。全街人员缺口100人。

六、工作流程

1、前期准备。

一是由街道对采样点进行现场查看,每个采样点都设计平面图,如果开展全员检测立即按照平面图设计组织实施;

二是由街道负责与辖区单位联系沟通采样点设置及启动相关事宜;

三是扫码员提前下载疫情防控APP(医护版),学习APP操作流程。

四是社区网格员、志愿者逐家入户或电话告知采样时间地点、指导居民在家医或吉事办小程序填写个人身份信息,并填写纸质信息卡。

五是采样点工作人员要提前演练,提高工作效率。

六是网格员提前详细统计每栋楼、每个单元人数,合理安排检测顺序。

七是网格员提前统计无法参加核酸检测人员数量及基本信息,届时由流动采样小队上门采样。

2、现场组织。

一是由网格逐户通知参加全员核酸检测,佩戴好一次性医用口罩,并带好身份证、信息卡、手机,下楼待检;

二是引导员带领居民到达指定采样点;

三是由志愿者维持现场秩序;

四是进行现场测温;

五是排队等候,且应保持1米间距,分流等侯;

六是现场登记、扫码;

七是检测员取样。

八是考虑到冬季室外温度较低、等候时间过长等因素,每个采样点以二个单元居民为一个批次,由分流等候区的工作人员根据现场检测速度,提前20分钟由联络员告知网格员通知下一批检测居民下楼待检。九是做好后勤保障,遇有突发事件状态及时联系卫健、公安、街道联合处置。

3、特殊情况处理。在检测现场发现测温异常者,由紧急情况处理员引导至相对独立区域静候3到5分钟后用水银温度计进行复测。

4、物资筹备。每个采样点配备桌椅5套,测温枪1个,水银温度计5个,帐篷5个,照明灯5个,电线50米,插排5个,消毒液10升,警戒线700米,防护服00套,乳胶手套40个,尿不湿30个,手电筒5个,充电宝10个,暖贴40个,采暖炉6个,水壶2个,暖瓶2个以及方便面、纸杯等。

七、工作要求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街道党工委书记、办事处主任要对全员核酸检测工作负总责,每名班子成员包保3到4个采样点。两个社区居委会主任提前筹备内采样点设置、前期准备以及人员、物资等。网格员要全面掌握全员检测工作流程、采样点设置等重点环节。各科室要按照街道统一部署开展工作,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确保第一时间启动到位。

二是加强宣传发动。充分利用广播、网络等媒体,全面开展核酸检测宣传,确保辖区内群众尽快知晓。按照“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时不备”的原则,做好前期家医和吉祥码推广工作。加强人员和物资准备,采取一切有效措施,动员社会力量参加疫情防控和全员核酸检测。

三是强化督导检查。街道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要对采样点筹备情况开展督导检查,重点检查二维码推广情况、采样点平面图设置情况、疫情通知张贴情况和居家隔离人员管控措施落实情况,对工作不作为、慢作为而造成疫情发生、蔓延扩散的,必须要严肃追责问责。

核酸采样检测方案精选4

为有效应对、快速处置可能发生的新冠肺炎疫情,整体提高应急和处理能力,保障镇全民核酸检测组织动员、登记、采样等工作有序开展特制订本方案。

一、镇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二、制定目的

针对新冠肺炎疫情局部散发或爆发时根据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相关工作要求,争取在1—2天内,科学、有序、规范地组织完成镇全民核酸检测工作。

三、适用范围

预案适用于我市发生新冠肺炎疫情局部散发或爆发时启用。

四、相关准备工作

各部门收到此预案后,要立即开展应急准备工作,全力做好人员、设备、物资等相关准备工作。

1.计划生育办公室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