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预案包括应急组成员、危险源来源、事故发生后的应急措施、应急演练等内容。应急预案,也叫做应急救援预案、应急计划,一般指的是面对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指挥、救援计划,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食物中毒演练过程及方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食物中毒演练过程及方案1
为保障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及时控制和有效防范饮食服务工作中突发事件,预防食物中毒,把危害降低到最低程度。
一、指导思想
以责任高于一切,一切为了学生,确保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宗旨,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维护学院正常的教学和师生生活秩序,确保平安校园、和谐校园建设顺利开展。
二、工作原则
坚持统一领导,通力合作、分级负责、反映及时、迅捷,处置科学,措施果断的原则。
三、食物中毒定义、分级与诊断
食物中毒是指食用了被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食品或食用了含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后出现的急性、亚急性食源性疾病。
根据食物中毒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食物中毒划分为特大(特别重大)(I级)、重大(II级)、较大(III级)和一般(IV级)四级:
1、特大(特别重大)(I级)食物中毒事件:一次食物中毒死亡人数超过3例及以上;
2、重大(II级)食物中毒事件:一次食物中毒人数超过40人或出现死亡病例;
3、较大(III级)食物中毒事件:一次食物中毒人数16人以上,40人以下,无死亡病例报告;
4、一般(IV级)食物中毒事件:一次食物中毒人数5人以上,15人以下,无死亡病例报告。符合以下条件的可确定食物中毒:
(1)中毒病人在相近的时间内均食用过某种共同的中毒食品,未食用者不中毒。停止食用中毒食品后,发病很快停止。
(2)潜伏期较短,发病急剧,病程亦较短。
(3)所有中毒病人的临床表现基本相似。
(4)一般无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传染。
四、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及职责
(一)AN学院食物中毒应急小组,负责组织指挥应急救援工作。
组长:院长——XX
副院长——XX
组员:后勤保障处总经理——XX办公室主任——XX
学生处处长——XX
保卫处处长——XX
饮食中心主任——XX
主要是对事件的起因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对事件的状态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评估;负责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控制;负责协调有关方面人力物力的调动;负责应急救援工作组织协调和对外信息发布工作。
(二)应急小组下面设立三个工作组:
1、现场处置小队。由保卫处负责组织现场保护、现场勘察、疏导交通和维护现场秩序;医务室、后勤保障处、食堂管理员协助卫生行政部门调查取样,依照相关规定于2小时内报告上级卫生部部门。30人食物中毒报同级人民政府,100人食物中毒,死亡1人报卫生部。
2、医疗救援小队。由后勤保障处负责,组织医务中心对中毒人员进行医疗救治。
3、思想工作小队。由院长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学生处、团委等部门参加,负责做好师生思想工作,稳定学生情绪。
五、事故处置步骤
(一)在食品供应过程中或学生用餐时发现食品感官性状可疑或有变质可疑的,及时上报饮食中心管理人员,经确认后,立即停止出售该类食品并撤收对食品封存。同时由医务室及学生会伙管会人员,密切观察已食用过该类食品的学生身体状况的变化情况,若确认为食物中毒,立即上报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小组(或当天值班领导)。
(二)辅导员老师发现本班学生就餐后有类似食物中毒可疑病情后,应立即报告医务室,由医务室人员初步检查确认,做出以下措施:
1、观察诊断病情,对症处理。
2、如确认为食物中毒,应做好以下工作:
(1)初步诊断、治疗、护理患病的学生,并立即拨打120及时送医院急救。如中毒学生较多,情况紧急,可向就近医院寻求提供紧急救援。
(2)立即报告学院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小组(或当天值班领导)。
(三)确认发生食物中毒后,学院食物中毒应急救援小组立即启动本应急预案并按本预案组成指挥部:组织指挥抢救工作,协调有关单位和部门进行抢救,向教委主管部门报告。(四)做好以下工作:
1、责令有关部门和人员立即停止食品加工、供应活动,通知卫生监督部门,并对有疑似中毒现象的学生紧急集中到校医务室进行临时处理。
2、对现场进行取样、检测,分析是否有人为的可能。同时应立即组织急救队伍抢救病员,并留存病人的吐泻物。严重者,应及时转往就近大医院,以最短时间送医院救治。
3、由饮食中心负责向上级卫生部门报告,报告时间距离发病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
4、食堂管理人员保护好现场,封存一切剩余可疑食物及原料、工具、设备、保护好中毒现场和食品留样,防止人为地破坏现场,等候卫生执法部门处理。
5、食堂经营人员、食堂管理人员要协助卫生部门作带菌检查和取证工作,按照卫生部门的要求,如实提供有关材料和样品。对发生事故的食堂,责令停止生产经营,所有人员原地待命,协助调查。
6、学工部、团委会做好师生思想工作,稳定学生情绪。
7、办公室主任负责向新闻部门解释工作,负责学生家长的思想疏导工作,协助学院领导做好善后处理工作。
8、保卫处做好事故现场的安全保卫、治安管理和交通疏导工作,预防和制止各种破坏活动,维护学校治安秩序。同时,对有关当事人采取监控保护措施,防止逃逸或发生意外。根据卫生行政部门意见,调查食堂工作人员的平时表现、社会关系以及纠纷情况,控制可疑人员,必要时对中毒现场进行隔离和戒严。
六、信息保障
1、事件发生后,设立专值电话:XX。
2、视情况召开通报会,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稳定学生情绪。
3、学院办公室牵头,后勤保障处、医务中心配合,在事故发生后6小时内写出事故书面报告。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事故发生时间、地点、食堂名称,食堂负责人姓名,中毒人数;事故抢救处理的情况及采取的措施;需要有关部门和单位协助有关事项;事故报告单位、签发人和报告时间。并及时上报,保障信息畅通和信息的准确性,为领导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4、严格按照规定的时限客观如实的逐级上报,不得随意散布消息。
5、向上级汇报和对外宣传报道由应急小组统一安排进行。
七、物质保障
1、学院宣传部门、学生会要充分利用广播、校刊等,对广大师生开展形式多样的预防食物中毒相关卫生知识的宣传普及活动,提高广大师生卫生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要大力开展爱校卫生运动。
2、医务室平时应做好处理食物中毒事件各项物资的储备工作。
3、事件发生后,保障处应立即采取启用储备物资、集中设备、统一调配、校外调剂等有效措施,组织其他食堂做好食品供应工作,确保学院学生生活秩序的正常运行。
4、应急小组要统筹安排,紧急调用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有关单位和个人必须服从应急小组的统一指挥和调配。
八、善后处理
1、各部门配合学校做好中毒人员的安抚工作,待上级部门的检验报告出来以后,确定责任。对表现突出的人员,给予一定的表彰奖励;对致残、致病、死亡的人员,按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补助和抚恤;对事故主要责任人员,按有关规定处理。
2、事件处理完毕后,学校食物中毒应急小组,要组织各部门认真总结,自觉查找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加强管理,汲取教训,杜绝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同时向上级部门作出书面报告。
食物中毒演练过程及方案2
一、组织机构:
组长:校长。
副组长:副校长、总务处主任。
组员:办公室主任、政教处主任、总务处副主任、食堂负责人、保卫干部、校医。
二、职责
1、应急小组组长负责全面工作,平时加强监督管理协调部门之间的工作,一旦发生学校突发卫生事件,立即启动突发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组织人员安排检查现场、调查事件的起因,负责安排善后工作。
2、副组长负责食堂、超市的食品安全检查工作,并制定管理措施及检查的各项措施,并与防疫部门联系接受监督。如果发生食物中毒事故要立刻报告,对食堂、超市的食品展开全面检查,并在组长的领导下及时展开工作,抢救中毒师生并解决善后工作,配合协调解决问题。
3、校医务室每天定时或不定时对食堂、超市进行食品安全检查,提出发现的问题,并责令限期改正,以确保师生安全。一旦发生食物中毒事故,立即对师生开展医疗救护。
三、突发事件检测和报告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内容包括:重大传染病疫情、中毒事件(食物中毒及急性化学物品中毒)、污染事故、免疫接种事故及严重异常反应,以及其他重大疑难和不明原因的健康危害事件。
1、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检测系统。在学校建立考勤检测制度,对因健康原因缺勤者由校医进行登记并进行追踪观测,必要时采取进一步的措施。
2、与所属区域疾控中心建立联系,了解本地及周围地区的公共卫生事件的情报,密切关注其动态变化,以便做好预防工作。
3、严格执行学校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程序,在传染病爆发、流行期间,对疫情实行日报告制度和零报告制度。出现集体性食物中毒、甲类传染病病例、乙类传染病爆发及其他突发卫生事件时,医务室及学校有关部门立即向本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导小组报告,同时,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在2小时之内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并向上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报告。
四、应急处理工作预案程序
1、学校如发现突发卫生事件要立即启动应急处理工作预案。
2、一旦发现突发卫生事件必须在第一时间通知校有关领导并向上级有关部门汇报。
3、由副组长负责组织把发病的师生送往医院进行抢救,确保在第一时间保证师生的生命安全。
4、由组长负责组织调查事故原因,一旦发生校内食物中毒或可疑食物中毒,立即停止食品加工出售活动,如怀疑有人故意投毒,立即向公安部门报告并进行立案侦察;防疫站到达后立即提取24小时的留样并进行检查;组织人员进行调查询问相关人员,弄清中毒事件的起因并采取有效措施,把中毒人员控制在最小的范围;配合其他部门进行有效的工作。
应急预案包括应急组成员、危险源来源、事故发生后的应急措施、应急演练等内容。应急预案,也叫做应急救援预案、应急计划,一般指的是面对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指挥、救援计划,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食物中毒演练过程及方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食物中毒演练过程及方案1
为保障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及时控制和有效防范饮食服务工作中突发事件,预防食物中毒,把危害降低到最低程度。
一、指导思想
以责任高于一切,一切为了学生,确保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宗旨,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维护学院正常的教学和师生生活秩序,确保平安校园、和谐校园建设顺利开展。
二、工作原则
坚持统一领导,通力合作、分级负责、反映及时、迅捷,处置科学,措施果断的原则。
三、食物中毒定义、分级与诊断
食物中毒是指食用了被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食品或食用了含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后出现的急性、亚急性食源性疾病。
根据食物中毒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食物中毒划分为特大(特别重大)(I级)、重大(II级)、较大(III级)和一般(IV级)四级:
1、特大(特别重大)(I级)食物中毒事件:一次食物中毒死亡人数超过3例及以上;
2、重大(II级)食物中毒事件:一次食物中毒人数超过40人或出现死亡病例;
3、较大(III级)食物中毒事件:一次食物中毒人数16人以上,40人以下,无死亡病例报告;
4、一般(IV级)食物中毒事件:一次食物中毒人数5人以上,15人以下,无死亡病例报告。符合以下条件的可确定食物中毒:
(1)中毒病人在相近的时间内均食用过某种共同的中毒食品,未食用者不中毒。停止食用中毒食品后,发病很快停止。
(2)潜伏期较短,发病急剧,病程亦较短。
(3)所有中毒病人的临床表现基本相似。
(4)一般无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传染。
四、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及职责
(一)AN学院食物中毒应急小组,负责组织指挥应急救援工作。
组长:院长——XX
副院长——XX
组员:后勤保障处总经理——XX办公室主任——XX
学生处处长——XX
保卫处处长——XX
饮食中心主任——XX
主要是对事件的起因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对事件的状态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评估;负责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控制;负责协调有关方面人力物力的调动;负责应急救援工作组织协调和对外信息发布工作。
(二)应急小组下面设立三个工作组:
1、现场处置小队。由保卫处负责组织现场保护、现场勘察、疏导交通和维护现场秩序;医务室、后勤保障处、食堂管理员协助卫生行政部门调查取样,依照相关规定于2小时内报告上级卫生部部门。30人食物中毒报同级人民政府,100人食物中毒,死亡1人报卫生部。
2、医疗救援小队。由后勤保障处负责,组织医务中心对中毒人员进行医疗救治。
3、思想工作小队。由院长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学生处、团委等部门参加,负责做好师生思想工作,稳定学生情绪。
五、事故处置步骤
(一)在食品供应过程中或学生用餐时发现食品感官性状可疑或有变质可疑的,及时上报饮食中心管理人员,经确认后,立即停止出售该类食品并撤收对食品封存。同时由医务室及学生会伙管会人员,密切观察已食用过该类食品的学生身体状况的变化情况,若确认为食物中毒,立即上报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小组(或当天值班领导)。
(二)辅导员老师发现本班学生就餐后有类似食物中毒可疑病情后,应立即报告医务室,由医务室人员初步检查确认,做出以下措施:
1、观察诊断病情,对症处理。
2、如确认为食物中毒,应做好以下工作:
(1)初步诊断、治疗、护理患病的学生,并立即拨打120及时送医院急救。如中毒学生较多,情况紧急,可向就近医院寻求提供紧急救援。
(2)立即报告学院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小组(或当天值班领导)。
(三)确认发生食物中毒后,学院食物中毒应急救援小组立即启动本应急预案并按本预案组成指挥部:组织指挥抢救工作,协调有关单位和部门进行抢救,向教委主管部门报告。(四)做好以下工作:
1、责令有关部门和人员立即停止食品加工、供应活动,通知卫生监督部门,并对有疑似中毒现象的学生紧急集中到校医务室进行临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