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医务人员防范暴力的防范措施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由于种种原因,如今医患之间的紧张情绪似有绷紧之势,时有医患之间的恶性暴力事件发生。
为了确保医疗环境健康有序、确保医生的身心健康、确保中国医改大计顺利推进,兹制定医疗工作场所防止暴力行为指南,医务人员应当在恪守职业职责,尽心尽力解除患者的疾痛,努力维护医患和谐的前提下,参考使用本指南。
一、简介
本指南主要分为事前防范、事中应对和事后处理三部分。
分别针对医疗场所暴力事件的萌芽、爆发以及善后等不同阶段进行处理。
二、事前防范
事前防范是指针对可能出现的风险,预先采取或拟定一些必要的防范措施。
事前防范可将恶性事故消弭于萌芽之中,是避免医疗场所暴力行为的最有效措施。
1、提高医患沟通的技巧
∙
有可能的话,通过评比各岗位最佳服务明星等方式来促进医务人员提高沟通与交流技巧。
此外,各个教学医院尤其应当注重对医学生人文素养的教育,加强对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教学与培训。
∙
在沟通时要把患者病情的转归尽早告知家属,提前和患者家属做好沟通工作,尤其是患者病情有可能向严重发展时,要提前向患者家属反复交待病情及风险,使其做好心理准备。
∙
∙
改变现在术前简单沟通签字了事的作风,建议医院成立专门的健康教育科。
教育患者让其了解医学科学发展的现实情况,很多疾病还没有完美的治疗方案,医学科学正在进步,但不应过于强调所谓的“医学奇迹”。
医院应严禁社会人员在院内散布非法医疗广告,并建立相应机制鼓励医生在有余力时,定期面向患者宣教正确的健康知识,教育患者正确认识疾病与自身。
∙
筛选高危人群:既往有精神病史;合并抑郁症;情感受挫;因各种情况存在自卑心理;经济条件较差,久病不愈丧失治疗信心等等。
应在积极帮助他们克服上述因素的同时予以高度警惕。
对某些辗转多家医疗机构治疗不愈的患者而言,医院之间应加强沟通联系,及时通报相关信息。
∙
重大的事项尽可能做到多名家属集体告知,若人不齐,也应尽可能做到分别告知到位。
及时全面书写手术前谈话,需让患者及家属了解每项意外都可能导致死亡,并详细向患者家属解释。
∙
谈话医生应注意提高自己的语言、礼貌修养,特别要注意自己的语言对对方的影响,及时调整用词、语气。
无论对患者病情很有把握或对患者疗效预期很差,与患者及其家属交流时尽量不要使用非常肯定的语气。
对于熟人朋友,亲属同学介绍来的患者,也应该一视同仁,不要忽略以上步骤。
2、做好安全防范措施
∙
医院应加强安检,禁止患者及家属携带有可能造成他人伤害的器具进入医院。
∙
∙
∙
紧急报警装置应该像火警装置一样普遍,并有定期检查措施。
∙
同时医生应加强风险防范意识,任何时间场地尽量不背对病人及家属。
在值班时尽量避免独处一室,切勿背靠大门。
∙
∙
日常应以科室为单位,不定期开展院内医护人员人身遭受暴力伤害的演练,尤其做好大血管损伤应急演练,从而持续改进。
∙
事先可以编辑好求救短信储存在短信草稿箱中,便于事发时快速群发求救。
∙
∙
非探视时间,禁止病患及家属随意出入。
所有病房大楼均设置门禁系统,只有医生及有权限的医护人员有权利自由出入大楼,家属需持探视证进出。
所有科室再设门禁系统,只有本科室人员可以进出,家属需在探视时间才可以进入探视。
∙
建议医院后勤部门定时检查摄像头及存储设备是否有效。
如有可能宜使用广角高清摄像头。
注意楼梯、走廊及地下停车场等易出现安保盲点地带的防护。
∙
安全屋的大门及门锁需提高防护级别。
∙
∙
∙
3、购买保险
∙
三、事中应对
事中应对是指一旦医疗场所爆发针对医护人员的暴力事件时,医护人员应当及时采取合理合法、安全有效的防护措施,以保护自身生命财产安全。
最基本的应对原则是:尽最大可能迅速脱离事发现场,撤退中应防止人身伤害。
1、纠纷发生时,保持冷静,正确判断。
对患者及其家属的误解,要做好解释工作,要富有同情心和爱心,努力争取互相谅解。
2、当事医生感觉患者已经对自己失去信任,则可以把病人转到上级医师或者主任及主任指定的其他医务人员手下,更换主管医生有时也可以避免事态扩大。
3、对故意挑刺的人,首先也要以理服人,耐心解释。
设法使矛盾双方分开,商谈时应避免在患者集中、嘈杂的地方,必要时通知上级医师,协助纠纷解决途径。
如果患者或者家属情绪已经趋于失控,应该避免当事人继续与患者“面对面”,宜直接请医院相关职能部门、上级医师或者主任、护士长来处理。
4、无论患者或患者家属是否知晓,任何因自身造成的不良后果应主动上报医院医疗纠纷处理部门。
若患者或患者家属已知晓工作失误,与患者或患者家属沟通时应积极引导到医院医疗纠纷处理部门按程序处理(医院医疗纠纷处理部门遇到此类情况时,应根据实际情况积极正视工作失误,不得有任何护短行为),任何时候不得与患者或患者家属私下协调解决。
5、如果事态恶化,无法控制,应及时报警或通知医院相关部门,鼓励尽可能多的同事、现场非涉事患者及家属立即向警方或安保部门求助。
6、注意自我保护,涉事医生使用周边顺手物品用于正当防卫,如利用钢制病历夹抵挡和防护砍刺;也可将白服叠厚,缠绕在左手或左前臂(左利手者可以缠绕右侧),抵挡各种钝器和锐器对身体的伤害。
7、如应对时间充裕,可以及时脱掉白服,混在现场人群当中,迅速脱离现场,以躲避伤害。
有条件者应互相扶助,及时逃离现场或躲于安全屋中。
确保安全后可凭借手机,平板电脑等手持设备照相摄像以取得更多现场证据。
8、个人处境安全后应及时通报上级,并通过医院总值班通知医院手术室进行备血和做好抢救涉事医生和患者的准备。
以下内容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医务人员防范暴力的防范措施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由于种种原因,如今医患之间的紧张情绪似有绷紧之势,时有医患之间的恶性暴力事件发生。
为了确保医疗环境健康有序、确保医生的身心健康、确保中国医改大计顺利推进,兹制定医疗工作场所防止暴力行为指南,医务人员应当在恪守职业职责,尽心尽力解除患者的疾痛,努力维护医患和谐的前提下,参考使用本指南。
一、简介
本指南主要分为事前防范、事中应对和事后处理三部分。
分别针对医疗场所暴力事件的萌芽、爆发以及善后等不同阶段进行处理。
二、事前防范
事前防范是指针对可能出现的风险,预先采取或拟定一些必要的防范措施。
事前防范可将恶性事故消弭于萌芽之中,是避免医疗场所暴力行为的最有效措施。
1、提高医患沟通的技巧
∙
有可能的话,通过评比各岗位最佳服务明星等方式来促进医务人员提高沟通与交流技巧。
此外,各个教学医院尤其应当注重对医学生人文素养的教育,加强对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教学与培训。
∙
在沟通时要把患者病情的转归尽早告知家属,提前和患者家属做好沟通工作,尤其是患者病情有可能向严重发展时,要提前向患者家属反复交待病情及风险,使其做好心理准备。
∙
∙
改变现在术前简单沟通签字了事的作风,建议医院成立专门的健康教育科。
教育患者让其了解医学科学发展的现实情况,很多疾病还没有完美的治疗方案,医学科学正在进步,但不应过于强调所谓的“医学奇迹”。
医院应严禁社会人员在院内散布非法医疗广告,并建立相应机制鼓励医生在有余力时,定期面向患者宣教正确的健康知识,教育患者正确认识疾病与自身。
∙
筛选高危人群:既往有精神病史;合并抑郁症;情感受挫;因各种情况存在自卑心理;经济条件较差,久病不愈丧失治疗信心等等。
应在积极帮助他们克服上述因素的同时予以高度警惕。
对某些辗转多家医疗机构治疗不愈的患者而言,医院之间应加强沟通联系,及时通报相关信息。
∙
重大的事项尽可能做到多名家属集体告知,若人不齐,也应尽可能做到分别告知到位。
及时全面书写手术前谈话,需让患者及家属了解每项意外都可能导致死亡,并详细向患者家属解释。
∙
谈话医生应注意提高自己的语言、礼貌修养,特别要注意自己的语言对对方的影响,及时调整用词、语气。
无论对患者病情很有把握或对患者疗效预期很差,与患者及其家属交流时尽量不要使用非常肯定的语气。
对于熟人朋友,亲属同学介绍来的患者,也应该一视同仁,不要忽略以上步骤。
2、做好安全防范措施
∙
医院应加强安检,禁止患者及家属携带有可能造成他人伤害的器具进入医院。
∙
∙
∙
紧急报警装置应该像火警装置一样普遍,并有定期检查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