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夏季森林防火安全知识培训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夏季森林防火安全知识培训1

随着气温的升高,夏季意味着森林火灾高发季节的到来。

根据统计,9成以上的森林火灾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因此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学习和遵守森林防火安全知识,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夏季森林防火安全知识,希望大家注意保护森林,预防火灾。

一、常识知识

1.夏季森林火灾发生的主要原因包括烟蒂、露天用火、无焰作业、电线等因素。

2.高温干燥的夏季,一旦着火很容易失控。

3.遇到森林火灾应及时报警,以免造成经济和人员伤亡的损失。

二、如何预防森林火灾

1.控制火源:远离树林、干燥草丛和其他易燃物,禁止在森林草地上吸烟。

2.合理用火:严格控制每一个季节的野外露营和室外烤肉使用火,切不可将火源烧弱,如烧的不好,应及时控制燃烧。

3.认真管理森林资源:及时清理树林积存的枯叶、枯树枝和其他易燃物。

4.提高森林防火意识:广泛宣传火灾预防知识和技能,启发广大群众爱护森林,共同防范火灾。

三、防止森林火灾的方法

1.夏季禁止露营在森林区域内进行,燃烧烟火不要扔在森林内,禁止使用露天火堆和燃烧木炭。

2.禁止在森林内进行测量、勘察和采矿等作业,避免人为破坏。

3.增加巡逻防火人员,及时发现火灾,在火灾爆发前开展大面积防火带,做好防火工作前期的准备工作,降低火灾爆发的可能性。

4.采取“防火带扫清、监控区隔离、应急处理迅速”的方法,在火情尚未失控之前,采取及时有效的方法扑灭火灾,确保火灾不会蔓延。

四、发生火灾时的应对之策

1.第一时间报警:只要发现火灾,第一时间拨打当地消防部门报警电话,千万不可殊途径随意扑救,以免导致不必要的伤害。

2.保护自身安全:火情发生后,尽可能立即撤离人员,并尽量避免逆着火势行动,因为火势可能会发生剧烈变化,对身体造成极大伤害。

3.使用灭火器灭火:如果是较小的火灾,且没有大面积蔓延,可以使用手持灭火器进行灭火。

如遇面积较大的火情,要等待消防部门赶到现场,采用专业设备灭火。

综上所述,夏季森林防火安全知识是极其必要的,从不同层面入手,控制火源、合理用火、认真管理森林资源等方面开展防火工作,切实提高广大人民群众防火意识,引导每个人积极参与到森林防火工作中来,抵御火灾的发生和蔓延。

夏季森林防火安全知识培训2

一、什么是森林防火?

森林防火是指森林、林木和林地火灾的预防和扑救。

二、森林火灾的危害有哪些?

森林火灾是指失去人为控制,在林地内自由蔓延和扩展,对森林、森林生态系统和人类带来一定危害和损失的森林起火。

森林火灾是一种突发性强、破坏性大、扑救极为困难的自然灾害,不但会烧毁成片的森林,伤害林内的动物,而且还会降低森林的更新能力,引起土壤的贫瘠,破坏森林涵养水源等,甚至导致生态环境失去平衡,引起空气污染,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三、引起森林火灾的原因有哪些?

森林中乔木、灌木、草类、苔藓、地衣、枯枝落叶等这些物质都是可燃物。

所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即便有些植物水分含量较大,随着时间的推移也会被火焰燃着,并蔓延成森林火灾。

引发森林火灾的成因主要有两个:

1、自然原因:林中可燃物因雷击或气候干旱、太阳直射自燃等原因引起火灾。

自然原因所引起的森林火灾仅占总比例的1%。

2、人为原因:一是生产性火源:农、林、牧业生产用火,林副业生产用火,工矿运输生产用火等;二是非生产性火源:如野外吸烟,做饭,烧纸,取暖等;三是故意纵火:在人为火源引起的火灾中,以开垦烧荒、吸烟等引起的森林火灾最多。

四、森林特别防护期什么时候?

例如:根据《湖南省森林防火条例》有关规定和省林业局森林防火工作部署,每年10月1日至次年4月30日为森林特别防护期。

五、森林火灾的分类有哪些?

森林火灾可分为地表火、树冠火和地下火三类。

1、地表火:地表火又叫地面火,指沿林地面扩展蔓延,烧毁地被物的火。

地表火能烧毁地表1.5米以下的幼苗、幼树、灌木,烧伤乔木树干基部的树皮表层以及靠近地面的根系。

林木受害后,能使长势减弱,容易引起病虫害的大量发生,严重影响林木的生长,木材材质变劣,有时甚至造成大片森林枯死。

2、树冠火:地表火遇强风、针叶幼树群、枯立木或低垂树枝等,火焰烧至树冠上部,并沿着顺风迅速扩展,就会形成树冠火。

树冠火经常与地表火同时发生,烧遍整个林分的地表的树冠,对森林的破坏性大,扑救比较困难。

遇到此类火,一般使用隔离带阻断火势蔓延。

3、地下火:地下火一般容易发生在干旱季节的针叶林内,火在林内根系、土壤表层有机质及泥炭层燃烧,蔓延速度慢,温度高,持续时间长,破坏力极强,经过地下火的乔木、灌木的根部烧坏,大量树木枯倒。

六、森林火灾的扑救方法有哪些?

1、人工扑打:人工扑打是扑灭地面火常用的方法,也是经济而有效的方法。

其灭火机理在于:用扑火工具压火,减少氧气的供应;用扑火工具扫除已着火的可燃物和火灰、火炭、火星,使未着火的可燃物脱离火源,破坏预热作用。

2、用水灭火:水是最廉价的灭火剂,能够扑灭地下火、地表火、树冠火。

特别是林区地下火,未清理的采伐迹地和植物茂密、腐殖质层厚的原始林区,非用水灭火不可。

3、用土灭火:用泥沙覆盖燃烧物质,使其减少氧气供应量,甚至隔绝氧气,破坏燃烧条件,这是比较古老的灭火方法。

现在轮船仍备有沙箱、沙包,作为扑火之用。

在森林消防中,扑灭伐桩、倒木火,在没有水的情况下,用此法比较省事和有效。

七、遭遇森林火灾的逃生注意事项有哪些?

1、森林火灾对人身造成的伤害主要来自高温、浓烟和一氧化碳,容易造成热烤中暑、烧伤、窒息或中毒,尤其是一氧化碳具有潜伏性,会降低人的精神敏锐性,中毒后不容易被察觉。

因此,一旦发现自己身处森林着火区域,应当使用沾湿的毛巾遮住口鼻,附近有水的话最好把身上的衣服浸湿,这样就多了一层保护。

2、在森林中遭遇火灾一定要密切注意风向的变化,因为风向决定了大火的蔓延方向,也决定逃生的方向,应当逆风逃生,不可顺风逃生。

如果突然感觉到无风的时候更不能麻痹大意,这时往往意味着风向将会发生变化或者逆转,一旦逃避不及,容易造成伤亡。

3、当烟尘袭来时,用湿毛巾或衣服捂住口鼻迅速躲避。

躲避不及时,应选在附近没有可燃物的平地卧地避烟。

切不可选择低洼地或坑、洞,因为低洼地和坑、洞容易沉积烟尘。

如果被大火包围在半山腰时,要快速向山下跑,切忌往山上跑,通常火势向上蔓延的速度要比人跑快得多。

4、顺利脱离火灾现场之后,在灾害现场附近休息时要防止蚊虫或者蛇、野兽、毒蜂的侵袭。

集体或者结伴出游的朋友应当相互查看一下大家是否都在,如果有掉队的应当及时向当地灭火救灾人员求援。

八、森林防火“十不要”是什么?

我国森林防火的方针是“预防为主,积极消灭”。

预防是森林防火的前提和关键,消灭是被动手段,挽救措施。

只有把预防工作搞好了,才有可能不发生火灾或少发生火灾。

因此,广大市民应牢记“十不要”,从点滴做起让火源远离森林:

1.不要携带火种进山;

2.不要在林区吸烟、用火把照明;

3.不要在山上野炊、烧烤食物;

4.不要在林区上香、烧纸、燃放烟火爆竹;

5.不要炼山、烧荒等;

6.不要让特殊人群和未成年人在林区内玩火;

7.不要在野外烧火取暖;

8.不要乘车时向外扔烟头;

9.不要在林区内狩猎防火驱兽;

10.不要让老弱幼病残者参加扑火抢险。

九、发现森林起火后怎样报警?

发现森林火情可拨打全国统一森林防火报警电话12119。

夏季森林防火安全知识培训3

一、建立、健全护林防火组织、制度

1、建立各级护林防火组织,这是做好护林防火工作的一项组织措施。

各地、县、社、队及林区企事业单位,都应普遍建立、健全护林防火组织,指定专人负责日常护林防火工作。

各级护林防火组织的主要任务是:在统一领导下贯彻有关保护森林的方针政策;开展爱林护林宣传教育;研究与布置护林防火措施;交流推广护林先进经验;督促检查所属各级护林防火组织的工作;掌握和报告山林火灾情况;组织与扑救山林火灾;组织有关部门调查处理火灾案件等工作。

在省、县、社毗连的边远地区,森林火灾往往都比较严重,因此在交界毗连地带,应以行政区域为单位,通过共同协商建立和健全护林联防组织,贯彻有关护林防火方针政策;研究与部署毗连地区护林联防工作;总结交流护林防火工作经验;表彰先进单位和个人;组织与扑救山林火灾。

2、建立各种护林防火制度。

(一)行政区域负责制。

地、县、社各级人民政府要负责做好本行政区域内的护林防火工作,加强护林防火工作领导,及时研究、部署护林防火工作,检查与督促护林防火工作开展情况。

(二)单位系统负责制。

林区机关、团体、学校、厂(场、矿)、企事业单位,应认真贯彻执行有关保护森林政策法令,教育本系统人员,遵守护林防火规定,积极保护森林。

(三)分片划区责任制。

社与社之间,村与村之间,单位与单位之间,划分区域,分片包干管理,做好本区域、本片护林防火工作。

(四)生产责任制。

大队、生产队,应加强护林防火工作的领导,对社员进行护林防火教育。

使大家奠定护林防火各项规定。

(五)家长责任制。

各户家长必须经常教育自己的家属子女,遵守护林防火制度。

(六)制定护林防火公约。

发动群众根据国家护林法令,结合群众利益,制定群众性护林防火公约,共同遵守,互相监督。

还可发动群众开展护林防火签名运行等形式。

(七)制定奖惩制度。

贯彻"护林有功者奖、毁林者罚"的政策。

在所管辖的行政区域内或者森林保护责任区内,连续三年以上未发生森林火灾的或防止乱砍滥伐及其他破坏森林行为有显著成绩的;发现森林火灾或破坏森林行为及时报告并尽力扑救、及时制止,有显著成绩的;在森林保护工作中发明创造有显著成绩的,应给予表扬或奖励。

对工作失职,使森林遭受损失的;不遵守用火管理制度,引起火灾的;乱砍滥伐以及其他破坏林木的行为,使森林遭受损失的;对于蓄意或者唆使纵火烧山,或者聚众破坏森林,都应根据情节轻重进行处理,严重的应由政法部门从严惩处。

凡在以上责任区域内因领导失职或工作布置不周、管理不严、违反规定等造成森林火灾或破坏森林的案件,除惩处肇事者外,要追究领导责任。

二、开展护林防火宣传教育

护林防火是一项群众性很强的工作,必须依靠广大群众积极护林。

因此要经常向广大群众开展爱林护林宣传教育。

从思想上认识到森林火灾危害的严重性和保护好森林资源对国家和群众的好处,在广大干部、群众思想上建立起一道防火线,做到防患于未然,这是做好护林防火工作的关键。

1、宣传内容:

(一)宣传林业方针政策,宣传国家颁布的护林防火法令、条例、布告、规定等。

(二)宣传森林的好处和森林火灾的危害。

树立护林为荣、毁林可耻的新风尚。

(三)宣传护林防火有关制度、办法,宣传先进经验、先进人物,提高广大群众护林防火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