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教育是指以红色作为时代精神内涵的象征、务实的落点在于教育,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校开展红色教育活动总结,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学校红色教育活动总结及下一步计划篇1

爱国主义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它是动员和鼓舞青少年刻苦学习,奋发成才的一面旗帜,是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教育途径。

我校十分重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形成了多层次、多渠道、经常化、系列化的教育机制,并围绕这一主题做了大量工作,现将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爱国主义教育一直是我校德育教育的主线,注重把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相结合,大力开展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教育和国情教育,紧跟当前形势,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组织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一)上好爱国主义教育教育课

通过国旗下讲话、班会、晨会、宣传版面等渠道,各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全校学生树立正确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进一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激发了全体学生爱国爱家乡的热情,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情感和爱国意识。

(二)我与红领巾同成长

我校少先大队以建队节为契机,开展了我与红领巾同成长入队活动,此次活动共有16名同学加入了光荣的少先队员行列,全体新队大队辅导员的带领下,庄严地宣誓,表现出了少先队员们抖擞的精神和专注的神情。

活动穿插少先队知识讲座,革命故事教育等内容,使我校的少先队员们再次受到鼓舞,也使部分同学体会到了作为一名少先队员肩上的责任。

(三)多种渠道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1、在今年学雷锋活动日,我校开展了学雷锋做好事的公益劳动。

2、开展课前唱红歌活动。

3、开展“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校园”主题班会

4、开展“我爱我祖国”的绘画展和五一专刊手墙报竞赛

5、开展了读书热活动。

多渠道引导全体学生向伟人学习,重温革命历史,发扬优良传统,感受民族精神和伟人的.伟大力量,体验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从小树立民族自尊心、自豪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为祖国繁荣富强而不懈努力的志向。

总之,爱国主义教育是一项长期的教育任务,我们引导学生了解祖国的历史和现状,引导他们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树立对自己祖国的高度责任感和祖国利益高于—切的思想,培养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献身的精神,激发了孩子们从小为中华之崛起而努力学习的决心,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发图强。

学校红色教育活动总结及下一步计划篇2

中华民族是富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伟大民族。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对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学生做合格公民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我校高度重视这项工作,积极开展了各项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1、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优秀品质,感受祖国的传统文化。

(1)、3月5日,我校少先队员走向街头,向市民发放排队乘车、遵守公共秩序等宣传单。

(2)、组织学生到孤寡老人家慰问活动,学生们为孤寡老人带来了食品,唱起了歌,在活动中感受到了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3)、开展了百部爱国影片进校园活动,学生通过观看影片,写观后感,受到了教育。

(4)、每年3月,组织学生来到大自然里,亲自栽种下树苗。

(5)、4月7日,邀请老的共产党员与队员共同开展“心中的那抹‘红色’”爱国教育活动。

(6)、5月4日,走进西前街社区,走进老的共产党员,开展“‘红领巾’牵起爷爷奶奶的手”活动,董奶奶为队员们讲述党的历史,英雄共产党员事迹,使队员们受益匪浅。

2、围绕民族团结教育开展系列活动。

(1)、开展多样的班队活动

班队会是学生喜欢的活动之一,利用好这一教育契机,可以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班队会上,学生通过之前自己查阅的资料、队会上的说唱表演等方式,表达56个民族亲如一家的情感。

(2)、利用年级板报这一宣传阵地,介绍各民族风情,使学生充分了解民俗、并对学生进行领土完整与促进维护祖国统一大业的爱国教育。

学校红色教育活动总结及下一步计划篇3

一、指导思想

以贯彻落实《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以育人为本、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为核心、重在实践、教育、引导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努力培养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具体实施过程

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围绕爱国主义教育,全面落实“十个一”主题教育活动。

1、开展爱国读书活动。

3、利用学校红领巾广播向学生介绍伟人故事,讲述伟人事迹。

4、利用中古期望之星电视台为学生播放由队员们自己主持的伟人印象系列短片。

5、利用班队会时间组织学生收看《永远的丰碑》系列教育影片。

总之,多渠道引导全体学生向伟人学习,重温革命历史,发扬优良传统,感受民族精神和伟人的伟大力量,体验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从小树立民族自尊心、自豪感、职责感和使命感,激发为祖国繁荣富强而不懈努力的志向。

二、践行爱国主义,做合格小公民

本学期我校以献礼中华60年,争做合格小公民为开学主题,把爱国主义教育和小公民教育相结合,将爱国主义的教育资料渗透到日常的学习生活中。

(一)红色教育

每周一的升旗仪式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时机,高唱国歌,旗下演讲,充分抓住这一有利时机,以团带队,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二)四个一教育

结合四个一活动,透过实践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

今年学校组织全校同学到中华民族园参观,了解我国的56个民族,以及他们居住地的特点和自然风景、风俗习惯,了解我国各民族人民勤劳、勇敢、淳朴、智慧的事迹。

透过学生的参观、学习,亲自走进民族小屋,触摸具有民族特点的器物,从而增强民族的认同感,到达对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教育。

(四)走进社区,增强小公民的职责感

一个社区就是一个小型的社会,带领学生走进社区,在社区中或是寻找一个岗位,或是体验一次服务,或是参加一次慰问,在活动中感受到自我的价值。

我校多年与月坛街道组织开展小公民的教育活动,如走进三里河母亲居慰问孤寡老人、走进南沙沟社区与革命老人共庆六一等,这样的活动无疑丰富了学生的人生阅历,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职责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五)结合阳光快车进校园活动,让学生欣赏爱国主义影片。

爱国主义教育是一项长期的教育任务,我们引导学生了解祖国的历史和现状,引导他们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树立对自己祖国的高度职责感和祖国利益高于切的思想,培养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献身的精神,激发了孩子们从小为中华之崛起而努力学习的决心,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发图强。

学校红色教育活动总结及下一步计划篇5

20xx学年来,学校在上级领导下,紧密围绕学校以及学校的工作计划,依靠全体教职工,遵循少年儿童思想品德、心理素质构成的规律,大力抓好德育的常规管理工作,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旋律,以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为基础,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用心推进学校优良的校风和学风的建设。

一、继续抓好班群众建设,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1、本学年狠抓班群众组织和制度建设,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群众活动,营造良好的班风、学风。

全校各班都举办了质量较高的主题班会,并有详细的书面材料。

2、以爱国教育为主旋律,着重进行思想教育。

学校是道德教育的主阵地,我校把德育工作放在教育首位,“从增强爱国情感做起,从确立远大志向做起,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为主途径,重点加强学生爱祖国、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本学年着眼把爱国、理想教育作为目标,贯穿到活动中,引导各中队开展“爱党、爱国、爱军”的传统教育。

组织学生开展网络观摩、社会实践活动,对队员进行潜在的爱国主义教育,从思想意识上给以培养,使队员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志向。

3、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优化升旗仪式。

按照《国旗法》的规定和国家教育部的有关通知要求,根据学校的中心工作和学年初制定的工作计划,要求相关班主任认真做好组织工作。

本学年,我们开展了以“我们期盼”、“学英雄,见行动”、“青少年当自强”等为主题的国旗下的讲话教育活动,着重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10月13日“建队节”组织开展了“快乐我作主”为主题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家乡、爱群众、爱自我、爱身边的一切教育,激发学生树立奋发学习,将来为家乡、为社会、为祖国多作贡献的信心。

4.加强宣传阵地建设。

学校、少先队,充分利用校内的黑板和校园广播站、宣传窗、网站等宣传工具,在渲染校园文化等方面做出良好成绩。

配合学校的各阶段工作重点充分利用学校的宣传阵地进行宣传。

如举办“交通安全”、“生命科学”、“远离毒品”、“预防手足口病”、“防火、防溺水、防食物中毒”等专题教育。

同时,运用告家长书等形式沟通家校联系,共同管理学生。

学校继续提升学生的环境意识,全校各班开展了“变废为宝”的主题活动。

充分利用校外教育基地的作用。

结合《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等活动通知精神,结合节日和学校实际,先后举办了征文比赛、演讲比赛、专题黑板报等活动,对学生加强思想品德、心理素质、革命传统等教育。

二、加强行为规范养成教育。

1、强化基础道德教育,加强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训练和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规范》和《小学生礼貌礼仪常规》教育为重点,对班级卫生、学生的红领巾佩戴、仪容仪表进行全面的检查,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礼貌行为和生活习惯。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