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天气炎热,各地一定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和安全,下面小编给大家精心整理了《夏季防暑降温安全培训知识内容》,希望能帮到大家,欢迎阅读参考。
夏季人在高温环境中工作,体温调节失去平衡,肌体大量蓄热,水盐代谢紊乱,就会出现中暑现象,轻度中暑,多喝含盐的清凉饮料,若有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可以服用人丹或藿香正气水等,重者的话就要送医院进行治疗。
主要防止措施:
1、在烈日下做好防晒工作,在暴露部位适当擦一些防晒霜,戴上草帽、遮阳伞,穿布质的长裤和长袖衬衣等,
2、保证充足的睡眠,
3、多洗温水澡帮助体温散发,
4、多吃蔬菜瓜果,适量饮用盐开水、绿豆汤、酸梅汤等清凉饮料,
5、常备点防暑药物:霍香正气水(丸、胶囊)、人丹、十滴水、六一散、暑症片等。
6、高温作业下工作人员应间隔一段时间,就要到阴凉处休息一会儿,以防中暑,同时要多补充水分,以淡盐水为佳。
二)在饮食方面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夏季气温高,食物容易腐坏变质,而且各种蚊虫的繁殖也快,成为传播疾病的渠道。易发的肠道传染病主要有霍乱、痢疾、甲肝、食物中毒、水中毒等。
主要防止措施:
1、少吃隔夜隔餐的饭菜;
2、餐具、食物等要防苍蝇、蚊虫叮咬,做好洗涤消毒工作;
3、买来的海鲜等水产品一定要煮熟煮透,不可生吃;
4、不喝生水,防止水污染;
5、保持室内外环境卫生,消灭苍蝇、蟑螂、老鼠等;
6、注意个人卫生,常洗手洗澡。
7、早晚食用一些防暑粥制品,例如:绿豆粥、银花粥、薄荷粥、莲子粥等。
预防中暑的措施:
1、大量饮水
在高温天气里,不论运动量大小,都需要增加液体的摄入,不要等到口渴时才喝水。如果需要在高温的环境里进行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至少每小时喝2~4杯凉开水(500~1000mL),水温不宜过高,饮水应少量多次,不要饮用含乙醇或大量糖分的饮料,避免饮用过凉的冰冻饮料,以免造成胃部痉挛。
对于某些需要限制液体摄入量的患者,高温时的饮水量应遵医嘱。
2、注意补充盐分和矿物质
大量出汗将会导致体内盐分与矿物质的流失,高温天气尽量避免从事体力劳动或进行剧烈运动,如果不能避免,则要注意大量饮水(参照第1条)。
3、注意饮食及休息
少食高油高脂食物,饮食尽量清淡,多吃水果蔬菜。但要注意,高温环境下人们更需要摄取足够的热量,补充蛋白质、维生素和钙。
保证充足的睡眠,睡觉时避免电风扇或空调直吹。
4、穿着合适的衣服并涂抹防晒霜
在户外,应当尽量选择轻薄、宽松及浅色的服装。可佩戴宽帽檐的遮阳帽、太阳镜,并涂抹防晒霜。
5、仔细计划行程,避免高温外出
高温天气里应尽量避免外出,或避开正午时段外出,并尽量多在背阴处活动或休息,避免太阳直晒。
6、待在凉爽的环境里
高温天气里应尽量在室内活动,如条件允许,应开启空调,或借助商场、图书馆等公共场所避暑。
7、结伴而行,互相关心
需要在高温的环境下工作时,同事间应互相留意彼此的健康状况。如发现有中暑的迹象,要及时采取措施。
8、重点关心高危人群
有些人群在高温天气里更易发生危险,如:
婴幼儿及儿童,更需依赖他人的帮助来安排适宜的环境和补充水分;
65岁以上的老年人,身体对温度改变的感知和响应会变得迟缓;
工作或运动强度过大的人,有可能脱水,更易中暑;
有基础疾病者,尤其患有心脏病、高血压,或正在服用某种药物的人,如服用治疗抑郁症、失眠、血液循环不良的药物,更易受到高温的影响。
9、学会帮助自己的身体适应环境
温度突然的变化,如初夏的第一波热浪,要让自己的身体慢慢习惯这样的变化。长时间在空调环境下工作、生活的人,应当有意让自己接触一些高温环境。
10、不要将婴幼儿或儿童单独留在车里
在太阳照射下车内温度会在短时间内快速上升,婴幼儿和儿童若被独自留在停放的车辆中无人看管时,导致严重中暑、甚至死亡的风险最大。当家长与孩子一同驾车出行时,请一定注意以下事项:
①永远不要把婴幼儿或儿童留在停放好的车里,即使车窗留了缝隙。
②请时刻提醒自己还有一个孩子需要照料。
③当停好车辆准备离开时,请确认随行的所有人都已经下车,不要忽视睡着的孩子。
1、中暑的类型
(1)中暑先兆。出现大量出汗、口渴、头昏、耳鸣、胸闷、心悸、恶心、四肢无力、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体温略有升高(不超过37、5℃)等症状。如能及时离开高温环境休息,短时间即可恢复。
(2)轻症中暑。除有先兆中暑的全部症状外,还有面色潮红,胸闷、皮肤灼热;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大量出汗、皮肤湿冷、血压下降和脉搏细弱、体温在38、5℃以上等症状。一般在4-6小时内可恢复。
(3)重症中暑。除有以上中暑症状外,并伴有昏迷或痉挛,皮肤干燥无汗,体温达40℃以上等症状。
2、中暑的急救
发现有人中暑,应积极采取措施,及时抢救和治疗。
(1)立即将患者移到阴凉安静的地方,平卧休息。
(2)松开衣服,采取将温通风措施,帮助散热。
(3)及时补充清凉含盐饮料。
(4)服用解暑药物。如人丹、十滴水、解暑片或涂清凉油。有头晕、恶心、呕吐或腹泻者,可服用中药霍香正气水等。
(5)严重的中暑病人,经急救后立即送医院治疗。
3、防暑降温知识
(1)在高温季节到来之前,要制定防暑降温工作计划和具体措施。对高温作业点要做好调查摸底,心中有数;对防暑降温设备要组织维护保养;对高温作业工人进行体检等。
(2)制订合理的劳动休息制度。暑季要根据生产特点,适当调整作息时间,增加工休时间,安排好工间休息地点,休息室或凉棚,有条件的可在休息室设置空调设备。
(3)充分保证高温作业工人睡眠时间。在室内设立一定床位的高温临时宿舍,供路远或家庭环境差的高温作业工人临时住宿,同时做好食堂和家属工作,保证工人吃好、睡好、休息好。
(4)改革工艺。通过技术革新,改进操作方法和工具设备,提高生产过程中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消除或减轻笨重的体力劳动,从根本上改善劳动条件。
(5)合理布置和疏散热源。在不影响生产的情况下,应尽可能将各种热源布置在车间的下风外,或放置在室外自然冷却或用喷水的方法冷却。
(6)热源隔绝方法:
①用水隔热。一般有水幕、水箱、水凉亭等几种形式。
②用固体材料隔热。如利用石棉板、土砖等传热慢的材料制成隔热罩、挡板或筑成隔热墙。
③露天作业可搭工地凉棚遮挡太阳辐射热。
④通风降温。尽一切力量利用好自然风以后,再采用机械通风。如空调机、排气风扇、各种电风扇等。
(7)卫生保健措施
①预防性体检。凡患有高血压、溃疡病、活动性肺结核、肺气肿、肝肾疾病、明显的贫血、急性传染病、重病恢复期及体弱者,均不宜从事高温作业。
②及时补充水分和盐分。供应的各种饮料必须符合卫生标准,饮料一定要含有0、1-0、3%的食盐、糖精不超过0、08‰,饮料温度不宜太低,应保持在8-12℃为宜。
③加强巡回防治。医务人员在高温天气应加强现场巡回医疗,宣传防暑知识,及时发现和处理中暑者,积极开展防治工作。
④加强自我防护。从事高温作业的人员,最好穿着白色工作服,备有防辐射的面罩;露天作业戴太阳帽,同时备有必要的防暑药品。
夏天天气炎热,各地一定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和安全,下面小编给大家精心整理了《夏季防暑降温安全培训知识内容》,希望能帮到大家,欢迎阅读参考。
夏季人在高温环境中工作,体温调节失去平衡,肌体大量蓄热,水盐代谢紊乱,就会出现中暑现象,轻度中暑,多喝含盐的清凉饮料,若有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可以服用人丹或藿香正气水等,重者的话就要送医院进行治疗。
主要防止措施:
1、在烈日下做好防晒工作,在暴露部位适当擦一些防晒霜,戴上草帽、遮阳伞,穿布质的长裤和长袖衬衣等,
2、保证充足的睡眠,
3、多洗温水澡帮助体温散发,
4、多吃蔬菜瓜果,适量饮用盐开水、绿豆汤、酸梅汤等清凉饮料,
5、常备点防暑药物:霍香正气水(丸、胶囊)、人丹、十滴水、六一散、暑症片等。
6、高温作业下工作人员应间隔一段时间,就要到阴凉处休息一会儿,以防中暑,同时要多补充水分,以淡盐水为佳。
二)在饮食方面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夏季气温高,食物容易腐坏变质,而且各种蚊虫的繁殖也快,成为传播疾病的渠道。易发的肠道传染病主要有霍乱、痢疾、甲肝、食物中毒、水中毒等。
主要防止措施:
1、少吃隔夜隔餐的饭菜;
2、餐具、食物等要防苍蝇、蚊虫叮咬,做好洗涤消毒工作;
3、买来的海鲜等水产品一定要煮熟煮透,不可生吃;
4、不喝生水,防止水污染;
5、保持室内外环境卫生,消灭苍蝇、蟑螂、老鼠等;
6、注意个人卫生,常洗手洗澡。
7、早晚食用一些防暑粥制品,例如:绿豆粥、银花粥、薄荷粥、莲子粥等。
预防中暑的措施:
1、大量饮水
在高温天气里,不论运动量大小,都需要增加液体的摄入,不要等到口渴时才喝水。如果需要在高温的环境里进行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至少每小时喝2~4杯凉开水(500~1000mL),水温不宜过高,饮水应少量多次,不要饮用含乙醇或大量糖分的饮料,避免饮用过凉的冰冻饮料,以免造成胃部痉挛。
对于某些需要限制液体摄入量的患者,高温时的饮水量应遵医嘱。
2、注意补充盐分和矿物质
大量出汗将会导致体内盐分与矿物质的流失,高温天气尽量避免从事体力劳动或进行剧烈运动,如果不能避免,则要注意大量饮水(参照第1条)。
3、注意饮食及休息
少食高油高脂食物,饮食尽量清淡,多吃水果蔬菜。但要注意,高温环境下人们更需要摄取足够的热量,补充蛋白质、维生素和钙。
保证充足的睡眠,睡觉时避免电风扇或空调直吹。
4、穿着合适的衣服并涂抹防晒霜
在户外,应当尽量选择轻薄、宽松及浅色的服装。可佩戴宽帽檐的遮阳帽、太阳镜,并涂抹防晒霜。
5、仔细计划行程,避免高温外出
高温天气里应尽量避免外出,或避开正午时段外出,并尽量多在背阴处活动或休息,避免太阳直晒。
6、待在凉爽的环境里
高温天气里应尽量在室内活动,如条件允许,应开启空调,或借助商场、图书馆等公共场所避暑。
7、结伴而行,互相关心
需要在高温的环境下工作时,同事间应互相留意彼此的健康状况。如发现有中暑的迹象,要及时采取措施。
8、重点关心高危人群
有些人群在高温天气里更易发生危险,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