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以下内容是小编根据各位的需求,为大家整理出的有关于感恩父母主题班会优秀设计方案文档,欢迎各位阅读和借鉴。

感恩父母主题班会优秀设计方案1

教育的目的是要让大家明白生命不是只属于个人,世界上的一切也不是我们个人所拥有的,所以我们要珍惜生命和我们所拥有的一切,要感谢他人为我们的努力和付出,要时刻怀有感恩的心态。

在这个主题下,我们要感谢父母给予我们生命,并且无私地爱护和照顾我们。我们要感谢老师教导我们知识,教会我们做人的道理。我们要感谢朋友,在我们困惑和委屈的时候给予我们力量。我们要感谢所有进入我们生命的人,因为他们为我们的人生增添了色彩。我们要感谢这个世界上所有值得我们感激的人。

拥有一颗感恩的心,要感恩我们生命中的拥有,要感恩我们身边的人,要感恩我们所拥有的一切。

活动的过程如下:

1.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始。

2.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去感恩一切,听同学们的心声,感受他们心中的恩诗朗诵和手语歌《感恩的心》。

3.听完朗诵后,进行互动活动,让学生们分享最让他们感动的事情。

4.要学会感谢身边的人,特别是父母。父母为我们付出了很多,我们应该用什么方式来报答他们呢?报答父母应该在精神上超过物质上。

5.无论在精神上还是物质上,我们都应该怀着真诚的心去感恩父母,珍惜我们的亲人。父母的爱是那么平凡却又动人,就像丁香花一样默默无闻却令人心动。

6.班主任发表讲话,表达对学生们积极参与活动的肯定和感动。她感到学生们在这次活动中展现出了对感恩的真实感受,希望通过这次活动,影响身边的人也拥有一颗感恩的心。这次活动也在班级中掀起了孝敬长辈、尊敬师长的热潮,说明感恩教育活动的目的已经达到了,每个人都真正地敞开心扉去感恩这个美丽的世界。

感恩父母主题班会优秀设计方案2

一、问题分析:

现在的学生几乎都生活在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家庭环境中,普遍存在依赖心理,感觉家长老师学校为他们所做的一切、对他们的关心、社会上好心人对他们在物质的赞助都是天经地义的,都是应该的,根本就不懂的感恩,不思回报。

二、教育目标:

通过感恩教育,让同学们知道一个道理,一切成果都是来之不易,要懂得珍惜,受人之恩,要学会感谢,增强责任意识。

三、活动程序:

主持人(生):同时们或许知道圣诞节、愚人节、情人节,是否也知道西方国家也有个感恩节?西方国家设立感恩节是用节日的形式来提醒人们别忘感恩,别忘了曾经帮助过我们的人们。无独有偶,礼仪之帮的中国,也有“受人点滴之恩,当涌泉相报”道义。作为中学生的我们,该用什么来感谢?用什么来回报?

展示案例:(投影)

场景一:母亲常常被她那不争气的儿子气得掉眼泪。儿子还说“妈妈,你为什么哭呀?”他爸爸说“妈妈不是哭,是一粒沙子掉进她的眼睛里,一定要用泪水把沙子冲出来。”

场景二:20__年11月初,南京大学校园里贴出了一封署名为“辛酸父亲的来信”,控诉一些孩子只知向父母索取,甚至为了多要钱物不惜“偷改入学收费通知,虚报学费”。在南京各大高校引起了极大反响。

场景三:11月6日,绝症少女戴倩因为白血病恶化离他的亲人而“去”,她的养父老戴忍痛捐赠了戴倩的遗体,目的就是回报社会曾经给予戴倩的关爱,一个憨厚的农民父亲都知道感恩,何况是当代的学生呢?

学生分组讨论:(略)

(师)总结:

当今天的我们已经把“爱”和“理解”之类唱得声泪俱下、流光溢彩时,突然间我们发现,在最能体现这些词语的父母与子女之间,竟然有如此“辛酸”的故事,而且这种现象“挺普遍的”———对此,我们是该震惊,还是该习以为常?

生活不是笔直通畅的走廊,能让我们在其中轻松自在地行走,我们时常会陷入迷茫。但我们依然能坚定地走下去了,因为我们的亲人、朋友和师长,甚至还有一些后来连名字都不记得的人一直在支撑着我们,总体上看,生活给予我们的远远超出了我们所能回报的。所以,我们应当怀有一颗感恩的心,珍惜你身边的每一位亲友,向需要帮助的人给出你鼓励的微笑、贴心的话语或用实际行动支持他们。可惜不知何时感恩竟已成为一种失落的情怀,辛酸父亲的来信能否震活大家冷漠而尘封的心。

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感谢老师的教诲之恩,感谢同学的援助之恩,感谢所有对自己有过帮助的人们。在商品经济大潮中,我们不能丧失做人的根本。

在《感恩的心》的歌曲中结束。(全体师生同唱)

附:材料一:《辛酸父亲的来信》

亲爱的儿子:

尽管你伤透了我的心,但你终究是我的儿子。虽然,自从你考上大学,成为我们家几代里出的唯一一个大学生之后,心里已分不清咱俩谁是谁的儿子了。从扛着行李陪你去大学报到,到挂蚊帐缝被子买饭菜票甚至教你挤牙膏,这一切,在你看来是天经地义的,你甚至感觉你这个不争气的老爸给你这位争气的大学生儿子服务,是一件特沾光特荣耀的事。

的确,你考上大学,你爸妈确实为你骄傲。虽然现今的大学生也不一定能找到工作,但这毕竟是你爸妈几十年的梦想。我们那阵,上大学不是凭本事考的,要看手上的茧子和出身成分,有些人还要用贞操和人格去换。这也就是我们以你为荣的原因。然而,你的骄傲却是不可理喻的。在你读大学的第一学期,我们收到过你的3封信,加起来比一份电报长不了多少,言简意赅,主题鲜明,通篇字迹潦草,只一个“钱”字特别工整而且清晰。你说你学习很忙,没时间写信,但同院里你高中时代的女同学,却能收到你洋洋洒洒几十页的信,而且每周一封。每次从收发室门口过,我和你妈看着你熟悉的字,却不能认领。那种痛苦是咋样的,你知道吗?

后来,随着你读二年级,这种痛苦煎熬逐渐少了,据你那位高中同学说,是因为你谈恋爱了。其实,她不说我们也知道,从你一封接一封的催款信上我们能感受到,言辞之急迫、语调之恳切,让人感觉你今后毕业大可以去当个优秀的讨债人。当时,正值你妈下岗,而你爸微薄的工资,显然不够你出入卡拉OK酒吧餐厅。在这样的状况下,你不仅没有半句安慰,居然破天荒来了一封长信,大谈别人的老爸老妈如何大方。你给我和你妈心上戳了重重一刀,还撒了一把盐。最令我伤心的是,今年暑假,你居然偷改入学收费通知,虚报学费。这之前,我在报纸上已看到这种事情。没想你也同时看到这则新闻,一时间相见恨晚,及时娴熟地运用这一招,来对付生你养你爱你疼你的父亲母亲。虽然,得知真相后我并没发作,但从开学到今天,两个月里,我一想到这事就痛苦,就失眠。这已经成为一种心病,病根就是你———我亲手抚养大却又倍感陌生的大学生儿子。不知在大学里,你除了增加文化知识和社交阅历之外,还能否长一丁点善良的心?

辛酸的父亲

20xx年x月x日

材料二:感恩节(ThanksgivingDay)来历

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是感恩节。感恩节是美国人民独创的一个古老节日,也是美国人合家欢聚的节日,因此美国人提起感恩节总是倍感亲切。

感恩节的由来要一直追溯到美国历史的发端。1620年,著名的“五月花”号船满载不堪忍受英国国内迫害的清教徒102人到达美洲。1620年和1621年之交的冬天,他们遇到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处在饥寒交迫之中,冬天过去时,活下来的移民只有50来人。这时,心地善良的印第安人给移民送来了生活必需品,还特地派人教他们怎样狩猎、捕鱼和种植玉米、南瓜。在印第安人的帮助下,移民们终于获得了丰收,在欢庆丰收的日子,按照传统习俗,移民规定了感谢上帝的日子,并决定为感谢印第安人的真诚帮助,邀请他们一同庆祝节日。

在第一个感恩节的这一天,印第安人和移民欢聚一堂,他们在黎明时鸣放礼炮,列队走进一间用作教堂的屋子,虔诚地向上帝表达谢意,然后点起篝火举行盛大宴会。第二天和第三天又举行了摔交、赛跑、唱歌、跳舞等活动。第一个感恩节非常成功。其中许多庆祝方式流传了300多年,一直保留到今天。

感恩父母主题班会优秀设计方案3

一、感恩的重要性

自古以来,人们都重视感恩的美德。然而,现在的很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地位特殊,受到长辈的照顾和父母的溺爱。这使得他们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状态,对周围的事物感到理所当然。因此,许多学生成为了不知感恩、只知索取的“冷漠一代”。为了延续感恩的传统美德,我们需要让学生用感恩的心态去看待身边的事物,重新建立健全的人格。本次班会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素质教育为出发点,通过多种形式有效地开展主题班会,让学生意识到感恩的重要性,并培养起一颗感恩的心。活动主题为“感恩责任、奋进、奉献”,旨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的德育工作,推动学生健康成长。

二、活动目的

通过多种途径和活动形式,营造感恩的氛围,唤醒学生的感恩意识。让学生感恩父母、感恩帮助过自己的人、感恩生活,并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让学生学会对自己、父母和社会负责,珍惜父母的爱和劳动,讲究诚信和礼仪,学会节约避免浪费。

三、活动主题:感恩(责任、奋进、奉献)

四、活动内容:

1.演讲《为何感恩》

通过演讲让学生了解到大自然中万物都有感恩的表现,我们作为人更应该具备感恩之心。

2.诗歌朗诵《感恩父母的爱》

通过诗歌朗诵,让学生表达对父母的感恩之情。

3.写“感恩卡”

分组让学生写下对父母、老师、同学、祖国和社会的感激之词。

4.歌曲《感恩的心》

通过歌曲表达对父母的深情爱,送给在场的家长和老师。

5.班主任讲话

班主任进行总结讲话,鼓励学生要持续拥有感恩之心,努力进步,感恩父母、老师、同学和社会。

6.集体宣誓

全班学生举手握拳,宣誓要在思想品德、学习和生活方面让父母放心,学会回报社会、祖国和父母。

通过这次活动,让学生记住感恩的多种方式,明白感恩是一种责任、一种奋进、一种奉献。让学生懂得回报社会、祖国和父母,持续拥有感恩之心。

感恩父母主题班会优秀设计方案4

一、班会背景

我们中华民族一直以来都有“知恩图报”的传统。在我们每个人都在为实现“走复兴路,圆中国梦”贡献自己力量的时候,感恩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和品格。但是,我们教育部门目前面临的一个难题是,在相对优越的成长环境下,一些青少年变得自私冷漠,只知道索取而不懂得回报。对于学生来说,感恩意识不仅包括感恩父母、回报父母,还包括感恩师友、感恩一切、回报社会。对于我们教育者来说,感恩教育意味着培养责任感和塑造健全人格。

二、班会目的

认知目标:通过本班会的学习,学生能够深刻理解感恩品格的内涵,认识到感恩父母和感恩老师的重要意义。

能力目标:反思自己的日常态度和行为,唤醒对父母和老师的感激之情,培养自主合作和自主探究的学习意识。

情感目标:让学生懂得感恩并愿意付出,能够爱家、爱校、爱国,并且产生努力学习、回报父母、回报老师、回报社会的责任感。

三、前期准备

1.制作班会活动设计。

2.制作多媒体课件。

3.选取经典感恩视频文件《苹果树》、《学会感恩开开心心》、手语版歌曲《感恩的心》;音频文件《亲亲我的宝贝》。

4.学生准备玩具娃娃和“婴儿被”。

5.学生学习演唱《感恩的心》手语版和背诵唐诗《游子吟》。

6.学生提前准备“如何感恩父母、老师、社会”,收集自己成长经历中的感恩事件。

四、班会流程

导入:

主持人a:同学们,我们正处在一个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崭新时代,大家都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父母全心全意地养育我们,老师谆谆教诲我们,祖国蓬勃发展,我们为之骄傲。同时,我们也要感谢身边那些平凡人的服务和帮助。感恩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品质。让我们一起来参加潍坊外国语学校五年级八班的主题班会活动,“学会感恩,与心同在”!

品格游戏,玩中感悟:

1.游戏规则:小心、快速地用婴儿被包裹玩具娃娃。每组中最快的同学抱娃娃到讲台前。班主任老师评价。

2.调查汇报:

-第一次游戏感受:简单、容易、有趣。

-重复做的感受:单调、乏味、不喜欢。

-汇报调查结果:父母在孩子婴儿期竟重复上千次类似动作!

-对父母最想表达的感谢。

欣赏体会父母和老师的爱:

1.观看视频《苹果树和我的故事》。

2.分组讨论,回答问题。

3.引出课题《学会感恩开开心心》。

4.分享汶川大地震中的感人母爱、师爱、大爱。

5.引用唐诗《游子吟》来表达对母爱的赞美。

学会感恩一切:

1.观看视频《学会感恩》。

2.回答问题,深入感悟视频中的内容。

3.分析总结感恩行为,如对拥有的一切感到满足、不抱怨、及时表达感谢。

感恩品格定义:

感恩品格是为一切所拥有的而对他人或环境心怀感激。

品格日常用语:

-“妈妈(爸爸),感谢您的辛苦付出!”

-“感谢你的关心!”

-“感谢你的帮助!”

小组讨论,如何感恩?

1.展示图片,引导讨论。

2.小组讨论。

3.小组发言。

4.班主任总结。

英文歌曲《感恩的心》。

我们的收获:

1.感恩品格的定义:为一切所拥有的而对他人或环境心怀感激。

2.从今天起,做一个感恩的人。

班会作业:

1.品格反思:我离感恩有多远?

2.品格计划:我怎样做一个感恩的人?

主持人合:让我们立即行动起来,满怀感动之情,诉说感谢之话,尽全力做感恩之事。养育之恩来自父母,教诲之恩来自老师,帮助之恩来自同学、朋友和身边的人,关爱之恩来自社会!让我们感恩一切,善待他人,感恩所有的一切!行动起来,心存感恩,相信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让我们在《mythankfulheart感恩的心》的歌声中结束今天的班会活动。

感恩父母主题班会优秀设计方案5

活动目标:

1、让学生了解宽容的重要性,增强自身的宽容意识。

2、掌握一些学会宽容的自我调节方法。

3、学习身边的榜样,从自身做起,能够以宽容的心态与他人交往。

活动准备:

教师:用电脑制作情节幻灯片、故事及相关名言。

学生:轻松愉悦的心情。

活动方法:

故事启发、游戏感悟、情境创设、榜样引导。

活动过程:

一、谚语导入:

你怎样理解“宰相肚里能撑船”这句话?

生1:一个人应该大气些。

生2:一个有作为的人应该拥有宽阔的胸怀。

师:是啊,一个有作为的人拥有宽阔的胸怀。当你能以一颗宽容之心对待他人时,你才会拥有更多的朋友,成功的机会才会更多。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有关宽容的话题。(板书:学会宽容,————)

(设计目的:让学生整体感知有所作为的人应该拥有宽阔的胸怀。)

二、故事启发:(放录音)

师:三国的故事大家一定不陌生了,还记得这样的情节吗?

刘备三顾茅庐,终于感动了诸葛亮,请出诸葛亮。刘备高兴极了,常常说自己请到诸葛先生真是如鱼得水。而刘备的两个桃园结义的兄弟关羽和张飞却对此事非常不满。心中暗想:“诸葛亮他有什么能耐,值得大哥对他这样恭敬?”于是,在平日的言谈举止中,总是对诸葛亮进行冷嘲热讽。

有一天,有兵士来报,说曹操率大兵大举进犯。刘备忙召集各位大臣们商议退曹大计。当时,关羽和张飞又冷嘲热讽地说:主公不是如鱼得水了吗?既然有了诸葛亮先生,只要请教他不就可以了吗?何必把大家召集来商议呢?

师:如果这时你是诸葛亮,听到这些话你会怎么想?怎么做?

生1:如果我是诸葛亮我会想我又没惹你们,你们为什么和我过不去?我不在这干了。

生2:我可能会和他们理论起来,和他们讲道理。

生3:我先打败曹军再和他们算账。

师:关羽和张飞这样不理解诸葛亮,难怪同学们会有这种想法。那我们看一看诸葛亮是怎么想怎么做的?

诸葛亮顾全大局,对他们俩说的话一点也没在意。而且,在调兵遣将时,中用了他们俩。大将们各自按照诸葛亮的部署进行作战,结果使得这次退曹之战大获全胜。

师:猜想一下,这时的关羽和张飞他们俩会怎么想,怎么做?

生1:诸葛亮心胸这样宽阔,我真不应该这样不理解他。

生2:诸葛亮心胸宽阔、足智多谋,我真佩服他,我以后要好好与他合作,配合作战。

(设计目的:通过故事中诸葛亮能顾全大局,具有宽阔的胸怀才使得退曹之战大获全胜,最后关羽、张飞二人佩服得五体投地,使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具有宽阔的胸怀,才不能在小事上斤斤计较,影响大局;才会拥有更多的朋友。)

三、游戏中感悟:

游戏:两只脚同时向前迈进一步,你能做到吗?

规则:1、不许借助任何物体和外力。

2、必须是迈,不能跳。

师:做此游戏时,用心体会,你发现了什么?小组讨论。学生畅所欲言。

生:两只脚如同两个人一样,如果谁也不谦让,那么谁都不能进步。

师:是的,这样你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向前迈进一步的。互不相让的双脚会影响你前进的速度。如果是互不相让的两个人,谁都不能进步。

师出示名言:

互不相让的双脚,是不可能向前迈进一步的。——史祖习

(设计目的: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不谦让、不宽容的害处:互不相让谁都不能进步。)

四、榜样引导:

师:在我们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与父母、老师、同学、小伙伴相处都难免发生一些小摩擦。请看下面两个情节:

电脑演示两组镜头:

场景1:小a的桌上有一团来历不明的废纸,他顺手扔到同桌小b那,小b看废纸不是他的,又还给了小a,于是这里展开了一场传纸大战。

场景2:小c不小心踩了小d同学的脚,小d还没等小c说对不起,就笑着说,没关系。

师:以上几位同学,你愿意与谁交朋友?为什么?

大家好,以下内容是小编根据各位的需求,为大家整理出的有关于感恩父母主题班会优秀设计方案文档,欢迎各位阅读和借鉴。

感恩父母主题班会优秀设计方案1

教育的目的是要让大家明白生命不是只属于个人,世界上的一切也不是我们个人所拥有的,所以我们要珍惜生命和我们所拥有的一切,要感谢他人为我们的努力和付出,要时刻怀有感恩的心态。

在这个主题下,我们要感谢父母给予我们生命,并且无私地爱护和照顾我们。我们要感谢老师教导我们知识,教会我们做人的道理。我们要感谢朋友,在我们困惑和委屈的时候给予我们力量。我们要感谢所有进入我们生命的人,因为他们为我们的人生增添了色彩。我们要感谢这个世界上所有值得我们感激的人。

拥有一颗感恩的心,要感恩我们生命中的拥有,要感恩我们身边的人,要感恩我们所拥有的一切。

活动的过程如下:

1.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始。

2.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去感恩一切,听同学们的心声,感受他们心中的恩诗朗诵和手语歌《感恩的心》。

3.听完朗诵后,进行互动活动,让学生们分享最让他们感动的事情。

4.要学会感谢身边的人,特别是父母。父母为我们付出了很多,我们应该用什么方式来报答他们呢?报答父母应该在精神上超过物质上。

5.无论在精神上还是物质上,我们都应该怀着真诚的心去感恩父母,珍惜我们的亲人。父母的爱是那么平凡却又动人,就像丁香花一样默默无闻却令人心动。

6.班主任发表讲话,表达对学生们积极参与活动的肯定和感动。她感到学生们在这次活动中展现出了对感恩的真实感受,希望通过这次活动,影响身边的人也拥有一颗感恩的心。这次活动也在班级中掀起了孝敬长辈、尊敬师长的热潮,说明感恩教育活动的目的已经达到了,每个人都真正地敞开心扉去感恩这个美丽的世界。

感恩父母主题班会优秀设计方案2

一、问题分析:

现在的学生几乎都生活在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家庭环境中,普遍存在依赖心理,感觉家长老师学校为他们所做的一切、对他们的关心、社会上好心人对他们在物质的赞助都是天经地义的,都是应该的,根本就不懂的感恩,不思回报。

二、教育目标:

通过感恩教育,让同学们知道一个道理,一切成果都是来之不易,要懂得珍惜,受人之恩,要学会感谢,增强责任意识。

三、活动程序:

主持人(生):同时们或许知道圣诞节、愚人节、情人节,是否也知道西方国家也有个感恩节?西方国家设立感恩节是用节日的形式来提醒人们别忘感恩,别忘了曾经帮助过我们的人们。无独有偶,礼仪之帮的中国,也有“受人点滴之恩,当涌泉相报”道义。作为中学生的我们,该用什么来感谢?用什么来回报?

展示案例:(投影)

场景一:母亲常常被她那不争气的儿子气得掉眼泪。儿子还说“妈妈,你为什么哭呀?”他爸爸说“妈妈不是哭,是一粒沙子掉进她的眼睛里,一定要用泪水把沙子冲出来。”

场景二:20__年11月初,南京大学校园里贴出了一封署名为“辛酸父亲的来信”,控诉一些孩子只知向父母索取,甚至为了多要钱物不惜“偷改入学收费通知,虚报学费”。在南京各大高校引起了极大反响。

场景三:11月6日,绝症少女戴倩因为白血病恶化离他的亲人而“去”,她的养父老戴忍痛捐赠了戴倩的遗体,目的就是回报社会曾经给予戴倩的关爱,一个憨厚的农民父亲都知道感恩,何况是当代的学生呢?

学生分组讨论:(略)

(师)总结:

当今天的我们已经把“爱”和“理解”之类唱得声泪俱下、流光溢彩时,突然间我们发现,在最能体现这些词语的父母与子女之间,竟然有如此“辛酸”的故事,而且这种现象“挺普遍的”———对此,我们是该震惊,还是该习以为常?

生活不是笔直通畅的走廊,能让我们在其中轻松自在地行走,我们时常会陷入迷茫。但我们依然能坚定地走下去了,因为我们的亲人、朋友和师长,甚至还有一些后来连名字都不记得的人一直在支撑着我们,总体上看,生活给予我们的远远超出了我们所能回报的。所以,我们应当怀有一颗感恩的心,珍惜你身边的每一位亲友,向需要帮助的人给出你鼓励的微笑、贴心的话语或用实际行动支持他们。可惜不知何时感恩竟已成为一种失落的情怀,辛酸父亲的来信能否震活大家冷漠而尘封的心。

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感谢老师的教诲之恩,感谢同学的援助之恩,感谢所有对自己有过帮助的人们。在商品经济大潮中,我们不能丧失做人的根本。

在《感恩的心》的歌曲中结束。(全体师生同唱)

附:材料一:《辛酸父亲的来信》

亲爱的儿子:

尽管你伤透了我的心,但你终究是我的儿子。虽然,自从你考上大学,成为我们家几代里出的唯一一个大学生之后,心里已分不清咱俩谁是谁的儿子了。从扛着行李陪你去大学报到,到挂蚊帐缝被子买饭菜票甚至教你挤牙膏,这一切,在你看来是天经地义的,你甚至感觉你这个不争气的老爸给你这位争气的大学生儿子服务,是一件特沾光特荣耀的事。

的确,你考上大学,你爸妈确实为你骄傲。虽然现今的大学生也不一定能找到工作,但这毕竟是你爸妈几十年的梦想。我们那阵,上大学不是凭本事考的,要看手上的茧子和出身成分,有些人还要用贞操和人格去换。这也就是我们以你为荣的原因。然而,你的骄傲却是不可理喻的。在你读大学的第一学期,我们收到过你的3封信,加起来比一份电报长不了多少,言简意赅,主题鲜明,通篇字迹潦草,只一个“钱”字特别工整而且清晰。你说你学习很忙,没时间写信,但同院里你高中时代的女同学,却能收到你洋洋洒洒几十页的信,而且每周一封。每次从收发室门口过,我和你妈看着你熟悉的字,却不能认领。那种痛苦是咋样的,你知道吗?

后来,随着你读二年级,这种痛苦煎熬逐渐少了,据你那位高中同学说,是因为你谈恋爱了。其实,她不说我们也知道,从你一封接一封的催款信上我们能感受到,言辞之急迫、语调之恳切,让人感觉你今后毕业大可以去当个优秀的讨债人。当时,正值你妈下岗,而你爸微薄的工资,显然不够你出入卡拉OK酒吧餐厅。在这样的状况下,你不仅没有半句安慰,居然破天荒来了一封长信,大谈别人的老爸老妈如何大方。你给我和你妈心上戳了重重一刀,还撒了一把盐。最令我伤心的是,今年暑假,你居然偷改入学收费通知,虚报学费。这之前,我在报纸上已看到这种事情。没想你也同时看到这则新闻,一时间相见恨晚,及时娴熟地运用这一招,来对付生你养你爱你疼你的父亲母亲。虽然,得知真相后我并没发作,但从开学到今天,两个月里,我一想到这事就痛苦,就失眠。这已经成为一种心病,病根就是你———我亲手抚养大却又倍感陌生的大学生儿子。不知在大学里,你除了增加文化知识和社交阅历之外,还能否长一丁点善良的心?

辛酸的父亲

20xx年x月x日

材料二:感恩节(ThanksgivingDay)来历

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是感恩节。感恩节是美国人民独创的一个古老节日,也是美国人合家欢聚的节日,因此美国人提起感恩节总是倍感亲切。

感恩节的由来要一直追溯到美国历史的发端。1620年,著名的“五月花”号船满载不堪忍受英国国内迫害的清教徒102人到达美洲。1620年和1621年之交的冬天,他们遇到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处在饥寒交迫之中,冬天过去时,活下来的移民只有50来人。这时,心地善良的印第安人给移民送来了生活必需品,还特地派人教他们怎样狩猎、捕鱼和种植玉米、南瓜。在印第安人的帮助下,移民们终于获得了丰收,在欢庆丰收的日子,按照传统习俗,移民规定了感谢上帝的日子,并决定为感谢印第安人的真诚帮助,邀请他们一同庆祝节日。

在第一个感恩节的这一天,印第安人和移民欢聚一堂,他们在黎明时鸣放礼炮,列队走进一间用作教堂的屋子,虔诚地向上帝表达谢意,然后点起篝火举行盛大宴会。第二天和第三天又举行了摔交、赛跑、唱歌、跳舞等活动。第一个感恩节非常成功。其中许多庆祝方式流传了300多年,一直保留到今天。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