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有关于2023年12.13国家公祭日主题班会教案精选8篇,欢迎大家阅读和下载。
一、活动意义:
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引导和教育广大学生理解设立国家公祭日的意义,铭记历史、勿忘国耻、珍爱和平,增强爱国主义情怀。
二、活动主题:
铭记历史、勿忘国耻、勿忘国耻、圆梦中华。
三、活动时间:
20xx年x月xx日
四、活动人员:
全校师生、家长
五、工作小组:
xxx
六、活动内容:
(一)宣传发动
利用学校电子显示屏、学校网站、翼校通等平台,向全体师生、家长宣传公祭日的主题和主要内容,呼吁全校师生积极参与,密切关注;
(二)主题活动
1.一次集体晨会:(12月12日上午)
主要程序:主题讲话:主题为“铭记历史、珍视和平、勿忘国耻、圆梦中华”。献词:二(3)班;全体师生佩戴小白花,集体默哀一分钟(哀乐)。
2.一次主题班会课:
(1)登录公祭网,学习了解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聆听主题音乐,沉痛缅怀死难同胞;
(2)结合社会实践参观侵华日军大屠杀纪念馆,谈谈自己的感想,用绘画或日记的形式记录自己的心得;中学开展国家公祭日主题教育系列活动
学校开展了以“勿忘国耻圆梦中华”为主题的主题班会,并组织全校师生共同观看了历史文献纪录片《南京大屠杀》,以此警示学生:铭记历史、勿忘国耻、警钟长鸣、奋发图强。12月9日,该校两千多名学生自发在“勿忘国耻圆梦中华”条幅上签名。12月10日,77名学生来到放飞广场,举行“勿忘国耻·圆梦中华”的主题祭奠暨新团员宣誓活动。
通过系列活动的开展,同学们深刻的认识到:“国家兴则民族兴,少年强则中国强”。纷纷表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要勤奋学习,奋发向上;要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己任,勤于学习、善于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为了做好“12·13”国家公祭日期间辖区内安全稳定工作,永宁街道张圩社区三举措全力确保正常有序地开展纪念活动。
一是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社区召开紧急工作会议,布置国家公祭日期间社区重点工作安排。会上成立工作小组,实行值班责任制,确保安全责任落实到位。
二是精准排查辖区纠纷隐患。联合社区大联勤工作人员、张云小区物业部门,加强社区矛盾纠纷、安全隐患排查,及时发现和掌握辖区内的矛盾纠纷和安全隐患,采取有效措施,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三是及时掌握上报动态信息。社区落实领导责任制,将国家公祭日活动工作放在首要位置。对于重大疑难纠纷问题,做到不积压、不延误,加强舆情收集,做到及时发现、及时上报。
教学目标:
1、了解拉贝、魏特琳、威尔逊等人道主义者在南京进行人道救援、揭露日军暴行等事例。
2、了解包括东京审判、南京审判等内容。
3、体会南京大屠杀下的人性光辉,体会历史的公正性、正义终将战胜邪恶。
教学重难点:
体会外国友人所做做出的贡献,并通过东京审判、南京审判对历史形成正确的认识。
教学准备:
搜集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东京审判、南京审判有关资料、图片,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我们上节课认清了日寇在南京犯下的滔天罪行,了解了先烈们在南京保卫战中的英勇事迹,今天我们来了解一群被南京人民称为“活菩萨”、“守护神”的人道主义者。
二、救援与揭露(课件出示1-3)
1、小知识:第72军军长孙元良被魏特琳隐藏在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的女难民中;教导总队参谋长邱清泉被贝德士密藏在金陵大学管理大楼
顶层密室;教导总队第二旅参谋主任廖耀湘被卡尔·京特与辛德贝格藏在江南水泥厂难民营。
2、拉贝、魏特琳、威尔逊、斯提尔、德丁、费奇、福斯特、贝德士、史迈斯、马吉等20多位留在南京的西方人士,竭尽全力保护处于日军暴行恐怖下的南京难民的典型事例,以及用各种方式记录和传播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暴行真相。
3、南京安全区
南京安全区又称南京难民区,是1937年12月日本军队即将攻占中华民国首都南京时,南京城内的欧美侨民出于人道主义,为保护平民免遭战火而成立的难民区。安全区由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进行管理,共设25个难民收容所。国际委员会与同样由西方侨民发起成立的世界红十字会南京委员会在日军南京大屠杀惨案期间,庇护了难民区内约25万中国难民。1938年2月18日,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在日本占领军的逼迫下改为南京国际救济委员会,成为一个纯粹的救济机构,安全区随之解散,但区内的难民收容所直到6月才全部关闭。国际委员会及国际红十字会南京委员会的成员,冒着生命危险,在日军对南京城长达数月的屠杀中保护了数十万中国难民的生命。
4、阅读课本。
三、历史的审判(课件出示)
1、东京审判
从1946年5月开庭到1948年11月宣判终结,共历时近两年零七个月。其间共开庭818
次,法庭纪录4.8万余页,出庭作证的证人达419人,出示文件证据4000多件,判决书长达1213页,规模超过了纽伦堡审判,堪称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国际审判,也是二次大战结束后世界上发生的重大政治事件之一。日本法西斯的种。种罪行在审判中一步步被揭露。让日本人知道了中国人不是软弱可欺的,我们已经让世界都知道中国人的正义,不懈,坚强不屈。我想,这就是他们怀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态度,保持着对祖国的一片热诚,以史为鉴,提醒自己要时刻记住自己对祖国的责任!
2、梅汝璈,1946年代表中国出任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法官,参与了举世闻名的东京审判,对第一批28名日本甲级战犯的定罪量刑工作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5、阅读课本。
四、活动建议
1、课外阅读《拉贝日记》。
2、观看历史纪录片《东京审判》。
1213国家公祭日主题班会教案内容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南京大屠杀的基本史实;理解南京大屠杀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围绕当前日本右翼的否认历史的资料,提高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南京大屠杀的学习,发现日本帝国主义的凶残本性,树立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理念以及正视历史的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南京大屠杀的内容。
【难点】南京大屠杀的启示。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国家公祭日图片,提出问题:国家公祭日是几月几日?与哪个事件有关?进而导入新课——南京大屠杀。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初探历史
教师出示日军入侵示意图,提问:南京大屠杀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
学生结合教材读图后回答:淞沪会战失败后,日军进一步入侵,南京沦陷。
教师进一步提问: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二)走进历史
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南京大屠杀纪录片片段,要求学生观看视频并阅读教材内容,回答如下问题:
(1)南京大屠杀的时间是什么时候?
(2)地点在哪里?
学生能够回答:
(1)1937年12月13日开始,持续了四十多天。
(2)地点在南京。
教师继续播放南京大屠杀纪录片片段,提出问题:日本侵略者在南京进行了哪些暴行?
学生结合教材回答:
(1)侵略者在南京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南京大屠杀”,用活埋、火烧、刀劈等惨无人道的手段,屠杀平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30万人。
(2)南京城被洗劫一空,烧成废墟。
(3)侵略者进行杀人比赛。
(4)强迫中国妇女充当日军的“慰安妇”,摧残身心。
教师进一步出示南京大屠杀相关图片,提出问题:看了这些图片,有什么样的感受?
12月13日,在第xx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到来之际,为纪念南京大屠杀xx周年,岭南师范学院志愿者于当天下午举行了“铭记历史,爱我中华”——南京大屠杀公祭日宣传活动。
在活动现场,悲戚感人的音乐吸引了许多同学参与到活动中来,了解南京大屠杀的历史。活动的摊位上,摆放着几十本与南京大屠杀有关的书籍资料,供同学们翻阅浏览。摊位一旁,同学们还可以看到一些南京大屠杀的历史照片,里面日本军队的残忍行径令人心畏。宣传摊位前的“祝福墙”上贴满了师生对这段历史的感想或祈福。
一名志愿者深情激昂地朗诵南京大屠杀的有关文章,朗朗地声音,让现场气氛显得庄重而肃穆,让人不禁缅怀无辜受难的同胞。此外,部分志愿者拉起“铭记历史,爱我中国”的横幅到校园各处开展签名活动,让更多的同学参与到公祭日的活动中来。
最后,志愿者们奏唱国歌并且为南京大屠杀的遇难同胞进行一分钟的默哀仪式。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日军侵华历史,了解南京大屠杀详情。
2、理解课文,了解报告文学的总体特征与本课的独特风格。
3、培养学生的阅读速度和质量。
4、准确认读生难字词,掌握它们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
本课的教学过程是:观看影片,浏览全文,了解文章内容,报告文学的总体特征以及本课的独特风格,最后针对学生的情感教育专门设置了一堂讨论课。
情感态度价值观
铭记历史,不忘国耻,理解“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明确人生方向,发奋图强。,
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破
重点
1、把握文章内容和的情感态度。
2、体会文章的内容编排设计以及用史料为证表达自己态度的方法。
3、把握报告文学的特点和整体风格。
难点
1、体会文章的内容编排设计以及用史料为证表达自己态度的方法。
2、把握报告文学整体风格。
教学突破
在教学过程中要强调认识历史的重要性,吸取“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本文为何从老太太写起是一个疑点,要加以分析。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查找资料,了解南京大屠杀具体情况。关注当今日本对侵华历史的态度。
2、准备有关南京大屠杀的图片。
3、准备关于南京大屠杀的影片。
◆学生准备1.查阅资料,了解日军侵华与抗日战争历史。2.预习课文,标记理解有疑问的地方。
大家好,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有关于2023年12.13国家公祭日主题班会教案精选8篇,欢迎大家阅读和下载。
一、活动意义:
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引导和教育广大学生理解设立国家公祭日的意义,铭记历史、勿忘国耻、珍爱和平,增强爱国主义情怀。
二、活动主题:
铭记历史、勿忘国耻、勿忘国耻、圆梦中华。
三、活动时间:
20xx年x月xx日
四、活动人员:
全校师生、家长
五、工作小组:
xxx
六、活动内容:
(一)宣传发动
利用学校电子显示屏、学校网站、翼校通等平台,向全体师生、家长宣传公祭日的主题和主要内容,呼吁全校师生积极参与,密切关注;
(二)主题活动
1.一次集体晨会:(12月12日上午)
主要程序:主题讲话:主题为“铭记历史、珍视和平、勿忘国耻、圆梦中华”。献词:二(3)班;全体师生佩戴小白花,集体默哀一分钟(哀乐)。
2.一次主题班会课:
(1)登录公祭网,学习了解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聆听主题音乐,沉痛缅怀死难同胞;
(2)结合社会实践参观侵华日军大屠杀纪念馆,谈谈自己的感想,用绘画或日记的形式记录自己的心得;中学开展国家公祭日主题教育系列活动
学校开展了以“勿忘国耻圆梦中华”为主题的主题班会,并组织全校师生共同观看了历史文献纪录片《南京大屠杀》,以此警示学生:铭记历史、勿忘国耻、警钟长鸣、奋发图强。12月9日,该校两千多名学生自发在“勿忘国耻圆梦中华”条幅上签名。12月10日,77名学生来到放飞广场,举行“勿忘国耻·圆梦中华”的主题祭奠暨新团员宣誓活动。
通过系列活动的开展,同学们深刻的认识到:“国家兴则民族兴,少年强则中国强”。纷纷表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要勤奋学习,奋发向上;要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己任,勤于学习、善于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为了做好“12·13”国家公祭日期间辖区内安全稳定工作,永宁街道张圩社区三举措全力确保正常有序地开展纪念活动。
一是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社区召开紧急工作会议,布置国家公祭日期间社区重点工作安排。会上成立工作小组,实行值班责任制,确保安全责任落实到位。
二是精准排查辖区纠纷隐患。联合社区大联勤工作人员、张云小区物业部门,加强社区矛盾纠纷、安全隐患排查,及时发现和掌握辖区内的矛盾纠纷和安全隐患,采取有效措施,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三是及时掌握上报动态信息。社区落实领导责任制,将国家公祭日活动工作放在首要位置。对于重大疑难纠纷问题,做到不积压、不延误,加强舆情收集,做到及时发现、及时上报。
教学目标:
1、了解拉贝、魏特琳、威尔逊等人道主义者在南京进行人道救援、揭露日军暴行等事例。
2、了解包括东京审判、南京审判等内容。
3、体会南京大屠杀下的人性光辉,体会历史的公正性、正义终将战胜邪恶。
教学重难点:
体会外国友人所做做出的贡献,并通过东京审判、南京审判对历史形成正确的认识。
教学准备:
搜集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东京审判、南京审判有关资料、图片,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我们上节课认清了日寇在南京犯下的滔天罪行,了解了先烈们在南京保卫战中的英勇事迹,今天我们来了解一群被南京人民称为“活菩萨”、“守护神”的人道主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