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泛指以规则或运作模式,规范个体行动的一种社会结构,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疫情期间小区封闭管理制度精选范文,欢迎大家借鉴参考。

疫情期间小区封闭管理制度精选1

一、全区社区小区实行24小时封闭管理,只保留一个进出通道(含地下车库),设置门岗检查点,原则上人员只进不出。其中,物业小区由物业管理单位负责组织实施,无物业管理小区由社区工作站负责组织实施(以下统称“管理单位”)。同时,各社区小区应预留应急疏散通道,切实做好安全保障。

二、全区社区小区全面实行“居民白名单制度”管理,进入社区小区必须测温、亮码、持24小时核酸阴性证明(当日核酸采样记录)、扫场所码和电子哨兵登记。非本小区人员谢绝进入。

三、参加防疫任务的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志愿者,就职于保障市民生活和城市基本运行的公共服务类企业与保障香港供应企业人员,须凭各级党政机关出具的书面证明(含工作证、抽调通知、证明函件等)出入社区小区,管理单位要做好实名登记。

四、倡导居民线上购物,快递、外卖不得进入小区,实行无接触式配送。确需外出购物的,每户每2天可安排1人,在严格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实名登记后限时外出,原则上外出时间不超过一小时。其他因就医等特殊急迫需求需要外出的人员,由管理单位核实并作实名登记。逾期未返回的,由管理单位催促,拒不整改的,纳入黑名单管理。

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管理单位要严格落实责任和上述工作要求,对出入人员严格把关。因把关不严造成疫情传播风险的,将严格倒查、严肃追责。

上述措施自即日起实行,后续将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动态调整。封控区、管控区及提级管理区域按照相关指引执行。

疫情期间小区封闭管理制度精选2

1、在疫情防控封闭期间,小区实现24小时值班制度和领导带班责任制度。

2、严格实施小区封闭式管理。疫情防控期间,小区一律实行封闭式管理,严格落实“五个一律”,即任何人未经突击队队长批准一律不得进入;小区外有关人员如要进入,需要出示本街道或社区证明,并征得突击队队长同意,同时出示一周内的双抗检查和核酸检查结果以及大数据行程码后,方可进入;小区内工作人员(党员突击队、志愿者服务队、网格员)出入,一律核验身份和检测体温,并进行严格登记;对发烧咳嗽者,一律施行医学隔离观察;不服从管理者一律严格处置。

3、全面做好排查登记。小区门口设置检查通道,进小区人员逐一核查登记,测试体温。值班室所有人员须佩戴口罩,发现进入小区人员有异常情况应及时登记,并立即向突击队队长报备。

4、提高站位压实责任。门卫值勤人员必须努力学习法纪知识、疫情防控知识,增强法律意识,坚持原则,文明值勤。对进入小区的三类车辆,必须严格盘查。本小区内有疫情防控指挥部颁发通行证的车辆,出入时要严格进行出入登记,包括司乘人员及号牌;垃圾转运车,要进行严格消杀,司乘人员要着一级防护服,并严格登记后方可进入;救护车出入,只登记号牌,其他应急车辆出入,必须征得队长认可后,方可进入。

5、及时准确向突击队队长上报信息。来客来访必须符合疫情防控期间管理的相关规定,确实因工作需要进入小区,需上报小区责任领导同意后方可进入小区,进入小区前,必须进行体温检测做好详细登记、做好防护措施、做好进入小区的跟踪记录等。

6、应急申报时,如队长无法取得联系,可与社区派驻责任领导或志愿者服务队队长联系,获得许可,并做好详细记录!

疫情期间小区封闭管理制度精选3

一、明确目标,守住底线

坚决守住小区、守住生命、守住健康。在疫情防控期间,通过发动全社会力量,采取群防群控措施,盯住管好“四种情形人员”、“五大群体”、“六类人员”,抓实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三个关键”环节,进一步加强小区管控工作,杜绝小区外人员、车辆进入,减少小区人员的流动,将每个居民小区变为疫情防控的坚强堡垒,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二、强化排查,摸清底数

(一)按照属地管理、谁主管谁负责、谁用工谁负责的原则,由各乡(镇)为主体继续深入开展排查工作。

(二)排查人员信息。由创文“挂包联帮”责任单位参与乡(镇)实行条块式、网格化排查,做到不留盲区、不留死角,不漏一户,不漏一人,滚动排查、精准排查登记2020年1月24日以来所有家庭成员信息(见附件1)。

(三)排查小区基本情况。要按照小区、功能进行分类汇总,全面摸清小区位置、楼栋数、商铺门面、住户、人员(见附件2),为后期小区防控管理工作提供详实的数据支撑。此次排查工作要求于2020年2月12日上午12:00前完成,后续实行动态排查管理。

(四)排查对象。按照“五大群体、六类人员、四种情形”人员要求进行全面排查:五大群体指:一是普洱市市直单位的干部职工及家属;二是驻普的中央、省属单位干部职工及家属;三是普洱市9县在普洱市思茅主城区生活的干部职工、离退休人员及家属;四是思茅区区级各单位干部职工家属及广大群众;五是流动人群。

六类人员指:一是普洱籍人员到过湖北及武汉务工的返乡人员;二是普洱籍人员到湖北及武汉读书的返乡学生;三是普洱籍人员到湖北及武汉出差、探亲、访友、旅游的返回人员;四是湖北籍人员在普洱市思茅区经商、务工,回湖北过春节后又返回的人员;五是湖北籍人员来普洱市思茅区出差、探亲、访友、旅游的人员;六是与湖北及武汉人有密切接触史的人员。

四种情形人员指:一是新冠肺炎密切接触者。将密切接触者分类为Ⅰ、Ⅱ、Ⅲ三类:Ⅰ类密切接触者:与确诊病例或疑似病例乘过同一交通工具或共同居住、生活的。Ⅱ类密切接触者:①与Ⅰ类密切接触者有密切接触的人员;②与来自武汉、湖北等地区人员或者其他疫情高发地区人员乘过同一交通工具或是共同居住、生活的;③与其他经停或中转武汉、湖北地区、其他疫情高发地区来思茅人员乘坐同一交通工具或共同居住、生活的;④与有不明原因咳嗽、发热,但尚未确诊人员有同乘同一交通工具或共同居住、生活的。Ⅲ类密切接触者:与Ⅱ类密切者有密切接触的人员。二是外地来思茅区域内务工的人员。三是外地来思茅区域内不明原因的流动人员。四是近期到思茅区域内各级医疗服务机构就诊有发热、乏力、咳嗽及呼吸困难等症状的人员(医疗服务机构要做好登记和报送区疾控中心做流行病学调查)。

(五)对排查出来的重点人员、重点小区要及时分析研判,将相关信息及时推送指挥部排查组、网络组、疫情防控组进行核实,同时,要采取大数据分析的方式,加强重点人员和小区的巡查管控。

(六)强化出租房屋排查,继续抓好常态排查监测,从严落实城乡出租户(房东)主体责任,加强对承租人员的管控,对知情不报、拒不配合的,依法追究房屋出租者责任,全面掌握所有承租人的情况,特别对流动人员进行反复式、突击式排查走访。

排查结果由排查工作小组报社区,社区汇总报乡(镇),乡(镇)汇总并核实信息后报指挥部办公室。

三、严防死守,加强管理

(一)坚持分类管控

结合《普洱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挂社包街联片帮点”工作方案》,实行处级领导包片牵头,乡镇负责,以社区为单位,创文“挂包联帮”责任单位参与的网格化管理模式,加强小区的监督和管理。

1、管理对象。商品住宅小区、“单位型”小区、开放型小区、“三无”小区、散居户等。

2、分类管理。有物业管理的小区由小区物业管理企业履行管理责任,由乡镇、社区、创文“挂包联帮”责任单位等组成的工作组与物业管理企业共同做好排查管控工作。无物业管理的小区由乡镇、社区、创文“挂包联帮”责任单位等组成的工作组共同做好排查管控工作,进一步落实党员负责包保制度,参与管控工作。企业和单位自行管理小区自主履行管理责任,乡镇、社区、创文“挂包联帮”责任单位等单位共同组成的工作组督促企业和单位自行管理单位做好排查管控工作。散居户建立楼长制、幢长制、户主制自行管理,同时,实行党员负责包保制度,参与管控工作。

(二)设置防控检查点

1、疫情防控期间,每个小区原则上只允许设置一个出入口,根据小区围合情况,最多允许设置两个出入口,其余入口必须设置硬隔离措施。

2、按照“四防”(防输入、防扩散、防爆发、防输出)“四控”(依法防控、科学防控、精准防控、群防群控)的工作要求,设置防控检查点,严格落实人员值守制度,所有人员和车辆进出必须核对信息、详细询问出入人员去向、体温检测,并做好登记(详见附件3)。

3、非本小区居住人员和车辆一律禁止进入,消防、医疗车辆第一时间放行,环卫、绿化等特种车辆由管理人员做好登记备案后放行。小区人员进出时对个人信息登记后才允许进出入小区,实行一次性“凭条式”管理,确保出入小区人员前后一致,防止非小区人员、车辆进出。同时,按照全省的统一部署,要求所有小区使用微信小程序“云南抗疫情”进行登记注册(见附件5),把形成的二维码张贴到小区显眼位置,小区人员出入必须扫码。

(三)人员组织

1、每个小区必须成立小区疫情防控工作组,并确保每个小区现场值守管控人员不少于3人。

2、由创文“挂包联帮”责任单位领导牵头,乡镇(街道)、社区干部、党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家庭医生共同参与,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发动小区创文委员会、各物业公司、各类协会、小区党员、楼幢长、民兵力量,工青妇牵头组织企业会员、青年志愿者和妇女志愿者,发动居民积极参与,组成专兼职结合的人员队伍开展工作。必要时可聘请第三方机构参与小区管控工作。

制度泛指以规则或运作模式,规范个体行动的一种社会结构,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疫情期间小区封闭管理制度精选范文,欢迎大家借鉴参考。

疫情期间小区封闭管理制度精选1

一、全区社区小区实行24小时封闭管理,只保留一个进出通道(含地下车库),设置门岗检查点,原则上人员只进不出。其中,物业小区由物业管理单位负责组织实施,无物业管理小区由社区工作站负责组织实施(以下统称“管理单位”)。同时,各社区小区应预留应急疏散通道,切实做好安全保障。

二、全区社区小区全面实行“居民白名单制度”管理,进入社区小区必须测温、亮码、持24小时核酸阴性证明(当日核酸采样记录)、扫场所码和电子哨兵登记。非本小区人员谢绝进入。

三、参加防疫任务的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志愿者,就职于保障市民生活和城市基本运行的公共服务类企业与保障香港供应企业人员,须凭各级党政机关出具的书面证明(含工作证、抽调通知、证明函件等)出入社区小区,管理单位要做好实名登记。

四、倡导居民线上购物,快递、外卖不得进入小区,实行无接触式配送。确需外出购物的,每户每2天可安排1人,在严格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实名登记后限时外出,原则上外出时间不超过一小时。其他因就医等特殊急迫需求需要外出的人员,由管理单位核实并作实名登记。逾期未返回的,由管理单位催促,拒不整改的,纳入黑名单管理。

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管理单位要严格落实责任和上述工作要求,对出入人员严格把关。因把关不严造成疫情传播风险的,将严格倒查、严肃追责。

上述措施自即日起实行,后续将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动态调整。封控区、管控区及提级管理区域按照相关指引执行。

疫情期间小区封闭管理制度精选2

1、在疫情防控封闭期间,小区实现24小时值班制度和领导带班责任制度。

2、严格实施小区封闭式管理。疫情防控期间,小区一律实行封闭式管理,严格落实“五个一律”,即任何人未经突击队队长批准一律不得进入;小区外有关人员如要进入,需要出示本街道或社区证明,并征得突击队队长同意,同时出示一周内的双抗检查和核酸检查结果以及大数据行程码后,方可进入;小区内工作人员(党员突击队、志愿者服务队、网格员)出入,一律核验身份和检测体温,并进行严格登记;对发烧咳嗽者,一律施行医学隔离观察;不服从管理者一律严格处置。

3、全面做好排查登记。小区门口设置检查通道,进小区人员逐一核查登记,测试体温。值班室所有人员须佩戴口罩,发现进入小区人员有异常情况应及时登记,并立即向突击队队长报备。

4、提高站位压实责任。门卫值勤人员必须努力学习法纪知识、疫情防控知识,增强法律意识,坚持原则,文明值勤。对进入小区的三类车辆,必须严格盘查。本小区内有疫情防控指挥部颁发通行证的车辆,出入时要严格进行出入登记,包括司乘人员及号牌;垃圾转运车,要进行严格消杀,司乘人员要着一级防护服,并严格登记后方可进入;救护车出入,只登记号牌,其他应急车辆出入,必须征得队长认可后,方可进入。

5、及时准确向突击队队长上报信息。来客来访必须符合疫情防控期间管理的相关规定,确实因工作需要进入小区,需上报小区责任领导同意后方可进入小区,进入小区前,必须进行体温检测做好详细登记、做好防护措施、做好进入小区的跟踪记录等。

6、应急申报时,如队长无法取得联系,可与社区派驻责任领导或志愿者服务队队长联系,获得许可,并做好详细记录!

疫情期间小区封闭管理制度精选3

一、明确目标,守住底线

坚决守住小区、守住生命、守住健康。在疫情防控期间,通过发动全社会力量,采取群防群控措施,盯住管好“四种情形人员”、“五大群体”、“六类人员”,抓实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三个关键”环节,进一步加强小区管控工作,杜绝小区外人员、车辆进入,减少小区人员的流动,将每个居民小区变为疫情防控的坚强堡垒,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二、强化排查,摸清底数

(一)按照属地管理、谁主管谁负责、谁用工谁负责的原则,由各乡(镇)为主体继续深入开展排查工作。

(二)排查人员信息。由创文“挂包联帮”责任单位参与乡(镇)实行条块式、网格化排查,做到不留盲区、不留死角,不漏一户,不漏一人,滚动排查、精准排查登记2020年1月24日以来所有家庭成员信息(见附件1)。

(三)排查小区基本情况。要按照小区、功能进行分类汇总,全面摸清小区位置、楼栋数、商铺门面、住户、人员(见附件2),为后期小区防控管理工作提供详实的数据支撑。此次排查工作要求于2020年2月12日上午12:00前完成,后续实行动态排查管理。

(四)排查对象。按照“五大群体、六类人员、四种情形”人员要求进行全面排查:五大群体指:一是普洱市市直单位的干部职工及家属;二是驻普的中央、省属单位干部职工及家属;三是普洱市9县在普洱市思茅主城区生活的干部职工、离退休人员及家属;四是思茅区区级各单位干部职工家属及广大群众;五是流动人群。

六类人员指:一是普洱籍人员到过湖北及武汉务工的返乡人员;二是普洱籍人员到湖北及武汉读书的返乡学生;三是普洱籍人员到湖北及武汉出差、探亲、访友、旅游的返回人员;四是湖北籍人员在普洱市思茅区经商、务工,回湖北过春节后又返回的人员;五是湖北籍人员来普洱市思茅区出差、探亲、访友、旅游的人员;六是与湖北及武汉人有密切接触史的人员。

四种情形人员指:一是新冠肺炎密切接触者。将密切接触者分类为Ⅰ、Ⅱ、Ⅲ三类:Ⅰ类密切接触者:与确诊病例或疑似病例乘过同一交通工具或共同居住、生活的。Ⅱ类密切接触者:①与Ⅰ类密切接触者有密切接触的人员;②与来自武汉、湖北等地区人员或者其他疫情高发地区人员乘过同一交通工具或是共同居住、生活的;③与其他经停或中转武汉、湖北地区、其他疫情高发地区来思茅人员乘坐同一交通工具或共同居住、生活的;④与有不明原因咳嗽、发热,但尚未确诊人员有同乘同一交通工具或共同居住、生活的。Ⅲ类密切接触者:与Ⅱ类密切者有密切接触的人员。二是外地来思茅区域内务工的人员。三是外地来思茅区域内不明原因的流动人员。四是近期到思茅区域内各级医疗服务机构就诊有发热、乏力、咳嗽及呼吸困难等症状的人员(医疗服务机构要做好登记和报送区疾控中心做流行病学调查)。

(五)对排查出来的重点人员、重点小区要及时分析研判,将相关信息及时推送指挥部排查组、网络组、疫情防控组进行核实,同时,要采取大数据分析的方式,加强重点人员和小区的巡查管控。

(六)强化出租房屋排查,继续抓好常态排查监测,从严落实城乡出租户(房东)主体责任,加强对承租人员的管控,对知情不报、拒不配合的,依法追究房屋出租者责任,全面掌握所有承租人的情况,特别对流动人员进行反复式、突击式排查走访。

排查结果由排查工作小组报社区,社区汇总报乡(镇),乡(镇)汇总并核实信息后报指挥部办公室。

三、严防死守,加强管理

(一)坚持分类管控

结合《普洱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挂社包街联片帮点”工作方案》,实行处级领导包片牵头,乡镇负责,以社区为单位,创文“挂包联帮”责任单位参与的网格化管理模式,加强小区的监督和管理。

1、管理对象。商品住宅小区、“单位型”小区、开放型小区、“三无”小区、散居户等。

2、分类管理。有物业管理的小区由小区物业管理企业履行管理责任,由乡镇、社区、创文“挂包联帮”责任单位等组成的工作组与物业管理企业共同做好排查管控工作。无物业管理的小区由乡镇、社区、创文“挂包联帮”责任单位等组成的工作组共同做好排查管控工作,进一步落实党员负责包保制度,参与管控工作。企业和单位自行管理小区自主履行管理责任,乡镇、社区、创文“挂包联帮”责任单位等单位共同组成的工作组督促企业和单位自行管理单位做好排查管控工作。散居户建立楼长制、幢长制、户主制自行管理,同时,实行党员负责包保制度,参与管控工作。

(二)设置防控检查点

1、疫情防控期间,每个小区原则上只允许设置一个出入口,根据小区围合情况,最多允许设置两个出入口,其余入口必须设置硬隔离措施。

2、按照“四防”(防输入、防扩散、防爆发、防输出)“四控”(依法防控、科学防控、精准防控、群防群控)的工作要求,设置防控检查点,严格落实人员值守制度,所有人员和车辆进出必须核对信息、详细询问出入人员去向、体温检测,并做好登记(详见附件3)。

3、非本小区居住人员和车辆一律禁止进入,消防、医疗车辆第一时间放行,环卫、绿化等特种车辆由管理人员做好登记备案后放行。小区人员进出时对个人信息登记后才允许进出入小区,实行一次性“凭条式”管理,确保出入小区人员前后一致,防止非小区人员、车辆进出。同时,按照全省的统一部署,要求所有小区使用微信小程序“云南抗疫情”进行登记注册(见附件5),把形成的二维码张贴到小区显眼位置,小区人员出入必须扫码。

(三)人员组织

1、每个小区必须成立小区疫情防控工作组,并确保每个小区现场值守管控人员不少于3人。

2、由创文“挂包联帮”责任单位领导牵头,乡镇(街道)、社区干部、党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家庭医生共同参与,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发动小区创文委员会、各物业公司、各类协会、小区党员、楼幢长、民兵力量,工青妇牵头组织企业会员、青年志愿者和妇女志愿者,发动居民积极参与,组成专兼职结合的人员队伍开展工作。必要时可聘请第三方机构参与小区管控工作。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