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返岗人员疫情防控措施范文5篇,希望大家喜欢。
返岗人员疫情防控措施1
为进一步加强人员返岗、开工复工病情防/控工作,确保员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坚决防止员工返岗、开工复工发生群体性疫情传播事件发生,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各单位的节后返岗工作要做到“六到位”,即病情防/控知识宣贯到位、员工动态信息掌握到位、员工个人防护措施到位、外部往来人员管控到位、体温检测和隔离监测落实到位、工作生活场所消毒到位。
二、防控措施
(一)行程调查
1.员工在返回岗位前,要如实准确向所在单位、项目部反馈行程信息,特别是返岗前活动轨迹,至少应包括出行和返程日期、乘坐交通工具信息、接触人员情况等,信息必须真实准确。
2.各单位、项目部应及时收集人员信息,建立台帐,重点关注疫区返回的人员。
(二)隔离观察
1.所有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已经返回单位的员工,自到达之日起,须自行居家隔离14日,每天须向所在单位(部门)报告自身健康状况,无异常采取“零报告”,无症状后方可正常上班。
居家隔离期间,未经本单位(部门)主要领导同意,不得擅自进入办公场所。
2.各单位应及时收集隔离人员健康信息;关于返回单位驻地的员工,各单位要主动与后勤服务部门对接,妥善安排单身员工的隔离工作和健康监测。
3.各项目部要对返回/到达施工现场的所有人员建立清单台帐。
对于疫区人员暂停调迁到现场,非疫区人员乘座公共交通工具的,到达现场后项目部应安排隔离14日,无症状后方可正常工作,隔离期间禁止进入施工现场或办公室等集体场所。
4.隔离期间发现体温超过37.3℃或有乏力、干咳等症状时,应密切观察,必要时到医院就诊,相关情况应立即报上级主管部门。
(三)健康检查
1.返岗工作员工在进入办公及生产经营场所时,应佩戴口罩,并主动接受体温检测。
2.各单位要结合自身实际作出弹性工作安排,严控机关的实际到岗人员,并在办公及生产经营场所入口处,设置体温检测点,对所有进入人员进行检测。
3.各项目部要记录所有现场人员每天出行的时间、路线、出行方式和身体状况。
每日不少于两次体温检测并做好记录。
工作现场要设置专职健康检查员,发挥监督检查作用,督促现场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做好个人防护
4.一旦发现有体温超过37.3℃或有乏力、干咳等症状的人员,应进行隔离观察,必要时到医院就诊,相关情况应立即报上级主管部门。
三、其他
各单位、项目部要安排专人负责管理员工返岗行程信息、隔离期间和工作期间健康信息报送等工作。
返岗人员疫情防控措施2
一、企业复工时间
对全区符合复工条件的企业(不含建筑施工企业、建设工地)实行分类分片分时段严格审批,有序复工。
所有企业未经批准一律不得擅自复工。
通过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开展网上办公、远程办公和居家办公的优先复工。
(一)工业企业
2月10日起,符合“白名单企业”(即涉及疫情防控必需、保障城市运行和企业生产必需、群众生活必需以及其他涉及重要国计民生的企业)、员工基本为本地的企业、本地上下游产业链、供应链完整的企业;
2月15日起,员工主要来自其他非疫情重点地区、本地产业链、供应链较为完整的企业;
2月20日起,其他工业企业。
(二)服务业企业
2月10日起,为企业和居民提供必要的生产生活服务的宾馆、餐饮企业(仅限提供送餐外供服务、不得设堂餐)和商贸流通企业(含一般物流、电商物流、仓储物流等);
2月15日起,为企业生产提供投融资、科技咨询、企业管理的企业;
2月20日起,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网上销售、中介销售等房地产服务企业;
容易导致大规模人口集中集聚的服务业企业暂缓复工,具体时间另行通知,包括经营性长途客运行业,批发市场(不含农产品批发市场),家政行业,房地产开发企业售楼部,影院、剧场等娱乐场所,各类博物馆、美术馆、展览馆等,旅游景区、旅行社等文化旅游业以及经营单位等。
二、企业复工前必须做到“六个到位”
企业要做好职工上岗安排。
在疫情解除前,企业原则上不招录新职工。
如必须招聘,一律不得到疫情重点地区开展招聘活动,一律不得从疫情重点地区新招聘职工,在其他地区招聘新职工必须严格审查。
企业要减少人员外派出差,不得安排职工到疫情重点地区出差,也不能接受重点疫区人员来访。
确因工作需要的特殊人员来访,企业要严格按照隔离医学观察办法先实施医学观察,待观察解除后,方可进入。
(二)强化就餐管理
有食堂的企业集中供餐、独立分餐,并尽量分批错时用餐;没有食堂的企业集中订餐、独立分餐。
企业应确保职工就餐时距离保持1米以上,禁止聚集用餐。
餐具、饮具等使用前应当洗净、消毒,炊具、用具用后应当洗净、消毒,保持清洁,确保卫生。
企业要保持食堂食品加工、包装、贮存等场所环境整洁,确保食材及制作过程不受污染。
食堂工作人员必须持有有效健康证,保持良好个人卫生。
(三)强化卫生防护
企业要加强工作场所的全面通风,尽量开窗增加通风换气次数。
安装有机械通风设施或使用空气调节的工作场所,要加强机械通风量或空调新风量,暂停使用中央空调。
厂区内所有垃圾分类处置,严格按照卫生部门要求规范处置。
企业要做好公共场所卫生防护,生产车间、办公室、食堂、宿舍等重要场所及其设备、门把手、电梯、卫生间、地面等公共部位均要定期消毒到位,每天不少于2次。
(四)强化教育宣传
企业要密切关注职工的心理健康和心理卫生,加强防控知识宣传,消除和减少疫情带来的感染恐慌及心理伤害,避免极端事件的发生,教育引导职工不信谣、不传谣。
推广健康生活方式,合理安排作息,倡导职工适当、适度活动,提高身体免疫能力。
提倡有条件的企业开展网络办公或远程办公。
疫情期间,企业一律暂停召开职工大会、开展集中培训等人员密集聚集的相关活动。
企业要教育职工不到人员密集场所活动,不走亲访友和聚餐,乘坐公共交通时应佩戴口罩。
(五)强化应急预案
企业要与属地平台、镇街、行业主管部门建立疫情防控联动机制,一旦发现体温异常者(温度超过37.5℃)必须立即就地隔离并报告属地平台、镇街,并按要求第一时间落实定点医院就诊排查,对所有密切接触者按规定实施隔离,落实各项管控措施。
企业要针对重要岗位职工因疫情缺员等突发情况,做好安全生产及环保管理防控预案,因疫情导致重要岗位人员不足,达不到安全生产条件的,一律停工停产。
企业须合理安排生产计划,坚决防止因赶工、抢工导致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六)强化监督管理
企业要加强对内部复工和防疫相关制度执行情况的自查,平台、镇街要加强对企业复工前的指导和复工后的监管,区企业复工专班要加强抽检。
对防疫工作不到位的企业要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对审核把关和监管不严的平台、镇街要通报批评,造成后果的要严肃追责。
返岗人员疫情防控措施3
一、成立应对疫情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其他部门根据疫情防控工作需要随时纳入。
领导小组下设信息综合组(xx部负责)、系统指导组(xx部负责)、宣传舆情组(xx部负责)3个专项工作组。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二、职责
1.应对疫情防控领导小组职
(1)接受上级领导,做好上情下达和本单位疫情通报工作,结合公司实际制定防控规划、复工方案、应急预案和处置办法。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返岗人员疫情防控措施范文5篇,希望大家喜欢。
返岗人员疫情防控措施1
为进一步加强人员返岗、开工复工病情防/控工作,确保员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坚决防止员工返岗、开工复工发生群体性疫情传播事件发生,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各单位的节后返岗工作要做到“六到位”,即病情防/控知识宣贯到位、员工动态信息掌握到位、员工个人防护措施到位、外部往来人员管控到位、体温检测和隔离监测落实到位、工作生活场所消毒到位。
二、防控措施
(一)行程调查
1.员工在返回岗位前,要如实准确向所在单位、项目部反馈行程信息,特别是返岗前活动轨迹,至少应包括出行和返程日期、乘坐交通工具信息、接触人员情况等,信息必须真实准确。
2.各单位、项目部应及时收集人员信息,建立台帐,重点关注疫区返回的人员。
(二)隔离观察
1.所有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已经返回单位的员工,自到达之日起,须自行居家隔离14日,每天须向所在单位(部门)报告自身健康状况,无异常采取“零报告”,无症状后方可正常上班。
居家隔离期间,未经本单位(部门)主要领导同意,不得擅自进入办公场所。
2.各单位应及时收集隔离人员健康信息;关于返回单位驻地的员工,各单位要主动与后勤服务部门对接,妥善安排单身员工的隔离工作和健康监测。
3.各项目部要对返回/到达施工现场的所有人员建立清单台帐。
对于疫区人员暂停调迁到现场,非疫区人员乘座公共交通工具的,到达现场后项目部应安排隔离14日,无症状后方可正常工作,隔离期间禁止进入施工现场或办公室等集体场所。
4.隔离期间发现体温超过37.3℃或有乏力、干咳等症状时,应密切观察,必要时到医院就诊,相关情况应立即报上级主管部门。
(三)健康检查
1.返岗工作员工在进入办公及生产经营场所时,应佩戴口罩,并主动接受体温检测。
2.各单位要结合自身实际作出弹性工作安排,严控机关的实际到岗人员,并在办公及生产经营场所入口处,设置体温检测点,对所有进入人员进行检测。
3.各项目部要记录所有现场人员每天出行的时间、路线、出行方式和身体状况。
每日不少于两次体温检测并做好记录。
工作现场要设置专职健康检查员,发挥监督检查作用,督促现场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做好个人防护
4.一旦发现有体温超过37.3℃或有乏力、干咳等症状的人员,应进行隔离观察,必要时到医院就诊,相关情况应立即报上级主管部门。
三、其他
各单位、项目部要安排专人负责管理员工返岗行程信息、隔离期间和工作期间健康信息报送等工作。
返岗人员疫情防控措施2
一、企业复工时间
对全区符合复工条件的企业(不含建筑施工企业、建设工地)实行分类分片分时段严格审批,有序复工。
所有企业未经批准一律不得擅自复工。
通过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开展网上办公、远程办公和居家办公的优先复工。
(一)工业企业
2月10日起,符合“白名单企业”(即涉及疫情防控必需、保障城市运行和企业生产必需、群众生活必需以及其他涉及重要国计民生的企业)、员工基本为本地的企业、本地上下游产业链、供应链完整的企业;
2月15日起,员工主要来自其他非疫情重点地区、本地产业链、供应链较为完整的企业;
2月20日起,其他工业企业。
(二)服务业企业
2月10日起,为企业和居民提供必要的生产生活服务的宾馆、餐饮企业(仅限提供送餐外供服务、不得设堂餐)和商贸流通企业(含一般物流、电商物流、仓储物流等);
2月15日起,为企业生产提供投融资、科技咨询、企业管理的企业;
2月20日起,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网上销售、中介销售等房地产服务企业;
容易导致大规模人口集中集聚的服务业企业暂缓复工,具体时间另行通知,包括经营性长途客运行业,批发市场(不含农产品批发市场),家政行业,房地产开发企业售楼部,影院、剧场等娱乐场所,各类博物馆、美术馆、展览馆等,旅游景区、旅行社等文化旅游业以及经营单位等。
二、企业复工前必须做到“六个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