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事情的执行都要依靠制度,尤其是在疫情期间,学生要在做好防护的前提下完成学业,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校疫情防控期间上课管理制度(精选1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校疫情防控期间上课管理制度1

为加强校园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落实学校“外防输入、内防反弹”要求,保障师生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确保学校各项工作正常进行,维护校园安全稳定,特制定本规定。

一、校园严格实行封闭式管理,所有进入校园的人员必须接受安保人员的身份核查、健康码及体温检查、信息登记。

二、进入学校所有人员要佩戴口罩,经安保人员核验身份和检测体温正常后方可进入校园,体温超37.3℃的人员到临时休息点观察,等待后续检测、处置。

三、驾车进入校园的教职工,须主动出示临时车辆通行证,车上其他乘员均须出示校园一卡通等证件,不得携带校外人员进校,测温后方可进入。

四、学生返校复学后不得出校园,学生如因教学安排(上课、实验、科研等)原因需要往返南北校区的,须持有所在学院审批文件方可进出校园,并配合安保人员做好各项检测、登记。

五、毕业班学生因实习或就业确有必要出校的,要严格履行请假程序、规划出行路线和出行方式,出校时凭学院审批文件,登记备案后方可出校。

六、凡业务工作需要进校的校外人员,须事先报邀请单位同意,并出示审批的有效二维码,经门岗扫码验证通过后、检测体温正常后方可入校。

七、学校谢绝校外无关人员入校,外来无关车辆、出租车、网约车、共享单车等一律禁止进入校园。拒绝所有外卖人员进入校园,非南北区快递服务中心的人员和车辆不得进入校园。

八、校园封闭管理期间,师生不得在公共场所举办活动,不扎堆、不聚集,不进行比赛类的体育活动。

九、学校教职工每周要向学院报备一次健康码,所有外来安保、后勤、基建等服务人员,每三天向主管部门报一次健康码。

学校疫情防控期间上课管理制度2

为积极防控疫情蔓延,确保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在校期间做好指导广大师生加强疫情防控、做好自我保护,现制定上课管理制度如下:

1.课前

(1)教师提前3分钟候课,课间尽量做到无缝对接,避免学生处于无人管理状态。

(2)教师上课必须佩戴口罩,与学生保持一定距离,减少与学生近距离接触的频率。对教学用品、教学器械、随身扩音器等设备,上课前后必须进行消毒。

(3)批阅学生作业,分发学生作业、器材、资料及其他用品前后均需洗手、消毒。 批阅及分发过程中,都需要佩戴口罩,逐个分发,注意避免学生聚集扎堆。

(4)暂停办公室内的个别辅导答疑。

(5)教室课桌椅按照最大间距摆放,学生一人一桌分开坐。

2.课中

上课期间师生都要佩戴口罩。教学活动时尽量不组织小组讨论活动,学生之间不近距离交流、互动,减少师生、生生之间的近距离接触。

3.课间

各班每天安排专人负责课间的开窗通风,以及卫生清洁。学生在本班教室、走廊、就近的厕所等相对固定的区域,开展适当、适度、必要的活动。同学之间不扎推、不近距离接触。不到其他班串门,不在公共场所吐痰,上厕所后必须按七步洗手法洗手。

4.体育课

合理安排各班级授课场地,提前通知班级,保持安全距离。按课程计划中的授课内容组织教学。如遇雨天,请在教室组织理论教学。

(1)排队:注意间隔距离,快静齐。

上课:由班主任教师带队,带队至教学场地。

下课:班主任到教学场地接学生,学生排队离开教学场地,有序进入教学楼。

上下楼梯:学生严格按疏散图上下楼,靠右行,不扎堆,不交流,不伸手去摸扶手,学生至少保持一点五米以上的距离。其他学科需赴专用教室上课比照上面办法。

(2)课堂组织:

①队列拉开,学生彼此间隔1米;②以单人练习为主,尽量减少合作性练习,减少器材在学生间的传递;③体育课戴口罩。运动强度适度减少。如有学生呼吸困难,可安排到队列外3米处脱下口罩调整几分钟再归队。

(3)器材安全:

① 与学生有身体接触的运动器械,尽可能保证每人一件。

② 如无法保证每人一件又需要触摸器材的,提前要求学生戴好手套前来上课。未带手套的学生安排在一旁进行身体素质练习。

③ 任课教师对当天使用过的器材消毒后入库。

学校疫情防控期间上课管理制度3

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管理,确保全校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结合我校实际,学校决定在疫情期间加强对校园的封闭式管理力度,具体规定如下:

一、封闭时间:

实行24小时全天封闭

(1)呼吸道传染病。学校内在疾病最长潜伏期内发生麻疹2例及以上、流行性脑脊髓膜炎3例及以上,丙类传染病中流行性感冒、风疹、流行性腮腺炎10例以上。

(2)肠道传染病。学校内在疾病最长潜伏期内发生急性病毒性肝炎、伤寒、副伤寒5例及以上、痢疾及丙类肠道传染病10例及以上。

3、非法定报告的传染病。

学校班级内出现集聚性水痘、手足口病等非法定传染病病人以及集聚性不明原因疾病病人,应立即向当地卫生防疫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报告

4、发热事件。

同一班级内在1天或3天之内突然出现有3例以上的体温大于38度,并伴有头痛、咽痛、肌肉酸痛等类流感症状的病人应向学校报告;同一学校内在1天或3天之内突然出现有5例以上的体温大于38度,并伴有痛、咽痛、肌肉酸痛等类流感症状的病人应立即向当地卫生防疫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报告。

5、食源性疾病

学校在短期内发生因食品原因引起的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伴有发热症状的病人10例及以上,应立即向当地卫生防疫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报告。

二、报告要求

1、学校校长、老师以及教育行政部门分管领导为传染病信息报告的责任人。学校指定专人负责传染病疫情报告,应建立相关工作制度和传染病报告登记簿,加强对师生健康情况晨检或巡查,及时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人,及时报告。

2、学校师生中一旦发现有上述情况的,学校医务室教师应做好学校传染病病人登记,在第一时间内与校领导沟通并以电话或网络等方式,同时报告大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大连市教育局。

3、发现学校内上述传染病暴发或流行、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集体性发热事件和水痘、手足口病等非法定传染病暴发疫情应立即电话向大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同时做好新续发病人的动态报告。

三、传染病预防

1、学校应认真执行传染病防治法、食品卫生法等有关法律规定,做好对新生的预防接种凭证入学,配合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所在地的卫生服务中心做好相关疫苗免疫接种、传染病监测等工作。

2、学校每年应拨出一定比例的传染病预防控制专项经费,用于学校肠道、呼吸道传染病暴发疫情的应急预防控制,包括应急药物储备、疫苗储备、消毒药械以及现场疫情控制等。

3、每年组织对校内从事饮食、饮水、卫生等行业的人员定期体检,发现属法律规定的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应及时调离岗位。

4、加强对学校供餐单位的监督管理,建立规范工作制度,防止食品在加工制作过程中交叉污染。做好师生饮水卫生、确保提供师生安全、卫生、合格的食品与饮用水。

5、做好对学生健康查检和巡查,进行健康知识和传染病预防的健康教育。

四、传染病疫情调查处理

1、发现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应做好登记;配合协助大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做好病人的流行病调查;根据大连市疾控中心内专业人员划定的密切接触者协助做好每天医学观察,做好宣传教育、饮食、饮水卫生等控制措施。

2、发现传染病暴发疫情、重大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卫生部门指导下及时护送病人就医治疗;对现场予以保护;如认为属于共同食用污染的食品或水而引起的',应暂停供应,并保留污染食品或水;同时积极配合大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调查、样品采集、消毒等工作;按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确定的密切接触者协助做好医学观察、预防性服药及应急接种;做好学校内卫生宣教、饮水饮食卫生和学生健康状况的晨检或巡查;根据控制疫情需要和疾控机构提出的暂停集体活动、停课、停学等紧急措施,经主管教育部门和当地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

学校疫情防控期间上课管理制度5

当发生传染病流行和暴发时,为了保障广大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构建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传染病疫情长效管理与应急处理机制,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有效地防控传染病疫情扩散和蔓延,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各班主任为本班学生健康情况检查报告第一责任人;各教研组长为各教研组教师健康情况检查报告第一责任人。

二、每天上午7:30—8:00,中午12:40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晨检、午检,由班主任负责检查本班学生出勤及健康情况;各教研组长负责对本组教师进行晨检、午检。

三、晨检、午检中一旦发现师生中有如发现学生出现发热(体温≥37.3℃)或有流感样症状(流涕、鼻塞、咽痛、咳嗽、头痛、肌痛、乏力、呕吐、腹泻),要立即报告学生处和学校医务工作室,将学生送至隔离室,并及时与家长联系送往医院就诊。

四、晨检、午检时间以外师生中发现有可疑症状者全校师生人人有责任及时报告。

五、坚持追踪及电话随访制度。各相关责任人(班主任及各教研组长)对出现发热(体温≥37.3℃)或有流感样症状(流涕、鼻塞、咽痛、咳嗽、头痛、肌痛、乏力、呕吐、腹泻)的师生,要求其居家隔离治疗。居家治疗期间班主任及各教研组长要做到每天追踪了解病情变化及诊治情况,每天与学生家长保持联系,班主任及各教研组组长要将患病师生情况及时上报学校医务工作室。

六、实行疫情快报制度。医务室教师要将晨、午检情况汇总,如发现一个班级一周内发生3例及以上病例,或同一学校发生10例及以上具有流行病学关联的流感样病例;或发生因流感样症状住院病例,需立即报告学校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对缓报、瞒报、漏报者,要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七、实行健康零报告制度:晨检、午检报告结束后,各班主任或教研组长要及时将本组情况上报至学校医务工作室,由学校医务工作室教师对全校情况汇总,筛查。如有需要,按照及时准确完成上报工作。

学校疫情防控期间上课管理制度6

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按上级部门相关要求,特建立学校传染病疫情排查制度,内容如下:

学校的日常防控组负责建立学校师生防护制度,并落实。

学校各功能室(包括教室、办公室、活动室等)要时刻保持健康卫生,按时做好常规的消毒杀菌工作。

学校要保证师生防护物资的充足,消毒水、洗手液等物资要及时供应。

全校师生要保证勤洗手、多饮水;坚持在进食前、如厕后按照七步法严格洗手;未洗手前,不揉眼睛、不抠鼻子、不吃零食。

学生在课堂上同一方向听课,避免小组讨论模式上课。

教师在课堂上必须佩戴口罩上课,前排及其他有条件的学生也必须佩戴口罩。

学校疫情防控期间上课管理制度7

为了保障广大学生的身体健康,有效防止传染病疫情在学校的发生,早期发现传染病病人和疑似病人,做到早隔离,早治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制定本校因病缺课追踪制度。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