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教师教学质量分析及改进措施,希望大家喜欢,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
一、教学成绩以及试卷分析
本学期我任教的是一年级语文,上期期末考试成绩处于全镇后面,还需继续努力。
从整体来看,试卷命题注重双基考查,突出语文教学的训练性;增加阅读量,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考试难度较大,涵盖的知识面广;试题类型全、新、活,突出了对学生审题、思考、分析,概括等能力考查,孩子们基本上都考出了自己的真实水平,也让大家对今后的学习充满了信心,对今后教师的教学具有一定的导向性。
二、成绩靠后成因分析
1、个别学生书写欠美观,行款不够整齐,主要原因是没有时间去训练、指导,学生书写习惯没有养成。
2、拼音必须巩固,部分孩子拼音学的不牢固。
识字方面会写的字掌握不好,会认的字去掉拼音后不认得。
3、阅读丢分较重,没有时间系统的进行训练,平时训练时没有抓住重点。
4、对于后进生的辅导不到位,学生的学习习惯较差。
5、用于备课、填写资料的时间太多太多,没有时间钻研教材教法。
三、改进措施
1、面向课堂要效率:抓好课堂教学,形式多样扎实有效地进行听、说、读、写训练,让学生在反复的积累运用中牢固掌握字形、词义,
并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
2、注重写字、识字教学。
这学期识字量很大,每课都有6个会写的生字,在指导学生写字时要多下功夫。
每课有10个左右会认的字,多形式的让学生认字。
3、对于阅读题,要多练习,多读课外书。
题做多了,书读多了,遣词造句、标点符号的运用也都会了,这也是学好语文最有效的方法。
4、继续加强对后进生的辅导,张涵,作业因人而异,给后进生优先权,优先提问,优先指导,优先批改作业。
5、培养学生认真读题和做完后检查的好习惯。
6、根据学生的记忆周期,制定相吻合的复习计划,使知识的记忆更加深刻。
7、加强审题的训练,提高理解能力,彻底根除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性。
在平时的教学中,训练孩子做什么都要有耐心和细心,不可毛毛躁躁,敷衍了事。
8、多种形式测试与考察学生的掌握程度,始终把拼音、生字,词语的掌握放在训练的首位,加大训练的深度和广度,注重平时的积累,当天内容当天巩固。
9、多激励学生,评价手段应及时有效,激发学生兴趣,调动积极性。
踏踏实实做事,向课堂要效率,尽全力提高教学成绩。
一、答题情景分析
1.全区统计样本数17070,平均分85.78,合格率95%,优秀率76.5%。
2.本次考试,从学生的答卷来看,基础知识学生都掌握得比较扎实,阅读方面,课内阅读中要求展开想象的题目能够体现出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作文的语言比较通畅,资料具体。
学生感悟和理解的本事比较强。
作文的取材范围比较广,比较灵活,学生基本不会跑题。
第一题:听写句子(4分)
本题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听写句子的本事,本题的平均得分3.4,得分率85.7%。
失分原因是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较差,所以对“初生、眷恋、温暖、悠悠”等词写错,部分学生对句子不熟悉,有漏字、添字。
这些学生平时在读书的时候也是不够认真。
第二题:按要求填空(31分)
第1题读拼音,写词语(4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对生字的掌握,学生掌握得比较好,本题本题的平均得分3.5,得分率95.6%,失分原因是写错字,写错“怨”和“嗽”字,个别学生不会拼读。
第2题:给行近字组词(4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本学期形近字的区别,本题的平均得分3﹒8,得分率95.8%。
失分原因是个别学生不会用“塑”组词。
第3题:把词语补充完整,然后选择词语填空(8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积累及运用,本题平均得分7.6,得分率96.8%。
失分原因是写错“德”字,有的学生不理解句意,应填“饱经风霜”却写了“雅俗共赏”的脸上。
第4题:按课文填空(6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课文要求的背诵的文段的掌握,从而培养学生语言的积累,本题平均得分5.5,得分率97、67%,失分原因是默写的时候不是写漏就是写错字,或写了同音字,例如把“的”写成“地”,可见学生对要求背的日积月累可是关。
第5题:按提示填空(4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积累知识的运用,本题平均得分3.6,得分率96.3%。
失分原因是学生没有按要求来写,只是写了珍惜时间的句子,而不是《门外文谈》中写的句子。
第6题:按要求写句子(3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表达形式不一样的句子的掌握,本题平均得分2.9,得分率79.9%。
失分原因是有的学生扩写的资料不贴合情,有的只扩写一处,有的不会改写陈述句,有的用关联词连句没用上递进关系的关联词。
第7题:选择正确答案(2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课外阅读知识,本题平均得分1、5,得分率93、8%。
失分原因是部分学生课外知识贫乏,平时没有看《水浒传》和《三国演义》等名著。
课外知识少,不能正确判别答题中的三个故事。
第三题:阅读课内短文,按要求回答问题(15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课内阅读知识的理解,本题平均得分12、9,得分率89、4%,课内阅读失分的原因有:有的学生题目中的“虫”写成“从”,回答第6小题,要求学生想象作者还会看见的情景,较多同学写得不具体,只写看见什么,没写在干什么,有的同学没按课文中的去写;第7小题要求找出表达作者感情的句子,学生没能正确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导致找句子也不够准确。
此外,教师复习的时候没有重视这篇课文,比较忽略,没有详细地给学生复习;而学生对文章原文的具体资料和思想感情的掌握方面比较差,理解本事也不太好,加上表达本事不强,所以回答问题不尽人意,失分较多。
第四题:阅读课外文章,按要求回答问题(20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本事,本题平均得分16.8,得分率83.2%,失分的原因:写近义词,有个别同学不会“忽略”近义词是什么;词语解释掌握欠佳,没有按上下文理解词语,对“羞涩”、“家喻户晓”理解不够准确;对“一座金矿”没理解好,导致失分较多;概括本事差,概括文章的主要资料还不够精炼,个别同学太啰嗦,有的扯得太远,不简洁。
回答问题时,未能紧文章中心谈感想,语言表达不够准确,不够通顺,较多同学不太善于整体把握文章资料,抓准关键词句理解文章的本事不强。
第五題:作文(30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写作本事,本题平均得分24.2,得分率81.2%,失分的原因:有的学生粗心大意,没能认真审题,没有从一件事中悟出道理,有的学生写了几件事,其次是多于半数学生的语言表达本事都不是强,所以虽然极少学生离题,但文章的结构不够严谨,叙事条理不够清楚,语言表达不够准确,句子不够通顺,文中也有不少错别字出现,未能恰如其分的写出自我的所感所悟,选材、立意不够新颖。
个别学生的文章前面写事,到了结尾却变成写人的结尾。
此外,学生还没学会做生活的有心人,没有好的素材可写,写的事情是捏造出来的,缺乏真情实感。
二、教学提议
本次考试,从各镇校的学生答卷得分情景反映出学生对课文的基础知识相对掌握的比较扎实,尽管试题难度不大,但课内与课外的阅读本事、理解概括本事、写作本事还不尽人意,各镇之间、校与校之间存在必须的差距。
为了更好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针对本次的考试情景,结合目前的课改精神,提出如下教学提议:
1、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加强扎实有效的技能训练。
本次考试中,基础知识学生得分率最高,说明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得较好,虽然是高年级,但我们也不能忽视生字词的教学,在课堂教学中仍然要重视字词教学,重视语言文字的训练,夯实语文基础,如本次考试中学生出现的错字,“戴”写成“带”,听力中的“初生、眷恋、温暖、悠悠”等词写错,就体现学生基础知识不够扎实,所以,教学中要重视字词句的训练
(1)多种形式,强化运用。
教学中对课文出现的形近字如“冠”与“寇”,同音字“带”与“戴”,“健”与“键”教师在课堂上要加以提醒,并经过组词、填空、选择的形式让学生运用,从中体会字词的用意,巩固基础。
(2)加强听、读训练。
课堂教学中,结合课文,有针对性地抓好重点文段的多读,鼓励学生多读多背,做到熟读成诵,从而加强对文本资料的记忆。
平时要抓重点句子的听写训练,促学生听辩本事的提高。
(3)积累要与运用相结合,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或运用。
积累的词语平时要多运用,加深学生的理解,记忆
(4)加强品词品句的训练,能够采取读-说-写-用等形式,检查学生对课文常用字、词、句、段的掌握程度,抓细抓实基础知识的过关,牢固掌握基础知识,提高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运用汉字的本事;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2、培养阅读本事,要立足于课堂,拓展于课外
要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本事,必须立足课堂,立足课本。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我们要充分利用教材,精读课文的教学,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有意识指导学生学习方法,从“精读课文”中,学习阅读方法。
略读课文的教学,教师要舍得放手,相信学生,让学生运用精读课中掌握的方法自主学习。
并在以后的很多阅读中进一步掌握读书方法,提高阅读本事。
阅读教学中,要重视要培养学生的基本阅读本事,一是整体把握课文资料的本事(概括文段资料),二是体会重视词句含义的本事(联系上下文理解),三是体会文章的表达方法(遣词造句,修辞表达),四是自我提出问题,自我解答问题的本事(解题答题)。
阅读本事的培养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教师要引导学生将阅读方法拓展课外,近几年不少学校进取开展读书活动,扩大学生阅读面,读名篇名著等,但总觉得学生读书停留于表层,未能潜下心来读书,对名句、名段、名篇缺乏咀嚼、品味、熟读、成诵,有“书到用时方知少”的感觉,所以教师要供给多种阅读交流的平台,如开展“古诗朗诵会”、“课外的故事比赛”、“小小读书讨论会”、“名人的读书格言接力赛”、“我的读书方法”及出墙报、展览读书笔记等,交流读书心得和经验。
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加强学生课外阅读的量,使学生做到“厚积薄发”。
3、加强习作教学研究,夯实学生作文基础
作文是提高学生综合本事之重要手段,也是语文教学难点。
在作文教学中,除了要加强学生审题、选材、细节描述等作文专项训练外。
提出以下提议
(1)充分挖掘课文中的习作资源,以培养学生的想象本事
小学语文课本中,除了每个单元的作文训练外,其实在课文中也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可供学生进行创造性习作的资源,这是培养学生想象本事、创新本事的重要阵地。
所以教师要充分重视并挖掘这一不可忽视的习作资源,如本学期课文《穷人》的续写、《老人与海鸥》18自然段填补空白及课文中提到的小练笔等,以培养学生创新本事,写出不一样于课文的文章来。
(2)引导学生留意观察周围事物,为写作积累素材。
在注重作文教学的同时,要引导学生善于观察身边的人和事,为写作积累素材。
平时让学生多练笔,写日记、读书体会或周记,养成写日记、周记,记随笔的习惯,让他们一有所思,一有所得,就及时记下,记录自我的独特感受,抒写自我的真情流露,留下自我的成长足迹,天天动笔就会开阔学生的思路,积累很多词汇、语言素材,越写越熟,促进作文水平的提高。
(3)重视作文的讲评,激发写作热情
作文的评讲很重要,每一次的作文评讲不能蜻蜓点水,要成为学生下次写作的热情。
不能只夸奖写得好的,或只批评写得差的,要着重以激励大多数学生的写作进取性为出发点,肯定每个学生的成绩,让不一样层次的小学生都能体验到提高的喜悦,从而产生的写作热情,产生“我能写好”要求。
(4)搭建交流平台,创设良好的习作氛围
利用好学校的宣传栏,学校小广播,班上的“学习园地”,把学生的优秀作品展示出来,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组织小型练笔竞赛。
在教学中,遇到学生感兴趣的事,都能够让他们动动手、练练笔,使他们做到“我手写我心、我笔写我口”。
每个同学都确信,自我不比别人弱。
4、加强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培养。
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从字迹、审题,认真程度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我们在试卷中发现不少学生书写不够认真,学生没有写好字的意识。
中高年级教师应重视学生的规范书写习惯和态度,坚持长抓不懈。
有一句古话“字如人面”,我们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也是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人生态度。
5、加强对学困生关注,提高他们的学习本事
学困生是班级学习的“弱势群体”,在教学中我们作为教师要更多关注他们,教学设计体现分层教学,让他们有发展空间,课上多提问,课后多辅导,平时多关心,促使他们学习本事及学习成绩的提高。
语文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一、基本情景。
本次应参考36人,实参考35人。
其中及格33人,及格率94.3%:优分人27,优分率77.1。
总分2929分,平均分83.7。
二、试卷分析。
本试卷共分三个部分:基础题;阅读题;习作题。
其中基础题共十一题,包含读拼音写汉字;选择题;选词填空;解释带点的字;确定句子的语病;朗读停顿;写信封;用线段连接等。
阅读包含分析《桥》中的片段;《豹与乌龟》。
习作包含小练笔、童年趣事。
三、得失原因分析。
本次考试出错的题主要在基础题中的选词填空;确定句子的语病;解释带点的字;写信封。
阅读题中主要是查字典中的用音序查字法部分学生用的是小写字母。
习作中的问题主要是部分学生字迹不工整,卷面欠整洁,语句欠通顺。
四、整改措施。
1、继续加强拼音教学。
2、加强学生字迹的要求。
3、加强习作指导,让学生能好好审题,确定好资料。
4、加强阅读分析教学,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析本事。
一、试题分析
这次语文试卷检测的资料全面,难易也适度,重视基础性、灵活性、综合性、多元性、课内外适度延伸,能如实反映出学生的实际语文知识掌握情景。
试题大致能够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积累运用,包括默写古诗、看拼音写汉字、选择正确读音、填成语、古诗词填空、根据课文资料填空、课外积累;第二部分阅读,包括课内阅读(一)、课外阅读(二)、课外阅读(三);第三部分是作文。
从总体情景上看,题量适当,试题题型丰富,覆盖面比较广。
试题重视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做到“以生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取得成绩
这次考试共有370人参加,优秀率82%,及格率100%,其中a级304人,所占比例82%;b级62人,所占比例为16%;c级5人,占比例1%;经过查阅试卷,发现优点有:1、大部分学生对生字、词等基础知识掌握较好,任课教师都相当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加强训练、反复巩固,常抓不懈,使学生牢固掌握。
2、学生的书写有了很大提高,大多数学生能做到字体端正,行款整齐、美观。
3、课外知识多数学生学得比较主动、灵活,学习本事有了明显的提高。
三、存在问题
从整个卷面来看,积累运用和习作部分学生掌握还能够,阅读失分较多。
(一)积累运用
这部分,失分不多,但错的最多的是第3题,选择正确读音,(1)姓氏读音中的“应”错的很多;(2)“钥匙”选择错误,还有学生看错题要求,用对号表示了。
第6小题根据课文资料填空,第五个空是填一句话,很多学生没填完,这跟平时训练当中有个题有关。
第7小题,有学生没能认真审题,按要求做,只用了一句话介绍了喜欢的理由。
整个积累运用部分,错别字失分很多。
这就给我们提了个醒,以后必须要强调再强调,突出易错地方。
(二)阅读
1、课内阅读
此短文是节选自课文《林冲棒打洪教头》中的,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课内短文的本事。
其中第2题,看词语特点,照样貌写两个。
第二组是aabc式的,有学生填不上或填错。
第3小题:作者主要抓住人物的哪几个方面进行细致描述的?有少数学生不明白问的如何答,有多数学生答不完整。
2、课外阅读
此次检测中课文阅读设计了两篇课外短文,考查了学生的课外短文的阅读情景,比课内短文的本事有所加强,涉及的题型灵活。
学生答卷表现还能够,都能认真读短文,但感悟不深,理解不够透彻,概括不够全面。
尤其是短文(三)中,是整份卷失分最严重的。
12题理解词语中的“言传身教”,学生联系上下文大体理解了词语意思,但不会表达。
13小题概括三件事,学生的概括不到位。
14、5小题,考察学生的审题和灵活性。
实际答案就在文中,并且两题完全能够是一个答案,但学生也有失分现象。
语文阅读重在过程,学生独立阅读本事是在过程中培养起来的,这些都是教师应在今后教学中注意的事项。
(三)作文
学生认真审题后,不难发现这次写作是写所学课文的读后感,写出真情实感。
可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题目没好好把握好;有的很多文字介绍的是课文资料,没有谈出自我的真情实感。
学生写作水平有待提高,一些学生的作文,情感肤浅,很多习作没有结合到自我的生活实际,写出独到的认识和感悟。
这证明学生的生活积累的缺乏。
不少差生错别字多,标点符号不能正确使用。
四、改善措施
1.要继续重视识字和积累,本次检测,识字和积累部分得分率最高,说明学生把握得最好。
对此我们不能松懈,必须继续重视识字和积累,要鼓励学生背大段的课文,整篇的课文。
从课堂教学的精细化入手,强化教学的各个环节,深入钻研教材,改善教学方法,注重学法指导。
2。
要立足于课堂培养阅读本事阅读部分历来失分严重,本次考试也不例外。
提高学生的阅读本事必须立足课堂,立足课本,而不是靠课外的很多的阅读短文的练习。
精读课的教学,要根据教材特点指点学习方法;略读课的教学,要更放手,让学生运用精读课学到的方法自主学习。
要培养学生的基本阅读本事,一是整体把握课文思想资料的本事,二是体会重视词句含义的本事,三是体会课文的表达方法,四是自我提问题自我回答问题的本事。
3、习作教学要在指导认真审题、结构安排、表达真情实感、文从字顺上上下功夫,要能表达自我的感受,避免出现错别字,继续抓学生的书写规范。
4、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进取性和主动性。
今后更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进取性和主动性,一是课堂上要引导学生处于进取主动的思维状态,二是课外学生能主动读书、主动积累,完成作业和扩展学习。
5、促进中等生,生成优秀生,抓好后进生转化。
经过等级比例,能够看出后进生与优秀生差别很大,有的班级就是因为这部分学生而影响了整个班级的成绩。
一.考试分析
(一)总体成绩分析
全区小学一年级语文考试统计样本数15015人,平均分是90.39。
其中,90-100分的12329人,占82.11%,80-90分的1640人,占10.92%,70-80分的262人,占1.74%,60-70分的102人,占0.68%,50-60分的57人,占0.38%,40-50分的26人,占0.17%,0-40分的599,占3.98%。
(二)答题情景分析
第一题,我会听写。
(5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听写生词的本事。
本题的平均得分4.81,得分率为95.1%,失分原因是有些学生粗心地把“瓜子”写成“花子”,把“耳目”写成“耳木”。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教师教学质量分析及改进措施,希望大家喜欢,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
一、教学成绩以及试卷分析
本学期我任教的是一年级语文,上期期末考试成绩处于全镇后面,还需继续努力。
从整体来看,试卷命题注重双基考查,突出语文教学的训练性;增加阅读量,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考试难度较大,涵盖的知识面广;试题类型全、新、活,突出了对学生审题、思考、分析,概括等能力考查,孩子们基本上都考出了自己的真实水平,也让大家对今后的学习充满了信心,对今后教师的教学具有一定的导向性。
二、成绩靠后成因分析
1、个别学生书写欠美观,行款不够整齐,主要原因是没有时间去训练、指导,学生书写习惯没有养成。
2、拼音必须巩固,部分孩子拼音学的不牢固。
识字方面会写的字掌握不好,会认的字去掉拼音后不认得。
3、阅读丢分较重,没有时间系统的进行训练,平时训练时没有抓住重点。
4、对于后进生的辅导不到位,学生的学习习惯较差。
5、用于备课、填写资料的时间太多太多,没有时间钻研教材教法。
三、改进措施
1、面向课堂要效率:抓好课堂教学,形式多样扎实有效地进行听、说、读、写训练,让学生在反复的积累运用中牢固掌握字形、词义,
并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
2、注重写字、识字教学。
这学期识字量很大,每课都有6个会写的生字,在指导学生写字时要多下功夫。
每课有10个左右会认的字,多形式的让学生认字。
3、对于阅读题,要多练习,多读课外书。
题做多了,书读多了,遣词造句、标点符号的运用也都会了,这也是学好语文最有效的方法。
4、继续加强对后进生的辅导,张涵,作业因人而异,给后进生优先权,优先提问,优先指导,优先批改作业。
5、培养学生认真读题和做完后检查的好习惯。
6、根据学生的记忆周期,制定相吻合的复习计划,使知识的记忆更加深刻。
7、加强审题的训练,提高理解能力,彻底根除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性。
在平时的教学中,训练孩子做什么都要有耐心和细心,不可毛毛躁躁,敷衍了事。
8、多种形式测试与考察学生的掌握程度,始终把拼音、生字,词语的掌握放在训练的首位,加大训练的深度和广度,注重平时的积累,当天内容当天巩固。
9、多激励学生,评价手段应及时有效,激发学生兴趣,调动积极性。
踏踏实实做事,向课堂要效率,尽全力提高教学成绩。
一、答题情景分析
1.全区统计样本数17070,平均分85.78,合格率95%,优秀率76.5%。
2.本次考试,从学生的答卷来看,基础知识学生都掌握得比较扎实,阅读方面,课内阅读中要求展开想象的题目能够体现出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作文的语言比较通畅,资料具体。
学生感悟和理解的本事比较强。
作文的取材范围比较广,比较灵活,学生基本不会跑题。
第一题:听写句子(4分)
本题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听写句子的本事,本题的平均得分3.4,得分率85.7%。
失分原因是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较差,所以对“初生、眷恋、温暖、悠悠”等词写错,部分学生对句子不熟悉,有漏字、添字。
这些学生平时在读书的时候也是不够认真。
第二题:按要求填空(3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