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工作计划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供大家参考。
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工作计划1
(一)切实当好宣扬员和引导员。
在结对农牧民群众中深化宣扬党和国家法律法规及中心、省、州、县相关重要会议精神、强农惠农政策,真实了解农牧群众思想动态,并主动引导群众崇尚健康文明新风尚,早日脱贫致富。
(二)深化分析致贫缘由,完善帮扶台帐,理清发展思路。
俄尔村土地贫瘠,主要以种植玉米、水稻为主,产量低,村民主要收入来源靠外出务工,相对比较贫困。
要深化农牧民群众中,分析好致贫缘由,收集好民意,摸清帮扶需求,切实解决好共性的问题。
深化推动贯彻好彝家新寨新农村建设,有效改善农牧群众生产和生活长期条件,增加可持续发展实力,不断增加农牧群众收入。
(三)做好上下连接力促帮扶项目落地生根。
依据联系村的实际,主动动员群众自食其力、艰苦奋斗的同时,做好上下连接工作,协调有关部门落实发展资金,力促帮扶项目落地生根,动员和引导群众参加规划制定,努力壮大帮扶项目经济实体,增加农牧群众收入。
(四)加强村民技能培训,拓宽就业渠道。
充分利用好群众大会、一月一读报、支部共建共创等活动,大力开展送信息、送科技进农家活动,依据农户需求,开展农业生产、农村好用技术等技能培训活动,让农牧群众驾驭相关技能,拓宽致富就业渠道,发展自身自产的特色农业产品,提高经济收入。
(五)大力推动支部共建共创活动。
结合好俄尔村实际,紧紧围绕“集中走访基层听民意、化解冲突纠纷促民和、多办实事好事解民难、建强基层组织聚民心”四项重点任务,着力开展好基层问题整改、化解基层冲突隐患、解决好群众信访等问题,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基层治理水平,努力实现帮扶引领向自我提升转变,确保支部结对共建共创活动“深度推”,实现共同晋位升级。
(六)根据村级活动阵地“1+6”、学员活动室“八有”标准,帮助指导基层组织规范阵地建设,每季度到结对支部开展1次送党课上门活动、1次送法下乡活动、1次正反典型宣讲活动、1次“双承诺”述职活动、物色培育一批后备力气;接着深化结对帮扶“1+n”、“n+1”党员帮带内容,大力推行“双报到”活动和小分队党员义工日等志愿服务活动,尽力带动一批贫困党员脱贫致富。
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工作计划2
一、锦屏县基本状况
锦屏县位于贵州省东南部,全县总面积1596.9平方公里,辖7镇8乡,总人口22.7万人,苗、侗等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88%。
现有基层党(工)委19个,党总支5个,党支部412个,党员7906名。
锦屏具有森林、水能、矿产和旅游四大资源优势。
是贵州重点林业县,森林覆盖率73.01%;水电业是该县工业的支柱产业;该县青石质地优良独特、声名远播,隐藏量5000多万立方米;该县是发展民族原生态旅游的志向家园,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隆里古城和贵州省唯一荣获全国景观村的文斗苗寨,有风光奇美的自然氧吧“三板溪湖”和秀丽怡人的省级森林公园春蕾林场,有响誉全国的“锦屏文书”,有九寨北侗风情等原生态民族文化。
锦屏县是新阶段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滇黔桂石漠化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重点县。
10个乡镇为新阶段扶贫开发重点乡镇、122个村为扶贫开发重点村,其中,一类贫困乡1个,二类贫困乡镇6个,三类贫困乡镇3个;一类贫困村46个,二类贫困村68个,三类贫困村8个。
二、驻村工作指导思想
开展同步小康驻村,是省委着眼全省发展大局,实现现阶段贵州“中国梦”作出的战略决策,是深化推动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精准扶贫工作的有力抓手,是践行党的群众路途,做好群众工作,亲密联系群众的重要载体。
锦屏县的同步小康驻村工作要在县、乡两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重点做好帮扶工作调查探讨,找准切入点、着力点和关键点,切实增加驻村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驻村队员要抓好党的方针政策的宣扬贯彻工作,积聚加速发展的正能量,激励基层干部群众为推动改革、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共同努力奋斗。
重点做好推动精准扶贫和“漂亮乡村”建设,扎实抓好党和政府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落实,帮助贫困村、贫困户脱贫致富;协作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支配,仔细做好服务协调工作,为“四在农家·漂亮乡村”创建活动中充分发挥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组及驻村干部作用。
三、主要工作内容
依据省《关于仔细学习贯彻党的精神组建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组深化“帮县、联乡、驻村”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锦屏县同步小康驻村详细要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做好“一宣四帮”工作。
驻村工作队要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紧密结合同步小康创建活动,进一步深化拓展“一宣四帮”工作内容,真蹲实驻、真帮实促、真抓实干、扎实推动驻村帮扶工作。
(二)深化基层,了解民情,察民意,为民办事。
驻村队员要对当地经济状况、历年的扶贫工作产生的效果、以及当地居民为改善贫困状况的需求进行调查了解。
通过走访,获知老百姓贫困存在的缘由。
并具体了解入户家庭的生产生活、收入来源等状况。
增进驻村队员服务群众、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感情和本事。
帮助当地政府开展相关政策法规的宣扬工作,主动协作有关部门对每个贫困村、贫困户建档立卡,确保每个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
驻村干部大力协调解决一些民生实事,帮助当地政府。
做好农村民生保障和改善的服务工作。
引导群众成立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打造优势山区特色农产品。
借助电商扶贫等各种平台、资源开拓市场,加大山区特色农产品宣扬,促进群众增收。
(四)因户施策、分类实施帮扶措施。
一方面,为目前尚未脱贫的8户15人,逐户制定帮扶措施,加大扶持力度,确保未脱贫户如期达到脱贫目标。
加大危房改造政策宣扬,多方争取政策,督促危房户加快进行房屋重建。
针对部分已达脱贫标准而不愿脱贫的贫困户,要加强政策宣扬,多方动员,劝导其主动脱贫。
另一方面,针对已脱贫户,确保脱贫不脱扶、帮扶力度不减。
为已脱贫户制定帮扶措施,做好后期的政策对接,保证其脱贫稳定。
针对贫困户实际状况,有的放矢,拓展帮扶思路、落实帮扶政策、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将基础建设、生态扶贫、产业帮扶、教化帮扶、兜底帮扶等政策落实到每一户、每一人,同时实行多种形式加大宣扬力度,营造深厚氛围,夯实精准扶贫的群众基础。
(五)帮助抓好“两委”班子建设及基层党建工作。
帮助抓好村“两委”班子建设,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帮助培育一批致富带头人、科技能人,引导大户回乡创业。
组织现有党员开展学党章、学农业技术活动,提高他们的政治、科技素养,充分发挥他们在本村脱贫致富建设中先锋模范作用。
开展民主评议党员活动,提倡开展指责与自我指责,加大青年农夫、致富能手回乡创业人员发展党员的力度,保持村党组织活力。
(六)争取帮扶单位及社会各界帮扶资源。
主动对接帮扶单位,将村级发展与帮扶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刚好向帮扶单位反馈,争取帮扶单位主要领导、班子成员到村进行实地调研指导以及干部职工深化扶贫户开展帮扶活动均不少于12次,促进帮扶单位更好地依据贫困村基础状况针对性实施帮扶。
多方对接社会帮扶力气,限度争取人力、物力、财力及项目等方面的帮扶支持,用好社会扶贫网等渠道,了解贫困户需求并刚好对接帮扶,提高工作队自身服务意识,实实在在地帮助群众排忧解难,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完善脱贫举措,实行多种形式开展帮扶活动。
(七)加快精神文明建设步伐。
围围着力培育新型农夫、持续推动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着力丰富农夫群众文化生活、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补齐贫困地区精准脱贫的“精神短板”,切实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要切实发挥农村党支部组织群众、宣扬群众、凝合群众、服务群众的作用,带领农夫群众解放思想、激昂精神,学好致富技能和本事,同心协力把乡村振兴战略要求落到实处,让农夫群众在共建共享中拥有更多获得感、华蜜感,焕发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八)全面抓好问题整改。
与村两委、帮扶专班一起对村级脱贫攻坚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梳理,根据数据质量、到户政策、冲突信访、项目管理、巡察巡察整改、作风整治等类别建立健全问题台账,集中精力抓问题整改,立行立改、真改实改,整改一个销号一个,建立问题整改台账。
三、工作要求
(一)提高政治站位,形成共识。
驻村扶贫工作队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实行超常规举措、拿出过硬方法,确保全面实现既定目标。
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提升政治站位、强化政治担当,绝不辜负人民的期盼。
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下一番“绣花”功夫,着力解决一批困难群众最关切、最干脆、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以贫困群众满满的获得感、发自内心的满足度,向群众交上一份合格的答卷。
(二)强化责任担当,增进感情。
实行各级脱贫攻坚工作精神,压实责任,仔细查摆突出问题,围绕“两不愁、三保障”脱贫目标,扣好第一颗扣子,补齐短板,确保脱贫攻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推动。
一心一意为困难群众服务,真正做群众的贴心人、知心人,争取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全面提升群众满足度。
(三)明确任务,狠抓落实。
紧紧围绕整市摘帽,比照省、国家脱贫摘帽评估验收的要求,全面排查问题,合力整改问题。
狠抓落实,精准推动,杜绝任何形式主义和畏难心情,确保精准识别、精准施策、精准退出,建立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巩固脱贫成效。
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工作计划5
新的一轮驻村起先了,我被安排到排调镇党早村进行帮扶工作。
为了落实上级的要求,顺当开展工作,实实在在为群众办实事。
依据深化农户调查,从党早村的实际状况动身,依据上级党委、政府的工作部署,制定本方案。
一、基本状况
党早村位于丹寨县城东南方向,排调镇西南面,距县城35公里,交通很不便利,全村经济发展缓慢,有部分农夫现仍处于温饱状态。
但全村山林面积宽广,土地较肥沃。
20__年2月全村人口1511人,九个村民小组,346户农户,分居党早老寨、党早新寨、宰飞、排贵、上辣子寨和下辣子寨六个自然寨,大部分是苗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