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学宪法主题班会教案小学9篇范文模版,希望能对需要的人有帮助。

学宪法主题班会教案小学1

一、活动时间

本次活动将于20__年12月1日至12月7日举行。

二、活动主题

本次活动的主题是弘扬宪法精神,推进依法治国。

三、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着力营造活动氛围。

各学校要高度重视本次“12.4”国家宪法日宣传活动,将其作为“六五”普法和深入推进“法律进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学校需要认真谋划、精心组织、统筹安排。为了营造学习宪法、宣传宪法的浓厚氛围,学校可以运用电子屏幕、横幅、宣传栏、校园广播等媒介,发布宣传口号。同时,增强师生员工的宪法意识。宣传口号可以包括“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弘扬宪法精神、树立宪法权威”、“学习宪法、宣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等内容。

(二)整合资源,切实增强活动实效。

各学校应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和资源,针对教师和学生两个不同的群体采取不同的形式开展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活动期间,学校应围绕主题,在中小学生中组织开展“三个一活动”:开展一次主题班(队)会、出一期主题板报、举行一次国旗下讲话或宪法法律知识讲座。宣传活动要庄重大气、形式多样、气氛热烈、务求实效,坚决防止形式主义,反对铺张浪费。

(三)及时总结,不断扩大活动影响。

各学校应通过校园网、教育网和当地主流媒体,及时宣传本校开展首个宪法日宣传活动的情况和成功经验,形成法制宣传教育的特色,扩大活动的影响范围和影响力。

通过以上工作要求的实施,相信本次宪法日宣传活动将能够取得圆满成功。各学校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积极参与,共同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

学宪法主题班会教案小学2

一、活动目标

学校将以此活动为契机,确定一个或多个宪法知识要点作为主题,开展宪法学习宣传教育活动,以培养广大师生尊重宪法、维护宪法尊严的意识,推进依法治校、依法治教、建设法治__县的进程。

二、活动时间

本次活动将于12月1日至7日举行。

三、活动主题

本次活动的主题是“弘扬宪法精神,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四、活动形式

1、组织学生参与“宪法晨读”活动。在12月4日上午9:00,教育部将在北京设立主会场,举行国家宪法日晨读活动。根据要求,学校将组织全体学生登录教育部青少年普法网,观看和参与直播活动。

2、举行特别升国旗仪式,让学生了解宪法关于国旗的规定;

3、开展宪法教育课。围绕宪法学习日主题,学校将以专题教育、社会实践、少先队活动课等形式组织师生集体学习宪法知识,并选取宪法序言及正文中的适当章节和条款,组织学生集体朗读;

4、营造宪法教育氛围。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等形式,学校将围绕国家宪法日主题,营造宪法教育氛围;

5、校长要主持一次教职工宪法学习活动或者为学生讲授一次宪法教育课。

6、学生完成一份法制手抄小报。

在上述活动基础上,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采取其他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如宪法知识竞赛、法制讲座、办法制小报等。

五、活动要求

学校按照文件要求认真安排本次活动,确保每年国家宪法日学习宣传教育活动取得实效,并具体落实以下要求:

1、保证全员参与。学校将国家宪法日的学习教育活动部署、落实到每一个师生,做到全体知晓、全员参与。

2、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学校结合教育体育局的通知,制定国家宪法日的工作方案,落实通知的相关要求,明确活动的具体内容和安排。于12月11月前将活动方案资料(方案、总结、活动简讯、教职工学习资料等)一式两份上报教育体育局综合办701室。

3、做好宣传报道工作。学校积极组织开展国家宪法日活动的宣传报道工作,突出活动亮点,突出教育特色。

4、做好督导与评估。学校要认真收集整理档案,将宪法日的活动情况和效果作为普法教育、法治示范学校创建等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相关的评价考核体系。

学宪法主题班会教案小学3

活动背景: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特定社会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条件综合作用的产物,它集中反映各种政治力量的实际对比关系,确认革命胜利成果和现实的民主政治,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和根本制度,即社会制度、国家制度的原则和国家政权的组织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等内容。国家内部政治力量的对比关系的变化对宪法的发展变化起着直接作用,同时国际关系也对宪法发展趋势有所影响。

活动目的:

为了培养学生的法制观念,引导学生形成“学法、知法、守法、护法”的意识,加强法制教育宣传,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让学生养成学法、懂法、依法办事的好习惯,有效地树立和维护学校良好的学风以及社会的稳定发展。

活动主题:

“宪法在我心中”主题班会 深入学习宣传宪法,大力弘扬法治精神

活动时间:

__年12月11日(星期五)下午

活动地点:

8-207

活动对象:

14级机械电子一班全体学生

活动流程:

一、由支持人致开场白,主持说明此次主题班会的具体细则、主要内容、具体安排及活动目的;

二、副班长说明此次宪法主题班会的主要意义,进行PPT演讲让我们初步了解宪法日

三、班长精心挑选了很多有关宪法的题让同学们进行抢答,答对有相应的零食奖励,以便让同学们对此有更深入的了解。

四、团支书对活动进行总结:此次“宪法在我心中”主题班会活动采取多种形式,取得了实效,使同生们了解了宪法基本知识,作为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和应履行的义务,懂得了要学法、知法、守法,远离犯罪,学会运用法律保护自己,使学生们成为遵守宪法、维护宪法的好公民。

注意事项:

1.天气比较冷为防止到场人数较少,我们会通过班委会组织争取每一个人都到。

2.班委会组织好大家让每一个人都能参与其中。

活动背景: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特定社会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条件综合作用的产物,它集中反映各种政治力量的实际对比关系,确认革命胜利成果和现实的民主政治,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和根本制度,即社会制度、国家制度的原则和国家政权的组织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等内容。国家内部政治力量的对比关系的变化对宪法的发展变化起着直接作用,同时国际关系也对宪法发展趋势有所影响。

活动目的:

为了培养学生的法制观念,引导学生形成“学法、知法、守法、护法”的意识,加强法制教育宣传,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让学生养成学法、懂法、依法办事的好习惯,有效地树立和维护学校良好的学风以及社会的稳定发展。

活动主题:

“宪法在我心中”主题班会 深入学习宣传宪法,大力弘扬法治精神

活动时间:

__年12月11日(星期五)下午

活动地点:

8-207

活动对象:

14级机械电子一班全体学生

活动流程:

一、由支持人致开场白,主持说明此次主题班会的具体细则、主要内容、具体安排及活动目的;

二、副班长说明此次宪法主题班会的主要意义,进行PPT演讲让我们初步了解宪法日

三、班长精心挑选了很多有关宪法的题让同学们进行抢答,答对有相应的零食奖励,以便让同学们对此有更深入的了解。

四、团支书对活动进行总结:此次“宪法在我心中”主题班会活动采取多种形式,取得了实效,使同生们了解了宪法基本知识,作为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和应履行的义务,懂得了要学法、知法、守法,远离犯罪,学会运用法律保护自己,使学生们成为遵守宪法、维护宪法的好公民。

注意事项:

1.天气比较冷为防止到场人数较少,我们会通过班委会组织争取每一个人都到。

2.班委会组织好大家让每一个人都能参与其中。

学宪法主题班会教案小学4

今年12月4日是我国第xx个国家宪法日。为了认真落实市教育局下发的《关于在12月4日第xx个国家宪法日集中开展宣传活动的通知》精神,我们决定充分利用这一宣传教育活动的机会,推动法治校园建设,掀起全校师生学法的高潮,并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下面是我们学校特制定的《12月4日第xx个国家宪法宣传日宣传活动方案》:

一、主题

大力弘扬宪法精神,齐心共建法治校园

二、指导思想

我们将采取多种形式,集中开展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在全校范围内,加强宪法的学习宣传,结合本校教育实际,宣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使广大师生全面深刻理解宪法的基本原则和精神,增强师生的宪法意识、公民意识和民主法制意识,自觉维护宪法尊严。

三、成立法制教育工作领导小组

为了落实这一宣传活动方案,我们学校专门成立了法制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这个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德育副校长担任副组长,德育处、团委和各班主任担任成员。该小组将制定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方案,并组织和监督学校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开展。

组长:(校长)

副组长:(德育副校长)

组员:

四、活动时间

活动时间为12月1日至12月5日

五、活动内容

1、12月4日(周五),我们将举行特殊升旗仪式,全校师生将共同聚集在鲜艳的国旗下,学习法律常识,感受“宪法”精神,培养法治意识,提升法制观念。

2、我们将大力开展学法活动。从周一到周五,各班级将利用晨会时间开展学法活动,学习《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以及《宪法》等一些基本法律知识。

3、我们将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法律安全知识竞赛活动,进一步普及法律常识,提高青少年的法律意识。

4、我们将邀请学校法制顾问进行一次法制讲座。

5、在12月1日的班会课上,高二(4)班将开展一次以“大力弘扬宪法精神,齐心共建法治校园”为主题的班会课。这次班会课的目的是在学生中大力宣传法律知识,树立我校学生的法律意识,养成学法守法的行为习惯。

6、我们将开展社团法治沙龙活动。在周三下午的社团活动时间,思辨社团将在录播教室开展以“弘扬宪法精神,共建法治校园”为主题的法治宣传沙龙活动,让宪法这个根本大法植入学生的心中,形成自主的尊法、守法、用法、护法的法制意识。

六、活动要求

1、我们要高度重视,精心策划。各班级要将此次宣传活动作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要部分,抓实抓好,结合方案规定,加强法治意识引领,认真组织实施。

2、我们要因地制宜,特色鲜明。要结合班级特点和学生实际需求,设计和组织形式多样的系列活动,努力拓宽法制宣传渠道,创新法制宣传方式,确保法制宣传效果。

3、我们要围绕主题,突出重点。要紧紧围绕“大力弘扬法治精神,齐心共建法治校园”这一主题,突出宪法学习宣传,切实增强宣传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4、我们要加强宣传,营造氛围。要充分利用校园橱窗、板报、广播等宣传阵地,采取“无缝式”的宣传方式,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

高级中学德育处

20__年11月30日

学宪法主题班会教案小学5

主题:“知法、懂法、守法”

时间:12月4日

参加人数:65人

目的:

通过这次班会,希望同学们能够知法、懂法、守法,更加深入的认识法律。

内容与形式:

采用抢答的形式,考题围绕基本的法律常识,内容涉及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

具体形式:

参赛选手共12人,2人一组,分为6组。比赛共分为3轮,第一轮淘汰2组(得分最低),第二轮淘汰2组,剩下2组参加第三轮比赛,决出冠亚军。

题目:

第一轮:

1.我国《宪法》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人民代表是反映和执行民意的一种法定职务,它不是一种官职。

a 官职 b 职务

3.我国《宪法》第40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秘密受法律保护。”

4.未成年人是指未满18周岁的公民。

5.《宪法》第260条规定:“虐待家庭成员,情节恶劣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6.《残疾人保障法》第22条规定:“普通小学、初级中等学校,必须招收能适应其学习生活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

7.我国《宪法》第55条第一款规定:“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

8.公民更改姓名,必须向公安机关变更登记才有效。

9.我国国家结构形式是(b)

a联邦制 b共和制 c 单一制

10.宪法规定,我国的行政区域划分基本上是(a)

a三级制 b四级制 c五级制

11.我国行政机关“一府两院”中的“一府”是指国务院。

12.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利机关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第二轮

1.判断题:被免除刑事处罚的人,不能称为犯罪分子。 (正确)

2.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6条规定:“无名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接受奖励、赠予、报酬,他人不得已行为人无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为由,主张以上行为无效。”

3.《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规定:故意污损国家保护的文物、名胜古迹,尚不够刑事处罚的,处以200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

4.《未成年人保护法》第38条规定:“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住、惩罚为主的原则。”

5.我国《继承法》规定,法定继承的遗产继承顺序是:第一顺序被继承人的配偶、子女、父母。

6.香港和澳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地方行政区,他们是属于人民政府所管辖的地方行政区域。

第三轮:模拟法庭

老王和老张家共用一堵围墙,有一次老王家的树的树根从围墙下面钻到老张家的地面上来了,破坏了水泥地,于是老张把老王告上了法庭。

(同学们在激烈的讨论中未达成一致,最后求助于同学家长〈律师〉)

判决如下:

假设种树人为甲,被人破坏土地的人是乙。

案例所出现的问题在民法上称为“相邻关系”。

即甲在自己的院子里种树,因树根伸延,危及影响了其邻居乙的围墙安全或正常作用。乙方要求甲方消除影响并赔偿损失。

应当说乙的理由在法律上是能成立的。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乙方有权要求甲方消除因树根对其围墙造成的不安全的影响,并应当赔偿其损失。

民法上所谓的相邻关系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互相比邻的不动产(房屋土地、建筑等)所有人或占有人。对各自所有或占有的土地、森林、水源、道路等,使用、处分时,相互间应给予便利或接受限制的关系。在本案中,就是甲所种的树不能影响到乙的建筑的安全,如有影响就要给予一定的限制,即消除影响。任何一方不能只顾自己而影响他人的便利安全。

处理相邻关系的法律原则是:(1)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这的利益; (2)公平合理;(3)有利于生产方便生活。

按照以上原则,本案的处理中应尽量从公平合理、并兼顾甲乙各方的利益,同时考虑树对美化环境的好处,如果该树对美化甲乙双方的环境都有好处,而双方的围墙不涉及危及乙方建筑物安全的,则可考虑协商解决——拆除围墙,让绿树给甲乙美化环境或再由甲方给乙方一定的补偿。

如乙方认为甲方的树已危及自己住家的安全,不同意拆除围墙,执意要甲方将树移植,则也可考虑由甲方将树移植到不影响乙方围墙的地方,并负责将乙方的围墙修理好。

总之,处理相邻关系应互惠互利,公平合理的原则,甲方在做到绿化美化环境时也不能影响相邻方乙方的安全。

学宪法主题班会教案小学6

“学宪法、讲宪法”主题班会教案

班会目标:

1、让学生了解《宪法》,认识《宪法》,懂得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培育学生国家意识、法制意识、社会责任意识。

班会准备:

多媒体课件、法制宣传片、法制宣传手册

班会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人类因梦想而伟大,有了梦想才会有希望,梦想的大小决定了一个国的强弱,一个家的兴衰,一个人的优劣。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的梦想是什么呢?__这样说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而法治就是我们实现梦想的有力保障。

大家好,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学宪法主题班会教案小学9篇范文模版,希望能对需要的人有帮助。

学宪法主题班会教案小学1

一、活动时间

本次活动将于20__年12月1日至12月7日举行。

二、活动主题

本次活动的主题是弘扬宪法精神,推进依法治国。

三、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着力营造活动氛围。

各学校要高度重视本次“12.4”国家宪法日宣传活动,将其作为“六五”普法和深入推进“法律进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学校需要认真谋划、精心组织、统筹安排。为了营造学习宪法、宣传宪法的浓厚氛围,学校可以运用电子屏幕、横幅、宣传栏、校园广播等媒介,发布宣传口号。同时,增强师生员工的宪法意识。宣传口号可以包括“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弘扬宪法精神、树立宪法权威”、“学习宪法、宣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等内容。

(二)整合资源,切实增强活动实效。

各学校应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和资源,针对教师和学生两个不同的群体采取不同的形式开展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活动期间,学校应围绕主题,在中小学生中组织开展“三个一活动”:开展一次主题班(队)会、出一期主题板报、举行一次国旗下讲话或宪法法律知识讲座。宣传活动要庄重大气、形式多样、气氛热烈、务求实效,坚决防止形式主义,反对铺张浪费。

(三)及时总结,不断扩大活动影响。

各学校应通过校园网、教育网和当地主流媒体,及时宣传本校开展首个宪法日宣传活动的情况和成功经验,形成法制宣传教育的特色,扩大活动的影响范围和影响力。

通过以上工作要求的实施,相信本次宪法日宣传活动将能够取得圆满成功。各学校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积极参与,共同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

学宪法主题班会教案小学2

一、活动目标

学校将以此活动为契机,确定一个或多个宪法知识要点作为主题,开展宪法学习宣传教育活动,以培养广大师生尊重宪法、维护宪法尊严的意识,推进依法治校、依法治教、建设法治__县的进程。

二、活动时间

本次活动将于12月1日至7日举行。

三、活动主题

本次活动的主题是“弘扬宪法精神,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四、活动形式

1、组织学生参与“宪法晨读”活动。在12月4日上午9:00,教育部将在北京设立主会场,举行国家宪法日晨读活动。根据要求,学校将组织全体学生登录教育部青少年普法网,观看和参与直播活动。

2、举行特别升国旗仪式,让学生了解宪法关于国旗的规定;

3、开展宪法教育课。围绕宪法学习日主题,学校将以专题教育、社会实践、少先队活动课等形式组织师生集体学习宪法知识,并选取宪法序言及正文中的适当章节和条款,组织学生集体朗读;

4、营造宪法教育氛围。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等形式,学校将围绕国家宪法日主题,营造宪法教育氛围;

5、校长要主持一次教职工宪法学习活动或者为学生讲授一次宪法教育课。

6、学生完成一份法制手抄小报。

在上述活动基础上,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采取其他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如宪法知识竞赛、法制讲座、办法制小报等。

五、活动要求

学校按照文件要求认真安排本次活动,确保每年国家宪法日学习宣传教育活动取得实效,并具体落实以下要求:

1、保证全员参与。学校将国家宪法日的学习教育活动部署、落实到每一个师生,做到全体知晓、全员参与。

2、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学校结合教育体育局的通知,制定国家宪法日的工作方案,落实通知的相关要求,明确活动的具体内容和安排。于12月11月前将活动方案资料(方案、总结、活动简讯、教职工学习资料等)一式两份上报教育体育局综合办701室。

3、做好宣传报道工作。学校积极组织开展国家宪法日活动的宣传报道工作,突出活动亮点,突出教育特色。

4、做好督导与评估。学校要认真收集整理档案,将宪法日的活动情况和效果作为普法教育、法治示范学校创建等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相关的评价考核体系。

学宪法主题班会教案小学3

活动背景: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特定社会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条件综合作用的产物,它集中反映各种政治力量的实际对比关系,确认革命胜利成果和现实的民主政治,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和根本制度,即社会制度、国家制度的原则和国家政权的组织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等内容。国家内部政治力量的对比关系的变化对宪法的发展变化起着直接作用,同时国际关系也对宪法发展趋势有所影响。

活动目的:

为了培养学生的法制观念,引导学生形成“学法、知法、守法、护法”的意识,加强法制教育宣传,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让学生养成学法、懂法、依法办事的好习惯,有效地树立和维护学校良好的学风以及社会的稳定发展。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