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食物中毒应急预案及处置流程5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食物中毒应急预案及处置流程1

㈠预防措施

1、把好食堂、小卖店食品原料进货关。

选购人员要严格把关,定点选购,确保所选购的原料符合有关的规定,从源头上把好食品卫生关。

2、严把食堂仓库关。

学校食堂仓库的钥匙由专人保管,责任落实到人,运用原料时要进行检查,发现变质原料,按时处理,坚定杜绝变质的原料流入餐桌。

3、把好餐具消毒关。

学校食堂对餐具按规定进行严格消毒,确保餐具清洁卫生,防止显现因交叉感染而引发的食物中毒事故。

4、对每餐的饭菜要做好留样,取每餐的饭菜250克密封好在冷藏柜内保存24小时。

5、严把工作人员个人卫生关,食堂、小卖店人员定期按规定进行身体检查,发现有不适合的病患者按时调换工作。

㈡现场处置及救援措施

1、立刻停止食堂、或小卖店的生产活动,并向教育主管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2、以最快速度将中毒人员送往县医院,无交通工具时拨打急救中心电话“120”恳求救助,主动协作帮助卫活力构救助病人。

3、封存造成食物中毒或者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工具、装备和现场,无关人员不答应到操作间或留样处。

4、组织老师组成陪护人员队伍,布置本单位人员负责陪护,无关人员未经批准不准到医疗单位探视,以免影响治疗秩序。

5、稳定师生心情,要求各类人员不以个人名义向外扩大消息,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混乱。

㈢事故报告及现场爱护

1、协作卫生行政部门进行调查,按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照实提供有关材料和样品。

2、落实卫生行政部门要求实行的其他措施,把事态掌握在最小范围。

3、依据领导要求,分别向上级主管部门和防疫部门报告事态的进一步进展的。

4、实行紧急措施,未经答应,一切外来人员禁止进入校内。

如有个别家长来校探视,大事处置领导小组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和接待工作。

5、如有新闻媒体要求采访,必需经过学校同意,未经同意,任何个人不得接受采访,以防止报道失实。

6、维护正常的学习秩序和工作秩序,广阔老师要做好食物中毒人员的思想工作。

㈣事故调查及处理

1、由易发安全事故领导小组负责组织调查事故原因,分清责任归属。

如疑心有人有意投毒,向公安部门报告并进行立案侦察;防疫站同志到达后立刻提取24小时的留样并进行检查;组织人员进行调查询问相关的人员,弄清中毒大事的起因并实行有效措施把中毒人员掌握在最小的范围;协作其他部门进行有效的工作。

2、依据事故调查结果,按照法律法规或学校规章制度对相关责任人做出处理。

食物中毒应急预案及处置流程2

一.应急处臵部门和职责

1、幼儿园成立特发大事应急管理工作小组

幼儿园主要领导任组长、副组长、成员由教研组、保育员、食堂负责人等组成。

组长:XXX

副组长:XXX

组员:XXX

2、处臵食物中毒大事的根本原则

预防为主,以人为本,统一领导,健全制度,依法标准,强化管理,快速反应,协同应对。

二.预防方法和措施

1、幼儿园强化食品卫生工作的管理,进一步完善幼儿园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有效措施,责任到人。

1.1危险源与风险分析

食物中毒一般是指食用各种有毒食物而引起的,以急性消化道症状表现为主的一类疾病。

主要表现如下:

序号,危险源,可能导致的后果

1

1.,食品保存不当,或餐具未消毒,细菌毒素繁殖,细菌性食物中毒

2

2.,误食化学毒物,或食品被化学毒物污染,化学性食物中毒

3

3.,摄入有毒成分的某些动植物,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

4

4.,进食受某些真菌污染的食物所致,真菌毒素中毒

1.2食物中毒的特点

(1)在集体食堂用餐,因同一种有毒食品而暴发中毒,来势凶猛,发病率高,受害人员数量多,危害性大。

(2)发病快,多在摄入有毒食物后半小时到24小时内发病。

(3)临床症状大多相似,并有急性消化道病状,一般以急性胃肠炎为主。

(4)传染性差,病人与健康人不会直接感染。

2.组织机构和职责

2.1应急组织体系

(见本项目部综合应急预案组织体系)

2.2应急组织机构和职责

(见本项目部综合应急预案组织机构及职责)

3.预防与预警

3.1危险源监控主要内容

(1)可疑食品或饮用水。

(2)可疑食品储存场所、集体饮食场所或饮用水源。

3.2采取的预防措施

(1)制定切实可行的食品卫生管理制度,定期检查制度执行情况。

(2)供应商的选择应严格执行相关制度,采购的食品应有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开具的检验合格证,禁止采购有毒或变质食品。

(3)制作过程中厨房用品需严格消毒并有序分开,食品分类存放,温度适

宜,防止食品变质或污染。

(4)非经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批准,严禁供应生凉拌菜,防止肠道传染疾病的发生。

(5)盛放废弃食物的桶应有盖,并及时清运。

(6)食品的采购、加工要有计划性,防止积压变质。

(7)食品存贮、保管严禁接触有毒物、不洁物。

(8)保存食物样本,不食隔餐的剩饭菜。

(9)消灭蝇、鼠、蟑螂等传染媒介,建立必要的卫生设施和食品卫生防护设备,确保饮食环境无污染。

(10)广泛开展宣传工作,认识有毒动植物,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3.3预警行动

3.3.1预警条件

(2)凡食物中毒者,无论病情轻重或经现场急救是否缓和,都应在紧急处理后送医诊治或急救。

5.3.3其他事项

(1)保护现场,对可疑食物或有毒食物取样封存,置于4℃-8℃的保存环境。

(2)对可疑食物或有毒食物,以及中毒人员呕吐物、污染物做好无害化处

理。

(3)配合有关部门做好调查处理工作。

6.应急救援物资与装备保障

公共食堂和餐厅应配备足够的食物中毒应急物品。

食物中毒应急预案及处置流程4

一、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确保所有员工的身体健康,结合员工的饮食特点和食物危险源来源特点,本着“预防为主、统一指挥、分工负责、自救与社会救援相结合”原则,制定食物中毒应急救援预案。

1.2编制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食物中毒事故处理办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1.3适用范围

公司

1.4应急工作基本原则

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按照“以人为本,善待生命”的原则,以突发事件的预测、预防为重点,以对危急事件过程处理的快捷准确为目标,统一指挥、分级负责,一旦发生食物中毒事件,能以最快的速度、最大的效能,有序地实施救援,做到信息传递通畅,反应快速,各项准备充分,措施正确,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把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和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

二、事故风险分析

2.1风险的来源、特性

2.1.1细菌性食物中毒:是指人们摄入含有细菌或细菌毒素的食品而引起的食物中毒。

我国食用畜禽肉、禽蛋类较多,多年来一直以沙门氏菌食物中毒居首位。

2.1.2真菌毒素中毒:真菌在谷物或其他食品中生长繁殖产生有毒的代谢产物,人和动物食入这种毒性物质发生的中毒。

2.1.3动物性食物中毒:食入动物性中毒食品引起的食物中毒即为动物性食物中毒。

如河豚中毒、猪甲状腺中毒。

2.1.4植物性食物中毒:一般因误食有毒植物或有毒的植物种子,或烹调加工方法不当,没有把植物中的有毒物质去掉。

最常见的植物性食物中毒为菜豆中毒、毒蘑菇中毒;可引起死亡的有毒蘑菇、马铃薯、曼陀罗、银杏、苦杏仁、桐油等。

2.1.5化学性食物中毒:食入化学性中毒食品引起。

化学性食物中毒特点是:发病与进食时间、食用量有关。

一般进食后不久发病,常有群体性相同的临床表现。

2.2事件类型、影响范围及后果

食物中毒事件可能造成员工健康严重损害和影响安全生产

三、事件分级

3.1重大食物中毒事件

Ⅰ级:一次食物中毒人数超过10人并出现死亡病例。

3.2较大食物中毒事件

Ⅱ级:一次食物中毒人数超过10人,或食物中毒导致死亡病例。

3.3一般食物中毒事件

Ⅲ级:中毒人数3-9人,没有死亡病例的;

四、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