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冠阳性到访人员应急预案精选4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新冠阳性到访人员应急预案1

一、编制目的

当院内发现新冠阳性感染者时,能够快速、有序、精准、规范处置,最大程度降低疫情传播风险,尽快恢复医疗秩序,保障母婴安全,制定本指引。

二、组织领导

为快速、有序、精准、规范处置应急情况,经研究,决定成立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院长任组长,分管副院长任副组长,各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下设综合协调组、医疗救治组、转运疏散组、风险排查组、信息报送组、后勤保障组、设备耗材保障组、舆情处置组、核酸采样检测组等9个工作组(领导小组、各工作组名单及工作职责见附件),负责统一领导和组织实施全院应急处置工作。

三、处置流程

(一)紧急实施区域临时封控。

院感科在疾控部门指导下,要求总务科安排保安人员立即对阳性感染者所在科室或区域进行临时封控,除紧急诊断、治疗外,禁止封控区域内所有人员出入。

需要紧急诊断和治疗的,提前安排好路线并清场,避免与无关人员交叉。

同时,院感科立即通知医院其他科室及区域暂停人员流动和物资流通,待具体封控范围划定以后,按指令有序恢复。

(二)及时进行信息报告

首诊人员一旦发现新冠阳性感染者,应立即报告科室负责人,科室负责人立即向防控办报告,同时报相关职能部门,防控办立即报告分管领导和主要领导。

主要领导30分钟内报市区卫健主管部门,院感科30分钟内报利州区疾控中心,2小时内形成书面报告,同时按要求将核酸检测阳性患者信息进行网络直报。

(三)隔离、转运阳性患者。

迅速将核酸阳性患者转运至发热诊室隔离室(门诊患者)或隔离病房(住院患者),指导患者正确进行个人防护,医务科联系负压救护车将核酸检测阳性患者闭环转运至市精神卫生中心接受进一步诊疗,医院所有人员等待流调。

(四)迅速全面摸排

1.摸排活动轨迹。

院感科配合利州区疾控中心查看敏感时段监控录像,记录掌握核酸检测阳性患者院内活动路线、停留位置、停留时间、戴口罩等情况;核酸检测阳性患者近距离接触医院工作人员、其他就诊人员和个人防护情况;医院其他人员在敏感区域出现、停留和行动路线情况。

2.摸排科室相关人员底数。

以科室/病区为单位,建立信息台账,统计敏感时间段经过可能敏感区域的人员名单报院感科(没有的也要零报告),包括院内所有工作人员(含医务人员、行政工勤人员、实习生、进修生、第三方公司外派人员等),要求6小时内完成。

3.摸排住院患者情况。

以科室为单位摸排所有患者病情、病种,尤其是掌握急危重症患者、孕产妇、新生儿等重点人群分布情况,根据病情将住院患者区分为“轻、中、重或可出院”等类别,报告院感科、护理部。

4.摸排门诊出诊情况。

以科室为单位调查确认预检分诊、接诊、核酸检测人员等情况报告人力资源科;人力资源科立即通知相关人员及其家属就地隔离,等待下一步处置。

(五)初步判定风险规模。

信息科通过调取扫码、挂号、交款等相关信息,汇总收集敏感时段就诊患者信息,院感科初步判定存在感染风险的人员规模。

(六)精准划定封控范围。

基建科提供建筑布局图等资料供疾控部门等专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根据全面摸排和流调情况等进行综合研判,精准划定具体封控范围。

总务科按照分区及时封控。

护理部组织各科室做好同期留观、隔离患者、家属、医护人员以及其他所有未离开封控范围人员的隔离管控。

总务科负责隔离管控人员的生活物资保障。

院感科对信息科提供的已经离开医院的重点人员,第一时间报告利州区疾控中心,报告内容包括姓名、联系电话、现住址等信息。

(七)人员分类转运。

对于经评估需要隔离的患者,达到出院标准的,12小时内转运至集中隔离点。

对还需要住院治疗的,24小时内转运至集中收治场所完成后续治疗。

对于经评估不需要隔离的患者,所在科室或区域封控解除后,按常规处理。

(八)开展全员核酸检测。

院内所有人员,含患者、陪护、医务人员、行政工勤人员、实习生、进修生、第三方公司外派人员等,在12小时内完成核酸检测。

优先检测管控区域内人员,采样、检测工作要力争在4-6小时内完成。

同时,科主任、护士长做以下安排:

1)安排工作人员将防护用品送至过渡病室外走廊处;

2)医师甲和护士乙在过渡病室外走廊穿戴帽子、防护服、手套、面屏、鞋套/靴套后(不更换防护口罩),进入过渡病室,安抚患者并再次询问病情及流行病学史。

同时对病区内所有患者、陪护及医护人员进行新冠核酸标本采集,结束时嘱患者佩戴好防护口罩。

采集完的核酸标本放在两层标本袋中“逐层擦拭或喷洒消毒”后,放在标本转运桶中。

初步对核酸阳性患者入院当日以后进出病区的患者、陪护及医护人员进行排查登记。

对患者入院后的行动轨迹进行排查登记。

3)其他当班工作人员负责做好解释和安抚工作(尽可能在门口),确保其他患者陪陪员不得离开各自病房,相互之间保持安全距离。

4)门禁管理人员封闭科室入口,并在病区门外张贴“禁止入内”的温馨提示。

5)科室患者主管医师将患者基本信息上报医务部,医务部30分钟内组织院内新冠肺炎专家组进行远程会诊,出具专家组会诊意见,并将会诊结果上报医院疫情总指挥。

6)保卫科部署安保人员(防护级别由感控科指导)在此科室各通道的门外区域把守,禁止无关人员出入,引导120转运车辆。

医院后勤、药剂、检验等部门做好封闭管控病区患者延续治疗及医患生活保障工作,所有物资、药品、生活用品在病区门口进行无接触交接。

医院:所有相关建筑物内人员就地不动,其他人员限制活动区域,控制人流。

三、迅速摸排人员情况。

病区通过监控系统查看在敏感时间段(患者核酸检测前2天至检测结果出),核酸阳性人员的活动路线、停留位置、停留时间、戴口罩情况;核酸阳性人员近距离接触医院工作人员和个人防护情况;病区其他工作人员在可能污染区域出现、停留和行动路线情况。

收集敏感时段就人员信息,统计敏感时段内病区患者人数、工作人员数,以及病区外可能感染的人员,初步判定存在感染风险的人员规模。

四、立即启动流行病学调查。

市、区疾控人员立即入驻我院进行调查,我院提供病区的平面图及建筑布局图。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科学判定疫情关联密切接触者、次密切接触者范围和高危暴露环境区域,实施严格隔离管控。

针对医护人员等特殊群体,初步判定高风险人员范围,经院感专家评判风险后,采取相应处置工作(定点隔离、留院隔离等)。

五、迅速摸清人员物资底数。

一是立即梳理我院患者、陪护、医务人员、工勤物业人员、行政人员等全部人员底数;二是明确所有患者病情、涉及专业,尤其是重症患者的情况。

三是对防护、消毒、诊疗等各项物资进行梳理清点,对于紧缺物资立即进行补充。

六、迅速进行环境管控和消毒。

对核酸阳性人员经过和停留的病房、核酸采样点、辅助检查科室等进行管控。

以核酸阳性人员停留时间长、带口罩不规范、人员密集、风险度高的场所为重点,立即做环境、物品采样,做核酸检测。

采样完成后,立即组织对潜在污染环境、物品彻底终末消毒。

消毒完成后,再次采样、做核酸检测,确保消毒后各项指标全部达标。

结合疾控部门初步判定高危暴露环境区域,对我院进行应急分区,并对重点区域严格消毒。

七、患者转运。

医院接到上级卫生主管部门核酸阳性患者转往定点医院通知,院感科组织保卫科对转运路线进行封控管理,保证转运过程顺畅,与其他人员无交叉。

医务部组织患者病历材料与定点医院共享,准备转运交接单做好转运交接准备,与转运车辆建立联系。

转运人员通过指定路线(提前由保卫科做好人员清除和封闭管理)到达病区后,由科室人员陪同患者(戴外科口罩)从专用转运通道至门外,与转运人员完成交接、登记。

对患者所经过之处进行消杀。

八、终末消毒。

院感科指导科室医务人员对病区进行终末消毒。

病房空气消毒用1000M/L含氯消毒液按喷雾消毒。

消毒前关好门窗,先上后下、先左后右、从内到外、均匀喷雾,作用60min。

然后开窗通风。

患者需带走的物品须使用含有效氯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擦拭作用30min后,用清水擦干净方能带走。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