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整理了关于2023文旅产业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分析,一起来看看吧。
2023文旅产业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分析1
(一)
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加快全国文化先进县创建工作,顺利通过验收,荣获“全国文化先进县”称号。
加强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旅游收入稳步增长。
县被授予“省乡村旅游示范县(市、区)”称号。
(二)认真抓好文艺创演工作,多出文艺原创作品,打造地方特色文艺品牌,年内创作歌词16首、歌曲16首、迷昜锅庄音乐舞蹈第四辑一套共12章节,以建设“和谐家园”为题材的小品3件,舞蹈节目6个。
积极配合市艺术剧院在我县完成公益性演出20场,本局组织文化单位完成下乡演出30场。
(三)扎实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改进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和内容,汇同组织部、民政局、财政局等相关部门制定了《加强农村及社区公共服务站点运行管理的意见》。
县、乡(镇)、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进一步完善,乡(镇)综合文化站每周开放35小时,村文化活动室每周开放15小时以上。
县图书馆新馆已于8月底完成搬迁,新购图书登记上架、图书数据录入等基础性业务工作有序推进。
所有服务窗口于9月下旬全面开放。
为全县12个乡镇及88个行政村文化站、室增购了电脑、移动硬盘等设备。
新建农家书屋17家,全部完成图书及设备配送工作。
确保了所有基层服务点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家书屋服务、文体活动服务三项主要活动常年举办。
(四)继续推进文化品牌建设,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确定以建设安宁河流域特色文化县为事业发展目标,在系统内成立迷昜文化研究会,落实专人负责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俗文化工作。
广泛收集并整理各种本土民族民间音乐舞蹈素材,组织创作人员加工提炼,尽可能出作品、出精品。
继续在全县城乡推广迷昜锅庄舞,不断巩固广场舞会作为我县的文化活动品牌地位。
本年度举办全县性大型文化活动6次,比较上规模有影响的有:“元宵之夜”焰火文艺晚会、迷昜花会开(闭)幕式文艺演出、建国六十周年系列庆祝文艺活动。
县文化馆、图书馆努力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日常馆办活动长期开展,节假日加班加点向群众开放。
在公众信息网上公示服务指南和内容,主动接受群众监督。
(五)保护文化遗产,推进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文物普查工作有序推进,人员、经费全面落实。
日常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能得到及时有效解决。
到目前为止,田野调查已全面完成,普查点605个。
所有资料已搜集、整理完毕。
完善了县域内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管理制度,对境内的各级文物点进行了2次拉网式消防安全检查。
组织专门人员对挂榜清真寺、何家坝遗址和“五七”干校旧址再次进行界限勘察和相关资料搜集整理,完成了该三个文物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申报资料。
落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新山傈僳族“约德节”保护措施,确定2位传承人,由省文化厅进行了公布并颁发了证书。
(六)加强队伍建设。
管理、执法机构健全,编制、人员、经费到位,并经专门业务培训,持证上岗。
在去年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了执法队伍建设,完善了各项管理制度和工作制度,人员经费足额到位。
全年举办业主法规培训班6次,按工作要求及时向市局、执法支队报送相关工作信息11期。
(七)做到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纠,文书档案齐备、规范,在各文化经营场所公布“12318”举报电话,确保24小时畅通无误,凡接到群众举报,能做到在第一时间内赶到事发现场,重大案例处理情况及时向群众公示,认真对待群众来信来访,做好登记,及时处理,件件有结果。
(八)强化市场监管,认真坚持市场巡查制度,采取日常巡查与突击检查、独立检查与联合行动相结合的方式强化对本县文化市场的监管。
城区的网吧、电玩、歌厅做到了每星期巡查2—3次,乡镇做到了每周一次,执法队伍70%以上的工作时间用于巡查市场,收缴非法光碟1150碟,处罚违规网吧6家。
全县城乡文化市场经营有序、健康发展,无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发生。
(九)扎实开展“扫黄打非”工作,全年组织专项行动14次,其中协同工商、公安、团委、教育开展联合行动8次,对校园周边环境进行了专项整治,加大了中考、高考期间“保考治噪”的整治力度,有效净化了校园周边环境,邀请团委、妇联、教育、社区对学校周边及娱乐场所进行4次巡查,广泛听取意见,以便更好的提高整治效果,受到社会的广泛好评。
(十)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合理调整城区文化产业经营布局,将城北新区商业步行街打造成为本县文化产业集中经营区域。
(一)旅游招商引资目标仅完成了1400万元的引资任务,难以完成多达1。
5亿元的引资目标。
原因在于亲水乐园等大项目没启动,旅游服务接待体系不完善、参与项目缺少,加之我县所处地域位置、人气状况及文化旅游资源现状和当前文化旅游引资的现实困难以及整个旅游业还处于发展中,真正参与旅游项目开发和投入的极少,虽然我局组织了龙潭溶洞、亲水项目、海塔和普威乡村旅游、迷昜湖等项目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引资,但收效甚微。
我局将通过编制招商项目、制作招商宣传单、推出挂网项目、参加各类交易会或与投资商面谈等方式来全力引资,力争年底能实现4000万元的引资目标。
(二)龙潭溶洞创4a推进困难。
按照县政府与市政府签订的目标任务,龙潭溶洞旅游区必须在明年创建国家aaaa级旅游区,虽然我局已经呈报了创建实施方案,因一直没有得到政府常务会通过,相关工作举步艰难。
(三)亲水戏水项目建设,因城南城市规划等因素,基础建设推进不明显,我局将精心编制亲水项目招商册全力进行引资,力争引入商家投资。
(一)制定了《加强农村及社区公共服务站点运行管理的意见》,建立健全了基层文化阵地运行机制,理顺了管理关系,明确了责任主体,细化了工作任务,以政策形式落实了日常运行经费和管理人员工作津贴。
(二)成功举办了“·迷昜花会”,在攀西地区首创推出了以桃花、梨花、油菜花等三花为媒的乡村旅游项目,并借助新闻发布会、网络及报刊媒介平台形成广泛影响,我县旅游整体发展向前迈出了重要一步。
(三)加快国家级文化先进县的创建工作,荣获“全国文化先进县”称号。
(四)倾力抓好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在原计划只有100余个普查点的基础上,今年3月省上又新下达我县文物普查成果总量在9月前要必须达到600个点的任务。
面对巨大重任,我局在前期工作经费紧张、人员紧缺情况下,充分调动局机关、文化馆、文工团在职人员工作积极性,利用工作和节假日加班加点突击普查工作,高质量完成野外普查数据采集、室内数据录入和前期档案归集工作,全面完成了600余个文物点的普查工作,我县整个三普工作在全市保持领先。
2023文旅产业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分析2
近年来,随着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加速了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迅速发展,旅游业已逐渐发展成为第三产业龙头。
目前,国家已明确把大力发展旅游业作为发展现代服务业,扩大内需,增加就业的一项重要工作积极推进,针对政府以“南山竹海”为中心和龙头培育旅游支柱产业建设华东知名旅游休闲观光区的决定,全镇坚持“生态立镇,旅游兴镇”战略,按照“开发中保护,保护中开发”原则,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产业,逐步形成特色生态旅游新格局,而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游客越来越新、越来越奇、越来越高的欣赏品位,让我们这一新兴的旅游镇不得不立足镇情,正确分析旅游业现状,从而一步一步走好开发路,走上品牌路,这样才能逐步培育壮大旅游产业,为全镇经济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一)优势分析
1、地理位置优越
xx镇位于苏、浙、皖三省交界处,是溧阳南部丘林山区开发特色镇,全镇区域面积85平方公里,山林面积10万亩,辖10个行政村,1。
8万人口。
交通便利,距市区30公里,距宁杭高速入口20公里,境内戴横公路(xx—xx)和平横公路(xx—xx)贯穿南北。
虽身处深山,但便捷的交通使其对接于各大城市旅游黄金通道网络之中。
2、气候适宜
xx镇隶属天目山脉,属丘林山区,大小山岭17座,吴越第一峰海拔541米。
境内四季分明,水源充沛,光照充足,气候温湿,季节特征明显,年平均气温15.4℃,年降雨1200—1300毫米,无霜期为235天。
土壤为黄棕壤,呈微酸性,植被丰富,有常绿阔叶林、落叶林、常绿针叶林、毛竹林等广泛分布。
自然条件适宜,形成发展生态旅游独特优势。
3、自然资源富足
作为xx南部丘陵山区开发特色镇,茶、桑、栗、果、竹五大优势产业成为我镇特色农业支柱与主导,在占全镇总面积70的山林中,共分布着4万余亩翠竹、3万余亩板栗、1万余亩桑园、1万余亩茶园、5千余亩果园,正在建设的南山农业生态观光示范园更是前景喜人。
3、旅游资源丰富
境内有国家4a级天目湖——南山竹海旅游度假区,风光秀丽,景色怡人,凭借2万余亩翠竹这一自然景观,该景区被外界称为“天然养吧”,其他还有古松园、南山寿泉、古兵营遗址、古石桥等20余处特色自然景点,与此同时,结合李家园中心村建设,投资6000万元的田园风光区和投资8000万元的乡村旅游区的规划工作正式启动,以“农家乐”的形式,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经济,成为不断提升xx旅游档次和内涵的重要内容。
4、旅游商品开发潜力大
境内有野竹笋和板栗等真空包装食品系列,有李子、樱桃、水晶梨、柿子等四季鲜果系列,有香峰寿眉、南山寿眉、南山黄茶、珍稀白茶等茶叶系列,有土鸡、竹鸡、野鸭、野山羊等野味火锅系列,有竹席、竹帘、竹雕、竹鞋等竹制品系列,这些农副产品及特色食品已逐步成为各地游客购物和餐饮的首选,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竹木业、珍稀花卉苗木、新品瓜果、畜牧业、蚕桑业等壮大发展,将为旅游食品、纪念品开发提供很好的原材料市场。
5、政策优惠
国家已经采取一系列刺激消费、拉动内需政策措施,对旅游业升温具有极大促进作用。
我市多次召开旅游工作会议,详细研究全市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一系列鼓励和支持旅游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相应出台。
我镇全力以赴以生态旅游和乡村旅游为主要项目广泛招商引资。
这些都为我镇旅游业发展奠定基础。
6、旅游投资热潮高涨
凭借20xx年初南山竹海风景区与天目湖旅游公司的成功联营,为全镇旅游产业开发注入了新的活力,到目前为止全镇旅游产业开发累计投资近亿元,国内外许多客商纷沓而至,积极加入旅游业及相关产业投资开发,推动了xx旅游业快速发展。
(二)、劣势浅析
今天小编整理了关于2023文旅产业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分析,一起来看看吧。
2023文旅产业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分析1
(一)
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加快全国文化先进县创建工作,顺利通过验收,荣获“全国文化先进县”称号。
加强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旅游收入稳步增长。
县被授予“省乡村旅游示范县(市、区)”称号。
(二)认真抓好文艺创演工作,多出文艺原创作品,打造地方特色文艺品牌,年内创作歌词16首、歌曲16首、迷昜锅庄音乐舞蹈第四辑一套共12章节,以建设“和谐家园”为题材的小品3件,舞蹈节目6个。
积极配合市艺术剧院在我县完成公益性演出20场,本局组织文化单位完成下乡演出30场。
(三)扎实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改进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和内容,汇同组织部、民政局、财政局等相关部门制定了《加强农村及社区公共服务站点运行管理的意见》。
县、乡(镇)、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进一步完善,乡(镇)综合文化站每周开放35小时,村文化活动室每周开放15小时以上。
县图书馆新馆已于8月底完成搬迁,新购图书登记上架、图书数据录入等基础性业务工作有序推进。
所有服务窗口于9月下旬全面开放。
为全县12个乡镇及88个行政村文化站、室增购了电脑、移动硬盘等设备。
新建农家书屋17家,全部完成图书及设备配送工作。
确保了所有基层服务点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家书屋服务、文体活动服务三项主要活动常年举办。
(四)继续推进文化品牌建设,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确定以建设安宁河流域特色文化县为事业发展目标,在系统内成立迷昜文化研究会,落实专人负责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俗文化工作。
广泛收集并整理各种本土民族民间音乐舞蹈素材,组织创作人员加工提炼,尽可能出作品、出精品。
继续在全县城乡推广迷昜锅庄舞,不断巩固广场舞会作为我县的文化活动品牌地位。
本年度举办全县性大型文化活动6次,比较上规模有影响的有:“元宵之夜”焰火文艺晚会、迷昜花会开(闭)幕式文艺演出、建国六十周年系列庆祝文艺活动。
县文化馆、图书馆努力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日常馆办活动长期开展,节假日加班加点向群众开放。
在公众信息网上公示服务指南和内容,主动接受群众监督。
(五)保护文化遗产,推进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文物普查工作有序推进,人员、经费全面落实。
日常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能得到及时有效解决。
到目前为止,田野调查已全面完成,普查点605个。
所有资料已搜集、整理完毕。
完善了县域内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管理制度,对境内的各级文物点进行了2次拉网式消防安全检查。
组织专门人员对挂榜清真寺、何家坝遗址和“五七”干校旧址再次进行界限勘察和相关资料搜集整理,完成了该三个文物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申报资料。
落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新山傈僳族“约德节”保护措施,确定2位传承人,由省文化厅进行了公布并颁发了证书。
(六)加强队伍建设。
管理、执法机构健全,编制、人员、经费到位,并经专门业务培训,持证上岗。
在去年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了执法队伍建设,完善了各项管理制度和工作制度,人员经费足额到位。
全年举办业主法规培训班6次,按工作要求及时向市局、执法支队报送相关工作信息11期。
(七)做到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纠,文书档案齐备、规范,在各文化经营场所公布“12318”举报电话,确保24小时畅通无误,凡接到群众举报,能做到在第一时间内赶到事发现场,重大案例处理情况及时向群众公示,认真对待群众来信来访,做好登记,及时处理,件件有结果。
(八)强化市场监管,认真坚持市场巡查制度,采取日常巡查与突击检查、独立检查与联合行动相结合的方式强化对本县文化市场的监管。
城区的网吧、电玩、歌厅做到了每星期巡查2—3次,乡镇做到了每周一次,执法队伍70%以上的工作时间用于巡查市场,收缴非法光碟1150碟,处罚违规网吧6家。
全县城乡文化市场经营有序、健康发展,无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发生。
(九)扎实开展“扫黄打非”工作,全年组织专项行动14次,其中协同工商、公安、团委、教育开展联合行动8次,对校园周边环境进行了专项整治,加大了中考、高考期间“保考治噪”的整治力度,有效净化了校园周边环境,邀请团委、妇联、教育、社区对学校周边及娱乐场所进行4次巡查,广泛听取意见,以便更好的提高整治效果,受到社会的广泛好评。
(十)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合理调整城区文化产业经营布局,将城北新区商业步行街打造成为本县文化产业集中经营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