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家长教育经验交流发言稿精选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供大家参考。
尊敬的王老师、家长朋友们:
你们好!我是徐__的爸爸。
首先感谢王老师对二(2)班全体同学的爱护和关心!正是因为王老师的细心周到以及出色的管理才能将我们的二(2)班打造成现在的优胜班集体。
我也十分荣幸地作为一名家长代表在此和家长朋友们共同探讨交流小孩的培养与教育。
(以下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说的不好的地方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俗话说“玉不琢不成器”。
我们每一位小朋友在我们家长内心深处都是一块好玉,他们也承载了我们太多的希望,也正因此我们对他们倾注了我们全部的爱,那就让我们用爱来对他们精雕细琢吧。
第一点,生活中渗透正确的价值观。
爱他就要给他想要的全部吗?我不持这种观点。
从小要让孩子懂得“值得与不值得”、“划算与不划算”。
庆幸我们的孩子生在这个幸福的年代,各式巧克力、糖果、各种口味的饮品、肯德基……对我们的孩子都具极大的诱惑。
徐__也不例外。
每次遇到都会哼哼唧唧想买,但我们经常会引导她:这个太贵,我们买不起,钱要用来给__读书和买大大的房子的。
久而久之她会习惯,直到她自己看到卖草莓的说:“我们等便宜了在买。
”看到肯德基门前卖泥人的艺人,会情不自禁地说出:“妈妈,我只看一看,我不买,好不好?”这句话逗乐了老艺人,也让我们夫妻俩心中百感交集。
但我还是坚持得从小培养孩子正确的价值观。
毕竟这些东西对小孩身体的成长益处不大,很多东西期望可能比拥有更有价值。
为了激励她,我们也约定:只要能考100分,超市里的东西想买什么就买什么,想买多少就买多少。
这样一来所有的东西不是没有机会拥有。
让她对自己也多了一份期待。
虽然在今天考试分数不能代表一切,但孩子的上进心不能磨灭。
也潜意识地把“目标”这个生词植入孩子的人生。
所以不妨试试:爱他,让他拥有更多容易去实现的想法。
第二点:当好小孩的帮手,演好小孩人生中的配角。
成长的道路上谁都不可能一帆风顺。
特别我们的小朋友,现在正经历着人生中好多的第一次挑战:第一次背古诗,学乘法,写日记等等。
谁都愿意自己是人群中闪闪发光的小星星。
但这些都得我们家长“牵着小马过河”。
每篇要背诵的课文,__妈妈都会逐字逐句解释,和孩子互动,设置情景让她慢慢进入,反复重复,直到熟练。
这样引导几次,现在只要是课文后要求背诵的课文她基本都已背好。
这主要是激发了她本能的上进心和荣誉感。
乘法也是小孩数学学习上的第一道坎,乘法不好会闹出许多的笑话。
对小孩而言乘法已经是打破了前面加法理解的传统,是个新鲜的事物。
如果孩子能对答如流,自然能自信很多,是逻辑思维上建立起的第一次自信。
首先我们也采取死记硬背的办法,但检验过程就很突击,一起吃饭时可以考她,一起外面散步、逛超市也可以抽查,等等。
最后别忘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来,比如一天吃两片奶片,两天能吃几粒?三天呢?四天呢……慢慢引导她自己也试着用乘法去解释我们生活中所见到的简单的乘法,让数学通过零食这座桥梁融入到孩子的生活,能学到有用的数学。
日记是记录生活中所见所闻以及感悟总结等等。
但对孩子来说绝对是一种负担,纯粹的任务,或者说是简单的流水账,可以说记流水账我们每位小朋友都是高手,很客观很详细,但却忘了文字最生动的事让他产生感情。
所以我们徐__的日记最开始自己先在草稿纸上写好流水账,然后徐__妈妈再引导性挖掘出小孩子的感受和想法。
比如徐__的一篇漂流日记写学踢毽子,毽子活蹦乱窜,就像我们的小朋友,那么我们可以把毽子比喻成活蹦乱窜的小孩,不听使唤,用了拟人的手法。
这时候小孩肯定在想办法,写出想到的办法,可以找个线系住再踢。
然后踢的过程中孩子由一个增加到两个的过程是不是也可以放大描写呢。
孩子的信心有了,期望有了,运动会的目标也就有了,为班集体争荣誉的想法等等也油然而生。
让孩子的思想活动起来,也常要求我们能从孩子的世界和角度多加思考,让流水账能随孩子的思维过程随停随流,这样的日记自然了,也充实了,也真正意义上起到了日记的作用。
第三点: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
爱孩子,就该敢于让孩子去爱,让孩子有个真正意义上的爱好和特长。
有了特长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或者也可以说是触类旁通吧。
孩子嗓门亮去学唱歌,孩子好动去学点武术或是舞蹈,孩子内向不爱说话引导他去学学画画,书法等等。
这就得我们家长动一番脑筋啦。
徐__从小喜欢色彩艳丽的颜色和手工制作。
所以只要学校有相关的培训班,我们就一定参加。
这样她也就能接触到更多的人物形象和掌握更多的画法。
画画也可以经常应用到一些手工制作上去。
孩子的手可能还不是那么灵巧,所以手工的时候我们会协助参与,这样让孩子更加自信面对自己的作品。
能画的话字也不会太差,书写也本身是孩子的一种学习态度的最好呈现方式,请不要忽视。
字迹工整能受到老师的表扬也更能让孩子自信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第四点:始终用积极向上的心态引领孩子。
学校各种要求家长参加的活动一定要准时参加。
如亲子活动一定要精心准备并积极参加。
真正意义上加入孩子的、班集体成为班集体的一员。
这种电视剧上也很多,有了家长积极配合参加活动的孩子脸上堆满了幸福,而家长没到的或者家长不认真投入的小孩更多的是一种失落。
央视公益广告也经常播“有空请多陪陪孩子”。
别让孩子错过你儿时所错过的,关爱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当然,我们徐__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比如动作比较拖拉,不够大方等等。
希望大家能多多交流并分享你们的经验,为建立优胜的二(2)班集体而努力,把我们的孩子培养成幸福的一代人。
谢谢大家!
从小培养孩子合理的习惯性思维
和许多家长一样我也认同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孩子在体验挫折的过程中学会有益人生的东西,性格上变得坚强。
而一般意义的坚强是什么?是认为遇到挫折、失败的时候,痛苦、压力、煎熬、难受是“必然”的,所以,所谓的坚强就是忍耐力强,能挺住,受得了,不被打垮。
听起来很让人佩服,很勇敢,但是有些愚昧!就像义和团当年勇敢地向洋枪洋炮发起冲击一样!而且这也是一件不容易、困难、折磨人的事情,有时会把人压垮了。
所以,我们可以帮孩子建立一套容易可靠的方法,一些合理的习惯些思维,坦然面对挫折。
那什么是习惯性思维?可以理解为佛家讲的平常心吧,每一种习惯性思维都是一种人生的智慧。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坏事不一定就是坏事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
孩子也许听不懂话中的真实意思,因为他们的人生阅历还短。
大人们也觉得这是一个很普通,很平常的道理,但是很少有人把它变成自己的习惯性思维,所以在遇到事情时很少习惯地从这个角度去想。
以前我很疑惑,为什么读了那么多书,明白了很多道理,但是为什么对自己没有用呢?后来才明白,就是因为没有把这些道理和具体的事情多结合,逐渐地把它变成习惯性思维,所以事到临头,根本想不起来。
反思之后,再次遇到事情的时候习惯于从这个角度去考虑失败、挫折:经过努力,坏事是可以变成好事的。
最近不小心崴脚了,虽然是件坏事,但是难得的休在家里安心地呆着,写写博文,也很好。
家长可以从具体事例出发,让孩子体验天下雨了不能去游乐场,但我们可以做一个快乐的游戏,读到一本有意思的书,这都是收获。
孩子测验成绩不理想的时候,好好分析一下卷子,找到学习、习惯、技巧、方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改进了,就会促进孩子的学习。
孩子遇到的所有挫折、失败,其实都是锻炼孩子的好机会,善于引导,她体验的道理比你磨破了嘴皮子还管用。
在女儿遇到类似的事情时,我也和她一起探讨,用这样的思维方式去分析她遇到的事情:
比如一个小朋友常常骗女儿,她不高兴地像我倾诉被骗的痛苦,我告诉她:这也是件好事儿,让你这么小就会识别谎言了;玩具坏了,她有些伤心,我告诉她:坏事变好事啊,我们再买个新的;学习暂时落后了,我说,没关系啊,从后面追比被别人追压力要小,成绩越来越好的感觉其实不错啊;逐渐地,坏事变好事就成了女儿的习惯性思维,自然,面多挫折的时候,就不那么愁眉苦脸,甚至会高兴了。
比挫折更可怕的是不知怎么面对糟糕的负面情绪
生活中有些挫折的确关系重大,比如中考、高考、国考,但是绝大部分挫折、失败不是那么重要,只是我们生命长河的一个波澜而已。
为什么有些不顺利会给一些人造成巨大的影响,甚至放弃掉自己的生命?其实往往不是事情本身严重,而是人面对这个结果的时候,大脑认知放大了它的影响,把它看得很严重,而一个事情你觉得后果严重自然会有巨大负面情绪,对一起感悟人生心灵形成强大的压力感。
其实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习惯性思维,对孩子的问题都喜欢上升到影响人生的高度,总是看到很长远的影响。
这么简单的题都做不对,考试怎么办?考不好,上不了重点咋办?你的心思都在玩上,将来怎么办?家长如此一来,孩子怎么能够坦然、淡定呢。
涉汲到孩子品质,多说无益呀!其实我们只需要看到事情的本身就行了,只是一次家庭作业,解决它就OK了。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把所有孩子都培养成一个模样,想想多可怕。
郑渊洁的《驯兔记》中说,你可以用50种方法教一个孩子,却不要用一种方法教50个孩子。
在此与所有家长共勉。
比如平常一次家庭作业没按要求好,一次期末考没靠好,只要孩子平时学习做得好,成绩考试有些波动有什么关系呢?波动本身也是一件很正常的,很多家长何苦那么一惊一乍,紧张兮兮的呢。
最重要的是家长会很容易把这种夸大的思维模式“传染”到孩子身上,即使家长不打不骂,什么也不说,孩子也会从家长紧张的表情、沮丧的态度中体验到。
时间久了,孩子也会夸大事情的后果,心态如何,可想而知了。
《道德经》中说:知常曰明,这有多种解释。
我的理解是,知道了哪些是常理,知道这些事儿是正常的,就不会迷惑,就会看到它的本来面目:其实是没什么的。
有幸和大家交流一下平时指导孩子自学的方法感到很高兴。
小学是孩子一生学习的起始阶段,很显然这个时段显得尤为重要。
这是一个知识从无到有,从有到逐渐加大面的过程。
很多人都知道小孩子的好奇心很强,什么都想问个为什么?这个时候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培养孩子去弄清问题过程的兴趣。
孩子的提问。
疑惑,知道的可以用有趣的比喻或故事来回答,不清楚的可以暂缓回答,比如说容我思考一下,或查一下资料等,千万不要轻易的回答不知道,别烦,因为这样会打断孩子的兴趣,使之心灰意冷,久而久之孩子想知道的由于怕遭到拒绝而变得不想多问了。
孩子对去弄清问题的兴趣培养起来了,你会觉得做家长面对孩子的学习很轻松,因为随之而来的是孩子学习的主动性。
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自主学习的重要一面,没有章法毫无头绪的学习会使你很被动。
因此平时我也很注意孩子的学习习惯,逐渐引导孩子在时间上的安排,比如背诵的时间放在早饭前,做作业的时间放在早饭后或晚饭前,阅读的时间放在睡觉前。
孩子很配合使我引导很得力。
现在的他作业没有完成,偶尔他妈妈叫他先吃好晚饭后再继续做时,他都会请求我们等他一会儿,我也觉得有一点道理,一篇作文一道题目思考到一半突然停止,肯定不利于今后的学习。
小孩子都有顽皮的一面,有时也会因为要玩而出现作业拖拉现象,我会适时的微笑提醒,对于偶尔滥看电视或玩电脑游戏的他一旦被我发现绝不纵容,他的恳求是毫无商量的余地。
尊敬的学校领导,各位老师、家长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首先感谢学校给我这个机会,和大家共同探讨孩子的成长教育。
__x小学关于素质教育的理念体现在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校本课程,给孩子们带来极大的兴趣和启发,培养了孩子的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孩子的特长;校园节日丰富多彩,体育节、读书节、艺术节、科技节,每个节日同学们都积极参加,也涌现出一批批节日小明星;学校种的葫芦长廊、养的广场鸽子无处不体现出学校新教育的理念已深入到日常教育的方方面面,让孩子们的兴趣、创造力得到充分体现和发挥。
我孩子叫赵海程,所在的六年级8班,赵老师的班级管理方式也得到家长的认同,让每个孩子参与班级管理,每个孩子都是副班主任,班级博客天天更新,并由学生管理,有了一份责任,就有了一份收获。
看到孩子们的成长、孩子们的喜悦、让我们家长也感到欣喜。
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家长教育经验交流发言稿精选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供大家参考。
尊敬的王老师、家长朋友们:
你们好!我是徐__的爸爸。
首先感谢王老师对二(2)班全体同学的爱护和关心!正是因为王老师的细心周到以及出色的管理才能将我们的二(2)班打造成现在的优胜班集体。
我也十分荣幸地作为一名家长代表在此和家长朋友们共同探讨交流小孩的培养与教育。
(以下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说的不好的地方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俗话说“玉不琢不成器”。
我们每一位小朋友在我们家长内心深处都是一块好玉,他们也承载了我们太多的希望,也正因此我们对他们倾注了我们全部的爱,那就让我们用爱来对他们精雕细琢吧。
第一点,生活中渗透正确的价值观。
爱他就要给他想要的全部吗?我不持这种观点。
从小要让孩子懂得“值得与不值得”、“划算与不划算”。
庆幸我们的孩子生在这个幸福的年代,各式巧克力、糖果、各种口味的饮品、肯德基……对我们的孩子都具极大的诱惑。
徐__也不例外。
每次遇到都会哼哼唧唧想买,但我们经常会引导她:这个太贵,我们买不起,钱要用来给__读书和买大大的房子的。
久而久之她会习惯,直到她自己看到卖草莓的说:“我们等便宜了在买。
”看到肯德基门前卖泥人的艺人,会情不自禁地说出:“妈妈,我只看一看,我不买,好不好?”这句话逗乐了老艺人,也让我们夫妻俩心中百感交集。
但我还是坚持得从小培养孩子正确的价值观。
毕竟这些东西对小孩身体的成长益处不大,很多东西期望可能比拥有更有价值。
为了激励她,我们也约定:只要能考100分,超市里的东西想买什么就买什么,想买多少就买多少。
这样一来所有的东西不是没有机会拥有。
让她对自己也多了一份期待。
虽然在今天考试分数不能代表一切,但孩子的上进心不能磨灭。
也潜意识地把“目标”这个生词植入孩子的人生。
所以不妨试试:爱他,让他拥有更多容易去实现的想法。
第二点:当好小孩的帮手,演好小孩人生中的配角。
成长的道路上谁都不可能一帆风顺。
特别我们的小朋友,现在正经历着人生中好多的第一次挑战:第一次背古诗,学乘法,写日记等等。
谁都愿意自己是人群中闪闪发光的小星星。
但这些都得我们家长“牵着小马过河”。
每篇要背诵的课文,__妈妈都会逐字逐句解释,和孩子互动,设置情景让她慢慢进入,反复重复,直到熟练。
这样引导几次,现在只要是课文后要求背诵的课文她基本都已背好。
这主要是激发了她本能的上进心和荣誉感。
乘法也是小孩数学学习上的第一道坎,乘法不好会闹出许多的笑话。
对小孩而言乘法已经是打破了前面加法理解的传统,是个新鲜的事物。
如果孩子能对答如流,自然能自信很多,是逻辑思维上建立起的第一次自信。
首先我们也采取死记硬背的办法,但检验过程就很突击,一起吃饭时可以考她,一起外面散步、逛超市也可以抽查,等等。
最后别忘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来,比如一天吃两片奶片,两天能吃几粒?三天呢?四天呢……慢慢引导她自己也试着用乘法去解释我们生活中所见到的简单的乘法,让数学通过零食这座桥梁融入到孩子的生活,能学到有用的数学。
日记是记录生活中所见所闻以及感悟总结等等。
但对孩子来说绝对是一种负担,纯粹的任务,或者说是简单的流水账,可以说记流水账我们每位小朋友都是高手,很客观很详细,但却忘了文字最生动的事让他产生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