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养老院安全隐患和防范措施方案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供大家参考。
火灾是人类面临的主要祸患之一,而绝大部分火灾是人为因素所引起的,即绝大部分火灾是责任事故。
消防就是救火与防火。
消防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
学生要对火灾的特点、预防、扑救等知识有充分的了解,才能做好消防安全工作。
第一节防火常识一、燃烧的原理所谓燃烧现象,是指物质发生氧化作用,温度上升,发热或生成物产生发光反应的现象。
燃烧的四要素:
1、可燃物。
就是有可供燃烧的物质。
2、助燃物。
对于一般的燃烧而言,助燃物指的是氧气。
3、热能。
一般物质要燃烧,就必须给他一定的热能。
4、连锁反应。
指以上三个要素互相联动,互为一体,不可缺一。
一切防火措施都是为了防止燃烧的四要素同时具备。
二、引起燃烧的火源(一)直接火源1、明火。
如生产、生活中的用火,包括火柴、打火机的火焰,电炉及烟头等。
2、电火花。
如电器开关、保险、变压器等电器设备产生的电火花,还有静电火花。
3、雷电火。
瞬间的高压放电,能引起任何可燃物质的燃烧。
(二)间接火源1、加热自燃起火。
外部热源的作用把可燃物质加热到起火的温度而着火。
如大功率灯泡靠近蚊帐、被褥,电炉烤着床板或凳子而引起的火灾就属这一类。
2、本身自然起火。
指在既无明火又无外来热源的条件下。
物质本身自行发热、燃烧起火。
常见的是磷的自燃。
三、常见的火灾事故(一)使用电热器具不当引起火灾尽管有关规章制度中明确不得使用电器,但为了方便自己,老人当中偷着使用电热杯、电热毯、热得快等电器的仍有人在。
由于老人房间的电路设计只是为了满足日常照明的需要,使用大功率的电器极易导致线路过载引起电线发热着火;另外,长期通电、忘记关电源,或使用、放置不当,致使电器温度升高而点燃附着的可燃物,这类火灾在生活中最常见。
(二)乱接乱拉临时电源线引起火灾老人中使用台灯、冰箱、电风扇等电器已相当普及。
要使用这些用电器,房间原有的插座明显满足不了需求,自己接电实在情理之中。
但很多老人缺乏应有的用电常识,接线不规范、接头或电线不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线路走向不安全或不合理,极易造成短路、负载或电阻过大等而引起电线发热着火,这也是生活中较常见的火灾之一。
(三)照明灯具太靠近可燃物而引起火灾
有的老人为了方便自己,喜欢安装床头灯,并使用表面发热量较大的白炽灯泡,同时使用纸质灯罩或过于靠近蚊帐被褥等,极有可能因灯泡过热引燃可燃物质。
(四)使用明火引发火灾个别老人点吸烟、蚊香过程中不注意,或在房间内焚烧垃圾等物品时不小心,都可能引燃房间内的可燃物引起火灾。
(五)因吸烟习惯引起火灾乱扔未熄灭的烟头、躺在床上吸烟或将仍在燃烧的香烟放在一边就离开等,都可能引起火灾。
四、简单防火常识针对养老院发生火灾的常见原因,只要老人和员工严格遵守有关房间焚烧垃圾时不小心,都可能引燃房间内的可燃物引起火灾五、因吸烟习惯引起火灾乱扔未熄灭的烟头、躺在床上吸烟或将仍在燃烧的香烟放开等,都可能引起火灾。
四、简单防火常识针对养老院发生火灾的常见原因,只要老人和员工严格遵守有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提高防火意识,切实做到以下几点,即可达到防火的目的。
(一)房间内不要私自乱拉乱接电源。
(二)御亶自煤油炉、液化气热水器(三)不使用大功率或劣质电器。
闻到电线胶皮焦味时,要立即切断电源,检查处理。
(四)不在房间吸烟。
(五)不乱焚烧纸张杂物,不要在床上上点蚊香,在房间和蚊香时要有人看护。
(六)灯具不要靠近枕头、蚊帐、被褥、衣物、纸张书籍等(七)不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第二节灭火常识一、灭火基本原理根燃烧的原理,只要将燃烧的四要素中去掉其中的一个或两个,即可达到灭火的目的。
(一)分离法就是指设法使可燃物与助燃物脱离接触,可以通过阻止空气(流入区或用不燃烧物质隔离空气(使燃烧物得不到足够的氧气而熄灭,这叫息法;也可以将着火的地方或物体与周围的可燃物隔离或移开,因缺少可燃物而停止,这叫隔离法。
(二)冷却法就是指设法将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燃点以下,燃烧就可停止火的主要方法。
(三)抑制法化学灭火剂与燃烧反应,使燃烧连锁反应中断,达到灭火的目的。
常用灭火用具㈠水水是一和占老而又使用范围广泛的天然灭火剂,主要依靠7冷却和窒息作用进行灭火。
水气化需要吸热,通过吸收显热和潜热的能
力发挥冷却灭火的作用:水被汽化后形成的水蒸气为惰性气体,且体积将膨胀1700倍左右,占据燃烧区域的空间、稀释燃烧物周围的氧含量,阻碍新鲜空气进入燃烧区,使燃烧区内的氧浓度大大降低,从而达到室息灭火的目的。
当水呈喷淋雾状时,形成的水滴和雾滴表面积将大大增加,增强了水与火之间的热交换作用,从而强化了其冷却和窒息作用。
注意:水绝不能用于扑救电器、电气线路、油类物质、化学危险物品的火灾。
(二)灭火器1、二氧化碳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剂是一种具有一百多年历史的灭火剂,价格低廉,获取制备容易,其主要依靠窒息作用和部分冷却作用灭火。
二氧化碳从灭火器中喷出,液态的二氧化碳会立即汽化,排除空气而包围在燃烧物体的表面降低可燃物周围或防护空间内的氧浓度,产牛室息作用而灭火。
另外,液态二氧化碳汽化过程需要吸引大量的热量,起到了冷却的作用。
二氧化碳灭火器主要用于扑救贵重设备、档案资料、仪器仪表、600伏以下电气设备及油类的初起火灾2、干粉灭火器干粉灭火器内充装的是无机盐粉末灭火剂。
干粉灭火剂通过加力作用下喷出的无机盐粉雾与火焰接触,与燃烧过程中燃料所产生化学抑制和副催化作用,使燃烧的链反应中断而灭火;同时,无机落在可燃物表面外,发生化学反应,并在高温作用下形成一层玻璃状层,
从而隔绝氧,讲而室息灭火。
干粉灭火器适用范围:适用于扑救石油及其产品、可燃性气体、设备的初起火灾。
(三)其他物品日常也可以使用石棉毯,混麻袋、湿棉被、湿毛巾被、沙土、泡沫等不燃或难燃物质覆盖在燃烧物上,达到灭火的效果。
三、灭火注意事项
(一)通常情况下,发生火灾后,报警与救火应同时进行。
救火是分必争,早报警,消防车就会早到,把火灾扑灭在初起阶段,耽误了时间火就可能变成大火,小灾就会变成大灾。
(二)参加灭火首先以确保参与者人身安全为前提。
(三)每一名参加灭火的人员必须做到一切行动听指挥,以便在人多情况复杂的火场中有统的指挥和协调,达到灭火的效果。
(四)注意保护火灾现场,既防财物失窃,又为方便灾后分析调查。
四、逃生常识天有不测风云,人才旦夕祸福。
一旦火灾降临,在浓烟毒气和烈焰包围下,只要冷静机智运用火场自救与逃生知识。
火场逃生要诀1、熟悉环境,临危不乱当你处在陌生的环境时,如入住酒店、商场购物、进入务必留心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及楼梯方位等,火灾发生时,就不投无路了。
不
要轻易按原路逃生,因为这时候原路可能已被封死:也不向光、亮的地方去,因为光亮极有可能是火光。
2、通道出口,畅通无阻楼梯、通道、安全出口等是火灾发生时最重要的选生之路,通无阻,切不可堆放杂物。
3、扑灭小火,惠及他人。
当发生火灾时,如果发现火势并不大,且尚未对人造成很大当周围有足够的消防器材,如灭火器、消防栓等,应奋力将小火控灭,千万不要惊慌失措置小火于不顾而酿成大灾。
4、保持镇静,明辨方向,迅速撤离。
1、防范措施
①勤巡视房间,对情绪和活动异常老年人要多观察,并做好交接班。
发现老年人可能发生坠床摔伤情况,应及时向科区领导报告,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②对意识不清、躁动的老年人,可征得家属同意。
③使用约束带时,要内衬垫棉垫或软布,松紧要适宜。
后使用防止坠床的辅助用具,如床挡、约束带等。
④随时观察约束布位的皮肤颜色,必要时给予菊布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
约束带只可短时间使用,并且使肢体处于功能位置。
常用的固定布位有手腕、脚踝、肩布、膝布等。
2、应急处置
①发现老人坠床摔伤应制动,立即通知医生。
②进行病情初步判断,检查摔伤布位,判断可能发生的病症(肌肉挫伤、骨折等)。
③搬运摔伤老人时,要视老人摔伤的轻重程度采用不同的搬运方法。
④摔伤未造成骨折者,可搀扶或用轮椅将老年人送至床上休息。
⑤骨折者,应先用夹板固定骨折布位,再用轮椅或垫有木板的平车搬运老人。
⑥及时通知家属,将老人送至专科中心诊治。
⑦记录老人坠床摔伤经过及抢救过程。
⑧及时报告主管领导。
1、防范措施
①叮嘱老年人进食时要坐直或身体稍前倾,不要说笑,进食速度不宜过快,口中的食物不宜过多,不要边吃饭边喝水,进食要细嚼慢咽。
②食物要切成小块,方便取食。
③使用假牙的老年人,尽量不要进食圆形、滑溜、黏性的食物,以免出现噎食。
④吞咽困难的老人,可将食物打成糊状,但不要太稀,以免引起误吸。
2、应急处置
①发生噎食时,了解老年人进食食物的性状。
医护迅速救治,清除口腔食物。
②发生软性食物噎食,可使用吸引器来抽吸。
③发生硬性食物噎食,可用腹布挤压法来排除。
④挤压法具体操作:施救者站在老年人的背后,双手环抱老年人,一手握拳,用拇指骨关节顶住老年人的脐上2㎝处(远离剑突),双手握住,连续向上向内用力猛压次数,利用腹压来将硬性食物挤出。
⑤心脏停搏,按心脏骤停抢救,做好医疗护理记录。
⑥通知家属,告知病情。
一、院长工作职责1、在上级民政部门领导下,全面领导中心的各项工作。
2、制定中心发展规划、制定规章制度、管理手册。
3、督促检查中心各项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执行情况,督促工作人员遵守劳动纪律,加强责任心和安全防范意识,4、定期参加护理工作,检查护理服务质量,了解老人需求,及时向老人家属反馈老人信息,听取意见,切实采取有效措施,保证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5、向老人及家属详细介绍本中心的各项制度、服务,与老人家属签订协议,执行告知义务。
6、协调各方矛盾和关系,及时解决重大问题,并做好工作日志。
7、组织每周科务会、每月例会、每季度座谈会,持续改进管理工作。
8、定期组织员工的政治学习、思想教育和业务培训。
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养老院安全隐患和防范措施方案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供大家参考。
火灾是人类面临的主要祸患之一,而绝大部分火灾是人为因素所引起的,即绝大部分火灾是责任事故。
消防就是救火与防火。
消防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
学生要对火灾的特点、预防、扑救等知识有充分的了解,才能做好消防安全工作。
第一节防火常识一、燃烧的原理所谓燃烧现象,是指物质发生氧化作用,温度上升,发热或生成物产生发光反应的现象。
燃烧的四要素:
1、可燃物。
就是有可供燃烧的物质。
2、助燃物。
对于一般的燃烧而言,助燃物指的是氧气。
3、热能。
一般物质要燃烧,就必须给他一定的热能。
4、连锁反应。
指以上三个要素互相联动,互为一体,不可缺一。
一切防火措施都是为了防止燃烧的四要素同时具备。
二、引起燃烧的火源(一)直接火源1、明火。
如生产、生活中的用火,包括火柴、打火机的火焰,电炉及烟头等。
2、电火花。
如电器开关、保险、变压器等电器设备产生的电火花,还有静电火花。
3、雷电火。
瞬间的高压放电,能引起任何可燃物质的燃烧。
(二)间接火源1、加热自燃起火。
外部热源的作用把可燃物质加热到起火的温度而着火。
如大功率灯泡靠近蚊帐、被褥,电炉烤着床板或凳子而引起的火灾就属这一类。
2、本身自然起火。
指在既无明火又无外来热源的条件下。
物质本身自行发热、燃烧起火。
常见的是磷的自燃。
三、常见的火灾事故(一)使用电热器具不当引起火灾尽管有关规章制度中明确不得使用电器,但为了方便自己,老人当中偷着使用电热杯、电热毯、热得快等电器的仍有人在。
由于老人房间的电路设计只是为了满足日常照明的需要,使用大功率的电器极易导致线路过载引起电线发热着火;另外,长期通电、忘记关电源,或使用、放置不当,致使电器温度升高而点燃附着的可燃物,这类火灾在生活中最常见。
(二)乱接乱拉临时电源线引起火灾老人中使用台灯、冰箱、电风扇等电器已相当普及。
要使用这些用电器,房间原有的插座明显满足不了需求,自己接电实在情理之中。
但很多老人缺乏应有的用电常识,接线不规范、接头或电线不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线路走向不安全或不合理,极易造成短路、负载或电阻过大等而引起电线发热着火,这也是生活中较常见的火灾之一。
(三)照明灯具太靠近可燃物而引起火灾
有的老人为了方便自己,喜欢安装床头灯,并使用表面发热量较大的白炽灯泡,同时使用纸质灯罩或过于靠近蚊帐被褥等,极有可能因灯泡过热引燃可燃物质。
(四)使用明火引发火灾个别老人点吸烟、蚊香过程中不注意,或在房间内焚烧垃圾等物品时不小心,都可能引燃房间内的可燃物引起火灾。
(五)因吸烟习惯引起火灾乱扔未熄灭的烟头、躺在床上吸烟或将仍在燃烧的香烟放在一边就离开等,都可能引起火灾。
四、简单防火常识针对养老院发生火灾的常见原因,只要老人和员工严格遵守有关房间焚烧垃圾时不小心,都可能引燃房间内的可燃物引起火灾五、因吸烟习惯引起火灾乱扔未熄灭的烟头、躺在床上吸烟或将仍在燃烧的香烟放开等,都可能引起火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