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工作方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联防联动工作机制方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儿园联防联动工作机制方案1

一、落实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

成立由赵惠芳园长、党支部书记为组长的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由副园长和相关部门负责人等组成。园长为防控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幼儿园疫情防控工作的组织领导、责任分解、任务落实和督促检查。鸿鹰园副园长王冬辉、东站园副园长李凤仙为分园区防控工作责任人。下设疫情防控、宣传引导、后勤保障等工作组,分别由各科室负责同志任组长,明确职责,分工协作,形成防控疫情的有效合力。

二、强化疫情监测报告工作。

建立幼儿园、班级、老师、家长四级防控工作联系网络,实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及时收集和报送相关信息,随时关注幼儿健康状况。具体由各园区保健医及后勤工作人员负责此项工作。

三、建立教职员工和幼儿假期行踪和健康监测机制。

对本园教职员工和幼儿进行全覆盖排查,实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精准掌握来自疫情防控重点地区教职员工、幼儿的分布情况,精准掌握疫情防控重点地区教职员工、幼儿在园内各年级、班级的分布情况,特别是要精准掌握每一名确诊及疑似师生的康复情况,精准掌握每个教职员工、幼儿返校前14天的身体健康状况,“一人一案”建立台账,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数据准。对有疫情高发地区居住史或旅行史的教职员工、幼儿及家长,自离开疫情高发地区后,居家或在指定场所医学观察14天。

四、落实防控预案,做好疫情防控应对准备。

幼儿园与卫东区、高新区卫生健康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建立联系,做好设备设施、医务人员配备问题,做好疫情防控应对准备。在卫生保健室附近设置相对独立的观察室,用以暂时留观身体不适的师生,并优化工作流程、做好环境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落实应急预案,一旦发生疫情,要有人指挥,有人值班,有隔离、消毒、防护、救护等具体措施和物质保证,确保在第一时间内控制疫情的发展。确保幼儿园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五、重点做好幼儿入园及管理工作。

1.严控入园管理,建立入园体温检测制度,填写健康卡。

在园区、教室、图书室、宿舍等人员密集场所入口设置手持式红外额温仪。进入园区内的所有人员,均需接受体温检测,体温正常方可入园;严禁家长随意进入教室。

2.通过微信、短信、板报、电子屏、校园广播等形式,对师生和家长进行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动员师生和家长积极配合,开展公共卫生健康知识和疫情防控宣传教育。

3.做好缺勤、早退、请假记录,如发现可疑症状者,应及时上报,同时配合医疗卫生机构做好密切接触者管理和消毒等工作。

4.坚持每日监控全体师生身体状况,严格落实幼儿晨午检等制度,如发现患病或疑似患病者,应及时上报幼儿园防疫领导小组并及时联系其家长到指定医院就诊,并按照要求向疾病控制中心、教育主管部门报告。

5.做好教职员工和幼儿因病缺勤的追访工作。对不按照要求进行报告、隔离的教职员工和幼儿家长,及时批评教育、改正。

6.实行家长接送幼儿不入园制度,指导家长培养儿童良好的日常卫生习惯,在疫情完全解除前,不带儿童去人员密集场所。

六、切实做好食堂的安全监管。

1.提前对食堂从业人员进行健康体检,开展安全操作培训,体检和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2.食堂从业人员(食品采购、加工制作、供餐等有关人员)均应佩戴一次性帽子、口罩、手套;食堂采购人员或供货人员应避免直接手触肉禽类生鲜材料,摘除手套后及时洗手。

3.食堂进货严格落实索证索票,不使用来源不明的家禽家畜。严禁采购食用野生动物。

4.餐具用品须按照《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进行高温消毒。

七、全面做好园区预防性消毒和环境清洁。

持续、深入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对教室、食堂、洗手间、多功能厅、大型体育器械等重点区域和室内外场所提前杀菌消毒和通风换气,做好灭鼠、清除越冬蚊卵等工作,彻底清除各类病媒生物滋生环境。

垃圾日产日清,保持干净、卫生;制定日常消毒工作标准和细则,对教室、午睡室、专用活动室、图书室、食堂、办公室、卫生间等幼儿、教职工聚集场所和幼儿接触的各类物品每天定期清洁、消毒,定时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并认真做好记录。

八、落实督查、检查,严格责任追究

根据上级的工作要求和文件精神,进行综合情况自查。幼儿园领导熟悉幼儿园卫生工作的特点和规律,经常了解幼儿园师幼对幼儿园卫生工作管理方面的意见,经常查看教室、食堂、多功能厅、操场等人员集中场所的卫生状况,经常检查督促有关部门和人员认真履行职责。

九、及时核查、补充疫情防控公共物资。如体温计、消毒用品、洗手液或肥皂、垃圾袋等,确保物资充足。

幼儿园联防联动工作机制方案2

按照“税收分析、税源监控、纳税评估、税务稽查”四位一体联动机制的工作要求,稽查局如何变被动为主动,提高选案针对性、办案实效性;如何加强与征管等部门的配合与协调,有效对接流程环节、实现执法资源的信息共享;如何完善联评联查、双向移送反馈制度等,都是税务稽查部门面临的一个个全新的课题。

一、税务稽查在联动中的作用

(一)建立和完善稽查各部门之间、上下层级之间的联动机制,是实现税源管理效率的最大化和最优化的必由途径。国税机关通过对执法力量、执法手段和执法措施进行合理整合利用,避免交叉、无序工作和重复、无效劳动,不仅减轻一线人员和纳税企业的负担,而且可以充分发挥税源管理的主动性、针对性,大幅度提高管理效率和效益。

(二)建立和完善稽查在联动各环节的工作质量标准和科学的评价考核体系,是有效实现联动目标的基础保障。稽查和评估联动的重点在于评估资料的及时移送及稽查落实情况的及时反馈。征管部门在重点行业、区域、阶段性税收分析和评估过程中发现重大问题或重要线索及时移送稽查,是提高稽查效能作用的前提,而稽查部门及时反馈选案质量、办案质量、稽查建议质量,以及在检查中虽查有问题但仍存在疑点、证据难以固定的案件,能够有效地促进征管部门提高税源管理效率。

(三)做好个案的稽查评估与联动管理,可以起到以点带面、整体推动税源征管质量的作用。通过对重点对象联评联查、对恶性案件集中力量实施重点稽查,并加大涉税案件的宣传,能够起到查处一个、震慑一片的导向效应和规范一个行业或地区的示范效应。

(四)定期召开联席会议是联动机制的主要沟通方式,也是推动稽查与评估联动工作的有效形式。对一个时期所做的联动工作进行小结,组织回头看,找出薄弱环节和存在的不足,通过联席会议的形式进行交流沟通,重新确定新的、下一阶段联动工作重点,能够有效推动联动工作的向前发展。

二、强化稽查联动效应的主要方法

(一)以提高办案成效为导向,整合纵横联动机制

首先,应以稽查与征管分局联动为突破口,重点围绕税源分析、纳税评估与税务稽查之间的流程对接这一主线,突出信息资源的传递与共享、各自执法职能的互补,搭建流程对接平台和相关制度措施,共同推出《“四位一体”评估和稽查联动实施方案》,明确联动的指导思想,建立组织领导体系,细化联动工作内容和联动工作方式,制定联动工作流程图和网络图。一方面,通过评估与稽查之间建立的信息交换、联评联查、双向反馈等流程对接和互动平台,提高评估与稽查的互动效率,促使纳税评估为稽查及时提供具有一定价值的案源信息,有效提高移送案件的准确率。另一方面,稽查把评估反映的异常信息作为选案的重要来源和实施检查的突破口,能够有的放矢地组织力量实施重点稽查,提高稽查工作的时效性、针对性和准确性。双方在发挥各自作用时,既各司其职,又相互呼应、相互支持,提升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