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反恐应急培训内容4篇一些相关内容,欢迎大家复制和下载。
为了增强加油站全体员工的“反恐怖”安全意识,提高员工应急疏散逃险能力,培养员工应急逃生自救技能,确保加油站财产和人员生命安全,从而做好反恐怖应急安全保卫工作,构建一个和谐安全的加油站恐怖分子常见的恐怖袭击手段主要有以下两大类。
一、常规手段:
1、袭击。
①砍杀恐怖袭击:在人员密集场所使用刀斧砍杀无辜群众。
②冲撞碾轧恐怖袭击:驾驶机动车冲撞碾轧无辜群众。
③纵火恐怖袭击:使用汽油、柴油等易燃物品对交通工具、建筑物实施纵火焚烧。
④爆炸恐怖袭击:炸弹爆炸、汽车炸弹爆炸、自杀性人体炸弹爆炸等。
⑤枪击恐怖袭击:手枪射击、制式步枪或冲锋枪射击等。
2、劫持。劫持人以及劫持车辆、船、飞机等。
3、破坏。纵火破坏及破坏电力、交通、通信、供气供水设施等。
二、非常规手段:
1、核与辐射恐怖袭击。通过核爆炸或放射性物质的散布,造成环境污染或使人员受到辐射照射。
2、生物恐怖袭击。利用有害生物或有害生物制品侵害人、农作物、家畜等,如发生在美国9·11事件以后的炭疽邮件事件。
3、化学恐怖袭击。利用有毒、有害化学物质侵害人、城市重要基础设施、食品与饮用水等,如东京地铁沙林毒气袭击事件。
4、网络恐怖袭击。利用网络散布恐怖信息、组织恐怖活动、攻击电脑程序和信息系统等。如何识别恐怖袭击嫌疑人
实施恐怖袭击的嫌疑人脸上不会贴有标记,但会有一些不同寻常的举止行为可以引起我们的警惕,例如:
1、神情异常。神情恐慌,说话支支吾吾,东张西望。
2、着装异常。穿着打扮与普通人明显不同,服装奇异。
3、物品异常。携带管制刀具、斧头以及类似爆炸物等危险物品。
4、行为异常。反复加油站附近逡巡观察。
5、貌似嫌疑。长相疑似被通缉的嫌疑人。发现可疑人时的防恐防暴的应急措施:
1、保持镇静。不要引起对方警觉。
2、迅速报警。直接拨打110,反映可疑情况。
3、牢记特征。尽可能记住嫌疑人及交往人员体貌特征,
在确保不被发现的情况下,可用手机对人和物品进行拍照。
4、确保安全。做好自身保护,防止被可疑人发觉。
一、害怕事件范围及反恐防恐范围
害怕事件是指害怕组织或个人使用暴力或其余损坏手段制造的危害社会坚固、危及人民民众生命财富安全的全部形式的活动。如爆炸、凶杀、绑架、挟持、投毒、生化侵袭或泄露等。
要点防控范围:要点地区、要害部位(候车大厅、食堂、值班室等)、要点物件(病原体、生化物、易致毒、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等)、要点人员、各种集体性矛盾等。
二、常有害怕侵袭手段
(一)常例手段:
1、侵袭:(1)爆炸(2)枪击
2、挟持;
3、放火损坏。
(二)特别规手段:
1、核辐射害怕侵袭
2、生化害怕侵袭
3、网络害怕侵袭活动
三、鉴识害怕嫌疑
(一)怎样鉴识害怕嫌疑人
1、神情慌张、言行异样者;
2、着装、携带物件与其身份、季节不符者;
3、假冒熟人、假献殷勤者;
4、在检查中,敦促检查或态度刁悍、不肯接受检查者;
5、屡次出入大型活动场所;
6、屡次在戒备区周边出现;
7、疑似公安部门通知大的嫌疑人员。
(二)怎样鉴识可疑可疑车辆
1、状态异样。车辆联合部位及边角外面的车漆颜色与车辆颜色能否一致、确立车辆能否改色;车的门锁、后备箱锁、车窗玻璃能否有撬压损坏印迹;如车灯能否损坏或异物填塞,车体表面能否附有异常导线或细绳;
2、车辆逗留异样。违犯规定逗留在水、电、气等重要设备周边或人员密集场所;
3、车内人员异样。如在检查过程中,神情慌张、敦促检查或态度刁悍、不肯接受检查;发现警察后启动车辆闪避的。
四、应急办理
当获得害怕事件可能发生的信息时:
1、在岗、在位人员应实时利用就近条件,采纳果断举措遏止或延缓局势的发展,同时拨打报警电话,向公安部门、消防部门、值班领导、相关部门报告。依据状况,实时组织游客按分别方案分别。
2、值班领导或部门领导应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指挥或辅助指挥遏止或延缓局势的发展,组织游客分别。同时报告上司领导,并协调相关部门参加遏止局势的发展。状况赞成时,采纳果断举措果断制止局势的发展。
3、领导小组和主要领导会同上司相关部门,依据局势的性质、规模、造成伤害的程度等,决定能否启动应急方案,最后决定办理事态的方法、举措等相关问题。
4、各组应依据解决局势的需要和领导小组的都要求,组织人力、物力力求第一时间抵达现场,按要求参加解决局势中出现的问题。
五、分别方案
当获得害怕事件可能发生的信息,需要组织分别时,应依据由近及远、先游客、后职工、靠右行的方法分别。并制定详细的分别方案。
六、鉴识可疑爆炸物和碰到爆炸时的应付方法
(一)鉴识爆炸物,坚持“一看二听三嗅”
在不涉及可疑物的前提下,一看、二听、三嗅。察看它有无隐蔽爆炸装置分;听有无异样声响;嗅时,若有臭鸡蛋味可能是黑火药,若有激烈氨水味可能是自制硝铵炸药。
可疑爆炸物可能放在:标记性建筑物内外或周边;重要活动场合、人口齐集场所;酒店饭馆等易隐蔽易出入的地点;交通工具上;易于凑近且能实现其爆炸目的的地点。
(二)遇爆炸威迫坚持5字诀
1、信,“宁愿信其有,不能够信其无”,
2、快,快撤退;
3、细,仔细察看可疑人、事、物;
4、报,快速报警;
5、记,用照相机、手机等将“现场”记下来。
七、碰到害怕爆炸怎么办
(一)爆炸事件发生在餐厅、候车大厅
应付举措:
1、沉稳,赶快撤退,防范进入餐厅等有易燃易爆品的危险地点;
2、找寻有益地形地物隐蔽;
3、实行自救和互救;
4、不要因顾及名贵物件而浪费逃生时间;
5、快速报警;
6、依据指挥实时撤退现场,假如现实条件不同样意,原地卧倒,等候营救;
7、辅助警方检查。
(二)爆炸时间发生在办公地区
应付举措:
1、快速就近隐蔽或卧倒,就近找寻遮挡物护住身体重要部位和器官;
2、依据指挥从安全出口逃生,不要利用电梯逃生
3、不要用打火机点火照明;
4、遵照指挥;
5、快速有序撤退现场;
6、不要因顾及名贵物件而浪费逃生时间;
7、快速报警;
8、辅助警方检查做到“七不要”,最大限度降低危害程度。
1、不要慌张失措
2、不要盲目呼叫
3、不要沉浸财物
4、不要乱开门窗
5、不要乘坐电梯
6、不要任意奔跑
7、不要轻易跳楼
八、假如被害怕分子挟持后怎么办
1、保持沉稳,不要抗争,相信政府;
2、不对视,不对话,动作要迟缓;
3、尽可能保存和隐蔽自己的通信工具,实时把手机改为静音,合时用短信等方式向警方求救,短信主要内容:自己所在地点、人质人数、害怕分子人数等;
4、注意察看害怕分子人数、领袖;五是在警方倡议突击的瞬时,尽可能趴在地上,在警方掩护下走开现场。
1常见恐怖袭击手段有哪些
常规手段:
(1)爆炸。炸弹爆炸、汽车炸弹爆炸、自杀性人体炸弹爆炸等;
(2)枪击。手枪射击、制式步枪或冲锋枪射击等;
(3)劫持。劫持人、劫持车、船、飞机等;
(4)纵火。
非常规手段:
(1)核与辐射恐怖袭击。通过核爆炸或放射性物质的散布、造成环境污染或使人员受到辐射照射;
(2)生物恐怖袭击。利用有害生物或有害生物产品侵害人、农作物、家畜等。如发生在美国事件以后的炭疽邮件事件;
(3)化学恐怖袭击。利用有毒、有害化学物质侵害人、城市重要基础设施、食品与饮用水等。如东京地铁沙林毒气袭击事件;
(4)网络恐怖袭击活动。利用网络散布恐怖袭击、组织恐怖活动、攻击电脑程序和信息系统等。
2如何识别恐怖嫌疑人
实施恐怖袭击的嫌疑人脸上不会贴有标记,但是会有一些不同寻常的举止行为可以引起我们的警惕,例如;
(1)神情恐慌、言行异常者;
(2)着装、携带物品与其身份明显不符,或与季节不协调者;
(3)冒称熟人、假献殷勤者;
(4)在检查过程中,催促检查或态度蛮横、不愿接受检查者;
(5)频繁进出大型活动场所;
(6)反复在警戒区附近出现;
(7)疑似公安部门通报的嫌疑人员。
3如何识别可疑车辆?
(1)状态异常。车辆结合部位及边角外部的车漆颜色与车辆颜色是否一致、确定车辆是否改色;车的门锁、后备箱锁、车窗玻璃是否有撬压破损痕迹;如车灯是否破损或异物填塞,车体表面是否附有异常导线或细绳;
(2)车辆停留异常。违反规定停留在水、电、气等重要设施附近或人员密集场所;
(3)车内人员异常。如在检查过程中,神色惊慌、催促检查或态度蛮横、不愿接受检查;发现警察后启动车辆躲避的。
4如何识别可疑爆炸物?
在不触动可疑物的前提下:
(1)看。由表及里、由近及远、由上到下无一遗漏地观察,识别、判断可疑物品或可疑部位有无暗藏的爆炸装置;
(2)听。在寂静的环境中用耳倾听是否有异常声响;
(3)嗅。如黑火药含有硫磺,会放出臭鸡蛋(硫化氢)味;自制硝铵炸药的硝酸铵会分解出明显的氨水味等。
5爆炸物可能放置在公共场所什么地方
(1)标志性建筑物或其他附近的建筑物内外;
(2)重大活动场合,如大型运动会、检阅、演出、朝拜、展览等场所;
(3)人口相对聚集的场所,如体育场馆、影剧院、宾馆、运动员村、商场、超市、车站、机场、码头、学校等;
(4)行李、包裹、食品、手提包及各种日用品之中;
(5)宾馆、饭店、洗浴中心、歌舞厅及其易于隐蔽且闲杂人员容易进出的地点;
(6)各种交通工具上;
(7)易于接近且能够实现其爆炸目的的地点。
6发现可疑爆炸物怎么办?
(1)不要触动;
(2)及时报警;
(3)迅速撤离。疏散时,有序撤离,不要互相拥挤,以免发生踩踏造成伤亡;
(4)协助警方的调查。目击者应尽量识别可疑物发现的时间、大小、位置、外观,有无人动过等情况,如有可能,用手中的照相机进行照相或录像,为警方提供有价值的线索。
7遇有匿名威胁爆炸或扬言爆炸怎么办?
(1)信:要“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不能心存侥幸心理;
(2)快:尽快从“现场”撤离;
(3)细:细致观察周围的可疑人、事、物;
(4)报:迅速报警、让警方了解情况;
(5)记:用照相机或者摄像机等将“现场”记录下来;
8在地铁内发生爆炸怎么办?
(1)迅速按下列车报警按钮,使司机在监视器上获取报警信号;
(2)依靠车内的消防器材进行灭火;
(3)列车在运行期间,不要有拉门、砸窗、跳车等危险行为;
(4)在隧道内疏散时,听从指挥,沉着冷静、紧张有序地通过车头或车尾疏散门进入隧道,向邻近车站撤离;
(5)寻找简易防护物、如衣服、纸巾等捂鼻,采用低姿势撤离。视线不清时手摸墙壁撤离;
(6)受到火灾威胁时,不要盲目跟从人流相互拥挤、乱冲乱摸,要注意朝明亮处,迎着新鲜空气跑;
(7)身上着火不要奔跑,就地打滚或用厚重衣物压灭;
(8)注意观察现场可疑人、可疑物,协助警方调查;
(9)在平时乘坐地铁时要注意熟悉环境,留心地铁的消防设施和安全装置。
9在大型体育场馆发生爆炸怎么办?
(1)迅速有序远离爆炸现场,避免拥挤、踩踏造成伤亡;
(2)撤离时要注意观察场馆内的安全疏散指示和标志;
(3)场内观众应按照场内的疏散指示和标志从看台到疏散口再撤离到场馆外;
(4)场馆内部体育官员、工作人员以及运动员,应根据沿途的疏散指示和标志通过内部通道疏散;
(5)不要因贪恋财物浪费逃生时间;
(6)实施必要的自救和救助他人;
(7)拨打报警电话,客观详细地描述事件发生、发展经过;
(8)注意观察现场可疑人、可疑物,协助警方调查。
10娱乐场所发生爆炸怎么办?
(1)迅速就近隐蔽或者卧倒,就近寻找简易遮挡物护住身体重要部位和器官;
(2)寻找、观察安全出口;
(3)不要用打火机点火照明,以免形成再次爆炸或燃烧;
(4)服从工作人员和专门人员的指挥;
(5)迅速有序撤离现场,避免出现踩踏等事件;
(6)不要因顾及贵重物品而浪费宝贵的逃生时间;
(7)迅速报警,客观详细地向警方描述事件发生、发展的经过;
(8)注意观察现场可疑人、可疑物,协助警方调查。
11在宾馆饭店发生爆炸怎么办
(1)保持镇静,尽快撤离现场,注意避免进入餐厅等存有易燃易爆物品的危险地点;
(2)不盲目跟从人群逃离,避免挤成一团相互踩伤、压伤;
(3)寻找有利地形地物进行隐蔽;
(4)实施自救和互救;
(5)不要因为顾及贵重物品浪费宝贵的逃生时间;
(6)迅速报警,客观详细地向警方描述事件发生、发展的经过;
(7)按照警方和有关人员的示意和指挥及时撤离现场,如果现实条件不允许,就应原地卧倒,等待救援;
(8)注意观察现场可疑人、可疑物,协助警方调查。
12在商场与集贸市场发生爆炸怎么办?
(1)保持镇静,迅速选择最近安全出口有序撤离现场;
(2)注意避开临时搭建的货架,避免因坍塌可能造成新的伤害;
(3)注意避开脚下物品,—旦摔倒应设法让身体靠近墙根或其他支撑物;
(4)实施自救和救助他人;
(5)不要因顾及贵重物品而浪费宝贵的逃生时间;
(6)迅速报警,客观详细地向警方描述事件发生、发展的经过;
(7)注意观察现场可疑人、可疑物,协助警方调查。
13遇到纵火恐怖袭击怎么办?
(1)熟悉环境,暗记出口。
在陌生的环境里,如入住酒店、商场购物、进入娱乐场所时,为自身安全,要留心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及楼梯方位等,以便需要时能尽快逃离现场;
(2)扑灭小火,惠及他人。
如果发现火势并不大,尚未对人造成很大威胁时,可用消防器材,如灭火器、消防栓等,奋力将小火控制,扑灭;不要惊慌失措地乱叫乱窜,置小火于不顾而酿成大灾;
(3)保持镇静,明辨方向,迅速撤离。
面对浓烟和烈火,要保持镇静,迅速判断危险地点和安全地点,决定逃生的办法,尽快撤离险地;
(4)不入险地,不贪财物。
尽快撤离,不要因害羞或顾及贵重物品,把时间浪费在穿衣或寻找、搬离贵重物品上。已逃离险境的人员,切莫重返险地;
(5)简易防护,捂鼻匍匐。
可用毛巾、口罩捂鼻,匍匐撤离。烟雾较轻飘于上部,贴近地面撤离是避免烟气吸入、滤去毒气的最佳方法。穿过烟火封锁区时,可向头部、身上浇冷水或用湿毛巾、湿棉被、湿毯子等将头和身体裹好,再冲出去;
(6)善用通道,莫入电梯。
要根据情况选择进入相对较为安全的楼梯通道;
(7)火已及身,切勿惊跑。
如果身上着了火,不可跑动或用手拍打,这样会形成风势,加速氧气的补充,促旺火势。当身上衣服着火时,应当赶紧设法脱掉衣服或就地打滚,压灭火苗;及时跳进水中或让人向身上浇水,使用喷灭火器材灭火更有效;
(8)缓降逃生,滑绳自救。
高层、多层公共建筑内一般都设有高空缓降器或救生绳,人员可以通过这些设施安全地离开危险的楼层。如果没有这些专门设施,而安全通道又被堵,救援人员不能及时赶到的情况下,迅速利用身边的绳索或床单、窗帘、衣服等自制简易救生绳,并用水打湿从窗台或阳台沿绳缓滑到下面楼层或地面,安全逃生;
(9)避难场所,固守待援。
假如用手摸房门已感到烫手,此时一旦开门,火焰与浓烟势必迎面扑来。如果逃生通道被切断且短时间内无人救援。这时候,可采取创造避难场所、固守待援的办法:首先应关紧迎火的门窗,打开背火的门窗,用湿毛巾、湿布塞堵门缝或用水浸湿棉被蒙上门窗;然后不停用水淋透房间,防止烟火渗入;固守在房内,直到救援人员到达;
(10)缓晃轻抛,寻求援助。
应尽量呆在阳台、窗口等易于被人发现和能避免烟火近身的地方。在白天,可以向窗外晃动鲜艳衣物,或外抛轻型晃眼的东西;在晚上,可以用手电筒不停地在窗口闪动或者敲击东西,及时发出有效的求救信号,引起救援者的注意。
14遇到纵火恐怖袭击“七忌”是什么?
(1)忌惊慌失措。
不可惊慌失措,盲目逃跑或纵身跳楼。要保持冷静,尽快了解所处的环境位置、起火点、起火原因和火势大小,正确选择逃生方法和路线;
(2)忌盲目呼喊。
现代建筑物燃烧时会散发出大量的烟雾和有毒气体,容易造成毒气窒息死亡。可用湿毛巾捂鼻口,匍匐前进逃离,紧急时刻呼叫时也不能移开毛巾;
(3)忌贪恋财物。
不要为穿衣或取贵重物品浪费时间,更不要为入室拿物品而重返火海;
(4)忌乱开门窗。
如房间充满烟雾,必须时,可打开门窗,排放烟雾后,应立即重新关闭好,防止长时间开窗致使外面大量浓烟涌入室内,能见度降低,高温和毒气充斥,无法藏身;
(5)忌乘坐电梯。
一旦着火,电梯就会断电,可能将你困在电梯,无法逃生;
(6)忌随意奔跑。
随意奔跑,不仅容易引火烧身,还会引起新的燃烧点,造成火势蔓延;
(7)忌轻易跳楼。
在房间无法避难时,也不要轻易做出跳楼的决定,此时可扒住阳台或窗台翻出窗外,等待救援。
15公共汽车上遇到纵火恐怖袭击怎么办?
(1)沉着冷静。当发动机着火后,应迅速开启车门,从车门下车,用随车灭火器扑灭火;
(2)如果着火部位在中间,从两头车门有秩序地下车。在扑火时,重点保护驾驶室和油箱部位;
(3)如果火焰小但封住了车门,用衣服蒙住头部,从车门冲下;
(4)如果车门线路烧坏,开启不了,应砸开就近车窗翻身下车;
(5)如果衣服着火,来得及脱下,迅速脱下衣服,用脚将火踩灭;或者请他人协助用厚重的衣物压灭火苗,如果他人衣服着火时,脱下自己的衣服或其他布物,将他人身上的火捂灭。
这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反恐应急培训内容4篇一些相关内容,欢迎大家复制和下载。
为了增强加油站全体员工的“反恐怖”安全意识,提高员工应急疏散逃险能力,培养员工应急逃生自救技能,确保加油站财产和人员生命安全,从而做好反恐怖应急安全保卫工作,构建一个和谐安全的加油站恐怖分子常见的恐怖袭击手段主要有以下两大类。
一、常规手段:
1、袭击。
①砍杀恐怖袭击:在人员密集场所使用刀斧砍杀无辜群众。
②冲撞碾轧恐怖袭击:驾驶机动车冲撞碾轧无辜群众。
③纵火恐怖袭击:使用汽油、柴油等易燃物品对交通工具、建筑物实施纵火焚烧。
④爆炸恐怖袭击:炸弹爆炸、汽车炸弹爆炸、自杀性人体炸弹爆炸等。
⑤枪击恐怖袭击:手枪射击、制式步枪或冲锋枪射击等。
2、劫持。劫持人以及劫持车辆、船、飞机等。
3、破坏。纵火破坏及破坏电力、交通、通信、供气供水设施等。
二、非常规手段:
1、核与辐射恐怖袭击。通过核爆炸或放射性物质的散布,造成环境污染或使人员受到辐射照射。
2、生物恐怖袭击。利用有害生物或有害生物制品侵害人、农作物、家畜等,如发生在美国9·11事件以后的炭疽邮件事件。
3、化学恐怖袭击。利用有毒、有害化学物质侵害人、城市重要基础设施、食品与饮用水等,如东京地铁沙林毒气袭击事件。
4、网络恐怖袭击。利用网络散布恐怖信息、组织恐怖活动、攻击电脑程序和信息系统等。如何识别恐怖袭击嫌疑人
实施恐怖袭击的嫌疑人脸上不会贴有标记,但会有一些不同寻常的举止行为可以引起我们的警惕,例如:
1、神情异常。神情恐慌,说话支支吾吾,东张西望。
2、着装异常。穿着打扮与普通人明显不同,服装奇异。
3、物品异常。携带管制刀具、斧头以及类似爆炸物等危险物品。
4、行为异常。反复加油站附近逡巡观察。
5、貌似嫌疑。长相疑似被通缉的嫌疑人。发现可疑人时的防恐防暴的应急措施:
1、保持镇静。不要引起对方警觉。
2、迅速报警。直接拨打110,反映可疑情况。
3、牢记特征。尽可能记住嫌疑人及交往人员体貌特征,
在确保不被发现的情况下,可用手机对人和物品进行拍照。
4、确保安全。做好自身保护,防止被可疑人发觉。
一、害怕事件范围及反恐防恐范围
害怕事件是指害怕组织或个人使用暴力或其余损坏手段制造的危害社会坚固、危及人民民众生命财富安全的全部形式的活动。如爆炸、凶杀、绑架、挟持、投毒、生化侵袭或泄露等。
要点防控范围:要点地区、要害部位(候车大厅、食堂、值班室等)、要点物件(病原体、生化物、易致毒、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等)、要点人员、各种集体性矛盾等。
二、常有害怕侵袭手段
(一)常例手段:
1、侵袭:(1)爆炸(2)枪击
2、挟持;
3、放火损坏。
(二)特别规手段:
1、核辐射害怕侵袭
2、生化害怕侵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