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整理了关于学校双减政策落实情况汇报范文,一起来看看吧。
学校双减政策落实情况汇报范文1
在“双减”中打造“品质教育”
“双减”政策发布以来,XX市XX第一初级中学紧紧围绕打造“品质教育”目标,对“双减”落地校园进行顶层设计,全面关照教师、学生、家长、社会,提升课堂效率、开拓育人活动、优化作业管理,为学生个性化精准学习提供路径。
重整课堂,注重高效,提升教学品质
学校深化教学教研改革,探索构建基于“减负”与“提质”并举的教学教研机制,建立健全教学管理规程,强化教学管理,优化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水平,进而提高学生在校的学习效率。
学校要求老师既要坚守好课堂教学的主阵地,更要把主阵地建设好。
通过在教研组、备课组内开展集体备课、磨课、研课、上公开课等方式打造教师成长平台;通过管理团队“推门听课”,随机检查教案与听课笔记,邀请市各科教研员来校给教师精准“把脉”等方式,畅通教师成长渠道,从而提升教师素养,提高教学品质。
重组资源,开拓课堂,拓宽学生视野
学校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致力于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组织架构起丰富多彩的课堂。
学校每天有一小时的体育活动、一次劳动教育实践,组建了篮球队、舞蹈队、合唱团、书画和硬笔书法兴趣小组,并开设了剪纸、动漫人物、戏剧脸谱等选修课。
大众体育提升健康体质,美育教学提升学生素养,劳动教育提升学生生存技能,德育活动丰富开展,推动学校教育从书本教学走向全面发展的品质教育。
各学科老师勇挑重担,形成教育合力。
重申规定,落实细节,打造幸福校园
学校通过出台政策与文件,让“五项管理”“作业监控”“课后服务”细化为教师可操作的要求,有效促进“双减”举措学生轻负担、家长看得见、社会都认同。
学校立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通过教师自编、改编作业,实施作业分层,让作业内容和结构更加符合教学实际。
创新作业类型,特别提供口头作业,实验作业,课外阅读作业,劳动作业,体育作业等多形式作业类型。
同时要求各学科教师协调中把控作业总量。
借助大数据平台,为个性化精准学习提供便利。
学校先后引进了“好分数”“一起中学”“七天网络”等平台,通过大数据打通考试、点评、订正、授课各个环节,为调整教学策略、找准学习薄弱点、靶向教学设计提供精准服务。
学校强调做好因材施教工作,使优等生进阶、中间生落实、后进生有所获。
学校双减政策落实情况汇报范文2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胜利六十二中立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提质增效核心目标,强化教育教学“主阵地”,做好“减负”的减法和“增效”的加法,将“双减”政策走深、落实,切实减轻了学生学业负担,营造了和谐、有序、高效的学习氛围,有效促进了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多措并举,努力做到“减负”不减质,“减负”不减责。
集体备课:“双减”工作的“动力源”
以生为本,为学而教。
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转变集体备课理念,探索新的备课流程,打造集体备课新样板,坚持备学、备教、备活动的三备原则,重点强化“知识清单”的落实,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并以评选优秀备课组和备课之星为抓手,定期开展集体备课展示活动,敦促各学科备课组高效开展工作。
学校拥有一支优秀的教学队伍,现有正高级教师2名,市、区级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和青年骨干教师30余人,教研氛围浓厚。
除日常的教科研活动外,学校还以备课组为单位,有序安排各学科开展优秀作业和试卷评选活动,从而提高全体教师在作业设计、“知识清单”设计、试卷命题等方面的能力,努力将集体备课作为“双减”工作的“动力源”。
课堂改革:“双减”工作的“主阵地”
减负不减质,关键在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学校努力打造高效的“生态课堂”,践行“教师的智慧不在于教,而在于让学生智慧地学”的课堂新理念。
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将课堂还给学生、将思考的时间与空间还给学生、将动手实践的机会还给学生。
学校要求教师备课要“深”、上课要“实”、作业要“精”、手段要“新”、考核要“严”、批改辅导要“细”、检查评价要“公”、负担要“轻”。
教学过程中,特别注重“知识清单”落实和大概念教学,力求教学效果最大化。
学校实行巡课制,常态化实施管理干部推门听课制,重点了解“教学评一体化”课改模式的落实和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情况,切实将课堂改革作为“双减”工作提质增效的“主阵地”。
质量之魂,存于匠心。
学校立足于新课程标准,坚持以落实新课程标准带动课堂教学变革,不断探索“学为中心、主动学习”的课堂要素,进一步增强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力度,真正把课堂打造成为“学为中心、主动学习”的乐园。
作业改革:“双减”工作的“突破口”
通过发放告家长书,在充分尊重家长意愿基础上,实施多样化的课后育人服务活动,优化利用学校资源,适时调整和改进课后服务方案,提供包括学业辅导、课外阅读、体质锻炼等项目的课后服务,满足学生多元化发展需求。
开展社团活动,丰富学生在校生活
随着课后服务的开展,学生在校时间延长,为了不增加学生的学业负担,增加学生的幸福指数,学校根据本校实际开设了魔方社团、合唱社团、诵读社团和校体育运动社团等多个社团。
魔方社团的多个学生在台州市和玉环市级魔方比赛中获得一、二、三等奖;合唱社团曾代表玉环市民盟参加浙江省民盟“风雨七十年肝胆长相照”演出活动;诵读社团曾获得玉环市经典诵读比赛一、三等奖;体育运动社团的体育健儿们在今年的玉环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中再夺冠军,收获五连冠。
学校双减政策落实情况汇报范文5
“苦竹”文化携手“双减”,打造小而美的乡村学校
近年来,XX普青小学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建设学校“苦竹”校园文化,校风、学风、教风焕然一新,彰显了办学品质。
自“双减”工作开展以来,学校成立了“双减”工作领导小组,创新求索,将打造“苦竹”校园文化与推动“双减”工作、加速教育改革紧密结合起来,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学校发展之路。
开蒙启智,智育守正创新
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是育人的主体,承担育人的主要任务。
学校积极创造条件提高教师素质,鼓励教师“走出去”参加各类培训、学习,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学校启动基于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在校内开展各类主题教研活动,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要成效,提高教学效率。
探索作业模式
作业本质是巩固知识、促进发展的练习。
学校要求教师根据学情,布置分层次、差异性的课后作业,力争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获、学有所得。
到目前为止,学校有四位老师申报的作业改革课题立项台州市专项课题,并已经展开相关研究。
创新评价机制
学校以苦竹文化为核心,制定学生综合素养评价实施方案,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全面记录学生的动态成长。
一至六年级孩子们人手一本“星竹学子”集卡册,通过收集12字鼓励卡为载体实行激励,每学期末评选出校“星竹学子”。
评选活动鼓励人人找到自身的闪光点,极大激发了同学们的上进心和求知欲,创造了阳光向上、活泼进取的校园风貌。
培根筑魂,德育引领风尚
在劳动中体验成长
学校拥有一间阳光房和一处苦竹劳动基地,每班都有自己分管负责的小农场。
科学老师和各班班主任联手,指导学生种下西瓜、玉米、番茄、青菜等各类作物,及时除草、浇水、翻土。
收成之时,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分享劳动果实,共同感受劳动的美好和快乐。
校园外就是庄稼和农田,凭借这天然的优势,师生们以小农场为实践场地,开展各种农事活动,在活动中体验秋收冬藏的乐趣,也培养孩子们热爱劳动、珍惜粮食的习惯。
在悦读中树立目标
最是书香能致远。
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创建美好的校园书香文化,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学校在每年的十月份举办“苦竹杯”校园读书节,按照低、中、高年级实施阶梯式阅读,以举办读书会和开展“苦读星”阅读评比的方式,评选出校阅读之星、朗诵之星。
如今的普青小学,班班设立读书角,书香满校园,悦读伴成长。
阅读陪伴孩子们度过课余的闲暇时光,成为他们开阔视野、放飞梦想的最好方式。
在科教中提高素养
为了让孩子们的课余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在有趣的活动中进一步提高科学素养,学校多次联合XX市科协开展“科技大篷车进校园”活动,种多肉,玩乐高,看航模飞机,制作小机械,做风车……通过学习观摩和动手体验,激发同学们对科学知识的探索欲。
寓教于乐的科学教育活动引导学生认识科学、养成科学思维,使学校双减工作更接地气。
养性润心,体艺成风化人
艺术怡情,滋养学生心灵
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创办了竹编、手工、棋类等社团,在每周四下午定期开展社团活动,充分发掘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
取意于苦竹文化的丰富内涵,学校选择开设笛子课程并在全校推广。
从2017年下半年开始,三至六年级每周专门开一节笛子课,由校外专业老师给孩子们上课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