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物业服务防疫措施方案范文4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物业服务防疫措施方案1

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部署,严格落实“四方”责任,现就加强本市物业服务企业疫情防控工作要求通知如下:

一、夯实主体责任

物业服务企业对本单位疫情防控工作承担主体责任,应按照属地和所属行业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全面落实疫情防控各项工作,确保日常管理到位、员工管控到位、应急处置到位。

项目经理是项目服务团队疫情防控的第一责任人,应按照本单位、项目属地和所属行业疫情防控的要求,加强项目物业服务一线人员(含外包服务人员)(以下简称一线服务人员)的健康管理,切实落实各项相关疫情防控措施。

各级房管部门应履行物业服务行业疫情防控工作的监管职责,加强监督检查,督促物业服务企业履职尽责。

二、加强员工管理

物业服务企业一线服务人员上岗前应体温正常、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健康码”为绿码,进入服务项目时扫描“场所码”或“数字哨兵”,并核验健康状态,如服务项目所属行业或属地防疫管理要求严于上述要求的,应从严落实。

项目经理要根据房管部门信息报送要求及时报送疫情防控有关信息。

发现一线服务人员核酸、抗原检测结果异常的,应第一时间向属地疫情防控部门报告

如有突发情况,应果断采取措施,最大限度控制扩散和外溢。

持续推进疫苗接种,尽早实现“应接尽接”。

三、落实防疫措施

(一)规范出入口管理

根据属地和所服务项目疫情防控要求督促进入人员测温、佩戴口罩、扫描“场所码”或“数字哨兵”,并核验进入人员健康状态。

无法扫码、亮码的人员可出示本人身份证(社会保障卡)和纸质离线“随申码”,由一线服务人员确认身份后,通过手机“随申办”移动端,扫市民的纸质离线“随申码”核验健康状态,并登记信息后通行。

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向属地居(村)委或街镇有关部门反映。

中高风险地区、封控区域,不符合进出条件的人员、车辆一律不得出入。

(二)规范预防性消毒

按照《关于下发办公楼宇等十个重点场所预防性消毒技术要点(修订版)的通知》(沪疾控传防〔2022〕21号)明确的技术要点实施预防性消毒,重点对高频接触物品(如楼梯扶手、门把手、电梯按钮、门禁、快递柜等)、垃圾存放点、健身器材、社区活动点等定时科学做好清洁消毒,并做好记录。

对于不具备独用厨房和卫生间条件的老旧住宅小区,提高共用设施设备的消毒频率。

一旦出现疫情,阳性感染者转运且经专业队伍终末消毒后,要对其所在楼栋实施预防性消毒。

(三)规范垃圾收运

因地制宜做好生活垃圾、装修垃圾、专项垃圾、医废垃圾分类收集堆放工作,严禁混堆混放。

按照属地生活垃圾清运要求,及时将收集的生活垃圾驳运至指定地点,与生活垃圾清运企业保持作业时点的信息互通,提升清运效能。

中高风险地区、封控区域,要会同社区志愿者共同做好阳性感染者所在楼栋居民生活垃圾上门收集工作;尚未清运的装修垃圾采取遮盖措施。

四、强化应急处置

(一)完善应急预案

物业服务企业应当结合本单位以及管理项目实际情况,参照《上海市住宅小区应急预案(示范文本)》(沪房物业〔2021〕203号)制定和完善本单位、管理项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积极组织人员开展应对疫情防控等突发事件的演练,提升疫情防控实战能力。

(二)制定调度方案

物业服务企业应及时掌握非在岗人员健康、居住地风险等级情况,制定企业内部人员调动返岗工作方案

因确诊或密接、次密接被转运、隔离造成管理项目一线服务人员减少时,要根据属地要求,及时安排相应人员入驻管理项目,确保物业服务平稳有序。

(三)储备防疫物资

物业服务企业要储备7天应急防疫物资,包括抗原检测试剂、防护口罩、酒精、免洗消毒洗手液、测温仪、防护服、防护眼镜、医用手套等。

有条件的可储备不低于14天用量的防疫物资。

防疫物资采购有困难的,及时报请属地相关部门给予保障。

各区要加强防疫期间一线服务人员的生活物资保障。

五、抓好督导检查

各级房管部门要结合本市物业服务行业监督检查制度,对企业员工健康管理、防疫措施落实等情况开展检查。

(七)在政府相关部门的许可下,将建筑区划内发生的疫情情况、防治措施以及注意事项,以书面形式告知建筑区划内所有人员,做好防范措施。

(八)协组相关部门对疫情感染区域进行隔离,设立警戒,禁止人员进去。

(九)根据相关机构的指导使用相应的药剂对疫情感染区周边进行消毒处理,防止疫情扩散。

(十)疫情期间,随时了解收集疫情防治最新信息,并向建筑区划内业主、使用人发布。

(十一)在政府相关部门发布的最权威的信息宣布疫情得到消除后,物业服务企业应当组织环境维护人员对相关区域进行彻底消毒。

(十二)在相关部门许可的情况下,解除警戒,并以书面形式告知建筑区划内的业主、使用人。

二、物业公司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实操

(一)清洁消杀要求

1、公共服务区域每天消毒1-2次,包括不限于:卫生间、更衣室、休息室、会议室、走廊、水龙头、门把手、电梯及按钮等区域或物体表面,使用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拖拭(擦拭)消毒;有污染时使用2000mg/L的含氯消毒液。

2、制作“本区域已消毒”的临时标识,标识底端空白处预留数行消毒时间、责任人签字栏,张贴于主要客户及员工活动的区域。

例如:

3、在小区入口、电梯等位置配置免洗的手部消毒液,张贴标识,提醒客户及员工积极进行手部消毒。

(二)人员防控要求

1、项目应储备红外测温仪,根据疫情进展配置在人流出入口。

使用前应充分与客户沟通取得其同意,外接商务项目应提前报备甲方,自有项目应取得区域总批准。

2、所有密切对客服务人员,如大堂保安、前台客服、客户区域清洁人员等,在工作时应佩戴好防菌口罩。

3、项目可采购一批防菌口罩,提供给特殊情况下急需的人员使用。

其他客户群体,应提醒其自购和进行防范。

4、每日班组会议前,各员工应主动申报自己是否有无“发热、干咳、乏力”等症状。

如有疑似病例,应立刻按应急要求处理。

三、成立现场疫情应急防范小组

1、应急小组需包括通讯指挥组、安全保卫组、后勤保障组、现场救援组等,确定各组成员和职责分工,事先应对参与应急的全体成员进行应急流程培训,并进行现场演练,相关应急活动应在保证人员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进行。

2、如项目出现疑似病例:

区域总经理担任总指挥,应立刻启动应急预案并上报集团公司,外接项目需同步上报至甲方。

通讯指挥组由中控室人员参与,负责收集应急各环节进展信息,及时传递至各应急分队。

应急启动后,中控室应在第一时间内联系120或当地疾控中心救援。

安全保卫组立刻对病例所在楼层进行警戒隔离、安排人员巡楼检查有无同类情况,同时在外围进行警戒,劝导无关人员不要进入敏感区域。

后勤保障组准备好备用口罩、测温枪、担架、防护服(如有)等应急物资。

在征得甲方或上级部门允许下,发布“疑似病例通知”,通知客户及员工进行体温自测,同时通知与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者,按照卫生部门要求进行14天医学隔离观察。

现场救援组负责引导120车辆进入,协助进行疑似病例转移。

然后再次对有污染区域进行重点消毒。

现场应急人员均需佩戴好防菌口罩。

信息发布应由总指挥或其授权人员进行,其他应急成员不得通过任何渠道向外发布信息。

四、消毒片使用方法及推荐品牌

(一)健之素牌消毒泡腾片

1.使用方法:每片1g加水0.4-1kg(80-200mg/L),溶解后浸泡、擦拭、喷洒,用喷洒的方式是消毒液于被消毒物体表面接触10分钟。

2.适用范围:用于饮水、物体表面和空气消毒。

3.规格

A:片重0.65g/片每片有效氯250mg;

B:片重1.25g/片每片含有效氯500mg。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